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格式:doc
- 大小:14.01 KB
- 文档页数:1
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肺量计检查肺量计检查是肺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采用肺量计测量呼吸容积和流量,两者可通过呼吸时间的微分或积分相互转换。
肺量计分为两种:容积型肺量计通过密闭系统直接测量呼吸气体的容积,直观易懂,但仪器体积大,易于交叉感染,且呼吸阻力高,测定参数少;流量型肺量计则测量气体流量,呼吸阻力低,操作简单,体积小,清洁和维护方便,已逐渐取代容量型肺量计。
(一)肺量计技术标准见。
1.测试环境的校准:由于气体容积受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肺量计检查时需将测试环境校准为生理条件,即正常体温(37 ℃)、标准大气压(760 mmHg,1 mmHg=kPa)及饱和水蒸气状态(BTPS)。
若仪器已内置温度计和压力计,需确认其可靠性。
2.肺量计校准:是对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进行校准。
用于校准肺量计的校准仪,常称为定标筒,须精确到总量程的±%。
校准时应确保肺量计与定标筒的连接无漏气、无阻塞。
若校准超出范围应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检修。
关键措施见。
容量计的质量控制:①每天检查是否漏气:封闭容量计的出口,给予≥ cmH2O(1 cmH2O=kPa)的持续正压,若1 min后容积减少>30 ml则存在漏气。
②每天用定标筒检查容积精确度,误差应≤±3%。
③每个季度检查容积线性,方法有2种,一种以1 L 容积递增,连续注入肺量计,如0~1、1~2、2~3、……、7~8 L;另一种初始容积以1 L递增,以3 L容积分次注入肺量计,如0~3、1~4、2~5、3~6、4~7和5~8 L。
比较相应的累积容积与实测容积的差异,若误差均符合容积精确性要求,则其容积线性可接受。
流量计的质量控制:①校准:每次启动流量计均需经定标筒校准,误差应≤±3%,校准后可获得一个校准系数。
流量计检查的结果是以传感器计量的数值乘以校准系数所得的。
②校准验证:每天都应用定标筒在~L/s范围内以不同流量进行校准验证,至少操作3次,误差应≤±3%。
肺功能禁忌症
肺功能禁忌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禁止进行肺功能检查的一种病种或病例。
首先,肺功能禁忌症包括下列几种情况:
1.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由于心脏供血不足,肺功能检查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甚至导致心脏再次发生缺血。
2. 严重呼吸道感染:在患有严重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中,因为呼吸道通畅度较低,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诱发呼吸窘迫。
3. 严重的肺大泡症:在患有严重肺大泡症的病人中,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导致肺大泡破裂,使患者的呼吸困难加重。
4. 恶性肿瘤:在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中,由于肿瘤压迫引起的肺功能异常,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
其次,肺功能检查具体禁忌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利:在上述病例中,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肺功能检查时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2. 无法完成检查:由于上述病例中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差,可能无法完成肺功能检查,从而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无法提供有效的参考。
肺功能禁忌的存在,要求医生在选择肺功能检查项目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在遇到上述禁忌症的情况下,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和方法,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病情的准确评估。
总的来说,肺功能禁忌是针对特定病例的限制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肺功能检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完整版)肺功能检查可评估受试者的呼吸生理功能,明确肺功能损害程度以及通气/血流平衡情况,从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明确诊断,评估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还可用于劳动能力的鉴定、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
因此,肺功能检查在临床工作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尤其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及外科手术评估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中提到,40岁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测率应增加到25%[1]。
但有研究发现,在不同等级医院肺功能仪的配备率仍不平衡,一级医院的配备率仅为1.6%[2]。
在基层医院,肺功能检查的普及势在必行。
本刊2018年第6期发表的《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也强调了随着慢性病管理的普及,肺功能检查在基层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重要[3]。
本文就临床上常用的肺功能检查项目及其应用做一简单的概述。
一、临床上常用的肺功能检查项目1.常规肺通气功能:肺通气功能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
适应证包括疾病的诊断、监测、损害/致残的评价。
禁忌证包括绝对和相对禁忌证,如近3个月有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未控制的高血压等[3]。
大多数其他肺功能检查项目均是在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其他项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也以肺通气功能检查为基础。
肺通气功能检查前应进行仪器的准备包括环境校准、容积及流量校准,以及受试者的准备,如穿着舒适轻薄衣服、准确测量身高体重、采取坐位以及动作的练习等。
肺通气功能检查主要包括慢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自主通气量(MVV)3部分内容,在进行每项检查时,均应进行严格的质控。
