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题目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做有正义感的人(下) 有正义感的人的事迹第十七目:做有正义感的人(下)教学内容:1、做有正义感的人,遵守学校规则2、做有正义感的人,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3、做有正义感的人,既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义,也要维护集体的正义,更要维护国家、民族的正义教学目标:1、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的意识,做有正义感的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2、培养自觉维护正义,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的习惯(能力方面)3、懂得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知识方面)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题:(1)启语: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正义,不是空洞的词藻,它使我们的生活空气清新,阳光灿烂。
非正义也不是危言耸听,它会在我们身边兴风作浪。
(2)师述生听案例材料《保送风波》(原材料详见教参P225)(3)分辨是非:请同学们对案例中的人物吴敏、小赵和小孙三人的行为进行评价。
(谁是正义的?谁是非正义的?为什么?)提示:应该说允许吴敏参加面试,以及保送吴敏同学是非正义的。
这是不按规则、程序办事,有失公平。
小赵面对非正义现象忍气吞声,选择消极的态度,损害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利益,同时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
小孙敢于找班主任讨说法,是自觉维护正义的行为。
2、揭题: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不搞特权,就是在维护正义。
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以实际行动来维护正义。
做有正义感的人(下)(板书课题)二、导析(一)做有正义感的人,遵守学校规则1、阅读:《学校课堂守则》(教材P85第一个◇的材料)2、拓展:你还知道学校课堂守则的哪些其它内容呢?示例:①不迟到不早退,有特殊原因迟到者,经任课教师允许后才能进入课堂②严禁在课桌上涂写、刻画③学生上课、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不要伏在课桌上,自觉保护视力④在实验室或专用教室上课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⑤不准使用手机,课堂内不得吸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得影响他人上课………………3、归纳:这些课堂守则对课堂内同学们的某些行为加以提倡或进行限制,有效地保证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
我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作文英文回答:Being a person with a strong sense of justice, I always strive to do what is right and fair. I believe that everyone deserves to be treated with respect and dignity, regardless of their background or circumstances. For me, standing up for what is right is not just a choice, but a responsibility.In my daily life, I encounter various situations where my sense of justice comes into play. For example, I remember a time when I witnessed a classmate being bullied by a group of students. Instead of simply ignoring the situation or joining in, I decided to speak up and defend my classmate. I firmly believe that bullying is wrong and should not be tolerated, so I took a stand against it. By doing so, I not only protected my classmate but also sent a message to others that such behavior is unacceptable.Another instance where my sense of justice guided my actions was when I volunteered at a local animal shelter. I witnessed firsthand the mistreatment and neglect that some animals had endured. This deeply saddened me, and I felt compelled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I organized a fundraising event to raise awareness and funds for the shelter, and also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of the animals. Through these efforts, I aimed to give these innocent creatures a chance at a better life and to advocate for their rights.中文回答: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我始终努力做正确和公平的事情。
秀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三五式”导学案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执笔:南小龙序号:22课题:做有正义感的人(上)班级:小组:姓名: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按正义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学法指导:学生通读教材内容并分组讨论分析事例,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
学习过程:二、自主学习(自主完成)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
做一个,要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
2、每个人都负有的义务,正义的首要要求是。
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甚至生命是最严重的不正义。
3、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等其他基本权利。
4、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
都是在自己的权利范围之内的,他人的权利是我们自由的边界。
