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肺量计检查肺量计检查是肺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采用肺量计测量呼吸容积和流量,两者可通过呼吸时间的微分或积分相互转换。
肺量计分为两种:容积型肺量计通过密闭系统直接测量呼吸气体的容积,直观易懂,但仪器体积大,易于交叉感染,且呼吸阻力高,测定参数少;流量型肺量计则测量气体流量,呼吸阻力低,操作简单,体积小,清洁和维护方便,已逐渐取代容量型肺量计。
(一)肺量计技术标准见。
1.测试环境的校准:由于气体容积受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肺量计检查时需将测试环境校准为生理条件,即正常体温(37 ℃)、标准大气压(760 mmHg,1 mmHg=kPa)及饱和水蒸气状态(BTPS)。
若仪器已内置温度计和压力计,需确认其可靠性。
2.肺量计校准:是对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进行校准。
用于校准肺量计的校准仪,常称为定标筒,须精确到总量程的±%。
校准时应确保肺量计与定标筒的连接无漏气、无阻塞。
若校准超出范围应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检修。
关键措施见。
容量计的质量控制:①每天检查是否漏气:封闭容量计的出口,给予≥ cmH2O(1 cmH2O=kPa)的持续正压,若1 min后容积减少>30 ml则存在漏气。
②每天用定标筒检查容积精确度,误差应≤±3%。
③每个季度检查容积线性,方法有2种,一种以1 L 容积递增,连续注入肺量计,如0~1、1~2、2~3、……、7~8 L;另一种初始容积以1 L递增,以3 L容积分次注入肺量计,如0~3、1~4、2~5、3~6、4~7和5~8 L。
比较相应的累积容积与实测容积的差异,若误差均符合容积精确性要求,则其容积线性可接受。
流量计的质量控制:①校准:每次启动流量计均需经定标筒校准,误差应≤±3%,校准后可获得一个校准系数。
流量计检查的结果是以传感器计量的数值乘以校准系数所得的。
②校准验证:每天都应用定标筒在~L/s范围内以不同流量进行校准验证,至少操作3次,误差应≤±3%。
肺功能专业组肺功能检查指南
在肺功能专业组编写的肺功能检查指南中,包括以下内容:
1. 肺功能检查的定义和目的:解释肺功能检查的含义和目的,即评估肺部的结构和功能,以便诊断和监测呼吸系统疾病。
2.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列举适用于肺功能检查的病情和情况,以及不适合进行肺功能检查的病情和情况。
3. 常见的肺功能检查方法:介绍常见的肺功能检查方法,包括肺活量测定、用力呼气峰流速(PEF)测定、肺活量-时间曲
线(V-T曲线)测定、肺活量-容积曲线(V-C曲线)测定等。
4. 不同肺功能检查方法的原理和临床应用:详细说明每种肺功能检查方法的原理和临床应用,以及它们在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的作用。
5. 肺功能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阐述进行肺功能检查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包括正确的呼吸方式、仪器设置和数据采集等。
6. 肺功能检查的结果解读和报告:指导如何正确解读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并提供撰写肺功能检查报告的要求和格式。
7. 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强调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重要性,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肺功能检查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处理:提醒进行肺功能检查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9. 肺功能检查的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介绍肺功能检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肺功能检查指南的编写旨在标准化肺功能检查的操作和数据解读,提供统一的规范和指导,以提高肺功能检查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也为医务人员提供有关肺功能检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点,以提高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能力。
肺功能测定仪检查的适应征和禁忌症肺功能测定是临床了解肺脏呼吸功能最直接的无创性检查技术,为适应临床需求,今年初,我院引进了肺功能测定仪。
我院肺功能室已经开展的检测项目有:通气功能: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分钟通气量(MV)。
上述检查项目基本覆盖了内、外科的常规需求。
肺功能测定的适应征:
1、呼吸功能的评价:利用肺功能检测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2、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3、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险。
4、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5、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肺功能测定的禁忌症:对有下列情形者,不能进行肺功能检查:活动性咯血;活动性肺结核;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 1下载文档可编辑。
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学组成员共同制定的《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内容包含了临床较为常用的慢肺活量检查、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呼气峰值流量等检查方法和质控标准,可用于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慢性病筛查和初步诊断,判断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区分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还可以用于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治疗期间的肺功能随访。
以下主要为该指南中关于常规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检查内容。
常规肺功能检查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外科手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在基层医疗机构,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幔性气道疾病(如慢阻肺和哮喘),评价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类型、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程度;在综合医院,它还用于评估外科手术,特别是胸腹部手术和老年患者手术的风险和耐受性;评估职业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
