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胸部肋骨骨折X线漏诊原因及防范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肋骨骨折常见漏诊原因分析(一)【关键词】,肋骨骨折〔摘要〕目的:通过漏诊原因分析,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方法:对我院近年来25例肋骨骨折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5例漏诊、误诊、未检出病例中,17例为病情严重,投照体位、条件选择不当及其他X线影像遮盖所致;6例为检查定位不当所致;2例为阅片不仔细所致。
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检查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及投照条件,坚持短期随访及完备的阅片制度,可以将肋骨骨折的漏诊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肋骨骨折;漏诊;检出率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最为常见,X线平片是检查的首选方法〔1〕,但是往往由于位置、方法、条件等原因,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漏诊,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所以,准确无误的诊断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来首次X线平片漏诊的病例资料,分析漏诊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最大程度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1一般资料本文共收集我院近年来胸部创伤中有漏诊的肋骨骨折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9岁~72岁,平均41岁。
受伤原因以车祸最常见,摄片时间24h内18例,48h内3例,3d内4例。
本组病例中有5例加摄了胸部CT扫描(层厚10mm)。
主要临床表现:均有明确外伤史,大部分病例有气促及胸闷等症状,少数有昏迷及神志不清。
2结果2.1X线表现本组病例中,站立位摄片16例,卧位摄片7例,站立位加右侧位摄片2例。
单发肋骨骨折22例,多发肋骨骨折3例,其中,上部第1肋、2肋骨折3例,4肋~9肋腋线处骨折15例,膈下9肋~12肋骨骨折7例,合并肺内出血1例,合并胸腔积液2例。
2.2漏诊原因大部分由于摄片的体位选择不当或受限、摄片条件差异及其他影像遮盖所致,在本组病例中占了17例;还有一部分则由于临床检查不准确,骨折部位未检查所致,在本组中占了6例;2例则因为读片不仔细,马虎所致。
3讨论由于肋骨于解剖结构上的特殊性,如:走行、分布、相邻器官的重叠等等,使其漏诊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原因。
肋骨骨折X线检查发生漏诊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肋骨骨折X线检查发生漏诊的原因以及对策。
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X检查漏诊肋骨骨折患者21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首次X线检查部位是肋弓部8例(占38.09%),后肋部6例(占28.57%),前肋部4例(占19.05%),膈下肋3例(占14.28%)。
首次X检查漏诊单发性肋骨骨折10例(占47.62%),其中第1或2肋骨骨折3例,3~9肋骨骨折6例,膈下肋骨骨折1例,合并胸腔积液3例(占14.28%);X检查检查漏诊2根肋骨骨折1例(占4.76%),骨折部位是右侧第10和11后肋;首次X检查漏诊多发性肋骨骨折10例(占47.62%),其中多发肋骨骨折全部漏诊1例,多发肋骨骨折部分骨折漏诊9例。
经二次X线检查检出18例(占85.71%),未检出3例(占14.28%),未检出3例经CT扫描确定所有肋骨骨折部位。
分析漏诊原因:检查部位不正确5例(占23.81%),患者检查时体位不正确4例(占19.05%),患者存在多量胸腔积液7例(占33.33%),投影KV低不能显示3例(占14.28%),阅片不仔细2例(占9.52%)。
结论避免肋骨骨折X线检查漏诊发生的主要对策是采取正确的检查部位、体位,以及选择适宜的投影条件。
【关键词】肋骨骨折;X线检查;漏诊;原因;对策目前临床对肋骨骨折影像检查的首选方法是X检查,但是经临床实践发现,由于种种原因X检查肋骨骨折依旧存在漏诊情况存在[1],为探讨肋骨骨折X线检查发生漏诊的原因以及对策。