三、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各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举手发言)1、阅读教材中关于“胡某的故事”,并思考:胡某的哪些行为违背了正义的要求?2、查一查,我国哪些法律有伤害他人身体或生命的规定?3、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的第二个◆情景一、二、三的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维护他人基本权利的言行有哪些?侵害他人的言行有哪些?侵犯了他人的主要权利有哪些?4、列举你亲身经历过或者知道的尊重和维护他人基本权利的事例,说明其影响。
四、课堂检测(要交流选择答案的原因)1、作为社会成员,我们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因此()①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②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③养成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④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 D 、①②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唯一品质。
B、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
C、做人的基本权利是无法得到尊重和保障的D、只有权位高的人的基本权利受到保护3、是我们自由的边界()A、他人的权利B、自己的权利C、父母的权利D、老师的权利五、总结提升1、本课小结:请你尝试罗列本课基本知识框架,并作简要说明。
第二节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第三节授课教师:赵清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能力目标:培养按正义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学重难点:正义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表演法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每位同学都收集1——2个反映正义的案例教学过程:故事导入:《正义之锁》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师: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正义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以信义为本,心中自然有浩然正气,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求我们正心诚意、维护正义、襟怀坦荡;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格。
那么,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引入本课课题:做有正义感的人(上)为讨论这个课题,教师设计三个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主题一:说一说——正义故事知多少师;崇尚正义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
无论我们走到那里,也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牢记:正义感是人的良知的表现。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准备,讲一讲正义的故事,并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思考回答:略师根据学生回答加以适当点评。
教师引导: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找出正义的两个基本要求。
主题二:正义的首要要求是不伤害他人案情回放:即教材第一个情景内容。
师:胡某的哪些行为违背了正义的要求?学生回答:略师归纳:胡某因旷工被扣发奖金,多次纠缠洪某;并在争斗中将洪某打伤。
胡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甚至生命是最严重的不正义。
师结合学生实际加以点评。
过渡:每个人都具有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与保障。
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什么?下面我们来学习这一内容。
主题三: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
情景一: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是不正义的行为小品表演:《在公共汽车上》教师提问:请运用所学有关法律知识评析扒手、老人、乘客、司机、被扒的中年人的行为。
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主编:李璐审核:沈少芳课题名:选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学习目标】产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共鸣(难点),认识什么是正义感,为什么要选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以及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重点)。
【自学检测】1、在生活中做出选择,也就是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我们人生的()。
2、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广泛认可;把()装在心里,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就不会是一个孤独的人。
3、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需要战胜许多()。
4、选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自觉遵守(),按照制度、规则和程序办事。
【合作交流】1、小辩论①背景材料: 1982年7月11日,大学三年级学生张华为抢救掏粪落池的老农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由此引发一场“人生价值如何衡量”的全国范围内的讨论。
②讨论题目:你怎么看待张华的选择?③分组辩论:正方主要观点:认为张华这样做是值得的,理由是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而张华当时在下去救人的时候情况紧急,根本没有时间考虑那么多,所以他是无私的。
反方主要观点:认为张华这样做不值得,因为从对社会的贡献角度来看,大学生张华能够创造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老农。
2、心理游戏:“我错了”①做法:几位同学上来站成一排,报数,遇到7的倍数拍手代替。
做错一次(惩罚:大声说——我错了,蹲下暂停一次),做错两次(淘汰),奖励坚持到最后的同学。
②引导:这个游戏是想同学们做错了之后学会不回避,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
