电脑电源基础知识及设计制造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171.54 KB
- 文档页数:5
电脑电源小知识计算机电源是根据计算机相应的电源标准设计和生产的,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这十多年间,计算机电源标准也跟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要求,计算机电源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标准:PC/XT标准:是由IBM最先推出个人PC/XT计算机时制定的标准;AT标准:也是由IBM早期推出PC/AT机时所提出的标准,当时能够提供大约190W的电力供应;ATX标准:是由Intel公司于1995年提出的工业标准,从最初的ATX1。
0开始,ATX标准又经过了多次的变化和完善,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是ATX2.03和ATX12V这两个标准,其中ATX12V 又可分为ATX12V1。
2、ATX12V1。
3、ATX12V2。
0等多个版本。
ATX与AT标准比较:1、ATX标准取消了AT电源上必备的电源开关而交由主板进行电源开关的控制,增加了一个待机电路为电源主电路和主板提供电压来实现电源唤醒等功能;2、ATX电源首次引进了+3.3V的电压输出端,与主板的连接接口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ATX12V与ATX2。
03标准比较:1、ATX2。
03是1999年以前PII、PIII时代的电源产品,没有P4 4PIN接口;2、ATX12V加强了+12VDC端的电流输出能力,对+12V的电流输出、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等做出了新的规定;3、ATX12V增加的4芯电源连接器为P4处理器供电,供电电压为+12V;4、ATX12V加强了+5VSB的电流输出能力,改善主板对即插即用和电源唤醒功能的支持.ATX12V标准之间的比较:ATX 12V是支持P4的ATX标准,是目前的主流标准,该标准又分为如下几个版本:ATX12V_1.0:2000年2月颁布,P4 时代电源的最早版本,增加P4 4PIN接口;ATX12V_1.1:2000年8月颁布,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加强了+3.3V电流输出能力,以适应AGP 显卡功率增长的需求ATX12V1.2:2002年1月颁布,在前版的基础上,取消-5V输出,同时对Power on 时间作出新的规定;ATX12V_1。
电脑电源基本知识电脑电源是把220V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专门为电脑配件配件如主板、驱动器、显卡等供电的设备,是电脑各部件供电的枢纽,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PC电源大都是开关型电源。
电源组成简单来讲:一个计算机电源主要由如下7部分组成。
电磁滤波器(EMI电路部分)。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一个电源通常包含不止一个电磁滤波器,第一个位于市电接入电源的位置,我们可以在一个电源的220V市电接口背后发现它。
其电路主要作用是滤除外界的突发脉冲和高频干扰,另一方面也会减少开关电源本身对外界的电磁干扰。
它的结构虽然简单,大都由X电容、Y 电容和变压器型电感组成,但却是电源中的重要设备,如果在这上面偷工减料的话,电源的屏蔽性能将大打折扣。
如果我们拿优质名牌电源和普通杂牌电源比较的话,你会发现大部分杂牌电源都缺少EMI电路,电源直接从市电引入PCB。
而这一点也就成为区分电源质量优秀与否的核心之一了。
此外,很多品牌优质电源为保证输入到整流电路中的电流的纯净,还都设计了第二道滤波电路。
此滤波电路同样也是由X电容、Y电容和变压器型电感组成,位置位于PCB上,靠近第一道EMI电路附近。
电源的保护器压敏电阻:压敏电阻是每个电源必不可少的元件,散布在PCB上,其作用是对电源提供保护。
它的原理基本和我们家里的保险丝类似,使用自我熔断方式切断电流。
整流滤波电路稍微学过一点电子电路的人都知道:交流转(脉冲)直流必须经过一个整流滤波电路。
最常见的就是由四个二极管和两个滤波电容组成的桥式滤波电路。
计算机电源通常都采用这种方式整流。
根据封装模式不同,计算机电源中常见的整流滤波电路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独立四个二极管组成,另外一种将四个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称为“全桥”。
无论全桥还是独立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低耐压和最大电流都是有限制的:耐压应不低于700V,最大电流应不小于1A。
开关变压器和开关三极管变压器我们最熟悉了,对,就是小时候我们拆的那种用漆包线缠绕起来的大铁疙瘩。
了解电源制造和质量控制的基础要求现代社会中,电源制造和质量控制的基础要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电源是确保正常运转和可靠性的核心组成部分。
了解电源制造和质量控制的基础要求对于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电源制造的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
首先,电源制造的基本要求包括设计、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
设计阶段的关键是确定电源的性能规格和参数,包括输出电压、电流容量、工作温度和效率等。
同时还要考虑适应不同环境和应用场景的需求,比如耐高温、防水等特殊要求。
在材料选择方面,电源制造商必须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和元器件。