在完成肺通气功能检查后,质量等级可评为A、B、C、D、F 5级[4,5],见表1。
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可分为限制性、阻塞性、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小气道功能障碍,无论是哪一种通气功能障碍,其程度的判断均按照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来分级,可分为轻度(≥70%)、中度(60%~69%)、中重度(50%~59%)、重度(35%~49%)及极重度(<35%)5级[4]。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2021年)2017年全球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CRD)的患病率约为7.1%,总患病人数达5.449亿[1],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病人数约1亿[2],CRD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负担[1]。
呼吸康复对CRD患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是CRD长期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基于全面患者评估的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但不局限于运动训练、患者教育和行为改变,旨在改善CRD患者的身心状况,促进其对增进健康行为的长期依从性。
呼吸康复能够提高运动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和减少住院率。
近年来,呼吸康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但是其可及性、接受度和完成程度均很差,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中低收入国家,呼吸康复远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基于此,由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与管理指南》,旨在规范CRD管理,更好地发挥呼吸康复在CRD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指南编写方法指南的设计和制订步骤遵循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3]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及程序》[4]。
本指南的报告和撰写参考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条目(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5]。
证据和推荐意见的评价方法采用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分级系统(表1、2)[6]。
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学组成员共同制定的《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内容包含了临床较为常用的慢肺活量检查、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呼气峰值流量等检查方法和质控标准,可用于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慢性病筛查和初步诊断,判断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区分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还可以用于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治疗期间的肺功能随访。
以下主要为该指南中关于常规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检查内容。
常规肺功能检查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外科手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在基层医疗机构,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幔性气道疾病(如慢阻肺和哮喘),评价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类型、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程度;在综合医院,它还用于评估外科手术,特别是胸腹部手术和老年患者手术的风险和耐受性;评估职业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
肺通气功能检查的主要适应证见表1。
肺功能检查虽然是非创伤性检查项目,但仍有其禁忌证。
在实施肺功能检查前,要严格把控其禁忌证,以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防范应避免患者之间及患者与肺功能操作技师之间的交叉感染。
接触传播:当肝炎、HIV的患者有口腔黏膜的伤口或牙龈出血时,存在经管路传播病原的可能。
间接接触传播:结核、呼吸道病毒及其他病原可随气溶胶颗粒经管路进行传播。
因此所有硬质直筒形口器为一次性使用,技师应戴手套接触患者的口器,避免人为造成交叉感染。
流速传感器应按照生产厂家的规定定期消毒。
常规肺功能检查内容常规肺功能检查的项目包括肺容积(潮气容积、慢肺活量曲线及相关参数)、用力通气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及其参数),部分患者需在常规用力通气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后者通常在综合医院进行)。
最常用的仪器是肺量计型肺功能仪(广义上不论是单筒肺量计、机械流量计或电子肺量计都统称为肺量计,以下统称“肺量计”),其核心装置是流量计和呼吸管路,可进行肺容积、肺通气功能等常规肺功能项目的检查。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肺功能检查是评估肺部疾病、呼吸道功能和肺功能状态的重要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并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
肺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肺通气功能、肺弹性功能和肺血流功能的评估,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肺活量测定、肺顺应性测定、最大呼气流量测定等。
1.呼吸系统疾病确诊和评估: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并评估其疾病的严重程度。