【当堂训练】1、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①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②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③能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④身为未成年人,要做到见义勇为,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非典”时期,很多人谈“非”色变,避之唯恐不及,而有一批医生、护士却主动请缨,与“非典”病人“亲密接触”。
追求正义坚守良知作文题目
正义的风,良知的船。
你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心里有一杆秤,
一头是正义,一头是良知。
不论走到哪里,这秤都稳稳当当的,不
偏不倚。
记得小时候,邻居张大爷总说,“做人啊,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那时候我不懂,长大后才明白,良心就是心里的那杆秤,秤
的这边是我们做的每件事,那边是我们的良知。
其实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犹豫,有过迷茫。
面对选择,是跟
着大家走,还是坚持自己心里的小秤?但往往,是那些坚守良知的人,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正义和良知会怎么样?大
概就像没有舵手的船,在大海里漂泊,不知道会漂向哪里。
所以啊,正义就像风,良知就像船,有了它们,我们才能稳稳当当地航行在
人生的大海上。
有时候和朋友们聊天,他们会说,“哎呀,现在这个社会,谁还谈什么正义良知啊?”我笑笑,不说话。
但在我心里,我始终相信,无论时代怎么变,人心里的那杆秤,都不会变。
因为,正义和良知,是我们作为人,最基本的底线。
就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心里的那杆秤,走在人生的路上。
有时候,风大了,船会摇晃,但只要心中有正义,有良知,我们就能稳稳当当地走过每一个风浪,到达心中的彼岸。
2010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系列专题五:学习英雄人物做有正义感的人【热点点击】1.2009年10月11日,长春市数千名群众送别在“9·29”长春邮政储蓄所被抢案中勇斗持枪抢劫歹徒而英勇牺牲的长春市民纪长秋。
为了号召学生向纪长秋同志学习,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某校举办了系列活动。
2.2009年10月24日,来自长江大学的十余名大学生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水中,手拉手结成人梯,成功将两名不慎掉入湍急江水的少年救出。
然而不幸的是,三名年仅19岁的大学生——陈及时、何东旭和方招却被江水无情地吞没,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3.2009年的最后一天,当所有人都沉寂在迎接新年的时候,一位大学生却因为抓捕小偷在离学校不足200米处离开了我们,他就是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化学工程专业0701班班长杨济源同学。
他的人人网最后的状态是:“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没责任感。
”4.新华网长沙12月8日电(记者苏晓洲)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目前已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
【教材知识】1.社会正义是我们的目标,正义行为会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非正义行为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必然遭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
正义行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和谐,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2.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承担责任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3.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在与犯罪分子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要采用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4.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有关良知,正义的作文题目
良知,内心的指南针。
良知啊,就像是心里住着个小天使,时刻提醒咱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每次在十字路口犹豫,不知道往哪走时,它就在那儿
轻声细语,“别忘了,良心可是会痛的。
”哈哈,有时候真觉得,
这小天使比什么高科技导航都靠谱!
正义,社会的小警察。
说到正义,我得说,这家伙可是个“社会小警察”。
你看,路
上有人欺负弱小,他第一个冲上去;听说谁做了不公的事,他也绝
不放过。
他就像个“闲不住”的家伙,总爱管闲事,但话说回来,
没了他,这世界还真不知道会乱成啥样。
良知与正义,好搭档,一起走。
说真的,良知和正义这俩货,简直就是绝配。
良知告诉你什么
是对错,正义则帮你付诸行动。
就像一对老搭档,一个眼神、一个
动作,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在这复杂的社会里,有他们,咱们心
里踏实多了。
守护良知,捍卫正义。
所以啊,咱们得好好珍惜心里的这个小天使和这个“社会小警察”。
不管走到哪里,做什么事儿,都得想想,这样做良知会不会痛?正义会不会答应?只有这样,咱们才能活得更加坦荡、更加自在。
献身正义的作文题目
《那个正义的身影》
哎呀呀,说起献身正义,我就立马想起了那次在大街上碰到的一件事儿。
那天我正在街上溜达呢,正走着走着,就听到前面传来了一阵吵闹声。
我这人好奇心重啊,就赶紧凑过去看。
原来啊,是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位大妈的钱包,那大妈都还没察觉到呢。
这小偷可真是胆大包天呀!就在这时,一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出现了,他大喊了一声:“干啥呢!”那小偷一下子就慌了,想跑。
可这小伙子哪能让他跑呀,立马就冲上去抱住了小偷。
那小偷还挣扎呢,又踢又打,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着,可小伙子就是不放手,死死地抱住他。
周围的人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大家一起帮忙把小偷给抓住了。
那位大妈这才发现自己的钱包差点没了,一个劲地感谢那个小伙子。
小伙子倒是嘿嘿一笑,说这没啥,应该的。
然后他拍拍身上的灰就走了,留下一个特别帅气的背影。
我看着那个背影,心里就想啊,这就是献身正义呀。
虽然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这样小小的举动,却能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在
那一刻,那个小伙子就是正义的化身。
后来我每次想起这件事,都还是会觉得很感动,也告诉自己要是遇到这样的事,也要像那个小伙子一样勇敢地站出来。
所以啊,献身正义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个正义的人,去维护公平和美好呀!。
正义友善的作文标题
当然,以下是一些口语化且风格各异的“正义友善”主题的段落,每个段落都保持独立,且开头不使用连接词或过渡句:
1. 说真的,我觉得正义和友善就像那夏日里的冰淇淋,虽然看
起来简单,但吃一口就让人心里甜甜的,感觉特别舒服。
2. 嘿,你知道吗?我觉得啊,友善就是个小太阳,不管在哪里
都能照亮人心,让大家都觉得暖暖的。
正义呢,就像那把小锤子,
遇到不公的事儿,就给它来个一锤定音!