本文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X检查漏诊肋骨骨折患者21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X检查漏诊肋骨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1例(占52.38%),女10例(占47.62%);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51岁,平均(34.21±1.21)岁;车祸伤7例(占33.33%),挤压伤5例(占23.81%),坠落伤5例(占23.81%),击打伤4例(占19.05%)。
浅析肋骨骨折X线平片的漏诊原因目的探讨肋骨骨折X线平片的漏诊原因。
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0例肋骨骨折患者,其中发生X线平片漏诊有20例患者,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首次X线平片肋骨骨折漏诊20例,漏诊发生率为6.7%。
其中,上部第2肋骨骨折有2例,第4~8肋骨骨折有4例,膈下第10~12肋骨骨折有6例,合并肺气肿肋骨骨折的有3例、合并胸腔积液肋骨骨折的有3例、合并液气胸肋骨骨折的有2例。
患者复查时,对其加拍斜位片时发现骨折的有3例,痛点定位标记透视下点片发现骨折的有5例,加大曝光条件时发现膈下骨折的有4例,胸腔积液发现骨折的有2例;回顾性阅片发现骨折的有6例。
结论胸部X线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选择适当的体位、合适的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可以显著降低肋骨骨折的漏诊率。
标签:肋骨骨折X线平片漏诊原因本研究中,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0例肋骨骨折患者,其中發生X线平片检查漏诊的有20例患者,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0例肋骨骨折患者,其中发生X 线平片检查漏诊的有2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11.2~68.3岁。
1.2 X线平片检查方法肋骨骨折的外伤患者,一般病情相对比较严重,所以首次胸部平片检查时,多采用正位摄片,少数患者加拍胸部侧位片或者功能位的X线平片。
对于第二次或者多次复查的患者,除了拍摄常规体位胸片外,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加拍特殊位,最常采用的是透视下点片。
2 结果首次X线平片肋骨骨折漏诊20例,漏诊发生率为6.7%。
其中,上部第2肋骨骨折有2例,第4~8肋骨骨折有4例,膈下第10~12肋骨骨折有6例,合并肺气肿肋骨骨折的有3例、合并胸腔积液肋骨骨折的有3例、合并液气胸肋骨骨折的有2例。
某门诊部对肋骨骨折X线检查漏诊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分析部队某基层医院门诊部对肋骨骨折X线检查发生漏诊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间于我门诊部进行肋骨骨折X线检查漏诊的患者14例,对漏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首次X线平片未发现肋骨骨折14例,肋弓部6例(占42.86%),后肋部3例(占21.43%),前肋部3例(占21.43%),膈下肋2例(占14.29%),其中战士11例,干部3例,11例患者后送上级医院检查诊断肋骨骨折,3例在患者治疗1至3天后复查,并变换体位重摄片时查出;9处为不完全骨折,4处位于膈下,3处因医护人员阅片时造成漏诊。
结论:降低肋骨骨折X线检查漏诊发生的主要对策有提高基层医生临床诊疗水平,严格掌握解剖特点,紧密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加强医疗人员责任心培养等,可有效减少X线检查漏诊率。
关键词:肋骨骨折;X线;漏诊;原因;对策肋骨骨折是部队常见训练伤之一,基层部队门诊因医疗设备简陋,现仍以X线检查为主,目前临床对肋骨骨折影像检查的首选方法是X检查,但是经临床实践发现,由于种种原因X检查肋骨骨折依旧存在漏诊情况[1],本文就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门诊进行肋骨骨折X线检查漏诊的14例患者进行分析,以降低部队基层医院对X线对肋骨骨折患者漏诊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肋骨骨折X线检查后漏诊的患者14例,全部男性,其中战士11例,干部3例,年龄18~32岁,平均年龄28岁;球类运动致伤6例,障碍训练致伤4例,摔伤2例,对抗训练伤2例。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主要为:胸部剧烈疼痛、呼吸和咳嗽疼痛加重、胸闷、活动明显受限。