2.呼吸功能评估:肺功能检查可以测定患者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呼吸道阻力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判断其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
3.手术前评估:一些手术需要患者具备足够的肺功能才能进行,如肺切除术、胸部手术等,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4.药物疗效评估:肺功能检查可以用于评估一些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治疗效果,指导药物的选择和调整药物剂量。
5.职业病筛查:一些工作环境容易接触到有害气体、粉尘或其他呼吸系统危害物质,如煤矿工人、焊工等,肺功能检查可以用于筛查和评估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虽然肺功能检查是一项安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仍存在一些禁忌症:1.胸痛或心脏疾病: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胸痛或心脏疾病,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症状或引发心脏事件,因此需要慎重进行肺功能检查。
2.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治疗,此时不适宜进行肺功能检查。
3.精神状态不稳定:肺功能检查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完成,如果患者精神状态不稳定,可能无法配合完成检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4.活动受限或无法完成检查动作:一些肺功能检查需要患者进行特定的呼吸动作或身体活动,如果患者存在活动受限,如下肢严重麻痹,可能无法完成相关检查。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肺功能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配合情况和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肺功能测试仪功能及参数1.产品适用人群:O岁至成人,体重22kg的早产儿也可进行测试。
2.设备的检测功能包括:①流速容量测试(用力通气功能测试):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25%气量的瞬时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气量的瞬时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气量的瞬时流速(FEF75)、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肺活量(VenIaX)、一秒量(FEVl).三秒量(FEV3)、六秒量(FEV6)、一秒量比最大肺活量(FEVl/VCmax)>一秒率(FEVl/FVC)>呼吸频率(BF)、补呼气量(ERV)、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深吸气量(IC)、补吸气量(IRV)、分钟通气量(MV).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潮气量(VT)等;②慢通气功能检测: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分钟通气量(MV).吸气肺活量(VCin).呼气肺活量(VCex)>最大肺活量(VCmax)>补呼气量(ERV).补吸气量(IRV)潮气量(VT)、深吸气量(IC)>呼吸时间比(Ti/Te)、呼吸频率(BF)、整个呼吸循环的时间(TTOT)、吸气比率(Ti∕TT0T)、呼气比率(Te/TTOT)等;3.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检测:包括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等;4.潮气分析测试:具备参数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公斤潮气量(VT∕Kg)、呼气峰值流量比呼出75%潮气容积时的呼气流量(PTEF/TEF25)>呼气峰值流量比潮气量(PTEF∕VT)、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整个呼吸循环的时间(TToT)、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量(PTEF)>呼出50%潮气容积时的呼气流量(TEF50)、呼出75%潮气容积时的呼气流量(TEF25)、呼出25%至75%潮气容积时段的平均呼气流量(TMMEF)>达峰容积(VPTEF)>达峰时间(TPTEF)>呼吸时间比(Ti/Te)、呼气中期流量与吸气中期流量比值(TEF50/TIF50)、呼吸频率(RR).呼气容积(VE)、潮气量(VT)等;5.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及2分钟潮气吸入激发试验检测:舒张试验支持吸药前后肺功能数据对比(包含改善率等),设备需支持2分钟潮气吸入激发试验规程,并且不论舒张试验测试还是激发试验测试下均可自由选择用力通气功能测试参数进行试验结果判定或潮气分析测试参数进行试验结果判定。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
忌症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肺功能测定仪检查的适应征和禁忌症肺功能测定是临床了解肺脏呼吸功能最直接的无创性检查技术,为适应临床需求,今年初,我院引进了肺功能测定仪。
我院肺功能室已经开展的检测项目有:通气功能: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分钟通气量(MV)。
上述检查项目基本覆盖了内、外科的常规需求。
肺功能测定的适应征:
1、呼吸功能的评价:利用肺功能检测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2、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3、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险。
4、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5、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肺功能测定的禁忌症:对有下列情形者,不能进行肺功能检查:活动性咯血;活动性肺结核;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包括以下方面:1.诊断鉴别呼吸困难
的原因;2.诊断鉴别慢性咳嗽的原因;3.评估支气管哮喘、COPD等胸腹部手术前的风险;4.监测药物及其他干预性治疗
的反应;5.评估胸部手术后肺功能的变化;6.评估心肺疾病康
复治疗的效果;7.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调查;8.运动、高原、航
天及潜水等医学研究;9.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类型;10.评价肺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判断预后;11.职业性肺疾病劳动
力鉴定。
