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第4版部分课后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15 KB
- 文档页数:6
《人工智能》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1答: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完成那些如果由人来做则需要智能的事情的科学。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智能而言,即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智能行为和“机器思维”,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问题。
1.2答:“智能"一词源于拉丁“Legere”,意思是收集、汇集,智能通常用来表示从中进行选择、理解和感觉。
所谓自然智能就是人类和一些动物所具有的智力和行为能力。
智力是针对具体情况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含义。
“智力”是指学会某种技能的能力,而不是指技能本身。
1。
3答: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的计算机程序,他运用知识和推理步骤来解决只有专家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
即任何解题能力达到了同领域人类专家水平的计算机程序度可以称为专家系统.1。
4答:自然语言处理—语言翻译系统,金山词霸系列机器人-足球机器人模式识别—Microsoft Cartoon Maker博弈—围棋和跳棋第二章知识表达技术2。
1解答:(1)状态空间(State Space)是利用状态变量和操作符号,表示系统或问题的有关知识的符号体系,状态空间是一个四元组(S,O,S0,G):S-状态集合;O—操作算子集合;S0—初始状态,S0⊂S;G—目的状态,G⊂S,(G可若干具体状态,也可满足某些性质的路径信息描述)从S0结点到G结点的路径被称为求解路径。
状态空间一解是一有限操作算子序列,它使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O1 O2 O3 OkS0→−−−S1→−−−S2→−−−……→−−−G其中O1,…,Ok即为状态空间的一个解(解往往不是唯一的)(2)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充和发展,它将原子命题分解成客体和谓词两个部分.与命题逻辑中命题公式相对应,谓词逻辑中也有谓词(命题函数)公式、原子谓词公式、复合谓词公式等概念.一阶谓词逻辑是谓词逻辑中最直观的一种逻辑。
(3)语义网络是一种采用网络形式表示人类知识的方法.即用一个有向图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节点代表概念,节点之间的连接弧(也称联想弧)代表概念之间的关系。
1.什么是人类智能?它有哪些特征或特点?定义:人类所具有的智力和行为能力。
特点:主要体现为感知能力、记忆与思维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行为能力。
2.人工智能是何时、何地、怎样诞生的?解:人工智能于1956年夏季在美国Dartmouth大学诞生。
此时此地举办的关于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问题的研讨会,第一次使用“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3.什么是人工智能?它的研究目标是?定义: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
研究目标:用计算机模仿人脑思维活动,解决复杂问题;从实用的观点来看,以知识为对象,研究知识的获取、知识的表示方法和知识的使用。
4.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解:第一阶段:孕育期(1956年以前);第二阶段: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的研究和形成(1956~1970年);第三阶段:发展和实用化阶段(1971~1980年);第四阶段: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1980年至今)。
5.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解:知识的获取、表示和使用。
6.人工智能有哪些主要研究领域?解:问题求解、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动定论证明、自动程序设计、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学、人工神经网络和智能检索等。
7.人工智能有哪几个主要学派?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学派: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
特点:符号主义认为人类智能的基本单元是符号,认识过程就是符号表示下的符号计算,从而思维就是符号计算;联结主义认为人类智能的基本单元是神经元,认识过程是由神经元构成的网络的信息传递,这种传递是并行分布进行的。
8.人工智能的近期发展趋势有哪些?解:专家系统、机器人学、人工神经网络和智能检索。
9.什么是以符号处理为核心的方法?它有什么特征?解:通过符号处理来模拟人类求解问题的心理过程。