1.2方法对14例X线检查漏诊的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
2 结果首次X线平片未发现肋骨骨折14例中,其中肋弓部6例(占42.86%),后肋部3例(占21.43%),前肋部3例(占21.43%),膈下肋2例(占14.29%),战士11例,干部3例,13处为不完全骨折,2处位于膈下,3处因医护人员阅片时造成漏诊,11例患者后送上级医院检查诊断肋骨骨折,3例在患者治疗1至3天后疼痛加剧复查,并换体位摄片时查出。
肋骨骨折误诊及对策肋骨骨折的影像诊断简单而复杂。
在现实的日常工作中,给医务工作带来困惑、带来不满,给病人带来疑问,导致我们的信誉受损。
因此,对肋骨骨折,我们当做一个问题,加以研究、加以交流、加以沟通,以期能解除一些疑虑,纠正一些看法,普及一点知识,增加一些互信。
什么是误诊?《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解释:错误的诊断。
外延开来,包括:冤、假、错、漏。
冤,就是不白之冤,无病误为有病,小病误为大病;假,假阴性,假阳性;错,检查方法及体位错误,观察错误;漏,即漏诊。
肋骨骨折,在临床的骨折中,是一种常见的骨折。
因为肋骨解剖特性、生理特点,导致了肋骨骨折,在放射诊断上的复杂性。
如何准确地对肋骨骨折进行诊断,避免肋骨骨折的误诊,有效地减少因此产生的医疗纠纷,是我们在X线诊断中面临的课题。
肋骨是人体胸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保护心、肺等重要器官的作用。
在当代工作、生活等活动中,肋骨极易受到损伤。
有资料显示,肋骨骨折在胸部外伤中占61%-69%,居全身骨头骨折中第6位。
在临床上,患者胸部外伤,临床医生首先选择常规X线拍片检查,用以了解肋骨及肺部等器官是否发生了损伤性改变,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作出相对应的医疗措施。
比较常见的误诊有:①腋中线部位的肋骨骨折;②两断端无错位的细微肋骨骨折;③与肺纹理及基础病变相重叠处的肋骨骨折;④与肩胛骨、脊柱横突、膈肌、腹部脏器重叠处的肋骨骨折;⑤外伤后合并胸腔积液、胸壁血肿、严重气胸、皮下气肿等掩盖了骨折表现的肋骨骨折。
现实工作中,肋骨的误诊时有发生,成为了我们工作中的“软肋”。
一、肋骨骨折误诊的原因有哪些呢?1、解剖、生理及结构的特殊:肋骨骨皮质薄而松质为多;形态上细长面不规则;肋骨体部呈弓形并与较多的其它组织、结构重叠,不容易清楚地、完整地显示而被观察。
2、临床开单医生没有提供详细的病史资料;没有体格检查表述;或病人有意隐瞒病情。
3、放射工作人员对肋骨骨折的复杂性,多种X线辅助征象认识不够;少数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投照水平低下,没有使用合适的投照参数,没有拍出符合X线诊断的胸片来。
放射科肋骨骨折的漏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目的:探讨放射科肋骨骨折漏诊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以降低肋骨骨折的漏诊率。
方法:回顾2007年8月~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放射科首诊漏诊患者25例,分析其漏诊原因。
结果:25例患者中16例(64%)因单一体位、体位选择不当或受限所致;6例(24%)因摄片条件差异及其他影像遮盖所致;3例(12%)因放射科医师读片不仔细、马虎等情况所致。
结论:采取多体位摄片、选择合适的摄片条件、放射科医师结合病史仔细阅片以及及时复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missed diagno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rib fracture in radiology, in order to reduce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 about rib fracture. Methods: Analyzed the causes of 25 patients of rib fractureswhich were missed diagnosis by radiology in first diagnosed from August 2007 to May 2009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In 25 patients, 16 patients (64%) were missed diagnosis due to Single position, improper selection or restricted position; 6 cases (24%) were missed diagnosis radiography conditions vary and