这些材料和元器件必须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并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特别是对于高功率电源来说,材料的选择更为重要,因为它们需要能够承受高电流和高温度的性能。
制造工艺是确保电源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都必须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特别是在焊接、组装和测试阶段,必须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制造商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检测、追溯和处理不合格品的程序。
其次,质量控制是确保生产出合格电源的关键。
质量控制涉及到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以及对最终产品的测试和验证。
以下是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措施:1. 原材料质量控制:制造商在采购原材料时必须进行严格的供应商审核,并检验每批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合格的原材料才能进入生产线,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制造工艺控制: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操作。
制造商应建立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确保每个工序都能得到正确执行。
此外,制造商还应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定期的自检和互检,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 产品测试和验证:制造商必须在生产完成后对每个产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测试项目应包括关键参数测量、功能验证和可靠性测试等。
只有通过所有测试项目的产品才能发货,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并具备良好的可靠性。
机箱电源基础知识大全详解机箱电源供电原理就是将市电进入电源,通过EMI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一次侧、主变压器到最后的二次侧部分讲纯净的电提供给硬件,保证使用的稳定性以及长久性,机箱电源的用料和设计关系到其质量和性能。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机箱电源基础知识大全详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知道错了吗?为什么机箱电源不能贪便宜一、机箱篇:>>>>板材薄有共振不仅仅物理学有共振现象、管理学也有用人方面的共振现象(不懂的话大家可观看余世维的江苏邮电讲座,提到这一点,很经典),就连机箱也有共振现象。
但是,这里的共振现象可是不好的词汇。
相信大家对共振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但是要用言语表达的话,就比较困难了。
小编就简单论述一下,那就是你在使用电脑时候,没有线材卡住,却又嗡嗡的振动声音,很烦人。
只有手扶着机箱,振动现象才能很好地缓解。
此时,你遇上了机箱共振了。
机箱共振噪音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板材厚度不够、硬盘和光驱在工作时的震动以及侧板、前后板因为风扇转动产生共振。
其中板材厚度是最容易导致共振,因为薄板材振动频率大,与硬盘、风扇等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幅度差不多,往往容易出现共振现象。
诸如0.5mm甚至0.4mm以下等规格的劣质机箱,容易产生共振,所产生的噪声,极大地破坏了人们使用电脑时的心情。
人们如果长期置身于强噪音环境,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与生理健康,降低了工作效率。
所以,当你贪小便宜入手了劣质机箱从而遇上共振现象,相信你知道后悔两个字怎样写吧。
>>>>容易导致硬件故障劣质机箱包装华丽的硬件,敢问你会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吗?答案是否定的。
劣质机箱不仅仅在板材的厚度上进行了缩水,更在用料上一减再减。
更加可恨的是,这类劣质机箱往往用“钢琴烤漆”、焊死等工艺来完美诠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我们知道,机箱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支撑。
现在的主板、显卡做得越来越华丽。
厚重的份量装在薄如纸片的机箱中,你会觉得放心吗?简单一个例子,一张高端显卡,没有PCB保护装置,装在劣质机箱的PCI-E位置中。
了解电脑电源的基本知识作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娱乐的重要工具。
而电脑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电源的供应,因此了解电脑电源的基本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电脑电源的工作原理、种类以及选购技巧,让您成为电脑电源的专家。
一、电脑电源的工作原理电脑电源是为电脑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的设备,它将交流电转换为电脑所需的直流电。
