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读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6
识读剖面图和剖视图第三章怎样识读剖面图和剖视图本章目的:学会各种剖面、剖视图的识读方法第一节:剖视图的种类一.什么是剖视图:当零件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时,在视图中就会产生较多的虚线这样既不利于标注尺寸,也不利于识图。
为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常采用剖视的画法。
图 3-1二.识读剖视图注意点:1.剖视图是一种假想将零件剖开的表达方法,目的是为了把零件的内部形状结构表达得更清楚,所以在其他视图中零件仍按完整的形状画出。
如图3—2中的前视图中的视图作了剖视,而上视、右视图都仍按没有剖切的完整零件的形状画出。
图 3-22.识读剖视图时,应首先找到剖切线的位置,再由剖切线上标注的字母找到对应的剖视图。
若剖视图中没有作任何标注,那就说明该剖视图是通过零件的对称平面进行剖切后而画出的。
3.剖视图可根据剖面符号(剖面线)来区分零件某一部分是实体的还是空心的。
凡画有剖面符号的为零件的实体部分,反之则为空心部分。
4.剖视图中已表达清楚的结构,不论在剖视图和其他视图中的虚线一般可省略不画。
但必要的虚线仍可画出。
5.金属材料的剖面线用与水平方向成45?,间隔相等\方向相同的细实线在剖视图的实体部分画出。
三.剖视图中的各种剖切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规定有以下五种剖切方法:1.单一剖切面剖切;2.两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总9页第1页3.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4.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剖切;四.剖视图的种类:5. 组合的剖切平面剖切。
1.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完全地剖开机件而得到的剖视图叫全剖视图。
可省略标注a.全剖 b . 阶梯剖 c . 旋转剖 d . 斜剖全剖阶梯剖图 3-3 图 3-4旋转剖斜剖图 3-5 图3-6 2.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所得到的视图,可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这样组合成的图形称为半剖视图。
图 3-73.局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
建筑施⼯图的识读,平⾯图、⽴⾯图、剖⾯图识读要点及注意事项建筑⼯程施⼯图是⽤来指导施⼯的⼀整套图纸,它将拟建房屋的内外形状、⼤⼩以及各部分的构造、结构、装饰、设备等,按照建筑⼯程制图的规定,⽤投影⽅法详细准确的表⽰出来。
建筑⼯程施⼯图按照专业分⼯不同,可分为建筑施⼯图、结构施⼯图、设备施⼯图。
在前期还应提供岩⼟⼯程详细勘察报告。
施⼯图的图⽰⽅法与常⽤符号1)⽐例建筑的形体庞⼤⽽复杂,绘图时需要⽤各种不同的⽐例,对于整座建筑物和建筑局部详图⼀般缩⼩画出。
常⽤⽐例的选⽤见下表:2)定位轴线及编号3)标⾼符号4)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5)常⽤建筑材料图例(⼆)、建筑施⼯图建筑施⼯图识读要点1、建筑施⼯图中的图样是依据正投影法原理绘制的。
2、房屋的平、⽴、剖⾯图采⽤⼩⽐例绘制,对⽆法表达清楚的部分,采⽤⼤⽐例绘制的建筑详图来进⾏表达。
3、房屋构、配件以及所使⽤的建筑材料均采⽤国标规定的图例或代号来表⽰。
4、为了使建筑施⼯图中的各图样重点突出、活泼美观,采⽤了多种线型来绘制。
施⼯总说明1)施⼯说明:主要说明⼯程的设计概况,⼯程做法中采⽤的标准图集代号,以及在施⼯图中不易⽤图样⽽必须采⽤⽂字加以表达的内容,如材料的选⽤、饰⾯的颜⾊、环保要求、施⼯注意事项、采⽤新材料、新⼯艺的情况等。
2)⼯程做法表:是对建筑物各部位构造、做法、层次、选材、尺⼨、施⼯要求等的详细说明。
是现场施⼯和备料、施⼯监理、⼯程预决算的重要技术⽂件。
3)门窗表:⼀栋房屋所使⽤的门窗,在设计时应将其列表,反映门窗的类型、编号、数量、尺⼨规格等相应内容,以备施⼯预算所需。
总平⾯图总平⾯图的基本内容:1. 表明新建建筑物、原有房屋、构筑物等的具体位置。
2. 图例、名称和绘图⽐例。
建筑物、构筑物等均采⽤图例来表⽰,并注明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
建筑总平⾯图的绘制⽐例⼀般采⽤ 1:500、1:1000、1:2000。
3. 表明标⾼。
建筑物⾸层地⾯标⾼、室外地坪标⾼。
机械行业必须掌握的看图技巧
工作中要经常接触各类零件图纸,使用视图、剖视图、剖面图表示零件的内外结构;各部分的轮廓尺寸及转变。
正投影法
投影时投影线都相互平行,投影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
3、局部视图
5、剖视图
1)全剖视图