特征:基于数学逻辑对知识进行表示和推理。
11.什么是以网络连接为主的连接机制方法?它有什么特征?解:用硬件模拟人类神经网络,实现人类智能在机器上的模拟。
特征:研究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导论第四版课后答案1.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是()。
AI2.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交叉科学,它涉及( D)。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技术科学D. A、B 和 C3. 人工智能定义中的“智能”,涉及到诸如( A)等问题。
A. B、C 和 DB. 意识C. 自我D. 思维4.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
B. 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C. 自 1946 年以来,人工智能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得到充分应用。
D.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甚至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5. 人工智能经常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
A. 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B. 管理技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C. 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D. 人工智能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系统6. 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包括( A)。
A. 直觉思维B. 逻辑思维C. 形象思维D. 灵感思维7. 强人工智能强调人工智能的完整性,下列(C )不属于强人工智能。
A. (类人)机器的思考和推理就像人的思维一样B. (非类人)机器产生了和人完全不一样的知觉和意识C. 看起来像是智能的,其实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D. 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8. 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的科学大师是(D )。
A. 爱因斯坦B. 冯·诺依曼C. 钱学森D. 图灵9.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信息存储和处理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革命。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 计算机是用于操纵信息的设备B. 计算机在可改变的程序的控制下运行C. 人工智能技术是后计算机时代的先进工具D. 计算机这个用电子方式处理数据的发明,为实现人工智能提供了一种媒介10. Wiener 从理论上指出,所有的智能活动都是(A )机制的结果,而这一机制是有可能用机器模拟的。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工智能导论第四版第二章王万良课后答案1、(杭州市)弟弟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托勒密坚持“地心说”,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B.“日心说”最早的提出者是哥白尼,他认为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正确答案)C.贝塞尔用量日仪的观测结果,证明了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2、以下()的船首形状可以让船在水中行驶得更快。
[单选题] *A.尖型(正确答案)B.方形C.圆形3、谚语说“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主要指的是( )现象。
[单选题] *A.遗传B.变异(正确答案)C.遗传和变异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高山上的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是缺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为了让辣椒、西瓜等提早上市,农民在冬季就用温水浸泡种子和用塑料薄膜大棚催芽,主要改变的是()。
[单选题] *A.水分B.温度(正确答案)C.光照6、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7、船的载重量与以下哪种因素无关()。
[单选题] *A.船的材料B货物放置的位置C.货物的重量(正确答案)8、在下列废品中如果没有分类回收,对环境会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