肺通气功能检查的主要适应证见表1。
肺功能检查虽然是非创伤性检查项目,但仍有其禁忌证。
在实施肺功能检查前,要严格把控其禁忌证,以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防范应避免患者之间及患者与肺功能操作技师之间的交叉感染。
接触传播:当肝炎、HIV的患者有口腔黏膜的伤口或牙龈出血时,存在经管路传播病原的可能。
间接接触传播:结核、呼吸道病毒及其他病原可随气溶胶颗粒经管路进行传播。
因此所有硬质直筒形口器为一次性使用,技师应戴手套接触患者的口器,避免人为造成交叉感染。
流速传感器应按照生产厂家的规定定期消毒。
常规肺功能检查内容常规肺功能检查的项目包括肺容积(潮气容积、慢肺活量曲线及相关参数)、用力通气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及其参数),部分患者需在常规用力通气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后者通常在综合医院进行)。
最常用的仪器是肺量计型肺功能仪(广义上不论是单筒肺量计、机械流量计或电子肺量计都统称为肺量计,以下统称“肺量计”),其核心装置是流量计和呼吸管路,可进行肺容积、肺通气功能等常规肺功能项目的检查。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一、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
1、诊断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
2、诊断鉴别慢性咳嗽的原因;
3、诊断支气管哮喘、COPD等胸腹部手术的术前评估;
4、监测药物及其他干预性治疗的反应;
5、评估胸部手术后肺功能的变化;
6、评估心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效果;
7、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调查;
8、运动、高原、航天及潜水等医学研究;9、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类型;
10、评价肺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判断预后;11、职业性肺疾病劳动力鉴定。
二、肺功能检查的禁忌症:
1、近3个月患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
2、近4周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
3、近4周大咯血;
4、癫痫发作需要药物治疗;
5、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00mmHg);
6、主动脉瘤;
7、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
8、严重气短、剧烈咳嗽、配合欠佳等不能配合屏气,最大屏气时间低于7秒;
9、心率>120次/分;
10、重度贫血(Hb<30g/L);
11、气胸、宏大肺大疱且禁绝备手术治疗者;
12、孕妇;
13、鼓膜穿孔;
14、近4周呼吸道感染;
15、免疫力低下易受感染者;。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共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意义】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适应症】1.呼吸功能的评价:利用肺功能检测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2.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3.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险。
4.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5.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禁忌症】1.活动性咯血;2.活动性肺结核;3.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巨大肺大泡不准备手术者。
4.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5.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6.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用物准备】肺功能仪、一次性口含嘴、鼻夹,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罐。
【操作程序】1.询问病史,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2.输入患者基本信息。
3.用鼻夹将患者鼻子夹住,指导患者保持用嘴呼吸。
4.尽可能含紧一次性口含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
5.根据检查项目通过口令指导患者配合即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作。
6.采集数据,分析并打印报告。
【注意事项】1.在检查前如果被怀疑为哮喘,在检查前须停用平喘药物,停药时间要遵照医嘱。
2.凡是有血压不稳定或者心脏病发作等禁忌症的患者暂时不能做肺功能检查。
3.在检查肺功能前,要调整呼吸,等呼吸稳定后再接受检查。
4.检查前询问病史及过敏史,避免对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或对支气管激发试验药物过敏者进行激发试验。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肺功能检查是评估肺部疾病、呼吸道功能和肺功能状态的重要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并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
肺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肺通气功能、肺弹性功能和肺血流功能的评估,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肺活量测定、肺顺应性测定、最大呼气流量测定等。
1.呼吸系统疾病确诊和评估: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并评估其疾病的严重程度。
2.呼吸功能评估:肺功能检查可以测定患者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呼吸道阻力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判断其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
3.手术前评估:一些手术需要患者具备足够的肺功能才能进行,如肺切除术、胸部手术等,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4.药物疗效评估:肺功能检查可以用于评估一些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治疗效果,指导药物的选择和调整药物剂量。
5.职业病筛查:一些工作环境容易接触到有害气体、粉尘或其他呼吸系统危害物质,如煤矿工人、焊工等,肺功能检查可以用于筛查和评估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虽然肺功能检查是一项安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仍存在一些禁忌症:1.胸痛或心脏疾病: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胸痛或心脏疾病,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症状或引发心脏事件,因此需要慎重进行肺功能检查。
