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概念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55.61 MB
- 文档页数:107
扬州国泰新城规划方案简介扬州国泰新城是由扬州国泰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并正在开发的一个新城市项目。
该项目位于扬州市西郊,占地约30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近300亿元。
该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将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和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旨在打造集商贸、休闲、文化、住宅、旅游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新城。
规划概述总体构想扬州国泰新城项目总体规划分为四个部分:北部商贸区、西部住宅区、南部文化娱乐区和东部生态休闲区。
总体规划的面积为30平方公里,人口预计将达到30万。
整个新城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及技术手段,力求打造成为一座智慧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城。
北部商贸区北部商贸区是整个新城的商业中心,计划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集中发展商务、金融、酒店、办公等多元化产业,并拥有国际会展中心和商业综合体。
该区域内还计划建设一个城市公园和清华园,为市民提供一个公共休闲娱乐场所。
西部住宅区西部住宅区是扬州国泰新城的主要居住区,规划占地约8平方公里,旨在打造成为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
该区域内将建设各类居住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区等。
居民可在该区域内享受到便利的生活服务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南部文化娱乐区南部文化娱乐区是新城的文化核心区,占地约6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一个集演艺、文化、旅游和商业于一体的区域。
该区域将建设剧院、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和酒店、商业区等商业设施,旨在吸引更多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游览,享受不同的文化体验。
东部生态休闲区东部生态休闲区是新城的生态核心区,占地约6平方公里,计划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和野生动物园等休闲娱乐设施。
该区域的建设将注重生态原则,将自然景观和城市发展融合起来,为市民提供一个自然、清新的休闲娱乐场所。
园区规划扬州国泰新城还规划了大量的园区建设,这些园区将成为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阳科技创新园太阳科技创新园将建设成为一个集高科技研发、孵化、展示于一体的新型科技园区。
该园区将引进国际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配套服务。
扬州市2030快速路规划5月6日,开发路跨京杭运河大桥东侧的开发路东延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树木迁移等各项准备工作,即将开始实质性施工。
今年,我市将启动实施运河路北延(涉铁段、隧道应急基地)工程开建、运河南路南延前期研究等一批对城市发展影响久远、市民期盼已久的城建项目。
涉铁应急段全长约2.6公里,一般路段标准断面宽67米(不含预留铁路桥墩),主线断面宽26米,主六辅六道路横断面,主线时速80公里/小时,辅道时速50公里/小时。
去年底,江平东路东延应急涉铁工程征收工作启动,此次征收涉及约130户(具体数字以入户调查为准);征收范围东起金湾河,西止凤凰河。
经了解,这一轮房屋搬迁是为江平东路东延做准备,也是为北沿江高铁建设做准备。
据悉,为配合北沿江高铁建设,先行实施凤凰河至金湾河涉铁应急段,今年将启动江平东路东延工程非涉铁段前期研究。
未来,江平快速路将直通金湾路,成为分流文昌路过境交通,连接主城区、生态科技新城和江都区的重要通道。
如此一来,江广融合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扬州大市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扬子津路西延工程,作为扬州市“五横七纵”快速路网中的“一横”,也是连接西翼仪征市与扬州中心城区东西向的重要通道。
2020年5月,扬子津路(扬子江南路-润扬南路)正式建成通车,2021年扬子津路西延(润扬南路-吉安南路)已经基本建成。
吉安路至甘八线段正在施工,计划今年通车。
2022年3月,扬子津路西延二期工程(甘八线-345国道)发布招标公告。
未来全部建成通车后,扬子津路线路呈东西走向,西起画舫路,东至运河南路,路线横穿邗江区、市开发区,全长约14.7公里。
今年还将启动扬子津路快速化改造前期研究,西起扬溧高速,东至规划运河南路,全长约10公里。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东南板块、东区、扬子津大学城板块,也能够通过快速路迅速到达滨江新城,板块之间的壁垒被进一步打破。
扬子江路准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司徒庙路—双塘路)下穿宁启铁路立交工程早在去已进场施工,目前工程的地下管线已全部完成,即将进行地面部分的拓宽改造。
6总510期2019年第24期(8月 下)1 概述近年来,我国多部委联合印发多项指导意见及设计导则,意在引领非机动车交通复兴。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位于扬州城市新中心江广融合地带,空间形态比较单一、城市功能集中,居民日常的活动范围集中在片区内,绿色交通作为优势出行方式,在居民出行方式结构中占到65%以上。
新城区域水质完好,湿地功能强大,被称为扬州的“绿肺”和城市的后花园;同时扬州市的城市规模、历史文化古城特色、城区内部道路建设条件均适宜大力建设绿道。
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绿道系统品质,打造人性化绿色慢行空间,为当地居民和旅游业提供高质量的休闲慢行交通服务,支撑新城高质量,低污染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片区亟待思考的问题。
本文结合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慢行系统规划研究成果,探讨新城绿道网络规划相关内容。
绿道的概念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西方城市公园运动——奧姆斯特德化(F.L.Olmsted )的公园路(Parkway )和霍华德的绿带(Greenbelt )[1]。
绿道(Greenway )的概念最早是由怀特(W.H.Whyte )在1959年在《保卫美国城市开放空间》中提出,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于1987年官方认可,这使得绿道概念得到了广泛推广[2]。
2009年之前,国内主要关注于绿道的理论和国外案例的研究,而绿道的规划和时间则始于2009年开始的珠三角绿道网建设。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编制了《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开启了珠三角大规模绿道网络建设,该纲要定义:绿道(Greenway )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放空间,通常沿着河道、溪谷、山脊线等自然和人工建立的廊道,内设步行和骑自行车的人进入的景观和娱乐的路线,连接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历史遗迹,对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历史资源、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娱乐空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绿道平面线形规划绿道的选线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现状,结合城市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设计路线。