电源内部主要由变压器、整流器、滤波器、稳压器等组成,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电路设计,将输入的电压进行稳定和纠正,确保输出的电源符合电脑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要求。
二、电脑电源的种类1.ATX电源ATX电源是目前最常见的电源类型,适用于大多数台式机电脑。
它具有较高的能效和稳定性,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
ATX电源通常具有额定功率,例如500瓦、600瓦等,需根据电脑的配置和功耗要求选择适当的功率。
2.SFX电源SFX电源是一种较小尺寸的电源,适用于小型主机和HTPC等小型电脑。
虽然尺寸较小,但其功率和性能并不逊色于ATX电源。
3.TFX电源TFX电源也是一种小型电源,主要用于一些狭小空间的电脑,如HTPC和一体机等。
它体积小巧,适用于需要节省空间的特殊场景。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电脑电源1.功率选择选择电源的功率应根据电脑的配置和功耗来确定。
常规办公电脑通常需要300瓦至500瓦的电源,而高性能游戏电脑则可能需要600瓦以上的电源。
2.能效等级能效等级是评估电源能效的重要标准,常见的等级有80 PLUS白金、80 PLUS金和80 PLUS铜等。
能效等级越高,电源的能耗越低,效率也越高。
3.稳定性和保护优质的电源应具备过载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等功能,能够保护电脑的电源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稳定的电源还能有效降低电脑的故障率。
4.品牌和口碑选择可靠的品牌和有口碑的产品,能够保证电源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常见的知名品牌有安钛克、海盗船等。
四、电脑电源的安装和维护安装电源需要注意的一些步骤:1.先断开电源并拔掉电源线;2.拧下主机箱的螺丝,打开机箱盖;3.将旧电源插座上的连接线拔出,并拆下旧电源;4.将新电源安装到机箱内,连接好各个线缆;5.重新装上机箱盖和螺丝,并连接电源线;6.开启电源,检查电脑是否正常启动。
电源设计基础知识点电源设计是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性能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电源设计的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电源类型在电源设计中,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使用何种类型的电源。
常见的电源类型有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直流电源常用于需要稳定电压和电流输出的设备,如电子设备、计算机等。
而交流电源则适用于需要将电源电压转换为特定输出的设备,如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等。
2. 电源稳定性电源稳定性在电路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源的稳定性指的是在负载变化和输入电压波动的情况下,输出电流和电压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要实现电源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采用稳压器、滤波电容以及反馈控制等技术手段。
3. 电源效率电源效率是指电源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一个高效的电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输入能量,减少能量损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高效的转换器和优化设计来提高电源效率。
4. 电源保护电源保护是为了保证电路和设备的安全性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常见的电源保护措施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以及短路保护等。
这些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电路出现故障和设备损坏。
5. 电源噪声电源噪声是指电源输出中存在的波动和干扰。
电源噪声会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抑制措施。
常见的抑制手段包括滤波器、隔离器和屏蔽等。
6. 电源管理电源管理是指对电源进行控制和监测,以实现更高效能和更智能化的管理。
电源管理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实现,其中包括供电开关、睡眠模式和节能模式等功能。
7. 电源测试电源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以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电源测试项目包括输出电压波动测试、负载跟随能力测试以及温度升高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电源设计的可靠性和性能。
以上是一些电源设计的基础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电源设计和优化。
电源设计虽然复杂,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相信大家能够掌握相关技术,设计出稳定可靠的电源系统。