2.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治疗,此时不适宜进行肺功能检查。
3.精神状态不稳定:肺功能检查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完成,如果患者精神状态不稳定,可能无法配合完成检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4.活动受限或无法完成检查动作:一些肺功能检查需要患者进行特定的呼吸动作或身体活动,如果患者存在活动受限,如下肢严重麻痹,可能无法完成相关检查。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肺功能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配合情况和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肺功能检查指南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肺量计检查肺量计检查是肺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采用肺量计测量呼吸容积和流量,两者可通过呼吸时间的微分或积分相互转换。
肺量计分为两种:容积型肺量计通过密闭系统直接测量呼吸气体的容积,直观易懂,但仪器体积大,易于交叉感染,且呼吸阻力高,测定参数少;流量型肺量计则测量气体流量,呼吸阻力低,操作简单,体积小,清洁和维护方便,已逐渐取代容量型肺量计。
(一)肺量计技术标准见。
由于气体容积受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肺量计检查时需将测试环境校准为生理条件,即正常体温(37 ℃)、标准大气压(760 mmHg,1 mmHg= kPa)及饱和水蒸气状态(BTPS)。
若仪器已内置温度计和压力计,需确认其可靠性。
2.肺量计校准:是对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进行校准。
用于校准肺量计的校准仪,常称为定标筒,须精确到总量程的±%。
校准时应确保肺量计与定标筒的连接无漏气、无阻塞。
若校准超出范围应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检修。
关键措施见。
容量计的质量控制:①每天检查是否漏气:封闭容量计的出口,给予≥ cmH2O(1 cmH2O=kPa)的持续正压,若1 min后容积减少>30 ml则存在漏气。
②每天用定标筒检查容积精确度,误差应≤±3%。
③每个季度检查容积线性,方法有2种,一种以1 L容积递增,连续注入肺量计,如0~1、1~2、2~3、……、7~8 L;另一种初始容积以1 L递增,以3 L容积分次注入肺量计,如0~3、1~4、2~5、3~6、4~7和5~8 L。
比较相应的累积容积与实测容积的差异,若误差均符合容积精确性要求,则其容积线性可接受。
流量计的质量控制:①校准:每次启动流量计均需经定标筒校准,误差应≤±3%,校准后可获得一个校准系数。
流量计检查的结果是以传感器计量的数值乘以校准系数所得的。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意义】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适应症】1.呼吸功能的评价:利用肺功能检测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2.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3.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险。
4.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5.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禁忌症】1.活动性咯血;2.活动性肺结核;3.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巨大肺大泡不准备手术者。
4.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5.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6.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用物准备】肺功能仪、一次性口含嘴、鼻夹,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罐。
【操作程序】1.询问病史,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2.输入患者基本信息。
3.用鼻夹将患者鼻子夹住,指导患者保持用嘴呼吸。
4.尽可能含紧一次性口含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
5.根据检查项目通过口令指导患者配合即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作。
6.采集数据,分析并打印报告。
【注意事项】1.在检查前如果被怀疑为哮喘,在检查前须停用平喘药物,停药时间要遵照医嘱。
2.凡是有血压不稳定或者心脏病发作等禁忌症的患者暂时不能做肺功能检查。
3.在检查肺功能前,要调整呼吸,等呼吸稳定后再接受检查。
精品文档
附件一
见于肺功能检测的特殊性,诸多临床医生对此检测的项目及过程不甚了解,引起对检测患者范围选择的不当,为避免发生不良后果,现列出以下肺功能检测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以供申请时参考:
肺功能检查禁忌症
1、气胸及气胸愈合后1月内患者
2、严重肺大泡者
3、严重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
4、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
5、严重低氧血症及严重呼吸衰竭患者
6、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近期有心梗患者
7、严重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患者;严重冠心病病人
8、无法配合者,如偏瘫、面瘫、脑血管意外、脑瘫、以及智障患者
9、二周内有咯血史者
10、开放性肺结核患者以及所有传染病患者
11.、慢性肝炎活动期患者
12、消化道出血活动期患者
13、肺功能检查当天,内窥镜检查及活检后患者
14、插胃管患者
15、气管切开患者
16、胸廓、脊柱畸形伴习惯性流产孕妇
17、体弱无力或重症肌无力患者
18、高热患者
19、剧咳患者
20、失聪患者
以下病人慎做肺功能检查
1、心绞痛患者
2、频发性早搏及严重房颤患者
3、颞颌关节易脱臼患者
4、中晚期妊娠妇女
5、严重的疝气、痔疮以及重度子宫脱垂患者
注:正在输液的患者请择日再做。
.。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用来评估和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提供有关气流、肺容积和氧合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在进行肺功能检查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确定适应症和禁忌症。
下面将详细介绍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1.可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的肺部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气流限制和肺容积。
2.可疑哮喘:哮喘是一种由气道炎症引起的慢性气流受限疾病。