扬州未来之光周边发展规划扬州楼市最新热点一览1、规划调整!扬州这里新增住宅!未来将建......2、周边房价2万+/㎡!扬州又有两家纯新盘规划曝光!3、古运河边,快速路旁!扬州这块曾经的“地王”动了!1、规划调整!扬州这里新增住宅!未来将建......近日,扬州市规划局公布了《扬州市E7单元(杭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批前公示,片区内新增一幅居住用地!E7单元(杭集片区)规划范围:北至宁通路、东至金湾路、南至沪陕高速、西至廖家沟,总用地面积11.13平方公里。
其中总规划定的发展备用地约1. 15平方公里。
调整缘由说明:1、产业及区位升级,对人口吸引力增强,杭集片区居住用地相对不足。
随着扬州高铁东站的建成通车,生态科技新城向着扬州新中心的建设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战略地位的提升和产业的升级,对人口的吸引力已逐步显现,配套居住用地相对不足。
2、现行规划中,杭集中心广场周边商业设施配套比例偏高,用地结构不合理。
近来年,杭集片区尤其是中心广场周边,先后出让了包括红豆万花城在内的多块商业设施用地,现行规划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调整主要内容:1、用地性质调整将曙光路东、兴隆路北、三笑大道西02-17地块规划用地性质由商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2、技术指标调整地块容积率由≤2.0调整为≤1.8,建筑高度由≤80m调整为≤55m,建筑密度由≤45%调整为≤25%新增住宅地块位于生态科技新城曙光路东、兴隆路北、三笑大道西,属于区域内的中心地段,毗邻杭集中心广场、红豆万花城,附近还有博物馆和学校,配套齐全,周边二手房价格在1.4万/㎡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这块新宅地将由原先的商业性质,调整为纯住宅性质,最大容积率降至1.8,建筑高度降为55米,建筑密度上限降为25%,这也意味着未来住宅大概率以洋房和小高层为主。
生态科技新城目前在售新盘仅新力璞园一家,目前项目5号洋房在售,面积约131㎡,备案均价约15660元/㎡,装修交付。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成立生态科技新城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1.16•【字号】•【施行日期】2020.1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成立生态科技新城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的通知万福商务区指挥部、杭集高新区指挥部、泰安生态旅游度假区指挥部,万福商务区综合服务中心、杭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凤凰岛生态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杭集镇、泰安镇党委、政府,各局(办)、公司: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加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生态科技新城管理委员会决定成立生态科技新城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
成员名单如下:主?任:时克祥??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副主任:郑保夫公安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纪委书记、区见义勇为协会理事长委?员:鲍奇龙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陈绍忠组织宣传办公室主任李明和政法信访办公室主任、司法局局长朱荣辉财政审计局局长王恩春规划建设局局长申圣玺社会事业局局长鞠斐扬经济发展局局长樊忠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刘刚市人社局生态科技新城办事处韩青工会工委主任朱惠团区委副书记鲍丽特妇联副主席生态科技新城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生态科技新城公安分局,生态科技新城公安分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张丹兼任办公室主任。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11月16日。
为了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扬州市制定了2024年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以下是该计划的概述。
1.基础设施建设(1)拓宽城市道路:计划投资10亿元用于改善和拓宽扬州市内的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改善公共交通:投资5亿元用于新购置公共交通工具,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并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
(3)城市给排水系统升级:计划投资8亿元用于提升城市的给排水系统,确保市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和排水的顺畅。
(4)市政公用建筑升级:投资3亿元用于改善城市中的市政公用建筑,提升市民的服务体验。
2.经济发展项目(1)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计划投资20亿元用于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落户,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2)南京扬州经济带建设:投资30亿元用于推动南京扬州经济带的建设,加强两地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3)旅游开发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用于开发和改善扬州市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农业现代化建设:投资5亿元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3.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1)水源保护区建设:计划投资5亿元用于建设水源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扬州市的水源,确保市民的饮水安全。
(2)生态修复和保护:投资3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提升市民的生活环境品质。
(3)河道治理和水质改善:计划投资8亿元用于河道治理和水质改善,确保城市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以上是扬州市2024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概述。
通过这些重大项目的投资,扬州市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并保护和修复环境。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扬州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前言上世纪80年代至今,扬州共编制完成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于1985年省政府批复;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于1999年省政府批复;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于2003年通过专家论证,2004年报省政府待批。