[单选题] *A.废纸B.废玻璃C.纽扣电池(正确答案)9、运动员身体肌肉强壮,他们的子女肌肉不一定强壮。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冥王星属于( )。
[单选题] *A.行星B.小行星C.矮行星(正确答案)11、在组成花岗岩的矿物中,硬度最硬的是( )。
[单选题] *A.云母B.石英(正确答案)C.金刚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单选题]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正确答案)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高温B.只要有合适的温度,绿豆种子就可以发芽C.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合适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正确答案)14、圭表主要是利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来计时的。
《人工智能》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1答: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完成那些如果由人来做则需要智能的事情的科学。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智能而言,即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智能行为和“机器思维”,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问题。
1.2答:“智能”一词源于拉丁“Legere”,意思是收集、汇集,智能通常用来表示从中进行选择、理解和感觉。
所谓自然智能就是人类和一些动物所具有的智力和行为能力。
智力是针对具体情况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含义。
“智力”是指学会某种技能的能力,而不是指技能本身。
1.3答: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的计算机程序,他运用知识和推理步骤来解决只有专家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
即任何解题能力达到了同领域人类专家水平的计算机程序度可以称为专家系统。
1.4答:自然语言处理—语言翻译系统,金山词霸系列机器人—足球机器人模式识别—Microsoft Cartoon Maker博弈—围棋和跳棋第二章知识表达技术2.1解答:(1)状态空间(State Space)是利用状态变量和操作符号,表示系统或问题的有关知识的符号体系,状态空间是一个四元组(S,O,S0,G):S—状态集合;O—操作算子集合;S0—初始状态,S0⊂S;G—目的状态,G⊂S,(G可若干具体状态,也可满足某些性质的路径信息描述)从S0结点到G结点的路径被称为求解路径。
状态空间一解是一有限操作算子序列,它使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O1 O2 O3 OkS0→−−−S1→−−−S2→−−−……→−−−G其中O1,…,Ok即为状态空间的一个解(解往往不是唯一的)(2)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充和发展,它将原子命题分解成客体和谓词两个部分。
与命题逻辑中命题公式相对应,谓词逻辑中也有谓词(命题函数)公式、原子谓词公式、复合谓词公式等概念。
一阶谓词逻辑是谓词逻辑中最直观的一种逻辑。
(3)语义网络是一种采用网络形式表示人类知识的方法。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四版答案【篇一: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习题参考答案第9章】txt>9-l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有何特点试与多艾真体系统的特性加以比较。
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的特点:(1)分布性系统信息(数据、知识、控制)在逻辑上和物理上都是分布的(2)连接性各个子系统和求解机构通过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3)协作性各个子系统协调工作(4)开放性通过网络互连和系统的分布,便于扩充系统规模(5)容错性具有较多的冗余处理结点、通信路径和知识,提高工作的可靠性(6)独立性系统把求解任务归约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降低了问题求解及软件开发的复杂性9-2什么是艾真体你对agent的译法有何见解agent是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其环境,并借助执行器作用于该环境的实体,可看作是从感知序列到动作序列的映射。
其特性为:行为自主性,作用交互性,环境协调性,面向目标性,存在社会性,工作协作性,运行持续性,系统适应性,结构分布性, 功能智能性把agent译为艾真体的原因主要有:(1)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agent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感知其环境,并通过执行器作用于该环境的实体。