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气道阻塞的程度和变异性,以帮助确诊和监测病情。
3.慢性咳嗽: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咳嗽的原因,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等。
4.评估肺功能和手术风险:对于需要进行肺部手术或麻醉的患者,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和手术风险。
5.评估工作环境对肺功能的影响:对于从事与尘埃、有毒气体或化学物质接触的工作人员,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工作环境对肺功能的影响。
禁忌症:1.严重心脏病:肺功能检查需要进行呼气和呼吸努力,对心脏的负担较大。
因此,对于有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可能存在禁忌症。
2.严重高血压:肺功能检查需要大量的呼气和呼吸努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对于严重高血压的患者,可能存在禁忌症。
3.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肺血液循环障碍,常常伴随呼吸困难。
对于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可能存在禁忌症。
4.严重呼吸困难: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症状和不适感。
5.年龄较小的婴儿和小儿:肺功能检查通常需要患者主动配合,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和小儿可能较困难进行。
因此,在这个年龄段的患者中可能存在禁忌症。
总结起来,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包括可疑COPD、哮喘、慢性咳嗽、评估肺功能和手术风险以及评估工作环境对肺功能的影响。
禁忌症包括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肺动脉栓塞、严重呼吸困难以及年龄较小的婴儿和小儿。
肺功能检查适应症及临床意义适应症:
,了解
肺疾病的“金标准”;
2、鉴别气道梗阻的类型如胸内型、胸处型或固定型、可变型;
3、用于胸腹部外科手术前肺功能评估,了解肺通气储备容量大小,以评价肺功能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及发生术后肺部合并症的危险程度;
4、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确诊支气管哮喘;对可疑哮喘病人或以咳嗽表现为主的可疑哮喘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也可以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了解有无气道反应性;
5、支气管扩张试验:用于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人,了解阻塞后可逆程度,是否可以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6、弥散功能测定是诊断肺换气功能不全的“金指标”,特别适用于肺间质性疾病及肺实质病变的诊断;
肺功能检查通常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功能及肺循环功能;检查项目繁多、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是通气功能检查,它可对大多数胸肺疾病作出诊断;其它检查如弥散功能测定、闭合气量测定、气道阻力测定、膈肌功能测定、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气道反应性测定等,可对通气功能检查作不同程度的补充;此外,血气分析亦是肺功能检查的一部分;。
肺功能禁忌症
肺功能禁忌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禁止进行肺功能检查的一种病种或病例。
首先,肺功能禁忌症包括下列几种情况:
1.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由于心脏供血不足,肺功能检查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甚至导致心脏再次发生缺血。
2. 严重呼吸道感染:在患有严重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中,因为呼吸道通畅度较低,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诱发呼吸窘迫。
3. 严重的肺大泡症:在患有严重肺大泡症的病人中,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导致肺大泡破裂,使患者的呼吸困难加重。
4. 恶性肿瘤:在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中,由于肿瘤压迫引起的肺功能异常,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
其次,肺功能检查具体禁忌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利:在上述病例中,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肺功能检查时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2. 无法完成检查:由于上述病例中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差,可能无法完成肺功能检查,从而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无法提供有效的参考。
肺功能禁忌的存在,要求医生在选择肺功能检查项目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在遇到上述禁忌症的情况下,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和方法,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病情的准确评估。
总的来说,肺功能禁忌是针对特定病例的限制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肺功能检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肺功能测定仪检查的适应征和禁忌症
肺功能测定是临床了解肺脏呼吸功能最直接的无创性检查技术,为适应临床需求,今年初,我院引进了肺功能测定仪。
我院肺功能室已经开展的检测项目有:通气功能: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分钟通气量(MV)。
上述检查项目基本覆盖了内、外科的常规需求。
肺功能测定的适应征:
1、呼吸功能的评价:利用肺功能检测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2、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3、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险。
4、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5、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肺功能测定的禁忌症:对有下列情形者,不能进行肺功能检查:活动性咯血;活动性肺结核;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