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粮型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4.40 MB
- 文档页数:64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中畜禽养殖业所需的饲料也随之增加。
然而,我国饲料资源相对短缺,怎样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饲料资源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饲料生产效率、科学利用副产品和加强技术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解决方法。
一、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地广人多,但饲料资源却并不丰富,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饲料资源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解决。
首先,应该加大对饲料原料的培育研发力度,推动发展高产优质的饲料作物,如高产的玉米、大豆等,以满足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
其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例如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蔗渣、秸秆等农副产品,将其转化为饲料资源。
最后,政府可以实施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推动资源共享和协作开发。
二、提高饲料生产效率现今我国的饲料生产工艺大多尚处于传统水平,所以,提高饲料生产效率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加大对饲料生产技术的投入,推广生产效率高、质量好的生产技术和装备。
其次,要优化饲料生产流程,提高饲料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工艺技术,以减少人工劳动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可以通过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管理和监管,确保饲料生产的安全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科学利用副产品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动物粪便、剩余饲料等,这些副产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科学利用副产品成为解决饲料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首先,可以通过发酵处理动物粪便,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用,提高农田的肥力;其次,可以将剩余饲料等副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制成复合饲料或者肥料,减少资源的浪费。
同时,可以通过政策扶持,鼓励畜禽养殖企业积极开展副产品的科学利用,推动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一、绪论(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非常规饲料含义:指在传统的动物饲养中未作为主要饲料原料使用过,以及一般在家畜家禽商品日粮中不用的饲料分类:基础非常规饲料、辅助非常规饲料非常规饲料资源的种类:农作物秸杆类、秕壳类;林业副产品;糟渣、废液;植物饼粕类;动物性屠宰下脚料;再生饲料;矿物质饲料;餐饮饲料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的意义:常规饲料已经不能满足家畜发展的需要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的经济意义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二、动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及其加工工艺设备1、畜禽屠宰加工下脚料:肉骨粉原料、血粉猪毛羽毛粉、皮革粉、蚕蛹粉、肠膜蛋白粉、乳清粉2、动物性矿物质饲料:骨粉、蛋壳粉、贝壳粉、虾壳粉3、动物性原料生产饲料的一般工艺可以分为5个部分:物料的预处理;灭菌分解;脱水、脱脂、浓缩、液—固分离;干燥;粉碎、打包灭菌通常采用的高温加热,加热可以使动物蛋白凝聚,便于后续工序——分离的进行。
加热操作可以分为直接蒸汽加热、间接蒸汽加热的蒸煮法和电裂法分解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料分别采用水解法和酶解法(1)物料破碎(预处理)主要包括清洗、去杂和粉碎。
清洗是满足卫生条件;去杂主要是保护设备和维持正常生产;粉碎有两个目的:增加物料的表面积、满足产品的几何尺寸要求(2)灭菌、熟化和水解加热蒸煮的目的:对物料起到杀菌作用;破坏动物的组织和细胞,使蛋白质凝聚变性;细胞内水分、脂肪容易释出加热蒸煮的主要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物料种类、几何尺寸、ph 值等。
对于不同的物料要根据其物料特性、产品的质量指标、前后工序的要求及操作的经济性,通过试验,优化加热蒸煮过程的工艺参数(3)液固分离——脱水、脱脂高水分物料不宜直接干燥为了防止油脂氧化引起贮存过程中的饲料产品变质,生产过程中要脱除脂肪。