3)局部剖视图
5)旋转剖
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在某处切断,只画出切断面形状的投影并画上规定的剖面符号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为断面。
识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首先看标题栏,概括了解零件
看标题栏,了解零件名称、材料和比例等内容,从而大体了解零件的功用,从名称判断该零件属于哪一类零件。
从材料判断该零件大致的加工方法。
从比例判断该零件的实际大小,从而对零件有初步的了解。
(2)分析研究视图,想象结构形状
看视图,分析零件各视图的配置及视图之间的关系,采用的表达方式和表达的内容,运用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来读懂零件各部分的结构,想象出零件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及其作用。
(3)分析所有尺寸,弄清尺寸要求
综合分析视图和形体,分析零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然后从基准出发,以结构形状分析为线索,再了解各形体的定形和定位尺寸,弄清各个尺寸的作用,图形和尺寸表达的是零件的形状和大小,读图时应把视图、尺寸和形状结构三者结合起来分析。
(4)分析技术要求,综合看懂全图
读图时应弄清楚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
了解其代号含义。
必要时还要联系与该零件有关的零件一起分析。
视图、剖视图、剖面图在生产实际中,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对于结构和形状比较复杂的形体,仅用三视图往往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它们的形状和结构.为适应表达各种物体内外形状的需要,在制图标准中,还规定了一系列的表达方法,画图时可根据物体的结构特点,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剖面图表达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正投影,所不同的是图示方法和应用特点.第一节视图物体向投影面作正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视图.视图主要用来表达物体的外形,一般只画出物体可见部分的投影,必要时才画出不可见部分的投影.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一、基本视图制图标准规定:用正六面体的六个面作为六个投影面,称为基本投影面.将物体放在六面体中间,分别向投影作正投影,由前向后作投影,得正视图;由上向下投影,得俯视图;由左向右投影,得左视图;这三个视图我们以前学过.还有三个视图,由下向上投影,得仰视图;由右向左投影,得右视图,由后向前投影得后视图.六个基本投影面展开时,规定正立投影面不动,其余各投影面按如图所示的方向,展开到与正立投影面在同一平面上.投影面展开后,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如图所示,在同一张图纸上,基本视图如按这种位置关系配置,可不标注视图的名称.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基本视图的标注:当某个视图位置不符合上述配置关系时,应进行标注.标注方法是:在视图的上方用大写字母标出视图名称,如“A向”、“B向”等,在名称的下面画一粗横线,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一字母,如图中的“A向”视图,即仰视图.基本视图投影规律及位置关系:基本视图之间与三视图一样,仍然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即:正、俯、仰、后视图“长对正”;正、左、右、后视图“高平齐”;俯、左、右、仰视图“宽相等”.六个视图位置关系须注意的是:在俯、左、仰、右视图中,靠近正视图的一面是物体的后面,远离正视图的一面是物体的前面,此外,正视图和后视图左右位置关系相反.在实际画图时,一般物体并不需要全部画出六个基本视图,而是根据物体形状的特点和复杂程度,具体进行分析,选择其中几个基本视图,完整、清晰地表达出该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二、局部视图当物体的某一部分形状未表达清楚,又没有必要画出整个基本视图时,可以只将物体的这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如图1-4所示,为一集水井,已画出其正视图和俯视图,集水井内外的主要形状已经表达清楚,但其上部的进水口和下部的出水口的形状尚未清晰地表达出来.如果再画左视图和右视图,则集水井大部分投影重复.因此,可沿着箭头A所指的方向对右侧面进行投影,只画出局部的左视图以表达进水口的形状;沿着箭头B所指的方向对左侧面进行投影,只画出局部的右视图以表达出水口的形状.