(2)“主体” 一词考虑到了agent具有自主性,但并未考虑agent 还具有交互性,协调性,社会性,适应性和分布性的特性(3)“代理”一词在汉语中已经有明确的含义,并不能表示出agent的原义(4)把agent译为艾真体,含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即某种“真体” 或事物,能够在十分广泛的领域内得到认可(5)在找不到一个确切和公认的译法时,宜采用音译9-3艾真体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在结构上又是如何分类的每种结构的特点为何真体=体系结构+程序(1)在计算机系统中,真体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独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2)真体的核心部分是决策生成器或问题求解器,起到主控作用(3)真体的运行長一个或多个进程,并接受总体调度(4)各个真体在多个计算机cpu上并行运行,其运行环境由体系结构支持。
第2章附加题请写出用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表示知识的步骤。
步骤:(1)定义谓词及个体,确定每个谓词及个体的确切含义;(2)根据所要表达的事物或概念,为每个谓词中的变元赋予特定的值;(3)根据所要表达的知识的语义用适当的联接符号将各个谓词联接起来,形成谓词公式。
什么是子句?什么是子句集?请写出谓词公式子句集的步骤。
解:子句就是由一些文字组成的析取式。
由子句构成的集合称为子句集。
步骤:(1)消去谓词公式中的蕴涵和双条件符号,以(A(B代替A(B,以(A(B)(((A((B)替换A(B。
(2)减少不定符号的辖域,使不定符号最多只作用到一个谓词上。
(3)重新命名变元名,使所有的变元的名字均不同,并且自由变元及约束变元亦不同。
(4)消去存在量词。
(5)把全称量词全部移到公式的左边,并使每个量词的辖域包括这个量词后面公式的整个部分。
(6)母式化为合取范式,建立起与其对应的子句集。
2-2 用谓词表示法求解修道士和野人问题。
在河的北岸有三个修道士、三个野人和一条船,修道士们想用这条船将所有的人都运过河去,但要受到以下条件限制:(1) 修道士和野人都会划船,但船一次只能装运两个人。
(2) 在任何岸边,野人数不能超过修道士,否则修道士会被野人吃掉。
假定野人愿意服从任何一种过河安排,请规划出一种确保修道士安全的过河方案。
要求写出所用谓词的定义、功能及变量的个体域。
解:(1)定义谓词先定义修道士和野人人数关系的谓词:G(x,y,S):在状态S下x大于yGE(x,y,S):在状态S下x大于或等于y其中,x,y分别代表修道士人数和野人数,他们的个体域均为{0,1,2,3}。
再定义船所在岸的谓词和修道士不在该岸上的谓词:Boat(z,S):状态S下船在z岸EZ(x,S):状态S下x等于0,即修道士不在该岸上其中,z的个体域是{L,R},L表示左岸,R表示右岸。
再定义安全性谓词:Safety(z,x,y,S)≡(G(x,0,S)∧GE(x,y,S))∨(EZ(x,S))其中,z,x,y的含义同上。
该谓词的含义是:状态S下,在z岸,保证修道士安全,当且仅当修道士不在该岸上,或者修道士在该岸上,但人数超过野人数。
该谓词同时也描述了相应的状态。
再定义描述过河方案的谓词:L-R(x, x1, y, y1,S):x1个修道士和y1个野人渡船从河的左岸到河的右岸条件:Safety(L,x-x1,y-y1,S’)∧Safety(R,3-x+x1,3-y+y1,S’)∧Boat(L,S)动作:Safety(L,x-x1,y-y1,S’)∧Safety(R,3-x+x1,3-y+y1,S’)∧Boat(R,S’)R-L (x, x1, y, y1,S):x2个修道士和y2个野人渡船从河的左岸到河的右岸条件:Safety(R,3-x-x2,3-y-y2,S’)∧Safety(L,x+x2,y+y2,S’)∧Boat(R,S)动作:Safety(R,3-x-x2,3-y-y2,S’)∧Safety(L,x+x2,y+y2,S’)∧Boat(L,S’)(2) 过河方案Safety(L,3,3,S0)∧Safety(R,0,0,S0)∧Boat(L,S0)L-R(3, 1, 3, 1,S0) L-R(3, 0, 3, 2,S0) Safety(L,2,2,S1)∧Safety(R,1,1,S1)∧Boat(R,S1)Safety(L,3,1,S1’)∧Safety(R,0,2,S1’)∧Boat(R,S1’)R-L (2, 1, 2, 0,S1) R-L (3,0, 1, 1,S1’)Safety(L,3,2,S2)∧Safety(R,0,1,S2)∧Boat(L,S2)L-R(3, 0, 2, 2,S2)Safety(L,3,0,S3)∧Safety(R,0,3,S3)∧Boat(R,S3)R-L (3, 0, 0, 1,S3)Safety(L,3,1,S4)∧Safety(R,0,2,S1)∧Boat(L,S4)L-R(3, 2, 1, 0,S4)Safety(L,1,1,S5)∧Safety(R,2,2,S5)∧Boat(R,S5)R-L (1, 1, 1, 1,S5)Safety(L,2,2,S6)∧Safety(R,1,1,S6)∧Boat(L,S6)L-R(2, 2, 2, 0,S6)Safety(L,0,2,S7)∧Safety(R,3,1,S7)∧Boat(R,S7)R-L (0, 0, 2, 1,S7)Safety(L,0,3,S8)∧Safety(R,3,0,S8)∧Boat(L,S8)L-R(0, 0, 3, 2,S8)Safety(L,0,1,S9)∧Safety(R,3,2,S9)∧Boat(R,S9)R-L (0, 1, 1, 0,S9)Safety(L,1,1,S10)∧Safety(R,2,2,S10)∧Boat(L,S10)L-R(1, 1, 1, 1,S10)Safety(L,0,0,S11)∧Safety(R,3,3,S11)∧Boat(R,S11)习题解答:2-3设有如下问题:(1)有五个相互可直达且距离已知的城市A、B、C、D、E,如图所示;(2)某人从A地出发,去其它四个城市各参观一次后回到A;(3)找一条最短的旅行路线请用产生式规则表示旅行过程。
