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油气勘探
- 格式:pptx
- 大小:20.06 MB
- 文档页数:61
1998年特 种 油 气 藏第5卷第2期国外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其勘探方法伊培荣Ξ 彭 峰 韩 芸 编译前 言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
以往认为没有油气聚集价值的火山岩,如今也成为寻找油气不可忽视的领域之一。
特别是夹于生油岩系中的火山岩,与沉积岩一样,同样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巴、日本、阿根廷、美国等国家均先后发现火山岩油气藏。
日本对火山岩油气竭尽全力进行勘探开发,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已陆续发现了几十个中、小型火山岩油气藏。
火山岩储集层特征11 岩石类型前苏联C1B1克卢博夫综合分析世界各国含油气盆地的火山岩储集层,将其岩石类型归纳为三大类。
(1) 熔岩和熔岩角砾岩 熔岩按其化学成分可划分为玄武岩(SiO2<52%),安山岩(SiO2为57%~62%),英安岩(SiO2为6510%~68.5%),流纹岩(SiO2>78%);熔岩角砾岩指熔岩角砾被相同成分的熔岩所胶结的岩石。
在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陆续发现基性和中性火山熔岩中的油气藏较多。
例如,阿塞拜疆穆腊德汉雷油气田产于白垩系的蚀变基性(玄武岩和玄武玢岩)和中性(安山岩和安山玢岩)火山岩及其风化壳中。
古巴的克里斯塔列斯油气藏也产于破碎的基性和中性火山岩及其风化壳中。
在日本,酸性火山岩中的油气藏较多。
例如,日本新泻县吉井—东柏椅气田、南长岗—片贝气田和见附油田产层位于上第三系的“绿色凝灰岩”的流纹岩中。
(2) 火山碎屑岩 按其碎屑大小可划分为凝灰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砾岩、砂屑凝灰岩和粉砂屑凝灰岩。
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萨姆戈里油田产于上—中始新统厚达100~150m的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中。
阿塞拜疆穆腊德汉雷油田除了在基性—中性火山熔岩中含油之外,在裂缝性安山凝灰岩中也具有工业性原油。
美国内华达州伊格尔泉和特腊普泉油田则产于第三系流纹凝灰岩中。
阿根廷门多萨盆地西部图平加托油田也是火山凝灰岩产层。
新生火山岩分布及油气藏特性分析新生代岩浆活动可以分为4期,即孔店—沙四期、沙三期、沙二—东营期和馆陶期。
渤海湾盆地火山岩油气藏主要有3种类型:潜山型火山岩油气藏、断块型火山岩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
标签:新生代;火山岩;油气藏火山岩又称喷出岩(Effusive rock),属于岩浆岩(火成岩)的一类,是火山作用时喷出的岩浆冷凝、成岩、压实等作用形成的岩石,与沉积岩在行程条件、发育环境、分布规律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1 新生火山岩分布1.1 孔店—沙四期火山岩孔店—沙四期(辽河坳陷称为房身泡—沙四期)火山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多呈NNE向展布,主要分布在辽河坳陷、冀中坳陷、昌潍坳陷、济阳坳陷东南部、东濮凹陷东南部,此外在黄骅坳陷孔店构造带也有分布。
在辽河坳陷,房身泡组时期是火山活动最强烈的时期,火山岩在全区广泛分布,呈NNE向展布,以玄武岩系列为主、含部分凝灰岩,西部凹陷主喷发中心位于高升地区,钻井揭示最大厚度为1204m未穿(高参1井),从中心向四周减薄并分为3支向南北延伸。
西支位于西部斜坡带,火山岩厚100~200m;北支向北延伸不远,厚度较薄;东支位于台安大洼断裂带上,呈带状断续分布,延至大洼地区,洼7井揭示房身泡组火山岩厚度169.55m。
东部凹陷以小龙湾地区为主喷发中心,小3井揭示火山岩厚度为1123.39m(未穿),向北延展至四方台附近,向南延展至荣兴屯附近。
1.2 沙三期火山岩沙三段沉积时期渤海湾盆地进入强烈断陷期,火山活动相对孔店—沙四期明显减弱,分布范围减小,但发现的火山岩油气藏很多。
火山岩主要分布在辽河坳陷、冀中坳陷和济阳坳陷,岩性以玄武岩和次火山岩为主,在辽河坳陷东部凹陷中部地区发育粗面岩类。
在辽河坳陷,沙三期火山岩主要分布在东部凹陷黄沙坨、欧利坨子、热河台地区和牛居-青龙台地区,南部喷发中心位于热河台地区,火山岩厚度在600m以上,北部喷发中心位于青龙台至茨53井区,西部凹陷的陈家地区和大民屯北部地区也有分布。
火山岩储层勘探与开发技术火山岩储层,作为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等特点,对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火山岩储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其勘探与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围绕火山岩储层的特点、勘探技术和开发技术展开论述。
一、火山岩储层的特点火山岩储层是指由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碎屑物质堆积形成的油气储集层,主要由火山灰、火山碎屑和火山岩浆组成。
与常规油气储层相比,火山岩储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孔隙度低:火山岩储层孔隙度普遍较低,多数为裂缝孔和微观孔隙,导致渗透性较差,储层有效孔喉连通性差。