这样集水井的形状就完全表达清楚了.局部视图不仅减少了画图的工作量,而且重点突出,简单明了,表达方法比较灵活.画局部视图时必须注意:1、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用波浪表示,如图中的A向视图,但当所表达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形轮廓又成封闭时,则波浪线可省略不画,如B向视图.2、必须用带字母的箭头指明投影部位及方向,并在该局部视图上方用相同的字母标注局部视图的名称,如“A向”、“B向”等3、局部视图应尽量配置在箭头所指的方向,并与基本视图保持投影关系.由于布局等原因,也允许把局部视图配置在图幅其他适当的地方,如图B向视图.三、斜视图当物体上具有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倾斜部分时,在基本视图上就不能反映该倾斜部分的真实形状.为了表达倾斜部分的真实形状,可以选择一个新的辅助投影面,使它与物体倾斜部分平行,并垂直于一个基本投影面,然后将倾斜部分向辅助投影面投影,再将辅助投影面按投射方向旋转到与其垂直的基本投影面上,这样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如图所示.画斜视图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斜视图通常只要求表达物体倾斜部分的实形,故其余部分不必全部画出而用波浪线断开.2、画斜视图时,必须在基本视图上用带字母的箭头指明投影部位及方向,并在斜视图上方用相同字母标注名称,如“A向”、“B向”等.3、斜视图应尽量配置在箭头所指的方向,并与斜面保持投影关系.为了作图方便和合理利用图纸,也可以平移到其他适当的位置.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图形旋转,使图形的主要轮廓或中心线成水平或垂直位置.经过旋转的斜视图,必须在斜视图上标注,如“A 向旋转”.无论哪种画法,标注字母和文字都必须水平书写.第二节剖视图当物体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时,如果仍用前面所学的视图来表达,那么在视图中必然要画出很多的虚线,这样势必要影响图形的清晰;即不利于看图,也不便于标注尺寸.为了解决物体内部结构的表达问题,在制图中通常采用剖视的方法.首先我们讲一下剖视图的基本概念和作图方法.一、剖视图的基本概念和作图方法如图为混凝土杯形基础的两个视图,在基础中间有一个用来安装柱子的杯口,它在正视图上用虚线表示.剖视图的概念:如果采用剖视图来表达,如图,假想用剖切平面P剖开基础,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那部分移去,将其余的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画剖视图的步骤:1、确定剖切面的位置通常用平面作剖切面,画剖视图时,首先要考虑在什么位置剖开物体.为了能确切地表达物体内部孔、槽等结构的真实形状,剖切平面应该与投影面平行,并沿着孔、槽的对称平面或通过其轴线.如图1-6所示的剖切面即平行于正立投影面,且通过基础前、后方向的对称平面.2、画剖视图由于剖视是假想的,因此作图时,首先要清楚剖切后的情况,哪些部分移去了,哪些部分留下了,哪些部分是被剖切平面切到的,其投影如何?凡剖切平面切到的部分以及在剖切平面后的可见部分轮廓,都用粗实线画出.3、画建筑材料图例在剖视图上被剖切平面切到的断面部分称为剖面.在剖面上应画出材料图例(材料图例出现).这样,在读图时,便可根据图上有无材料图例或剖面符号就可以分清形体的实体与空心部分,便于想象形体的内、外形状和远近层次.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1.剖切的假想性:剖切对物体来说是假想的,事实上物体并没有剖开,也没有拿走一部分,所以画完剖视图后,并不影响其它视图的完整性,其它视图仍应画出完整的图形.如基础的俯视图就按完整形体来画.2.合理地省略虚线:为了使图形更加清晰,剖视图中可省略不必要的虚线.凡是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形状,在其他视图上仍为虚线者可省略不画.3.剖视图上要防止漏线:剖视图应该画出剖切到的剖面形状的轮廓线和剖切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但初学者往往容易漏画剖切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4.剖面线的方向: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是在剖面内画出间隔相等、方向相同、与水平方向成45的细实线.同一零件各剖面图上剖面线倾斜方向和间隔应一致.剖视图的标注:为了说明剖视图与有关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剖视图一般要加以标注,注明剖切位置、投影方向和剖视名称.剖切位置用剖切符号表示.即在剖切平面的起止处各画一短粗实线,此线尽可能不与形体的轮廓线相交.投影方向用细实线箭头表示,箭头画在剖切位置线的两端.