了解电脑电源的基本知识电脑电源是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它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确保计算机可以正常运行。
了解电脑电源的基本知识对于用户维护电脑、解决故障以及选购电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脑电源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源的功能、类型、功率等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正确使用电脑电源。
一、电源的功能电源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供电:电源向计算机提供电能,保证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
2. 分配电能:电源能够根据计算机各个硬件设备的需求,合理地分配电能,使各个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3. 稳定电压:电源能够稳定输出所需的电压,防止设备因电压波动而损坏。
4. 过载保护:电源能够监测并及时切断供电,防止设备因电流过大而受损。
5. 滤波:电源通过滤波,将输入电源中的噪声和杂波滤除,确保输出电流的纯净性。
二、电源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电脑电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AT电源:这是早期电脑使用的一种电源类型,已经逐渐被淘汰。
它采用了开关模式电源供电,具有比较低的效率和较大的体积。
2. ATX电源:这是目前大部分电脑所使用的电源类型。
ATX电源采用了电源管理功能,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小的体积。
它能够通过软开关来控制计算机的开关机,并提供了各种保护功能。
3. SFX电源:这是一种小型化的电源类型,适用于一些体积较小的电脑,如迷你主机和一体机等。
4. TFX电源:这是用于一些特殊配置或者需要较低功耗的电脑,如某些服务器和工控机等。
5. 服务器电源:这是专门为服务器设计的电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满足服务器长时间运行的需求。
三、电源的功率电源的功率是指电源能够提供的最大功率输出,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进行表示。
电源的功率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所能承载的硬件配置,因此在选购电源时需要根据自己计算机的配置需求选择适当的功率。
一般而言,普通家用台式电脑的功率需求在300W到500W之间,一些高配置的游戏电脑可能需要更高功率的电源。
电脑机箱电源基础实用知识机箱电源供电原理就是将市电进入电源,通过EMI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一次侧、主变压器到最后的二次侧部分讲纯净的电提供给硬件,保证使用的稳定性以及长久性,机箱电源的用料和设计关系到其质量和性能。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电脑机箱电源基础实用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吃鸡主机电源如何选更靠谱1、游戏电影如何选?除了性能之外,游戏玩家非常关注的一点就是整机的稳定性了,如果关注高端玩家的配置单,我们会发现,不仅CPU和显卡占据了一大部分预算,老鸟的电源选择也是有讲究的,有的电源甚至超过了800元。
游戏主机的电源很重要很多萌新会觉得,电源的外观都差不多,相同功率的电源提供的电力支持也一样,为什么要买贵的电源呢?游戏主机的电源很重要也有的游戏玩家也会纠结,有人说1元每瓦的电源才稳定,但是这样预算会太多了,玩游戏能选择便宜一些的产品吗?那么我们就为大家讲一下,游戏主机的电源应该如何选。
2额定功率别缩水其实玩家选电源,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额定功率。
我们之所以强调“额定功率”而不是单纯说“功率”,就是因为这里有文章。
参数铭牌上的额定功率才靠谱我们选择电源的功率是以CPU和显卡的TDP为主,再加上约60W的余量即可作为12V输出功率的最大值,如果电源的+12V输出分为多路,那么CPU和显卡的功耗就不能大于单路12V输出的功耗。
总功率则需要在CPU和显卡的基础上加上120W的其他硬件和余量,来保证长时间使用的稳定性。
500W的电源是游戏玩家最爱对于多数游戏玩家来说,CPU的TDP在95W左右,而显卡则以200W居多,加上余量的功率约为420W,考虑到游戏玩家使用的风扇和硬盘会更多一些,所以玩家使用450W-500W的电源居多。
航嘉WD500K的额定功率为500W,可以满足主流游戏玩家的供电需求。
单路12V输出达到了40A即480W,可以为主流硬件提供充足的供电支持。
3背线表现要选好额定功率没有问题,就要考虑兼容性了。
电脑电源基础知识及设计制造规范(1)电脑电源概述PC电源从80年代初出现,伴随PC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约有20年的历史了,它的基本作用就是从供电电网中获取能量然后转变为适合PC使用的低压直流电能,同时完成必要的安全隔离功能。
PC电源是一种开关电源,采用了PWM方式的开关变换技术,从电网获取的能量要经过整流、滤波、斩波、降压、再整流、滤波等转换过程,并采用负反馈技术使得输出电压保持稳定。
相比较线性电源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优点。