常用脱脂方法:过滤、沉降、离心分离、机械压榨、膜过滤(膜分离)(4)浓缩对于高水分含量的液体物料应在干燥前采用浓缩的方法去除料液中的水分浓缩的常用的设备:中央循环管式蒸发皿、长管膜式蒸发皿、盘管式和薄膜式刮板蒸发皿(5)干燥干燥的目的:降低物料的含水量,阻止和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减少霉变,有利于储存;满足后续的加工的工艺要求干燥的方法:在低水分下,物料水分不超过20%,可以采用冷却干燥,来降低加工成本;当物料水分大于20%以上时,一般冷却干燥不能降水,必须加热干燥;冷冻干燥选择干燥设备和方法的参考依据:应该分析和研究物料特性和产品要求;认真核算干燥成本;减少干燥过程中物料的营养损失,防止物料烧焦和燃烧,严格控制烘干温度和时间;干燥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必须要净化处理生产中的常用设备:1、物料的预处理:清洗机、破碎机2、灭菌、熟化和水(酶)解设备:连续螺旋蒸煮机、卧式联合蒸煮器3、脱水、脱脂机械:螺旋压榨机、三足式过滤离心机、螺旋卸料离心机、高速离心机4、计水浓缩设备5、干燥干燥过程的分类压力不同:常压干燥、真空干燥热能传给湿物的方式: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干燥设备的选择(干燥器)选择干燥器的条件:根据被烘干的物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通过对所选的干燥器的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进行经济核算选择干燥器注意的问题:能保证满足产品的工艺要求;选择干燥设备要考虑物料的性质(含水量、物料的粘性、被烘干水的形成)干燥设备热源:电加热、蒸汽、燃油、热风炉、煤加热干燥设备:卧式圆盘干燥机、管束机干燥机、滚筒干燥器、喷雾干燥、气流干燥器、带式干燥器、振动流化床式、箱式沸腾干燥器、转筒式干燥机、旋转闪蒸式干燥机鱼粉生产与加工技术1、鱼粉特点:鱼粉是优良的饲料蛋白源;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高于植物蛋白;含有丰富的钙、磷维生素和动物生产和繁殖的微量元素2、按品质分类白鱼粉:由冷水鱼加工而成,粗蛋白含量68%~70%,主要用于特种水产红鱼粉:由鲢鱼、沙丁鱼、凤尾鱼、青皮鱼、小杂鱼和鱼品加工下脚加工而成,粗蛋白含量68%3、按加工方法分类:直火烘干法、蒸汽烘干法4、鱼粉搀假:稻壳粉、棉粕、菜粕、羽毛粉、蟹壳粉、血粉、虾壳粉、贝壳粉5、鱼粉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干法鱼粉加工工艺、湿法鱼粉加工工艺干法鱼粉加工工艺的特点:工艺简单,但质量很差,不易保存,蛋白质含量低,含盐分较高;生产能力低,劳动强度大;能耗比较高干法鱼粉加工步骤:湿法鱼粉加工工艺的优点:①蒸煮干燥过程中加热温度较低,时间短,所以鱼油和鱼粉的质量好②对原料的适应性强,鱼品下脚都可以生产③鱼汁水中蛋白质的回收,供鱼粉产率和质量均得到提高,减少了废液排放的污染④连续闭式生产,劳动条件改善,生产率高⑤脱水方法有效配合,单位产品能耗低湿法鱼粉加工步骤:(1)蒸煮可以对原料进行杀菌,还可以使鱼肉组织熟化,蛋白质凝聚,油脂分离析出为后续机械分离、脱水和干燥等操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蒸煮温度在85~100℃之间,可以通过调节蒸汽压力来调节蒸煮温度蒸煮时间为15~35分钟,是通过调节螺旋轴的转速来实现的(2)过滤和压榨经过蒸煮,鱼中的蛋白质凝固,油脂析出,用筛网过滤的方法先过滤出一部分含油汁水,紧接着趁热进行压榨脱除鱼组织中结合比较紧密的含油汁水,用螺旋干燥机(3)油水分离便于油水分离,用离心机分离出固体颗粒,滤液为互不相溶的油和水,其连续输送至高速离心机,分离油和汁水(4)汁水浓缩含水量在90%以上,必须采用真空浓缩的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将汁水中的部分水分汽化分离,让固形的含量由8%左右提高到40%~50%,然后将汁水浓缩液与压榨后的鱼粉混合,送入干燥机进行干燥汁水浓缩的作用:回收蛋白质,提高产品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大幅度降低了废水的排放污染;回收的蛋白质含量高;蒸发浓缩耗能低(5)干燥经打碎的鱼饼加入到一定量的汁水浓缩液,混合后送入到干燥机内干燥干燥机一般使用圆盘式或管束式烘干机一般湿鱼粕在120℃的温度下经过20~40分钟,可以将水分降至10~20%,成为粗鱼粉物料干燥蒸发的水汽由风机抽送到废气吸收和焚烧系统(6)粉碎:干燥后的粗鱼粉,除去混入的铁石等杂物就可以送入到粉碎机内进一步粉碎(7)废气处理鱼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刺激性臭气的废气生产过程中(蒸煮、干燥、浓缩)产生的废气由管道引至送到废气吸收塔中处理,废气不会逸出动物屠宰下脚料的加工技术1、资源、营养价值及加工方法动物屠宰后的下脚料主要包括动物的血液、骨肉、毛、皮、蹄、角等这些废弃物经过适当加工可以制成各种产品,如血粉、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肠膜蛋白粉、肉骨粉、羽毛粉、皮革粉等下脚料主要由脂肪、水合物和干物质组成,水合物是含有各类盐类的细胞水,干物质则多为蛋白质,其它的为矿物质和微量元素2、加工过程是对脂肪、水和干物质进行分离3、加工方法(1)加热分解法分为干法分解法和湿法分解法湿法分解法直接用蒸汽(70℃以上)进行加热分解,缺点是增加大量的冷凝水干法分解法通过夹套进行间接加热,温度较高,100℃左右,蛋白质容易变性和破坏(2)发酵法(3)酶解法利用生物酶对动物下脚料进行酶解处理的一种加工方法该法生产出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平衡,