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2
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苄星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它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苄星青霉素一般是通过注射方式给药。
以下将详细介绍苄星青霉素注射的方法。
苄星青霉素注射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注射药物和相应的注射器具。
通常情况下,苄星青霉素注射剂是以粉末的形式提供的,我们需要将其与相应的溶剂混合后方可使用。
在混合药物时,我们需要确保使用无菌技术,并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正确比例的混合。
在混合好药物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具。
一般来说,苄星青霉素注射剂的容量比较小,通常为2ml或5ml。
选择合适容量的注射器具,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注射过程中的疼痛。
准备好注射器具后,我们需要将其连接到已混合好的苄星青霉素注射剂上。
在连接时,我们需要确保连接的紧密性,避免药液外泄。
连接好注射器具后,我们需要将其放置在平坦且清洁的表面上,以便进行进一步操作。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需要选择注射部位。
苄星青霉素注射可选择的部位较多,常见的有臀部外上侧、大腿外侧等。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我们需要确保部位清洁,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注射部位选择好后,我们需要进行皮肤消毒。
使用消毒剂,可以有效减少皮肤上的细菌数量,降低注射过程中发生感染的风险。
注意,消毒时需要进行轻柔的摩擦,并保证消毒剂充分接触到皮肤。
消毒完毕后,我们需要进行注射。
拿起注射器,用一只手握住部位,将注射器垂直刺入皮肤。
刺入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角度,避免刺穿血管或神经。
刺入后,我们需要轻轻拉起注射器的活塞,以确保没有血液回抽。
确认无血液回抽后,我们可以缓慢地注射药物。
注射完成后,我们需要将注射器轻轻拔出,然后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便止血和防止药物外渗。
稍作按压后,我们可以用一块透明的胶布覆盖在注射部位上,保持干燥和清洁。
苄星青霉素注射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已使用过的注射器具和药物废弃在专门的医疗废物容器中。
苄星青霉素皮试配方法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但有一部分人群对青霉素过敏。
为了安全起见,在应用青霉素治疗前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以排除可能的过敏反应。
苄星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以下是皮试的配方法:
1. 准备工作:
- 洗净双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 准备苄星青霉素药物。
- 准备浓度为0.1%的苄星青霉素溶液。
溶液制备方法:取苄星青霉素药物0.1g,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中配成100ml溶液。
- 准备无菌的皮肤针,可选择0.1ml的注射器。
2. 皮试操作:
- 在患者的内臂上选择清洁的皮肤区域,通常选择前臂。
- 用1%的酒精或碘酒擦拭皮肤,待皮肤干透。
- 从苄星青霉素药物瓶中抽取适量液体(约0.02ml),注入皮肤的表皮层,通常是在内臂上做一个小划痕,然后将药物注射到划痕处。
- 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按压注射点的周围,以帮助药物渗入皮肤。
- 观察皮肤注射点,注意是否出现红肿、丘疹或其他过敏反应。
3. 结果解读:
- 阅读结果的最佳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后。
- 阳性结果:如果在皮试点出现直径大于5mm的红肿、丘疹
或其他过敏反应,则可能存在对苄星青霉素的过敏反应。
此时应立即停止皮试,记录并报告结果。
- 阴性结果:如果皮肤注射点无任何过敏反应,则说明该患
者对苄星青霉素较为耐受,可以继续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皮试操作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若出现任何过敏反应,请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配伍、注射流程、注射体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人文护理等要点总结苄星青霉素与青霉素关系苄星青霉素为长效青霉素,具良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作用,进而达到杀菌功效。
在注射部位形成贮存库,然后缓慢释放并水解为青霉素,作用与青霉素相同,药效作用时间更久,适用于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微生物感染。
苄星青霉素配伍生理盐水为临床常用溶媒,经肌肉注射后与组织液相混合时刺激组织引起局部疼痛,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能有效缓解病人疼痛,利多卡因药物本身会对人体心脏以及神经系统产生不同程度副作用,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限制广泛使用。
苄星青霉素注射流程1、传统注射流程用生理盐水4ml配置苄星青霉素120万U,摇晃30s后抽药,取坐位,选择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外上1/3 为注射部位,消毒、进针,进针深度为针梗的2/3。
为避免针头堵塞,临床上常规快速进针,快速注射,快速拔针。
2、改良注射流程①采用选好注射部位,消毒皮肤后溶解药物,再抽吸药液,排尽空气后再吸0.5ml~1ml生理盐水,快速均匀、持续用力地推注药液,边推注药液边拔针,针头拔出2/3时将药液推注完毕,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疼痛和针头阻塞现象。