剖视名称用相同的数字或字母依次注写在剖切符号的附近,并一律水平书写,而在相应的剖视图的下方(或上方)注出相同的两个数字或字母,中间加一横线.符合下列条件时,可简化或省略标注:1.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2.当单一剖切平面通过物体的对称平面或基本对称的平面,且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剖视图.一、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将物体完全剖开所得到的剖视图,成为全剖视图.图1-8所举的杯形基础的剖视图即为全剖视图.采用的是一个与正立投影面平行的剖切平面,沿着基础的前、后对称面剖开,在正视图上画出全剖视图.请大家分析一下,针对这个题,是否可以省略标注?由于这个例题是用单一剖切平面,通过闸室的对称平面,且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它图形隔开,因此可以省略标注.全剖视图主要适用于外部形状简单而内部结构复杂的物体.半剖视图二、半剖视图当物体具有对称平面时,可在其形状对称的视图上,以对称线为分界,一半画成剖视图,表达内部形状;另一半画成视图,表达外部形状.这样画出的剖视图成为半剖视图.习惯上,将半个剖视图画在对称线的右边或下边.如图所示物体由底板和空心四棱柱叠加则成,空心四棱柱前壁有圆孔,左、右壁上有矩形槽.该物体左右对称.如采用正、俯视图来表达,正视图有三种选择,若正视图为视图,如图所示:图中虚线多、表达不清晰;若正视图为全剖视图,如图:内部结构可表达清楚,但外形孔未能得到表达.为了兼顾内外形状的表达,综合以上两种表达的优点,将正视图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外形视图以表达整个物体的外形,另一半画成剖视,以表达全部内部结构,如图:半剖视图适用于对称或基本对称的物体.画半剖视图应注意:1、半个剖视图与半个视图的分界线用细点划线表示;2、由于半剖视图形对称,所以在半个视图中,表示内部形状的虚线,一般省略不画.半剖视图的标注规则与全剖视图相同.三、阶梯剖视图用几个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阶梯剖视图,简称阶梯剖视.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物体的主体为上小下大两个四棱柱体,左后方有圆柱孔,右前方有阶梯长方孔.选用正、俯两个视图来表达.俯视图反映四棱柱顶面真形及孔的形状、位置;正视图反映物体高度和孔深.为了使孔的轮廓在正视图中可见,设想用两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分别通过两孔进行剖切,即正视图用阶梯剖视表达,较好地解决了该物体两处内部轮廓的表达问题.画阶梯剖视应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剖切平面是假想的,所以两个剖切平面转折处的分界线不应画出.2.剖切平面的转折处不应与视图中的轮廓线重合.3.所画剖视图必须加以标注,在剖切平面的起、止和转折处标出剖切符号,在起、止处外侧画出短线指明投影方向,注上相同字母,并在相应的剖视图上方标出名称.如图1-11所示.四、旋转剖视图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旋转剖视图,简称旋转剖视.如图1-12所示的回转体,为表达物体图1-13 复合剖视图上的三个圆孔,用前述几种方法都无法同时剖切.现采用相交两剖切平面,一个为侧平面,通过上部圆孔剖切,另一个为正垂面,提高左下角的圆孔剖切,两个剖切平面的交线为回转提的回转轴线.为使正垂切断面的侧面投影反映实形,将其绕两剖切平面交线旋转到与W 面平行,再进行投影;这样在左视图上就可以将三个孔都表达清楚了.画旋转剖视需注意的是:应将剖切所产生的倾斜结构及相关部分旋转到与投影面平行再进行投影.旋转剖视的标注方法与阶梯剖视相同,注意剖切位置与剖视方向线应始终成一直角.五、 局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物体所得到的剖视图成为局部剖视图.如图所示,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接口处的局部剖视图.局部剖视图通常画在视图内并以波浪线与视图分界.波浪线不应与视图中的其它轮廓线重合,不能穿越孔洞,也不能超越轮廓线.局部剖视图一般不用标注.六、 复合剖视图当物体的内部结构形状较多,用旋转剖和阶梯剖仍不能表达清楚时,可用几个组合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这样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复合剖.如图1-14为混凝土坝内廊道的三视图,因为从坝内取出一段,所以四周都采用折断线分界,三个视图均采用剖视图来表达.其中B —B 为复合剖,选用两个水平面中间连接了一个正垂面作剖切平面剖开廊道而得.复合剖的标注与旋转剖和阶梯剖的标注相同.下面介绍剖视图上的尺寸标注.在剖视图上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与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相同.