容易让动物吸收和利用加工设备简单,投资较少,技术要求不高(4)热喷法热喷角蛋白类(羽毛粉毛发蹄角)可以制成角蛋白生物学效价较高(5)膨化法原料在挤压螺杆的挤压下与挤压腔内阻力环等产生强烈摩擦而获得热能和高压经挤压物料通过挤压腔进入大气时,由于压力和温度剧降而膨胀,生产成膨化蛋白饲料血液的开发利用1、全血粉含蛋白80%以上,其中氨基酸接近或者超过鱼粉,是很好的动物蛋白饲料2、血粉的生产加工可以分为发酵法、酶解法和热加工法3、热加工法包括旧式蒸煮法、膨化法、现代蒸煮脱水干燥和喷雾干燥法等(1)发酵法发酵主要设备:灭菌锅、培养箱、称量和混合设备、管束式烘干机、储存罐、发酵床、蒸汽凝结和脱水离心机工艺特点血液从屠宰到发酵处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不受污染,生产率高在菌种选育注意蛋白酶的活力和酒精发酵力血粉的氨基酸的平衡性差注意事项:菌种要纯,不含任何杂菌;血液要新鲜;控制温度不超过25~39℃;发酵时间不能过长(2)膨化法工艺说明新鲜血液的采集烫煮和挤压工艺在屠宰场里完成血豆腐干燥为自然干燥膨化机选用单螺杆机适应血粉加工,应该有水冷系统和控温系统工作过程鲜血采集、烫煮、挤压并制成半干血粉将其粉碎至绿豆粒大小,并装入连续加料机的储料斗中备用采用均化段外套筒上的远红外电加热器将均化段内腔预加热到120℃启动加料的循环冷却系统,经2分钟后启动膨化机和加料机血粒经过压缩、剪切、搅拌和加热后,由固态转化粘流态从膨化机喷出的干血粉成品再稍加碾碎,可以得到膨化血粉4、水解血粉动物血液是高分子蛋白,由于特殊的分子结构,蛋白和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但动物对其的利用率很低必须通过一些水解蛋白的酶类将其分解成小分子蛋白或者肽类国内主要应用木瓜蛋白酶水解血粉,木瓜蛋白酶对许多蛋白质和肽类有水解作用5、血浆蛋白粉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浆蛋白粉对仔猪血清尿素氮的影响血浆蛋白粉对仔猪血清蛋白的影响血液中代谢酶类的变化血浆蛋白粉对仔猪中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影响肉骨粉生产工艺1、加工方法先进的加工工艺是将原料经粗粉碎,经铰碎后进行蒸煮处理,固液分离固态料经过干燥、粉碎制成肉骨粉液态料经过油水分离,分出的油脂经提炼为工业油分离出的液汁经浓缩、干燥,最后制成蛋胨粉或加入固体料一起干燥,粉碎制成肉骨粉2、生产肉骨粉的加工工艺:干法加工工艺:加工的物料与强蒸汽非接触加热(通过热传导的方式间接加热)湿法加工工艺:以强蒸汽直接作用于原料,引起蛋白质的变性,胶原经蒸煮和水解而形成肉汤。
非常规粗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3)二、非常规粗饲料的定义与分类 (4)2.1 定义及特点 (5)2.2 常见类型 (6)三、非常规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7)3.1 水分含量 (8)3.2 粗纤维含量 (9)3.3 无氮浸出物含量 (10)3.4 矿物质与维生素含量 (11)四、非常规粗饲料的加工与贮藏技术 (13)4.1 初级加工方法 (15)4.2 运输与贮藏方法 (16)五、非常规粗饲料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17)5.1 饲料配方设计 (18)5.2 饲喂效果评估 (19)5.3 生产成本控制 (21)六、实例分析 (22)6.1 具体案例介绍 (24)6.2 实施效果与评价 (25)七、结论与展望 (26)7.1 研究成果总结 (27)7.2 存在问题与不足 (28)7.3 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29)一、内容概览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反刍动物生产业不断寻求新的饲料资源和技术手段。
非常规粗饲料开发利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饲料资源开发方式,已经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档将对非常规粗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非常规粗饲料的种类、开发利用技术、营养价值评价、饲养效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有望为反刍动物生产提供更加丰富、高效的饲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反刍动物养殖已成为重要的产业之一。
随着饲料资源的日益紧张,常规粗饲料的供应已经不能满足反刍动物生产的需求。
寻找和开发新的饲料资源,特别是非常规粗饲料资源,已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此背景下,非常规粗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应运而生,其研究背景主要源于传统饲料资源的短缺和人们对新型饲料资源的渴求。
常见非粮型饲料资源的种类及营养价值穆淑琴(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 300381)基金项目:天津市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编号:ITTPRS2017005)作者简介:穆淑琴,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联系电话:135********,邮箱:mushq@ 。
非粮型饲料主要包括农林业加工副产物、中药及其加工残渣、食品加工副产物和屠宰加工厂下脚料等。
我国《饲料原料目录》中绝大部分为非粮型饲料原料。