②作为溶媒,抽吸利多卡因注射液3.5ml,注入苄星青霉素瓶内,用手摇匀1min,待药物溶解,选好注射部位,消毒皮肤后,抽吸全部药液,在注射前再吸0.5ml,针头易梗塞处充满利多卡因注射液,立即进行深部肌肉注射,能避免针头堵塞,提高一次性肌肉注射成功率,能减轻病人疼痛。
③采用更换溶媒、留置气泡技术和Z型肌内注射法:使用溶媒0.2%利多卡因3.5 ml配置苄星青霉素120万U,配置时针头与瓶内壁紧贴,将溶媒沿瓶壁缓缓注入,以密封瓶横轴为中点轻轻晃动,拔出针头,苄星青霉素瓶平放于至少垫4层软毛巾桌面上轻轻滚动约60s,避免剧烈震荡,使其充分溶解,注射部位为臀中肌无痛区域。
选择注射部位,消毒患者皮肤后抽取药,抽取气体 0.2~0.3 ml,更换针头,再抽取0.5 ml0.2%,针头保持向上,以Z型肌内注射法进针,进针约4/5左右,做到三快一慢匀速注射,改良肌内注射法较传统注射方法能够降低患者疼痛。
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新办法长效青霉素又名“苄星青霉素”,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菌针剂,特点:稀释后的颗粒大不易溶于水,且颗粒表面带电,遇热和静止后1—2秒易凝结沉淀阻塞针头。
此药用于早期梅毒、钩端螺旋体病,也用于治疗青霉素G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或需长期维持血药浓度的风湿病时预防链球菌感染,此药不能代替青霉素G用于治疗重症急性感染[1]。
治疗时采用常规“二快一慢”的注射方法,既使用9#、12#针头的10ml注射器也经常会出现针头阻塞,且针头粗局部组织损伤面大。
另外,用力过大推注时由于针头阻塞,注射器易与针头分离,药液浪费,且在注射时局部压力增加和药液的刺激,会引起较强的疼痛感,让病人难以接受,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恐惧,又浪费了药液[2]。
因以上的原因,护士在注射长效青霉素时,治疗方法不当,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压力大,造成注射失败。
为了提高注射成功率,减轻医患压力和恐惧,针对难题,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讨,不断积累经验,对长效青霉素的肌注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就将我站改进后,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门诊进行治疗的62例病人258人次,年龄40--60岁,报告如下:1 治疗方法1.1 治疗前的准备了解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常规作青霉素皮试,介绍注射时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如有过敏史或皮试阳性者禁用。
嘱患者选坐位,不易卧位,腿部肌肉放松,选臀大肌或臀中肌,按压注射部位,避开红肿、硬结、破溃、瘢痕、皮肤病处、化脓感染炎症等部位进针。
1.2 治疗过程准备好用物,根据医嘱先将药液稀释,取备用的6ml 溶剂,抽取5ml稀释药液,1ml留于安瓿内,溶剂推人后将药液充分摇匀(1分钟),用7#针头的10ml注射器向药液瓶内注入3ml空气,针头不拔出来,快速抽药液于针筒内,先不排空气和气泡,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后,待消毒液干的同时,排出针筒内的空气和气泡,迅速抽取留用的1ml溶剂,针头内充满,即刻将针筒转至水平位后轻摇,针头与注射部位皮肤垂直,右手握持针筒快速深部进针,左手立即回抽、用力加压推注,同时将右手向下移,拇指和食指固定在针筒上,其余手指按揉肌注部位周围的皮肤,推药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分散注意力来减轻疼痛。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苄星青霉素英文名: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Bianxingqingmeisu【成份】苄星青霉素,化学名:本品为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C16H18N2O4S)2 C16H20N2]与适量缓冲剂及混悬剂混合制成的无菌粉末。
分子式:(C16H18N2O4S)2 ·C16H20N2分子量:909.14【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药理毒理】本品为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其抗菌活性成分为青霉素.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氏菌亦具一定抗菌活性.本品对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和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厌氧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脆弱拟杆菌抗菌作用差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后,青霉素徐缓释放并被吸收.成人肌内注射240万单位后,14天的血药浓度为0.12mg/L;青霉素血清蛋白结合率为60%,在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青霉素主要通过肾小管分泌排泄,新生儿和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本品经肾小管排泄减少【适应症】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也可用于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流行【用法用量】临用前加适量灭菌注射用水使成混悬液.肌内注射,成人一次60万~120万单位,2~4周1次;小儿一次30万~60万单位,2~4周1次【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青霉素所致的过敏反应在应用本品与均可能发生,其中以皮疹等过敏反应为多见,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和血清病型反应等少见,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偶见;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2.