在PC电源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不同的类型和标准,由早期的AT类发展到ATX类,再发展到现在的ATX12V(P4)类,输出电压由最初的4组增加到6组。
这些演变是与PC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样化的电源管理功能、多样化的配置以及PC系统电源总线结构密切相关的。
电源是PC的一个关键部件,不仅在性能上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而且它的负载能力、可靠性、以及对主板和外设的适应性和兼容性都对整机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我会从电源应符合的标准与规范、电源可靠性、功率与负载分配以及电源与主板和外设的兼容等方面与大家共同作一些探讨。
(2)电源应符合的标准与规范与PC电源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有很多,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电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是电源是否合格的重要判据,在此对它们分成两类作一简单介绍:一类标准是强制性标准,是电源必须满足的标准。
电气安全方面: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等同IEC 950-1986)。
产品不仅要符合该标准的要求,而且还必须能够获得权威机构的认可才能够进行生产和销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全认证。
产品的安全性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乎到人的生命安全。
国内的安全认证叫做长城认证,由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专门进行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和相关的合格认证活动。
电磁兼容方面:GB 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等同CISPR 22:1997)。
该标准主要对产品产生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提出了限制。
其目的就是要求产品在使用时,不能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谐波电流方面:GB 17625.1-1998《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等同IEC 61000-3-2:1995)。
该标准是针对产品对电网造成的影响而制定的,这种影响称为电力污染,谐波电流的问题也是一个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问题,欧洲地区已经从2001年起开始强制实施谐波电流限制的标准,国内从1998年就颁布了相应的标准,但尚未强制实施。
对谐波电流进行抑制的技术习惯上也叫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
所有强制性的标准有合并到一起进行认证的趋势,已经有相关的文件颁布,将会在2003年实施。
实施后认证名称称为CCC认证。
另一类标准是非强制性的标准,也可以叫做推荐标准。
电磁兼容方面:GB/T 1761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等同CISPR 24:1997)。
该标准与GB 9254-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其实是产品电磁兼容性的两个方面,GB9254着眼于产品发出的干扰,而GB 17618则是产品应具备的抗干扰能力,只有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才算完善的产品,才能保证不同的设备同时使用时不会互相影响。
但这两方面有轻重之分,而干扰相比较抗扰会造成更严重的问题,所以GB 9254是强制性标准而GB/T 17618属于推荐标准。
综合性:GB/T 14714-1993《微小型计算机系统设备用开关电源通用技术条件》该标准在国际上并没有相对应的标准,是我国专门针对计算机电源产品编写的一份指导性的标准,它的内容涉及产品的性能、环境、制造、检测、包装、运输等等内容。
虽然不属于强制性标准,但它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全面,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最后要介绍的规范,就是Intel的这两个电源设计指南,这两份设计指南虽然不是由国家机构发布的标准,严格意义上也不是规范文件,但它却是目前PC电源领域最重要的产品设计参考,因为Intel在PC领域长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成了事实上的行业“领头羊”和兼容标准。
这两份设计指南中对PC电源作了非常详尽的描述,从外形结构、接口定义到各个输入输出参数的定义和设定,几乎涵盖PC电源所有特性。
目前全球绝大多数的PC电源都在依据该指南进行设计、测试、和评价。
(3)电源的可靠性电源是在进行能量的处理,其内部器件要承受高电压、大电流、高功率和热量损耗,是整机中容易发生故障的一个部件,因此它的可靠性对整机可靠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显示:引起设备不可靠的原因设计错误约占1/3,元器件质量约占1/3,制造、操作和维护约占1/3。
其实后两方面也与设计阶段的考虑不周有关。
为了取得高可靠性,必须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可靠性的问题。