2. 孔隙结构复杂: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普遍呈现多层多喉状孔隙结构,储集性能不均。
3. 物性差异大:火山岩储层中火山灰、火山碎屑和火山岩浆的组成和物性差异大,导致各种岩石层内孔隙性能、渗透性及含油气性能不同。
4. 储层厚度大:火山岩储层厚度较常规储层大,储量潜力巨大,但油气分布不均,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二、火山岩储层的勘探技术1. 储集层识别: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特点独特,识别起来相对困难。
勘探人员可以通过地震、测井、岩心分析等综合手段,结合火山地质特征,精确定位储集层的位置和范围。
2. 相态预测:火山岩储层中含有火山碱金属等有机物质,勘探人员可以通过化学分析、地球化学、色谱等手段预测岩石的相态,并进一步推断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岩石矿物组成。
3. 储层描述:火山岩储层由于非均质性强,需要精细描述储层的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等。
电子扫描显微镜、岩性判识等技术可以辅助勘探人员进行精确的储层描述。
三、火山岩储层的开发技术1. 孔隙改造技术:由于火山岩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差,常规开发方法难以实现高产,因此需要采用孔隙改造技术,如酸化酪蛋白液封堵孔隙,提高火山岩储层的渗透率和油气采收率。
2. 人工裂缝技术:火山岩储层中益处裂缝较多,通过人工裂缝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储层的渗透性。
压裂、酸压裂等技术可以有效刺激储层,提高油气产能。
火山岩与油气藏的关系(转载)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嘉麒院士本刊记者:李寻、闻迟、商昭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刘院士您好!我们知道您是火山专家,同时也在研究火山岩油气藏,所以拜访您,想请您谈一谈火山岩与油气藏的关系,我们先从最基本的问题请教起。
首先,火山是怎么形成的,它在地下的整体构型是什么样子的?刘嘉麒院士(以下简称刘):火山是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广泛的地质现象,在全球到处可以看到火山,不过,它们的时代不同,有的是刚喷发形成的,有的是几万年、几十万年、几亿年前形成的老火山,也就是说从地球形成开始到现在几乎都有火山活动,都有火山形成,但早期的火山已经不保存原来的地貌形态,一般不叫它火山,而叫火山岩;现在还保留火山地貌形态的就叫火山。
火山的形成,首先得有岩浆,岩浆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喷出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地质体就叫火山,所以火山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要有岩浆和能使岩浆喷出的通道及动力。
记:岩浆是怎么来的?刘:岩浆的形成,通常是地球深部(比如地幔或下地壳)的局部熔融。
地球从表面看是个固体,但在深部有局部熔融,局部熔融就形成岩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地质过程,有的是在板块的俯冲带,也有的呈所谓的地幔柱,地质条件不一样,成因也不一样。
记:岩浆有的很深,像地幔柱,有的书上说有500千米深。
刘:岩浆的形成可能达不到那么深,但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还是有的,岩浆源在百十公里深的地方是可能的。
记:岩浆形成之前是什么状态?刘:岩浆形成之前的状态取决于地球结构,地球分地核、地幔和地壳。
至于说地核是什么状态,固体状态还是熔融状态,科学界还在探讨,但总的来讲,到了地球表层,地壳这一部分基本上是固态。
我们说的火山喷发的岩浆,基本上是在下地壳到上地幔这个位置形成的,这个深度一般是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
记:岩浆比较多的聚集的那个地方是不是叫岩浆房?刘:对,是叫岩浆房,也有称岩浆囊的。
记:那就是现在还存在,根据深部地震探测到的。
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区磁场特征及对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指示李新宁;林潼;杨润泽;焦立新;杨玉忠【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24(24)14【摘要】火山岩型油气藏是准噶尔盆地十分重要的油气藏类型,近年来针对该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在准东地区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场面。
为了加快推进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通过高精度航磁、区域重力、地震和钻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断裂系统进行推断与解释,重点对该区磁性体的埋深开展分析。
基于航磁计算的磁性体深度显示,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区磁性体最小埋深在0.5~2.2 km,清晰地呈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