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二重感染【禁忌症】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者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注意事项】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它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约有5%~7%的患者可能存在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交叉过敏3.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4.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5.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生殖试验未发现青霉素引起胎儿损害,但尚未在孕妇中进行严格对照试验以除外这类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少量本品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药物相互作用】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药减少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本品的血清半衰期.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规格】120万单位【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卞星青霉素的注射方法
卞星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以下是卞星青霉素的常见注射方法:
1. 肌注:将卞星青霉素注射液注射到肌肉组织中。
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肌肉进行注射,通常是臀部、大腿或上臂。
2. 静脉注射:将卞星青霉素注射液注入静脉中。
这种方法通常在医院或临床环境下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护士进行操作。
在进行卞星青霉素注射之前,应先清洁和消毒注射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
注射前要检查注射液的外观和有效期,确保无悬浮物或变色迹象。
请务必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具体指导和药物说明进行注射。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请立即向医生咨询。
苄星青霉素皮试配方法
苄星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对于一些细菌感染有着
较好的疗效。
在使用苄星青霉素前,皮试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以避
免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下面我们将介绍苄星青霉素皮试的配
方法。
首先,进行皮试前需要准备好苄星青霉素药物溶液,通常是
0.1%的浓度。
然后选择合适的皮试部位,通常在前臂内侧或者上臂
外侧,用酒精或碘伏消毒皮肤。
接着,用一次性注射器将苄星青霉
素药物溶液注射到皮肤表面,注射量通常是0.02ml。
在注射后,观
察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一般在15-30分钟内即可
初步判断出是否存在过敏现象。
若患者在皮试后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苄星青霉素,避免引起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若患者在皮试后未出现
过敏反应,则可以继续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苄星青霉素皮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皮试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在进行皮试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皮试的准确性和安
全性。
总之,苄星青霉素皮试是确保患者安全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步骤,正确的皮试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过敏反应,保障治疗的顺利
进行。
希望本文介绍的苄星青霉素皮试配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使用抗生素时能够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确
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苄星青霉素的注射技巧你若在门诊注射室工作,会发现近两年来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病人成倍地增加,注射苄星青霉素通常为两类病人,一类是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梅毒病人,第二类是链球菌感染后引起抗“O”升高的病人。
苄星青霉素溶液呈乳状,注射时常常会发生堵针.推药受堵.药液反喷这类现象,严重的还会有疼痛性晕厥。
我院门诊注射室2016年统计梅毒病人注射苄星青霉素约1920次,抗“O”高者注射苄星青霉素约360次。
其中发生堵针的有90次,推药受堵的有36次,药液反喷的有4次,发生疼痛性晕厥有2次,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如下:⒈堵针的原因:①溶液溶解不充分②选择的针尖型号偏小③患者过度紧张,肌肉紧绷,使阻力增加,推药不畅,易堵针。
⒉推药受堵:①注射部位有硬块,因梅毒病人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疗程一般为四周,且每周240万υ肌肉注射,有的病人要注射2一3个疗程,反复注射易形成硬块,且药液吸收不完全也易形成硬块②药液推注过快.过猛,使药液不易顺畅地通过,易受堵。
⒊药液反喷:①注射器和针栓固定不牢,使药液推注时容易反喷②推药时压力过大,超过了药液通过针尖部的速度,造成注射器和针栓接头处压力过大分离反喷。
⒋疼痛性晕厥:①空腹注射,身体的应激状态差易造成疼痛性晕厥②注射前患者身体状况不佳,如睡眠欠佳者、晕车者等。
针对上述问题和发生原因,总结注射经验,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1、做好注射前的询问: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是否空腹,睡眠是否充足,拒绝空腹皮试和空腹注射苄星青霉素。