3. 正义啊,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规矩,而是咱们心里那把尺子,用来衡量事儿的对错。
友善呢,就是咱们待人接物的态度,让人家
觉得跟你相处特别舒服。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前不久发生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吧。
10月27日,重庆万州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在长江二桥相撞,公交车坠入江中,造成15人死亡。
后来调查原因是一位48岁女乘客因为坐过站,不断骚扰并用手机击打司机,司机用右手抵挡、还击,最终导致车辆失控向左偏离越过中心实线,与对向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相撞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舆论的愤怒也就可想而知。
其他乘客本来应该及时制止“乘客刘某”殴打司机的行为,遗憾的是他们都抱着不关我的事、看热闹的心态,这样冷漠围观,最后一起没命了。
这一辆公交车其实就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不论是上层互殴,还是底层打斗,最终就算拖向深渊,看热闹的人都一样不为所动。
试想,如果当时车里能够有一个充满正义感、有责任心的人挺身而出,也许就会避免这样的惨剧。
无独有偶,也就在去年的11月5日,都江堰中兴镇老桥桥头发生了一起令人心寒的事件:一名弱女子深夜遭遇歹徒追杀,发出撕心裂肺的呼救,整条大街的居民听到了呼救,却无人开门制止;惟一还开着门的店主,居然马上拉下了卷帘门!这名女子在绝望中被暴徒殴打致死。
当晚很多人在对面楼上目睹了整个过程。
网上还登出来了一幅尸横街头、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的照片,她就是那个半夜遭遇危险,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一个外来女子。
那个寒冷而麻木的夜晚,人们听着她的呼救,看着她绝望地死去,这些人冷漠、麻木,而又精明、小心。
歹徒施暴,路人观赏,这也不是什么新闻。
中国人的麻木冷漠,也不是从今天开始的,鲁迅一百多年前愤而弃医从文,就是受了中国人观赏日本人处决中国人的场面的麻木和痴呆的刺激。
他想用文艺来疗救中国人麻木冷漠的灵魂,深揭出中国深刻悠久的国民性。
不幸的是,鲁迅先生终其一生揭露国民性,我们的丑陋的国民性并没有见到有什么改变。
维护正义是社会每一个公民的道德义务。
罗尔斯在他的著名的《正义论》一书中把这种义务叫作自然义务。
合作探究:
一、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求我们必须能明辨,惩恶扬善。
请区分下列行为哪些属于正义行为,哪些属于非正义行为?为什么?
1、小花为了帮助好朋友取得好成绩,考试时传给她写有答案的纸条。
2、小林看见小偷在偷东西,悄悄告诉了旁边的警察
3、小李看不惯小张经常欺负弱小,于是放学后,小李叫上几个好朋友把小张打了一顿。
4、小明捡到一个手表,并把它归还给了失主。
5、小勇在其他行人闯红灯的时候,没有随大流,而是等到绿灯亮起才过马路。
6、小马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在地,他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没有去扶这个老人。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特别奖: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
人物事迹: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
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
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
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
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
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
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
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
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1、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大学生有几种选择?
2、他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3、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大学生的选择对我们有何启示?
三、故事续写
小红在办公室帮老师批阅作业时,发现了班主任桌上放着几张即将进行的期中考试的试卷。
这个时候,已经是放学后了,所有的老师与同学都已经离开了学校,这个时候,小红的心砰砰直跳……
1、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2、怎样才是正确的选择呢?小红应该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