几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引导扬州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城市特色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进入21世纪以来,扬州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增速明显,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目前人口与用地规模已超出了上轮总规确定的中期和远期目标,同时城市发展又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变迁、区域交通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重组等挑战,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目标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些背景,市政府于2009年决定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扬州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010年8月30-31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通过了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就《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报批成果,指导未来城市发展,建设扬州美好家园。
相关意见和建议可在公示现场留言,也可邮寄至扬州市规划局城乡规划处(地址:扬州市淮海路33号,邮编:225002)。
咨询电话:0514--87340303公示网址:/gzcy/现场公示:扬州双博馆规划展示中心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要点一、总则1、修编目的为适应扬州市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正文:----------------------------------------------------------------------------------------------------------------------------------------------------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扬府办发〔2018〕1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工业用地供应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现就提高我市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意见。
一、精准调节土地投向,促进资源要素集中集聚(一)优化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布局。
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的有机融合,通过“多规合一”引导各类产业科学布局,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供给的空间协同。
发挥开发园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载体作用,依据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度、资源利用率和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明确各类开发园区的用地规模、开发边界,明晰产业功能定位,整合定位趋同、行业交叉的园区,适当增家国家、省、市开发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用地规模,促进产业串联式、组团式集聚发展。
(二)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
加大规划、计划、流量等各类指标的统筹配置,将指标安排与项目体量、环境容量、开发强度、产业布局等相挂钩,对市确定的基本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型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扶持的工业百强企业、重大项目和重点技改项目等,优先安排土地计划指标;对其它一般项目用地限制新增土地供应,原则上通过内部挖潜优先使用存量土地;对省、市政府明令调整的落后产能及禁止供地目录内的项目一律停止供地。
扬州水岸新城规划方案1. 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扬州市开始重视城市规划建设。
水岸新城作为扬州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规划方案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扬州水岸新城规划方案。
2. 위치扬州水岸新城位于扬州市枫园路以南,京杭大运河以北,为扬州市南部重点开发区域,总面积为约38平方公里。
3. 总体规划扬州水岸新城规划以生态、绿色、智慧为主要特点。
按照“一轴六带多园区”的总体规划,以京杭大运河和扬子江为轴线,建设沿江生态带、文化旅游带、产业带、道路带、城市中心带、水环境带六大带状城市主题。
同时,规划多个乡村振兴园区,加强城市和乡村的联系。
4. 具体规划4.1 生态带生态带规划范围包括扬子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沿江生态公园。
扬子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扬州最大的湿地之一,也是江苏省重点生态保护区域,规划面积约4.7平方公里。
沿江生态公园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可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4.2 文化旅游带文化旅游带规划包括市民文化生活、古沟文化景区、运河文化景区、佛教文化旅游区、森林温泉休闲区等。
其中,古沟文化景区、运河文化景区和佛教文化旅游区是扬州历史悠久的文化景区,将得到保护和发展。
4.3 产业带产业带规划主要包括大酒店、会议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物流中心等。
4.4 道路带道路带规划将成为连接水岸新城各个区域的道路网,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等。
4.5 城市中心带城市中心带规划包括CBD商务区、创新产业园、住宅区、商业区以及高校文化区等。
4.6 水环境带水环境带规划包括运河、扬子江等水域,这些水域将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多美好的元素。
5. 结束语扬州水岸新城规划方案的出台,必将推动扬州市城市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可能。
整个城市规划方案看似细节繁杂,但却可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希望扬州市政府和相关开发商在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认真落实各项规划,为市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未来前景。