2、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和针尖,一般5ML注射器和7号针尖即可3、使苄星青素充分溶解:120万υ苄星青霉素注入生理盐水至少4ml,震荡摇匀直至看不到瓶体上有不溶解的药物颗粒,药液呈均匀的乳液状,方可抽吸药液注射。
4、注射时避免选择有硬结的部位:选择柔软、松驰的注射部位进针,防止堵针。
5、推药液时,用力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过快,致使药液快速经过针尖部时造成针尖堵塞。
6、推药时,左手固定针栓,右手匀速推药,防止注射器与针栓连接处分离,使药液反喷。
苄星青霉素为避免针头堵塞的操作窍门
1、空针头注射法
在针头未进入患者体内之前,针头内不能存有苄星青霉素的混悬药液,防止堵塞。
方法:将长效青霉素120万u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为4ml,用7号针头注射器吸取药液。
抽空针梗里的注射液,使针梗中无静止状态的注射液停留,不好排气的话,可去掉针头,从注射器乳头处排气,快速进针推进药液。
此方法与常用的肌注方法相对比,在注射成功率、病人疼痛程度、疼痛性晕针发生率等方面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
此空针梗注射法简单易学,非常容易掌握。
不仅能提高长效青霉素深部肌肉注射成功率,而且可以极大的减轻病人的恐惧感,减轻病人的局部疼痛,降低疼痛性晕针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护士进行深部肌肉注射的信心。
2、不带针头排气法
因抽取药液后针管排气比较浪费时间,在这个排气过程针头就会堵塞。
所以把药液全部抽入针筒后,保持针头空针状态,分离针头,不用针头排气,直接用注射器乳头排气。
排气后,安装上针头,用空针直接注射。
注射过程中一气呵成,不做停顿,以免针头堵塞。
3、针头预充溶媒法
如果操作者不愿采取空针头注射者,可采用针头预充溶媒法:注射器抽好药液,保持针头空针后,可吸入溶媒,如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不让苄星青霉素混
悬液入内,然后连接后迅速注入,完成注射操作。
卞星青霉素的注射方法
小编希望卞星青霉素的注射方法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苄星青霉素为了延长释放,在制药过程中,加入缓冲剂和混悬剂,而混悬剂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有自发聚集和增长趋势,重力作用下易发生沉降,聚集而不能分散,注射室容易堵塞针头。
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下卞星青霉素的注射方法。
苄星青霉素又名长效青霉素,成份为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与适量缓冲剂及助悬剂混合制成的粉末。
适用于需长期使用青霉素预防的患者,如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预防风湿热复发,也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
那么,卞星青霉素的注射方法是怎样的呢?
1、准备。
苄星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方法。
使用前必须询问过敏史,皮试结果阴性方可注射。
每次注射240万单位,双侧臀部各注射120万单位,每周一次,连续三周为一疗程。
2、注射器及针头的选择。
现在注射均采用一次性注射器。
临床实践发现,5毫升注射器推动活塞时遇到的阻力比10毫升注射器来得小,120万单位的苄星青霉素用5毫升溶媒足于充分。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苄星青霉素英文名称: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Bianxingqingmeisu【成份】本品是(C16H18N2O4S)2.C16H20N2适量缓冲剂或助悬剂混合制成的无菌粉末。
化学名称:(2S,5R,6R)-3,3-二甲基-7-氧代-6-(2-苯乙酰氨基)-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的N,N'-二苄基乙二胺盐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16H18N2O4S)2.C16H20N2分子量:909.14【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适应症】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也可用于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流行。
【规格】120万单位【用法用量】临用前加适量灭菌注射用水使成混悬液。
肌内注射,成人一次60万~120万单位,2~4周1次;小儿一次30万~ 60万单位,2~4周1次。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青霉素所致的过敏反应在应用本品与均可能发生,其中以皮疹等过敏反应为多见,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和血清病型反应等少见,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偶见;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二重感染。
【禁忌】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者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
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它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约有5%~7%的患者可能存在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交叉过敏。
3.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
4.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
5.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生殖试验未发现青霉素引起胎儿损害,但尚未在孕妇中进行严格对照试验以除外这类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