要获得高的可靠性设计是最重要的,设计中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处理:优选线路。
电路设计中尽量多利用标准化的电路或是经过考验可靠性高的电路,并且应尽量采用成熟的技术。
电路设计遵循简化原则。
在保证设计功能和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以最简单的线路和最少量的元器件来实现设计,减少元器件数量的同时也要压缩品种数可规格。
从可靠性角度出发不能为了性能的少许改进而增加大量元器件,要有足够的容差设计和最坏情况设计。
也就是要考虑元器件参数的公差、漂移以及随环境条件的变化等因素。
正确选用元器件,并针对元器件工作应力合理进行降额设计。
正确选用元器件的类型是首要的,这需要设计者对每种器件的类型有足够的认识。
选定类型后再进行降额设计,降额是指元器件在低于其额定值的应力条件下工作。
按照元器件类型和降额曲线分别进行温度、电压、功率的降额设计。
提高可靠性的方法除了进行良好设计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其过程是不断恶化产品的环境条件(电压、温度等)直至失效,就可找到最薄弱的环节,然后改进该环节,再继续恶化环境条件,该方法是比较实用的一种方法。
可靠性的衡量是失效率或是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两者互为倒数。
MTBF可以进行计算或是通过试验来测定和验证,国内多采用试验验证方法,依据GB/T 5080.7-1986采用定时(定数)截尾试验方案,进行是否达到预定MTBF的判断。
电源性能评判的基本方面1、技术规格(包括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安规、电磁兼容、环境等)1)电源技术规格应符合国家强制标准(最好同时符合国家非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
此标准见第二部分。
2)电源技术规格应符合或参照Intel制定的行业规范。
可参考Intel的行业规范(设计指南)2、可靠性可参见第三部分。
主要是元器件的电、热应力要留有较大的裕量。
例:半导体结温不超过110℃(环境温度50℃)变压器、电感温升不能超出安规的要求电容外壳温度不能超出额定值的95%元器件电压和电流的降额应大于10%磁器件在任何电网、负载、起动或瞬态条件下,均不能出现饱和。
3、兼容性兼容性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广泛,一个好的电源产品,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技术规格及可靠性,还应有全面的兼容性,即适应各种配件的能力。
电源是整个计算机系统所需能量的源头,因此关系到每一个需要由电源提供能量的部件。
常见应注意的兼容性设计要点:1)电源各路输出及Remote和PG信号的时序关系2)Remote信号和PG信号的防抖动设计加入正反馈,延迟翻转特性及尖峰吸收回路,防止误动作,保证PG稳定。
3)电源输出的稳定度、瞬态特性及保护功能例:有些主板会产生不正常的瞬态过流,会造成电源保护或电压下降。
4)各电气参数的温度稳定性(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应工作正常)。
5)各项性能指标留有裕量(有上限要求)或居中(有上、下限要求)可防止配合上的偏差。
电源维修常识一、故障类型:电源无输出此类为最常见故障,主要表现为电源不工作。
在主机确认电源线已连接好(有些有交流开关的电源要打到开状态)的情况下,开机无反应,显示器无显示(显示器指示灯闪烁)。
无输出故障又分为以下几种:① +5VSB无输出前面已讲到+5VSB在主机电源一接交流电即应有正常5V输出,并为主板启动电路供电。
因此,+5VSB无输出,主板启动电路无法动作,将无法开机。
此故障制定方法为:将电源从主机中拆下,接好主机电源交流输入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输出到主板的20芯插头中的紫色线(+5VSB)的电压,如无输出电压则说明+5VSB线路已损坏,需更换电源。
对有些带有待机指示灯的主板,无万用表时,也可以用指示灯是否亮来判断+5VSB 是否有输出。
此种故障显示电源内部有器件损坏,保险很可能已熔断。
② +5VSB有输出,但主电源无输出此种情况待机指示灯亮,但按下开机键后无反应,电源风扇不动。
此现象显示保险丝未熔断,但主电源不工作。
故障判定方法为:将电源从主机中拆下,将20芯中绿线(PS ON/OFF)对地短路或接一小电阻对地使其电压在0.8V以下,此时,电源仍无输出且风扇无转动迹象(注:有极少数电源在空载时不工作,此种情况除外),则说明主电源已损坏,需更换电源。
③ +5VSB有输出,但主电源保护此类情况也比较多,由于制造工艺或器件早期失效均会造成此现象。
此现象和②的区别在于开机时风扇会抖动一下,即电源已有输出,但由于故障或外界因素而发生保护。
为排除因电源负载(主板等)损坏短路或其它因素,可将电源从主机中拆下,将20芯中绿线对地短路,如电源输出正常,则可能为:I. 电源负载损坏导致电源保护,更换损坏的电源负载;II. 电源内部异常导致保护,需更换电源;III. 电源和负载配合,兼容性不好,导致在某种特定负载下保护,此种情况需做进一步分析。
④ 电源正常,但主板未给出开机信号此种情况下也表现为电源无输出,可通过万用表测量20芯中绿色线对地电压是否在主机开机后下降到0.8V以下,若未下降或未在0.8V以下,可能导致电源无法开机。
二故障类型:电源有输出,但主机不显示。
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判定起来也比较困难,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电源的各路输出中有一路或多路输出电压不正常,可用万用表测试;2) 无P.G信号,即测量20芯线中灰色线是否为高电平,如果为低电平,主机将一直处于复位状态,无法启动。
3) 电源输出上升沿或时序异常,或和主板兼容性不好,也可导致主机不显示,但此种情况较复杂,需借助存储示波器才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