covered by other imaging; 3 cases (12%) were missed diagnosis due to physician reading X-ray film were not careful, careless, etc.. Conclusion: Take much postures radiography, choose appropriate radiography conditions, radiologists combining with the history carefully read a slice and timely review, in order to maximize missed diagnosis of rib fracture reduction.[Key words] Rib fractures; X-ray;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 Fractures肋骨骨折是常见的胸部损伤,亦是骨科常见病,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肋骨骨折是常见的胸部损伤,因其解剖特点,骨折很容易漏诊、误诊;如能正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不仅有利于治疗,同时可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我们主要探讨以胸部正位片、患侧肋骨疼痛点切线位片,患侧肋骨多轴位透视下点片及3周后复查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寻找肋骨骨折漏诊的原因及最佳检查方法。
漏诊的原因,包括单一体位原因、病变部位组织重叠原因、摄片条件原因、主观原因等,胸部正位片的漏诊,以单一体位原因比例大,其中正位片肋骨腋段肋弓部的骨折漏诊最多,肋骨多轴位透视下点片的漏诊,则以摄片条件原因为主。
肋骨骨折的漏诊原因分析1.单一体位原因肋骨由于其解剖特点,侧位片不易观察,而肋骨腋段的重叠又是骨折好发部位,据统计,单一胸部正位片的肋骨骨折敏感性只有69.5%,单一患侧肋骨切线位片,由于肋弓部的展开,则不利于肋骨其他部位骨折的显示;肋骨多轴位透视下点片,由于体位可自由转动,有利于骨折线的显示,有时某一特定角度能显示骨折线,但稍微转动体位,骨折线就不能显示,足可见单一体位的漏诊率之大,不能作为诊断有无肋骨骨折的依据。
2.肺纹理等正常结构或病变的重叠严重的胸部外伤常合并广泛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液气胸、肺挫伤等并发症及肺纹理、心脏等正常结构的重叠,常可遮盖肋骨骨折线,如遇到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更容易造成肋骨骨折的漏诊。
3. 膈下部位肋骨骨折因曝光不足易误诊由于膈上膈下密度差别较大,胸部摄片的常规条件习惯用于膈上肋骨摄影条件,很容易导致膈下肋骨骨折的漏诊。
.4 主观原因造成的肋骨骨折漏诊因经验不足或报告时间紧促、阅片不仔细等主观原因,也是造成肋骨骨折漏诊的一方面。
避免肋骨骨折漏诊的应对措施1. 多体位摄片肋骨骨折的检查方法没有明确的标准,有建议站、卧位片结合的方法,有建议肋骨多体位相结合的方法,造成肋骨骨折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单一体位摄影和单一的检查方法。
胸部正位片由于肋弓部重叠,漏诊率最高,而胸部正位片、患侧肋骨疼痛点切线位片,患侧肋骨多轴位透视下点片及3周后复查点片检查组合越多,则肋骨骨折的敏感性及检出率越高;因此胸部正位片加患侧肋骨疼痛点切线位片应作为诊断肋骨骨折基本常规。
浅析胸部肋骨骨折X线漏诊原因及防范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科肋骨骨折漏诊原因,总结防范措施。
方法:在首次摄片后5d至2个月复查,对胸部进行多体位投照,并对X线表现逐一进行分析。
结果:13例患者检出肋骨骨折,从而新检出肋骨骨18处,其中肋弓部9处,后肋部6处,前肋部2处,膈下肋1处。
这些病例的漏诊均存在一些客观或主观原因。
结论:准确诊断肋骨骨折对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X线;肋骨骨折;漏诊原因;分析;防范
在临床上诊断实践中,肋骨骨折漏诊占有一定的比例。
肋骨骨折主要依赖于X 线进行胸部拍片检查,正常情况下,错位性骨折是可以准确诊断的,可对于隐匿性骨折,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会发生首次漏诊的情况。
下面,笔者对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9月漏诊的13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逐一分析,寻找漏诊原因,总结防范措施。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患者中,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为24岁至78岁,平均43.9岁。