为使标注清晰,根据剖视图的表达特点,剖视图上标注尺寸应注意:1.外形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视图附近,表达内部结构的尺寸尽量标注在剖视图附近;2.在半剖视图上标注内部结构尺寸时,只画一边的尺寸界限和箭头,尺寸线稍超过对称中心线,但尺寸数字应按完整结构注写.第三节 剖面图剖面图的概念:假想用剖切平面将物体切断,仅画出切断面的轮廓,并在其上画上材料图例,这样的图形称为剖面图,简称剖面.如图所示.剖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是:剖视图用于表达物体的内部形状和结构,除要画出剖切面切到的断面形状外,还要画出剖切面后面物体的投影,即剖视图是体的投影;而剖面图用于表达物体某一局部的断面形状,仅画出剖切面切到的断面形状即可,即剖面图是面的投影.剖视图可采用多个剖切平面,剖面图一般使用单一剖切平面.剖面图应标注:1. 剖切位置用短粗线表示,长约5~10mm .2.编号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或大写字母注写在剖切位置线的一侧,该侧应为断面的投影方向.如图1-17,字母A 和B 都注写在剖切位置线的右侧,表示从左到右投影.剖面图的分类:根据剖面图的位置所在,剖面图分为移出剖面和重合剖面两种.移出剖面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移出剖面适用与剖面变化较多的构件,如钢筋混凝土梁、柱等.移出剖面可按投影关系配置,如图A-A 、B-B 剖面,处于此种位置的移出剖面,应进行标注.移出剖面可画在剖切位置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处于此种位置的移出剖面,若剖面图形对称,可不标注,在视图中用点划线表示剖切位置,若剖面图形不对称,则需标注.移出剖面可画在视图的中断处,当剖面图形对称、物体某个方向尺寸又较大时,可把剖面图画在视图的中断处.移出剖面也可画在图纸上其他适当的地方,但应进行标注. 方才我们讲了移出剖面,移出剖面都是画在视图的外面.另外一种剖面叫重合剖面,画在视图内.重合剖面的轮廓线规定用细实线画.多用于结构简单的形体,如各种型钢等.对称的重合剖面可不标注,不对称的重合剖面应标注剖切位置,并用粗实线表示投影方向,但可不标注字母.如图.第四节 剖视图与剖面图的阅读读剖视图和剖面图的基本方法仍然是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但必须结合剖视图和剖面图1-16剖面图图的特点.因为剖视图和剖面图是假想将物体剖开后所画出的图形,一般视图的数量较多,表达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读图时,首先应看剖视图、剖面图的名称,然后找出剖视图、剖面图的剖切位置,明确投影方向,弄清视图间的投影关系.其次分析了解采用何种剖视图、剖面图以及各个剖视图、剖面图所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一般的读图方法是从总体到局部,从外形到内部,从主要结构到次要结构,在看清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后再综合想象出整体.下面我们做个读图练习.第一步:概括了解.本例采用正、俯两个视图,均为半剖视图,其中正视图是通过井身前后对称平面剖切而得,俯视图是用阶梯剖的方法获得的.第二步:下面分析一下各部分的形状.用形体分析法逐部分进行分析、识读.由正、俯视图中的半个剖视图可知,井身形状为空心四棱柱,材料为标准砖.将正视图中的半个剖视图和俯视图中的半个视图结合识读,可知井身形状为空心四棱台,材料与井身相同.根据正视图及其上所注尺寸符号,可知左右两根水管为钢筋混凝土圆管.同法由俯视图可知前部水管也为钢筋混凝土圆管,直径较小.结合识读正、俯视图可知垫层和基础均为正方底板,材料分别为三合土和混凝土.第三步:综合成整体.根据已知视图所表达的各部分相对位置,将上述读图结果加以综合,即可想象出该建筑物的空间形状.窨井下铺三合土垫层,其上浇筑混凝土底板,底板之上为井身,有三根进出水管与井身相连,形成排水的通道及检修的空间,井身上砌井座,为空心四棱台.说明本章介绍了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一些表达物体的方法.视图主要用于表达物体的外形.基本视图表达平行与基本投影面的外形;局部视图表达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局部外形;斜视图表达倾斜结构的外形.除应掌握各类视图的适用条件外,还应掌握它们的画法和标注方法.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物体的外形.剖视图主要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每种剖视图可以采用不同的剖切方式:单一剖切面、两相交剖切平面(旋转剖视)、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阶梯剖视)、组合的剖切平面(复合剖视).在需要用剖视图来表达形体时,要选择剖视图的种类和剖切方法.