肺功能检查的禁忌症包括以下方面:1.近3个月患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2.近4周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3.近4周大咯血;4.癫痫发作需要药物治疗;
5.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
100mmHg);6.主动脉瘤;7.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8.严重气短、剧烈咳嗽、配合欠佳等不能配合屏气,最大屏气时间低于
7秒;9.心率>120次/分;10.重度贫血(Hb<30g/L);11.气胸、巨大肺大疱且不准备手术治疗者;12.孕妇;13.鼓膜穿孔;
14.近4周呼吸道感染;15.免疫力低下易受感染者。
肺功能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呼吸困难和慢性咳嗽的原因,评估手术前的风险和手术后的效果,监测药物和治疗反应,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进行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研究。
然而,肺功能检查也有禁忌症,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气胸、贫血、孕妇和感染易感者等。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之前,应该对这些禁忌症进行仔细评估。
肺功能检查简介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呼吸功能的基本情况,确定呼吸疾病的大体受损部位,呼吸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等,被称为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哪些人需要做肺功能?1.早期检测肺气道病变,年龄>40岁2.检测呼吸困难及咳嗽的原因;比如反复咳嗽、咳痰、气短等。
3.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进展;4.评定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5.劳动强度、手术耐受力及安全评估;6.危重患者的监护。
7.长期吸烟的人也要做肺功能检查,以观察肺功能受损的情况,督促病人戒烟。
肺功能检查禁忌症1、气胸及气胸愈合后一月内患者。
2、严重肺大泡患者。
3、严重胸腹主动脉瘤患者。
4、严重心功能不全。
5、严重低氧血症及严重呼吸衰竭患者。
6、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近期有心梗患者。
7、严重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患者。
8、无法配合者,如偏瘫、面瘫、脑血管意外、脑瘫及智力障碍及失聪患者。
9、肺功能检查当天,内窥镜检查及活检后患者。
10、气管切开患者。
11、胸廓、脊柱畸形伴习惯性流产孕妇。
12、体弱无力患者。
13、高热患者。
14、剧咳患者。
15、二周内有大咯血史者。
肺功能检查适应症一、肺通气功能检查适应症1、评价受试者的呼吸功能。
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
3、查找异常呼吸的原因。
4、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的肺功能损害。
5、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评定药物临床疗效。
7、评估手术适应症。
8、流行病学调查。
二、肺换气功能检查适应症1、评价受试者的呼吸功能。
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
3、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评估手术适应症。
5、职业性肺病的劳动能力鉴定。
三、气道反应性测定适应症1、除外或确定哮喘的诊断,对现有哮喘样症状的患者,常规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用其它方法不能确定有无哮喘,此试验阴性,可除外哮喘。
有些哮喘患者症状不典型,以咳嗽或胸闷为主,常规肺功能正常,本实验阳性,在除外其它可引起类似症状的原因以后,可确定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肺功能检查可行性论证报告一、拟开展的新业务名称:肺功能检查二、肺功能检查简介及适应症及禁忌症: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胸、肺疾病及呼吸生理的重要检查内容,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外科、儿科、麻醉科、流行病学、运动医学等领域。
对于早期检查出肺和气道病变,诊断气道病变的部位、鉴别呼吸困难原因、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劳动强度及耐受力及对危重患者的监护等,肺功能检查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近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等疾病的诊治指南中,均将肺功能作为这些疾病诊断和严重度分级的重要指标,甚至是金标准。
(一)适应症:1、未明原因呼吸困难。
2、未明原因咳嗽。
3、支气管哮喘。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价。
6、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评价。
7、胸腹部手术者及其他手术项目术前评估。
8、鉴别气道阻塞的类型。
9、职业性劳动力鉴定。
10、体格检查。
(二)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①近3个月患心肌梗死、休克者。
②近4周严重心功能不稳定、心绞痛者。
③近4周大咳血者。
④癫痫发作需要用药物治疗者。
⑤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00mmHg)。
⑥主动脉瘤患者。
⑦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2、相对禁忌症:①心率>120bpm者。
②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治疗者。
③孕妇。
④鼓膜穿孔患者(需先堵塞患侧耳道后测定)。
⑤近期呼吸道传染疾病感染(<4周)者。
⑥免疫力低下者。
三、目前国内开展情况及技术水平目前肺功能检查已在我国大中型医院普遍开展,在医院等级评定的标准中,卫生部要求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均应开展肺功能检查。
随着我国社区医疗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基层及社区医院的肺功能检查也必然开展的越来越广泛。
卫生部已将肺功能检查列入“面相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十年百项计划”进行推广。