肋骨受伤的主要原因有车辆直接撞伤、挤压伤、坠落伤以及打伤等等。
临床的主要表现为挤压痛、局部压痛,少数患者会呈现出放射性通以及疼痛定位不清,同时,伴有气短、胸闷等感觉。
在首次进行X线摄片时,有7例患者因为临床要求只排摄了常规胸部的后前位;有2例患者因疼痛部位明确,在拍摄了常规胸部后前位的基础上,还加摄了后斜位或前斜位片。
有4例患者由于是不能站立的复合伤,所以,只拍摄了胸部仰卧前后位。
1.2设备与方法:采用##########X线机,################激光打印机。
摄片时利用多角度、多体位投照技术,有时会在透视下行肋骨点片。
2.结果
本组的患者在首次摄片时,有部分患者是只显示胸膜外血肿、局部皮下气肿或者受伤侧肋膈角稍钝。
大部分患者的胸片没有阳性发现。
13例漏诊患者中,在首次摄片后5d至2个月进行复查,由于肢体活动等原因,使原来隐匿的骨折明显化,从而新检出肋骨骨18处,其中肋弓部9处,后肋部6处,前肋部2处,膈下肋1处。
3.讨论
3.1通过对本组13例患者的漏诊情况进行逐一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
3.1.1主观方面:首先是图像处理因素。
工作人员没有将图像调节到最佳状态,图像锐利度、对比度和分辨率不高,从而对那些相对轻微的骨折(骨皮质皱褶、断裂)不能很好的显示;其实是由于工作人员粗枝大叶,随意操作,不规范投照体位,从而导致影像重叠,难以对骨折处进行有效分辨;再次是临床医师经验不足。
忽视了较隐蔽处的骨折,在读片过程中,只注意明显的骨折,对胸膜外血肿、局部皮下气肿以及伤侧肋膈角变钝等临床症状未能进一步查明原因,从而导致未能作出正确诊断。
3.1.2客观方面:首先是肋骨骨折的自身特点导致漏诊。
同一肋骨有可能在多处或一处发生骨折;假如骨折比较轻微,单单只是皮质断裂,这样会类似与肺纹理重叠,往往从而造成误诊;若出现骨折无错位,又在肌肉的拉引下使肋骨自行复位,若又没有肺及其他相应部位的异常,也会造成误诊;其次是胸部结构的特殊性导致漏诊。
胸廓结构比较复杂,两侧肋骨部分重叠,并呈现出环抱状,从而会发生掩盖骨折部位的情况;肋骨又薄又扁,所以,对于骨质疏松者非常容易漏诊;对于体型肥胖的患者,由于其各组织之间相对缺乏对比性,比较难以看清胸部的所有区域,所以,也容易发生漏诊;再次是患者自身因素导致漏诊。
伤情较重患者不能使用标准摄片体位,会给明显地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对于弓背、廓畸形、脊柱侧弯的患者,常规的摄片体位也不能比较明显地拍摄出骨折处;骨折患者在摄片过程中,若没有较好地配合呼吸运动,会使图像锐利度不够,也会产生骨折漏诊的情况;最后是临床上提供患者病情不详细,查体不系统,摄片目的不明确,从而使拍片不能选择最佳投照体位。
3.2有效防范措施:
3.2.1排片要准确。
在摄片之前,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疼痛部位、受伤情况等,从而选择好适当的投照条件和位置。
摄膈下肋骨时一定要使用滤线器,投照时使中心线通过压痛最明显处,如果有必要,在透视下通过多体位点片,这样可以获取更加优质照片,保证诊断率。
3.2.2阅片要仔细。
要全面仔细地阅片,对每一根肋骨都要逐根观察其形状、全程走行、密度,尤其是上下缘骨皮质是否光滑、连续,有没有细小移位或者中断。
假如有中断,只要移位1mm,就可以肯定为骨折。
3.2.3判断要综合。
放射科诊断医师对于可疑骨折患者要亲自了解患者的具体受伤情况,亲自询问有无压痛、挤压痛,亲自观察疼痛部位及范围,胸部有无局部
凹陷或畸形,从而作出综合判断。
3.2.4复查要及时。
对一些骨折断端没有移位的患者,短期内及时复查非常必要,由于患者的走动或运动,骨折断端会发生移位,及时复查可以显示骨折征像。
虽然,肋骨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也有一定比例的漏诊,这就要求放射科工作人员提高诊断水平和工作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这对提升骨折的诊断率,这对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廖爱民.胸膜外血肿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意义[J].江西中医药,2007,38(11):34~35.
[2]汪顺如.肋骨骨折漏诊原因分析(附38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6(1):72~73.
[3]顾基伟.肋骨骨折X线漏诊分析[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7,15(11):49.
[4]张万凯.X线诊断肋骨骨折的注意点[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