选择剖视图的种类时首先要判断物体只需表达内部形状,还是内外形状都需表达,然后再看物体的结构是否对称;而剖切方法是根据物体内部结构的分布情况来选择的.剖面图用来表达物体的断面形状.根据剖面图所画位置的不同分移出剖面和重合剖面.应注意剖视图和剖面图的区别,剖视图是体的投影,而剖面图是面的投影.其它表达方法: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也应了解.在掌握这些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还应学会灵活运用这些表达方法.在表达形体时,首先要分析物体的结构特点,从而把物体的结构完整、正确地表达出来.此外,应掌握剖视图和剖面图的标注内容和规律.对于剖面的标注要考虑剖面图是否对称,是否画在剖切符号的延长线上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标注.对于剖视图的标注应注意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略标注.通过本章的学习,如何灵活运用上述的表达方法,正确、清楚地表达物体的形状是学习本章的主要目的之一.学习本章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阅读剖视图和剖面图的能力.读图时,首先应看剖视图和剖面图名称,找出剖视图、剖面图的剖切位置、采用的是何种剖视、剖面,明确投影方向,弄清与视图间的投影关系.然后分析各个剖视图和剖面图所表达的重点是什么.读图时仍然采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图顺序一般是:从总体到局部,从外形到内部,从主要结构到次要结构,在看清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后再综合想象出整体形状.。
第三章怎样识读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培训要求熟悉各种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表达方法和简化画法。
掌握识读各种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的方法。
第一节基本视图和其他视图的识读不同形状和结构的零件,均可采用视图来表达。
图样中的视图有基本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和旋转视图四种。
一、基本视图1、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和投影关系基本视图一共有六个,它们的形成过程如图3一1所示。
首先将零件放在一个正六面体系中,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进行投影,见图3—1a;然后按图3—lb所示的方法展开,得到六个基本视图,它们的配置关系如图3—2所示。
六个基本视图中,除原有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外,又增加了右视、仰视和后视三个视图。
右视图是零件自右向左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仰视图是零件自下向上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后视图是零件自后向前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的投影关系仍保持“三等”的对应关系即:主、俯、仰、后四个视图的长度相等;主,左、右、后四个视图的高度相等;左,俯、右、仰四个视图的宽度相等。
2。
基本视图的标注基本视图按图3—2所示配置时,一律不注视图的名称。
如不能按图3—2所示配置视图时,在视图的上方应标注“X向”字样(“X”为大写拉丁字母),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画出带有相同字母“X”的箭头,这样便于识图时查找,如图3—3所示。
二、斜视图和局部视图1。
斜视图的表达特点当零件有些结构与基本投影面倾斜时,在基本视图中就不能反映其真实形状。
如果设置一个与该零件倾斜部分平行的新投影面,这样,在新投影面上就能,得到该倾斜部分的真实投影。
这种将零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如图3—4中的“A向”。
为便于看图,必须用箭头表明斜视图的投影方向,并注上大写拉丁字母,同时在斜视图的上方注写相同字母的“X向”。
2、局部视图的表达特点只将零件中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显然,局部视图是基本视图的一部分,它可以画在基本视图的位置上,如图3—4中的“B向”;也可以画在其他地方,如图3—4中的“C向”。
局部视图的断裂线用波浪线表示,如图3—4中的“B向”所示。
当所表达部分的外形轮廓线是封闭的线框时,可单独画出,不必再画波浪线,如图3—4中的“C向”所示。
局部视图一般都要标注,但当局部视图按基本视图位置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视图隔开时,可以省略标注。