据初步估计,我国每年有4亿吨非粮型饲料原料,利用非粮型饲料代替部分常规饲料,可缓解饲料资源紧缺的矛盾。
随着谷物和蛋白质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使用非粮型饲料原料可有效控制饲料成本,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非粮型饲料资源的种类及营养价值如下。
1 能量饲料原料1.1 米糠、米糠粕米糠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由糙米生产白米的副产物,包括种皮、糊粉层、少量胚和胚乳、碎米的混合物,即细米糠。
米糠粕是细米糠经脱脂加工后的产物。
新鲜米糠呈黄色,有米香味,其蛋白质、赖氨酸、粗纤维、脂肪含量均高于玉米,营养价值丰富。
米糠脂肪的脂肪酸组成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亚油酸含量高,因此有效能值高,是糠麸类饲料中能值最高的;钙少、磷多,磷以植酸磷为主,利用率较低;富含铁、锰;维生素E 和B 族维生素含量高。
米糠粕与米糠相比,粗脂肪含量较低,粗纤维含量高,有效能值低,而粗蛋白、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提高。
新鲜米糠和米糠粕适口性好,是一种较佳的能量饲料原料。
米糠粕还是很好的纤维来源原料。
米糠具有增大饲料容积和缓泻的作用,适合于妊娠母猪饲料。
使用米糠时应注意消除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非淀粉多糖、植酸磷等的不利影响,米糠中脂肪酶活性较高,高温和潮湿天气时其中的油脂氧化变质,产生不愉快的气味,影响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1]。
米糠易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影响饲料质量,损害猪的健康。
1.2 木薯粉木薯是一种热带多年生灌木,其茎干基部形成块茎的部分可生产淀粉和饲用。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方法答案:1、增加可利用资源的生产量措施:增加作物的种植面积,科学调整种植计划,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工厂化产品的生产规模,改善加工、贮存条件,减少饲料浪费等。
2、利用生物技术育种,培育优质的饲料资源。
3、推广全价配合饲料避免单一使用养分不平衡的饲料原料。
4、应用现代营养学知识如理想蛋白质模式等,提高配方技术含量,从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5、应用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养分消化和利用率已成功应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植酸酶等)、有机微量元素化合物、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等。
6、科学加工饲料。
扩展:一、饲料短缺背景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饲料短缺成为困扰养殖业的一个严峻问题。
饲料短缺不仅导致饲料价格上涨,给养殖户带来经济压力,而且会造成养殖业生产能力的下降,给养殖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饲料短缺的原因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农作物生产下降,影响饲料生产。
2.土地资源减少:人口急剧增长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农业用地面临壮大的压力。
3.粮食用途转换:粮食直接用来人类食用,使得饲料生产数量不断减少,饲料价格不断上涨。
三、解决饲料短缺的有效方法1.饲料替代品的使用:可以使用低成本的饲料替代高成本或者稀缺的谷物饲料,如豆腐渣、玉米秸秆、稻草等。
2.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以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如对饲料进行适当加工后喂养、合理制定饲料配合等。
3.改善种植结构:可以强化对饲料作物的优势予以发挥,如开发优质饲用谷物、加强粗饲料生产等。
4.推广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是一种绿色的养殖方式,其特点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
5.加强监管:通过监督和规范饲料生产过程,可以确保饲料生产的质量和数量,稳定饲料市场价格,防止出现短缺的情况。
总之,解决饲料短缺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从长远来看,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探索新的饲料替代品,实现饲料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在这茫茫的饲料世界里,非常规饲料资源正在悄然崛起。
嘿,听说过用废弃水果做饲料吗?没错,咱们平时吃剩的果皮果肉,居然可以变成牲畜们的美味大餐。
想想看,平常丢掉的那些橙子、香蕉,怎么就能给小猪小牛增肥呢?这可真是“废物利用”的经典案例啊。
为了环保,咱们这些普通人也能为养殖业出一份力,没事可以多跟朋友聊聊这些有趣的事情,真是让人兴奋。
再说说这些非常规饲料,它们的出现可不是随便来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饲料资源渐渐吃紧,大家都知道,玉米、豆粕这些东西价格一路飙升。