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肺功能的开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在中小型医院肺功能的临床应用很多处于空白状态,在我市同样存以上情况,我市二级甲等医院中能开展肺功能检查的医院寥寥无几。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用来评估和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提供有关气流、肺容积和氧合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确定适应症和禁忌症。
下面将详细介绍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1.可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的肺部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气流限制和肺容积。
2.可疑哮喘:哮喘是一种由气道炎症引起的慢性气流受限疾病。
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气道阻塞的程度和变异性,以帮助确诊和监测病情。
3.慢性咳嗽: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咳嗽的原因,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等。
4.评估肺功能和手术风险:对于需要进行肺部手术或麻醉的患者,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和手术风险。
5.评估工作环境对肺功能的影响:对于从事与尘埃、有毒气体或化学物质接触的工作人员,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工作环境对肺功能的影响。
禁忌症:1.严重心脏病:肺功能检查需要进行呼气和呼吸努力,对心脏的负担较大。
因此,对于有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可能存在禁忌症。
2.严重高血压:肺功能检查需要大量的呼气和呼吸努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对于严重高血压的患者,可能存在禁忌症。
3.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肺血液循环障碍,常常伴随呼吸困难。
对于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可能存在禁忌症。
4.严重呼吸困难: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症状和不适感。
5.年龄较小的婴儿和小儿:肺功能检查通常需要患者主动配合,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和小儿可能较困难进行。
因此,在这个年龄段的患者中可能存在禁忌症。
总结起来,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包括可疑COPD、哮喘、慢性咳嗽、评估肺功能和手术风险以及评估工作环境对肺功能的影响。
禁忌症包括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肺动脉栓塞、严重呼吸困难以及年龄较小的婴儿和小儿。
老年体检者肺功能检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发布时间:2021-09-02T17:06:22.8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9期作者:田珍[导读]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体检者肺功能检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护理方法。
田珍甘肃省华亭市第二人民医院 7441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体检者肺功能检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100例接受肺功能检查的老年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体检,观察组则总结出检查中常见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护理对策。
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检查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检时间在15分钟以内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检查时间超过25分钟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老年体检者肺功能检查时,及时总结产生的问题,进而采取护理策略,可减少体检时间,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体检者;肺功能检查;问题分析;护理对策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项目之一,可帮助患者早期检查出肺部疾病或气道疾病,以此为依据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对防治肺部疾病有着重要意义[1]。
老年体检者由于肺功能具有不定性,患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导致误诊和治疗差错。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100例行肺功能检查的老年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61岁-78岁,平均年龄(69.54±1.6)岁;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59岁-77岁,平均年龄(68.75±1.7)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体检者接受常规检查,观察组则在体检过程中总结常见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肺功能测定仪检查的适应征和禁忌
症
欧阳光明(2021.03.07)
肺功能测定是临床了解肺脏呼吸功能最直接的无创性检查技术,为适应临床需求,今年初,我院引进了肺功能测定仪。
我院肺功能室已经开展的检测项目有:通气功能: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分钟通气量(MV)。
上述检查项目基本覆盖了内、外科的常规需求。
肺功能测定的适应征:
1、呼吸功能的评价:利用肺功能检测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2、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3、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险。
4、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5、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肺功能测定的禁忌症:对有下列情形者,不能进行肺功能检查:活动性咯血;活动性肺结核;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