如图3—4中的“B向”,在图3—5中就可省略了。
3、识读斜视图和局部视图的注意点1)、根据斜视图和局部视图都必须标注的特点,在识图时应先寻找带字母的箭头,分析所需表达的部位及投影方向,然后找出标有相同字母的“X向”视图。
2)、箭头的投影方向在图中如果是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画出的是局部视图。
箭头的投影方向在图中如果是倾斜的,画出的就是斜视图。
3)、斜视图通常放在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如图3—4中的“A向”。
有时为便于作图和布图,允许将斜视图转正画出,但必须加注“旋转”两字,如图3—5中的“且向旋转”。
三、旋转视图假想将零件的债斜部分旋转到与某一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子行后,再向该搞影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旋转视图,如图3—6所示。
凡是作旋转视图的零件应具有较明显的回转中心,旋转的角度一般不能等于或大于90°。
旋转视图不需作任何标注。
第二节剖视图的识读一、什么是剖视图当零件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时,在视图中就会产生较多的虚线,这样既不利于标注尺寸也不利于识图。
为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常采用剖视的画法。
1、剖视图的形成假想用剖切平面在零件的适当部位剖开,将处在观察者和削切干面之间的部分移走,而将留下部分向投影面进行投影,并在剖切平面剖到的部分画上剖面符号,这样画出的图形称为剖视图,如图3—7所示。
2、识读剖视图中的剖面符号因零件所用的材料不同,它们的剖面符号也不相同,各种常用材料的剖面符号见表3—1。
零件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是与水平方向成45°、间隔相等、方向相同的细实线。
,3、剖视图的标注为便于识读,剖视图一般都要进行标注。
标注的内容有:表示剖切平面位置的符号(两端各用一段粗实线画出,也叫剖切线),并在两端注有字母;表示投影方向的箭头;在剖视图上方注写有“X—X”字样,如图3—7所示。
4、识读剖视图的注意点1)剖视图是一种假想将零件剖开的表达方法,目的是为了把零件的内部形状结构表达得更清楚,所以在其他视图中零件仍应按完整的形状画出。
如图3—7、图3—8中的主视图都作了剖视,而俯视图都仍按没有剖切的完整零件的形状画出。
2)识读削视图时,应首先找到剖切线的位置,再由剖切线上标注的字母找到对应的剖视图,如图3—7所示。
如果剖视图中没有作任何标注,那就说明该剖视图是通过零件的对称平面进行削切后而画出的,如图3—8所示。
3)剖视图可根据剖面符号(剖面线)来区分零件某一部分是实体的还是空心的。
凡画有剖面符号的为零件的实体部分,反之则为空心部分,如图3—7、图3—8所示。
4)剖视图中已表达清楚的结构,不论在剖视图和其他视图中的虚线一般可省略不画。
但必要的虚线仍可画出,如图3—8俯视图中的虚线就必须画出,否则底部的方孔就不能表达清楚。
二、剖视图的种类剖视图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三种。
1、全削视图用剖切平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
如图3—7和图3—8中的主视图均为全剖视图。
当零件的外部形状比较简单时,常采用全剖视图来表达其内部形状。
全削视图的标注内容如图3—7所示,省略标注法如图3—8所示。
2、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下面的投影面上所得到的视图,可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这样组合成的图形称为半剖视图,如图3—9所示。
半剖视图既能表达零件的内部形状,又能反映零件的外部形状,所以,当零件的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而又对称时,可用半剖视的画法。
半剖视图的标注与全剖视图相同。
3、局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如图3—10所示。
局部剖视图一般用波浪线作为分界线。
局部削视图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表达方法,它既能反映零件所需表达的内部形状,又保留了部分外形。
当零件上只有局部结构需要表达,或者零件的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而又不对称时,常采用局部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一般不需标注。
三、剖视图中的各种剖切方法由于零件的内部形状各不相同,所以,剖切零件的方法也不一样。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规定了单一剖切面剖切、两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剖切和组合的剖切平面剖切等五种剖切方法。