解:①综合数据库(x)(x)中x可以是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字符串。
②初始状态(A)③目标状态(Ax1x2x3x4A)④规则集:r1: IF L(S)=5 THEN GOTO(A)r2: IF L(S)<5 THEN GOTO(B)r3: IF L(S)<5 THEN GOTO(C)r4: IF L(S)<5 THEN GOTO(D)r5: IF L(S)<5 THEN GOTO(E)其中L(S)为走过的城市数,GOTO(x)为走向城市x⑤路线如下图所示:最短旅行路线为:A->C->D->E->B->A总距离为5+6+8+10+7=362-6 把下列句子变换成子句形式:(1) (x){P(x)→P(x)}(2) xy(On(x,y)→Above(x,y))(3) xyz(Above(x,y)∧Above(y,z)→Above(x,z))(4) ~{(x){P(x)→{(y)[p(y)→p(f(x,y))]∧(y)[Q(x,y)→P(y)]}}}(ANY x) { P(x)(P(x) }(ANY x) {~P(x) OR P(x)}~P(x) OR P(x)最后子句为~P(x) OR P(x)(2) (ANY x) (ANY y) { On(x,y)(Above(x,y) }(ANY x) (ANY y) { ~On(x,y) OR Above(x,y) }~On(x,y) OR Above(x,y)最后子句为~On(x,y) OR Above(x,y)(3) (ANY x) (ANY y) (ANY z) { Above(x,y) AND Above(y,z) ( Above(x,z) }(命题联结词之优先级如下:否定→合取→析取→蕴涵→等价)(ANY x) (ANY y) (ANY z) { ~ [ Above(x,y) AND Above(y,z) ] OR Above (x,z) }~ [ Above(x,y) AND Above(y,z) ] OR Above (x,z)最后子句为~[Above(x,y), Above(y,z)] OR Above(x,z)(4) ~{ (ANY x) { P(x)( { (ANY y) [ p(y)(p(f(x,y)) ] AND (ANY y) [ Q(x,y) ( P(y) ] } } }~ { (ANY x) { ~P(x) OR { (ANY y) [ ~p(y) OR p(f(x,y)) ] AND (ANY y) [ ~Q(x,y) OR P(y) ] } } }(EXT x) { P(x) AND { (EXT x) [ p(y) AND ~p(f(x,y)) ] OR (EXT y) [ Q(x,y) AND ~P(y) ] } }(EXT x) { P(x) AND { (EXT w) [ p(y) AND ~p(f(w,y)) ] OR (EXT v) [ Q(x,v) AND ~P(v) ] } }P(A) AND { [ p(y) AND ~p(f(B,y)) ] OR [ Q(A,C) AND ~P(C) ] }P(A) AND { [ p(y) AND ~p(f(B,y)) OR Q(A,C) ] AND [ p(y) AND ~p(f(B,y)) OR ~P(C) ] }P(A) AND { { p(y), ~p(f(B,y)) } OR Q(A,C) } AND { { p(y), ~p(f(B,y)) } OR ~P(C) }最后子句为P(A){ p(x), ~p(f(B,x)) } OR Q(A,C){ p(y), ~p(f(B,y)) } OR ~P(C)2 -7 用谓词演算公式表示下列英文句子( 多用而不是省用不同谓词和项。
例如不要用单一的谓词字母来表示每个句子) 。
A computer system is intelligent if it can perform a task which,if performed by a human, requires intelligence.2 -7 答:定义如下谓词:P(x,y) :x performs y task (x 完成y 任务);Q(y) :y requires intelligence(y 需要智能) C(x) :x is a computer system(x 是一个计算机系统)I(x) :x is intelligent(x 是智能的)2 -7答:定义如下谓词:P(x,y) :x performs y task (x 完成y 任务);Q(y) :y requires intelligence(y 需要智能) C(x) :x is a computer system(x 是一个计算机系统)I(x) :x is intelligent(x 是智能的)2 -8 把下列语句表示成语义网络描述:(1) All man are mortal.(2)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ming.(3) All branch managers of DEC participate in a profit-sharing plan.2 -8 答:(1)(2)(3)2-9 以办公室框架为例:办公室名称:教务办电话:1234567工作人员:工作人员_1 、工作人员_2设备:电脑2 台、复印机3 台工作人员_1姓名:张三出生年月:1965 年9 月岗位:办公室主任职称:副教授工作人员_2姓名:李四出生年月:1984 年9 月岗位:普通办公员职称:助教3-14 下列语句是一些几何定理,把这些语句表示为基于规则的几何证明系统的产生式规则:(1) 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各对应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