扬州市公园体系发展与保护专项规划一、规划目的为了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响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号召,更好地促进公园事业健康发展,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自2017年12月1日起,《扬州市公园条例》颁布实施。
按照《扬州市公园条例》的要求应依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编制《扬州市公园体系发展与保护专项规划》。
二、规划范围及对象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研究范围和重点规划范围。
规划研究范围:一是扬州市域行政区范围,包括扬州市区、仪征、高邮2个县级市和宝应县,面积约6591平方公里,研究对象为各县(市)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确定的综合公园;二是扬州市区及其行政代管范围,面积2358平方公里,规划对象为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及开发区代管的中心城区范围外的乡镇公园。
重点规划范围:即扬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以扬溧高速、启扬高速、京沪高速、长江及夹江围合的范围,总面积约640平方公里。
规划对象主要是《扬州市公园条例》适用的开放式管理公园,但考虑到公园体系的完整性,本规划统筹考虑封闭式管理公园。
三、规划期限近期:2018年至2025年;远期:2025年至2035年。
四、规划目标1、保护目标(1)保护已建公园不受侵占结合现行法定规划,明确现状需保护的公园及其四至范围,确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公园用地或者擅自改变公园用地的使用性质。
加强监督与管理,定期维护和更新公园内部设施。
(2)全面落实“公园+”理念推进“公园+”理念,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公园周边+”和“公园内部+”。
“公园周边+”应注重公园与周边用地功能的衔接与优化,对公园周边的环境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让公园成为活力中心,提高公园使用效率。
“公园内部+”则是对公园内部功能进行升级改造,完善设施配置、丰富公园功能、提升环境品质,提高实用性。
2、发展目标(1)构建布局合理的空间体系通过水绿廊道将各综合公园以及较大规模的专类公园串联起来并延伸连接生态廊道,形成内外一体、有机互通的大公园空间体系,保持其连续性和整体性。
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变更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新桥拆迁安置小区(暂定名)二期项目名称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0.08.06
•【字号】扬发改许发〔2020〕52号
•【施行日期】2020.08.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区划地名
正文
扬州市发改委关于同意变更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新桥拆迁安置小区(暂定名)二期项目名称的通知
扬州杭集城建投资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来的《关于申请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新桥拆迁安置小区(暂定名)二期项目名称变更的请示》(杭城投发〔2020〕26号)收悉。
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新桥拆迁安置小区(暂定名)二期已经我委扬发改许发〔2020〕29号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市住建局确认的生态科技新城管委会《关于申请明确将杭集镇新桥拆迁安置小区二期、双隆新村、泰安镇农民集中居住区纳入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函》及你公司申请,为推进生态科技新城城中村改造及安置房建设工作,经研究,原则同意“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新桥拆迁安置小区(暂定名)二期”项目名称变更为“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新桥保障性安居工程”。
其它仍按扬发改许发〔2020〕29号文件执行。
根据市政府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工作要求,该项目资金筹措不得直接或变相新增隐性债务。
接通知,请抓紧做好对接,继续开展下一步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8月6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25•【字号】苏政复〔2023〕22号•【施行日期】2023.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苏政复〔2023〕22号扬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扬府发〔2023〕8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扬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建设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扬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00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63.894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68.312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031倍。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积极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协同打造大运河文化魅力带,推进南京都市圈建设,构建等级合理、协调有序的城镇体系,强化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强城乡融合发展。
以高邮湖为基础,协同构筑江淮湖群生态绿心,强化长江、大运河沿线生态保护修复。
打造北部里下河、南部沿江、西部丘陵特色农业片区,促进农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
•绿脊、水上、门户、城间四大价值的潜力城市•水、岸、绿、城特征彰显的特色城市
•水岸边、花园里、万象坊、低碳城融合共生的活力城市•绿色引领、单元引导+街坊实现的生长城市
水岸绿城的营建逻辑
THE BUILDING LOGIC OF WATERFRONT GREEN CITY
吸引新扬州人和汇集创新要素的目的地城市
•规划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在政府未来同步出台人才吸引、产业培育等特殊政策机制的基础上,以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为基本原则,强化规划的系统性、吸引力和适应性设计,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规划发展框架,包括产业经济分析、生态框架制定、生态技术运用、人居环境塑造、生态营城的模式和管制等协同规划建议,是一个
运用先进理念和技术、汇聚独特设计创意、有效实施管制路径的协同系统
咨询成果的全框架
STRUCTURE OF CONTENTS 基于顶层设计的协同规划
一、规划背景分析
城市的绿色脊梁和地理中心
江广融合区承启“三个扬州”•首要任务:坚守城市生态格局
发展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
•工作方向:生态示范窗口
城市科技中心
江广融合区承启“三个扬州”•面向全球创新发展趋势
•迎对区域产业演进规律
•带动城市转型升级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