用任何一种削切方法都可获得全剖视、半剖视和局部剖视图,它们的名称、剖切方法、画法、标注和识图时的注意点,见表3一2。
四、识读剖视图1、常见形体结构的剖视图识读剖视图,首先应熟悉构成机构零件的一些常见形体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3—11所示为各种底板的剖视图画法,图3—12所示为各种座体的剖视图画法,图3—13所示为各种带切口或穿孔圆筒的剖视图画法。
在图3—11a、b中,主视图采用了局部剖视,来表达底板上孔的内部形状:图3—11c、d中,主视图采用了半剖视,图3—11e中,主视图采用了阶梯剖的全剖视;在图3—11f中,因为底板左、右对称,主视图就采用了阶梯剖的半剖视。
对图3—12、图3—13,读者可自行分析。
对上述各种常见形体的剖视图的画法和特征,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熟记,这样在识读较复杂的剖视图时就比较容易看懂了。
2、读剖视图的步骤和方法前面所介绍的视图识读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识读识剖视图。
下面通过图3—14所示机座的剖视图来说明识读剖视图的步骤和方法。
(1)、视图分析先找出主视图,然后分析共有几个视图及每个视图的名称。
对于剖视图,应根据剖视图的标记,找到对应的剖切线的位置,并分析剖切目的,做到对零件的轮廓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图3—14所示机座由3个基本视图和一个局部视图来表达。
主视图采用了全剖视来表达机座的内部形状,因为剖切平面通过机座的前、后对称面剖切,所以省略了一切标注。
俯视图作了A一A全削视,从剖切线的位置分析可知,A一A剖视是为了表达横向的一个通孔和前、后面上的四个小孔。
左视图主要反映外形,B向局部视图是为了说明机座前(后)面凸台的形状,这样对机座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形体分析在视图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线条,找投影,了解零件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
通过剖视图及剖视图中的剖面线,辨别零件内部结构的虚实,并想像出零件的内部形状。
通过分析可知,机座基本上由两大部分组成。
底部为一长方形底板,底板下方中间开有燕尾槽,底板左上方有一圆形凸台,中间开有一圆孔和燕尾槽相通。
底板上方有一个上部为半圆柱的长方体,在其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各开有一个通孔,从主视图中可看到这两个孔是相通的。
在机座的前、后面上各有一椭圆形的凸台,凸台两端各开有两个小孔。
(3)、综合分析通过上面的分析就能想像出机座的整体形状和内部结构,如图3一14中立体图所示。
第三节剖面图的识读一、什么是剖面假想用剖切于面将零件的某一部分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这种图形就称为剖面图,简称剖面,如图3—15a、b所示。
剖面和剖视的区别是:剖面只画出断面的真实形状,而剖视则还需画出断面后面所有能看到的零件的轮廓投影。
图3—15b、c就表示了剖面和剖视的区别。
从剖面图中能准确地了解到零件某处的断面形状,所以剖面图具有筒单明了而又灵活方便的特点,在机械图样中应用很广。
二、剖面图的种类按剖面图在视图中的位置不同,剖面可分为移出剖面和重合剖面两种。
1、移出剖面画在视图轮廓外面的剖面称为移出剖面,如图3—15b所示。
移出剖面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并在断面上画出削面符号。
2、重合剖面画在视图轮廓里面的剖面称为重合剖面,如图3一16所示。
重合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
三、识读剖面团的注意点1)、剖面图一般都需标注,标注的内容与剖视图相同。
所以,识读剖面图时,应从削切位置及所标注的字母着手,就能找到相应的剖面图,如图3—15b所示。
2)、画在剖切位置延长线上的对称削面,规定可不加任何标注,如图3—17b、c所示。
不对称的剖面则必须用箭头表示其投影方向,如图3—17a所示。
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为了识图和画图的方便,根据不同零件的结构特点,在表达方法上,还有局部放大图和一些简化画法。
一、局部放大图当零件上某些细小的局部结构在视图中表达不清时,可将这些结构用大于原图所采用的比例局部地画出来,这种图形就称为避部放在图,如图3一18所示。
看局部放大图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局部放大图可以画成视图、削视或剖面,它与被放大部分的表达方式无关。
二是被放大的部位用细实线圆圈出,并标上罗马数字,在局部放大图的上方应标出相应的罗马数字和所采用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