以隆起区中部一条近南北向深大断裂为界,东部和西部磁性体的深度、规模和形态存在明显差异。
受次级断裂的影响,东部磁性体呈北东向展布,西部磁性体呈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展布。
依据断裂系统和磁性体埋藏深度对火山岩体油气成藏的控制,结合石炭系烃源岩生烃强度的展布,在准东地区预测出3个有利的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区带。
【总页数】8页(P5725-5732)【作者】李新宁;林潼;杨润泽;焦立新;杨玉忠【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招标中心新疆分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TE122.2【相关文献】1.准噶尔盆地金龙2井区二叠系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方向2.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区带目标优选——以陆东—五彩湾地区为例3.准噶尔盆地腹部车-莫古隆起区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技术4.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气藏石油地质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分析5.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以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火山岩油气藏勘探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流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1. 对勘探区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解该区地质条件。
2. 熟悉该区历史油气探井情况,绘制地质图。
3. 召开专家论证会,确定勘探的目的及难点。
二、基础勘探阶段
1. 做地磁测程探测,掌握区域构造结构。
2. 做重力探测,锁定潜在结构及可能的深藏地层。
3. 根据地质图和物理资料,选定基础钻井点位进行钻探。
三、细节勘探阶段
1. 根据钻探结果,补充和优化地质图。
2. 根据地质图和已有资料,布设2/3地震试验面。
3. 对所获取的地震资料进行解析识别,锁定潜在的勘探目标层。
4. 根据地震结果,选定较优的探井点位进行钻探。
四、揭晓阶段
1. 对所钻探井进行样品采取和测试鉴定。
2. 在成功探井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该区油气储量规模。
3. 制定后期勘探方案,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藏油气资源。
以上就是火山岩油气藏的一般勘探流程。
实际勘探工作需根据不同区块的地质条件,科学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藏油气充注幕次及成藏年龄确定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藏是指在古近纪火山活动过程中,由于岩浆冷却结晶和挤压作用,使火山岩受到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储集和运移油气的地质构造单元。
油气的充注幕次及成藏年龄的确定是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基础。
首先需要对火山岩油气藏的地质构造、岩性特征、油气来源、运移及成藏机理等方面进行 comprehensive research。
确定火山岩成因类型、岩石年代、沉积古环境等是进行后续的油气勘探和成藏年龄确定的必要前提。
其次,可以通过采取常规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区域地质、区域重力、地震勘探等方法,对沉积地层进行系统化、细化勘探。
在研究岩性和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勘探和 Geo-chemical 测量,确定火山岩油气藏的最大、最小和平均厚度。
最后,可以根据钻井、切割样本和沉积岩芯分析,结合差热分析、有机岩石及烃类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火山岩油气藏的成藏时间进行约束。
可以利用含油气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有机质资料,结合天然气同位素成因分析,对油气的来源和运移、成藏深度进行定量研究,从而确定油气充注幕次及成藏年龄。
综上所述,通过对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地质特征、勘探技术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在实际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可以较为准
确地确定油气充注幕次及成藏年龄,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更加可靠的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