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效果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麻醉效果评价表
抽检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号:日期
诊断手术名称
全身麻醉(是、否)
麻醉诱导诱导经过:平顺、兴奋、咳嗽、呕吐、呼吸道梗阻、其他气管插管:顺利、尚顺利、困难、失败
术中维持肌松效果:良好、一般、差
不良应激反应:有效控制、较难控制、不能控制
麻醉苏醒苏醒延迟:有无
肌张力恢复:满意、一般、欠佳、未恢复
循环系统:稳定、一般、较差、需辅助用药
呼吸系统:VT ________ RR ________
缺氧、CO2蓄积、呼吸道梗阻:有无
麻醉并发症:严重、轻微、无
椎管内麻醉(是、否)
精神情况:一般、安静、紧张、烦躁、淡漠
镇痛:无痛、轻度疼痛表现、疼痛明显、无镇痛效果
肌松效果:良好、一般、差
内脏牵拉反应:有无
血流动力学波动:有无
辅助用药:有无
麻醉并发症:严重、轻微、无
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有无
神经阻滞(是、否)
精神情况:一般、安静、紧张、烦躁、淡漠
镇痛:无痛、轻度疼痛表现、疼痛明显、无镇痛效果
肌松效果:良好、一般、差
血流动力学波动:有无
辅助用药:有无
麻醉并发症:严重、轻微、无
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有无
麻醉效果评级:ⅠⅡⅢⅣ。
图表分析:7月份麻醉手术后镇痛例数共41例,其中应用VAS 评分 麻醉手术后镇痛瞎效果评分分别为:0分1例,1分21例,2分15 例,3分4例。
0-2分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评为优,占90%, 3分4例 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评定为良好,占10%。
总体麻醉手术后镇痛效果良例数U0分 1分 □ 2分 □ 3分 □ 4分□ 0分□ 1分 □ 2分 □ 3分 ■4分好,患者满意度高。
下一步工作过程中逐步提高麻醉手术后镇痛的使用,最大程度上减轻或消除因手术切口带给患者的疼痛刺激,减少术后并发症。
I 0分 1 1分 -1 2分 □ 3分 口 4分图表分析:8月份麻醉手术后镇痛例数共 93例,相比较7月份有了 很大的提高,这与7月份手术量增加有关。
其中应用 VAS 评分麻醉 手术后镇痛瞎效果评分分别为:0分3例,1分46例,2分33例,3 分5例,4分6例。
0-2分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评为优,占 89%, 3-4分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U0分 1分 □ 2分 □ 3分 □ 4分例数例数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评定为良好,占11%。
总体麻醉手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对麻醉手术后镇痛认可程度加强。
评分为4 分的主要为骨科的患者,麻醉手术后疼痛刺激大,有些患者影响睡眠。
下一步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镇痛泵的配药剂量,制定个性化方案,做到持续改进。
■o分ni分丄2分ZI3分■4分一15分图表分析:9月份麻醉手术后镇痛例数共63例,相比较月份例数减少,这与9月份手术量较少有关。
其中应用VAS评分麻醉手术后镇痛瞎效果评分分别为:0分1例,1分29例,2分22例,3分4例,4 分6例,5分1例。
0-2分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评为优,占82%, 3-4分□0分□1分□2分□3分LI4分□5分例数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评定为良好,占16%,5 分镇痛麻醉手术后镇痛效果为一般,占2%。
总体麻醉手术后镇痛效果良好,较上月镇痛效果评定为优所占比有所下降。
黄冈市中心医院麻醉医师分级考评表
考评说明:
1.考评小组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由质控小组和质控员
主持,确定考核时间并填写该项考评表。
2.考评小组每月随机抽取各级医生的术前访视单、麻醉计划、知情
同意书、麻醉后交班及随访单各5份,内容完整无缺项为优,仅有1份不完整可为合格,超出者均为不合格。
3.考评小组每月随机抽查各级医生的2台手术麻醉前准备及安全核
查工作情况,将其检查结果记录备案,以备当月考评查用。
4.麻醉质量以麻醉记录单内容进行评估,包括麻醉方式选择和合理
用药,术中的意外和不良事件(外科、麻醉、患者本身)的及时准确处理。
麻醉效果的评价和麻醉并发症的总例数。
5.考评总分90分以上为优,70分以上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黄冈市中心医院麻醉医师分级考评表。
麻醉效果分析报告1. 引言麻醉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术,用于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
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麻醉效果,可以评估麻醉药物的效果和患者的麻醉深度,从而为手术操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报告旨在对麻醉效果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结论。
2. 方法本次分析选择了100名接受手术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记录了患者的生理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
以下是所选生理指标的说明:1.血压:衡量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反映麻醉的效果。
2.心率:反映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也可以用于评估麻醉质量。
3.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呼吸深度和频率,判断是否出现麻醉相关的呼吸抑制。
以上生理指标的数据通过监护仪器自动记录,并在手术结束后进行整理和统计。
3. 结果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后,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3.1 血压变化血压是评估麻醉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麻醉过程中,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表明麻醉药物起到了麻醉作用。
平均收缩压降低了20mmHg,平均舒张压降低了10mmHg。
但是,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有部分患者血压下降程度较大,需要引起注意。
3.2 心率变化心率的变化也是评估麻醉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心率出现了下降,平均心率降低了10次/分钟。
这说明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心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手术操作有一定的帮助。
3.3 呼吸频率变化呼吸频率是评估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观察到,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呼吸频率通常会降低,平均呼吸频率降低了5次/分钟。
这说明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呼吸中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要密切监测以防止麻醉相关的呼吸抑制。
4. 讨论与结论通过对麻醉效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手术麻醉过程中,麻醉药物能够有效地产生麻醉效果,使患者不感到疼痛。
2.麻醉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麻醉药物对患者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
麻醉效果评价表
抽检人:病人住院号: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诱导经过:平顺、兴奋、咳嗽、呕吐、呼吸道梗阻、其他气管插管:顺利、尚顺利、困难、失败
术中维持肌松效果:良好、一般、差
不良应激反应:有效控制、较难控制、不能控制
麻醉苏醒苏醒延迟:有无
肌张力恢复:满意、一般、欠佳、未恢复
循环系统:稳定、一般、较差、需辅助用药
呼吸系统:VT ________ RR ________
缺氧、CO2蓄积、呼吸道梗阻:有无
麻醉并发症:严重、轻微、无
椎管内麻醉
精神情况:一般、安静、紧张、烦躁、淡漠
镇痛:无痛、轻度疼痛表现、疼痛明显、无镇痛效果
肌松效果:良好、一般、差
内脏牵拉反应:有无
血流动力学波动:有无
辅助用药:有无
麻醉并发症:严重、轻微、无
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有无
神经阻滞
精神情况:一般、安静、紧张、烦躁、淡漠
镇痛:无痛、轻度疼痛表现、疼痛明显、无镇痛效果
肌松效果:良好、一般、差
血流动力学波动:有无
辅助用药:有无
麻醉并发症:严重、轻微、无
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有无
麻醉效果评级:ⅠⅡⅢ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