小养殖户们心里着急啊,眼看着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却像老鼠过街一样被冲得无影无踪。
怎么办呢?嘿,聪明的人们开始动脑筋,挖掘那些被我们遗忘的资源,找出新路子,转危为机。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非常规饲料,它们简直就是养殖业的小救星。
说到非常规饲料,得提到一些“另类明星”。
像什么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甚至是一些工业副产品,比如啤酒渣、豆腐渣,这些平时看似不起眼的东西,现在都成了动物的“美味佳肴”。
它们富含营养,饲料转化率高,还能降低养殖成本,真是一举多得。
想想看,用那些过剩的秸秆喂牲畜,既节约了资源,还能减少环境污染,简直就像是“锦上添花”。
现在,不少研究机构和高校也在这方面加大了力度,开发新型饲料。
各路大神齐聚,研究如何把这些非常规饲料的营养价值最大化。
你看看,国内外的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很多大学的学生们也在参与这个领域,真是年轻人的一场盛会。
咱们的未来,指不定就藏在这堆“废料”里呢。
未来的趋势也是个关键。
随着人们对绿色养殖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开始意识到使用非常规饲料的重要性。
就像咱们的饮食,越来越倾向于健康和环保,牲畜的饮食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
那些不再被重视的资源,慢慢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里。
这可真是“物尽其用”的完美体现。
事情也不是一帆风顺。
非常规饲料的使用,虽然好处多多,但也有它的挑战。
比如说,口感、消化吸收、营养均衡等等,都是必须考虑的细节。
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非粮生物质是指不用于食品或饲料的植物原料,如农作物秸秆、木材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等。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和化工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非粮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重要性。
高值化利用是指将非粮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或能源的过程。
这种利用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和化工原料的依赖,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一种常见的高值化利用方式是将非粮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能源,如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
生物乙醇是通过发酵过程将含有淀粉和糖分的植物材料转化而成的燃料。
生物柴油则是通过酯化和脱水过程将植物油转化而成的燃料。
这些生物能源不仅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还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除了生物能源,非粮生物质还可以用于生物基化工原料的生产。
生物基化工原料是指通过将非粮生物质转化为化学品和材料的过程。
例如,将木材废弃物转化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再经过化学反应得到纤维素醚和半纤维素醚,这些化学品可以用于涂料、粘合剂和纺织品等领域。
此外,还可以将非粮生物质转化为生物塑料,用于替代传统塑料,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除了生物能源和生物基化工原料,非粮生物质还可以用于生物质热能的生产。
生物质热能是指通过将非粮生物质燃烧或气化得到的热能。
这种热能可以用于取暖、工业生产和发电等领域,不仅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需求,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非粮生物质还可以用于土壤改良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
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同时,将农业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获得有机肥料。
非粮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将非粮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能源和生物基化工原料,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和化工原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非粮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还能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土壤改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