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美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 格式:pdf
- 大小:183.52 KB
- 文档页数:2
谈英美文化学习对于英语学习的助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而英语中所包含的英美文化底蕴也影响着世界。
英语不仅仅是英美等国家的官方语言,而且还是联合国的主要工作语言之一。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之下,英语的影响力也在逐渐的增加。
从欧洲范围内来讲,大约有一半的企业各项业务的开展是用英语来进行的,而全世界绝大多数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也需要靠英语来完成。
因此,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
正是因为英语这种巨大的影响力,许多国家开展了英语的学习与研究。
英语属于英美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必然也属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从根本上来讲,语言是文化的具体体现,是语言的载体,离开语言文化难以表达。
从广义上来讲,文化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人类在从历史到现在创造的所有物质与精神财富。
从狭义上来讲,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知识、艺术、风俗、道德、法律等。
无论对文化的定义如何,在英语学习中都有必要深入了解英语文化,这也就决定了英语学习内容需要讲究全面性。
英语的学习不单单是词语、语法和读音的学习,而更多的是对英美文化的认识与感悟,是一种文化与文化的交流。
作为一种语言,英语反映了英美国家长期以来的思想、知识和信息,因此对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对英美文化的学习。
然而很多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过于注重对英语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英语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对英美文化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会阻碍英语学习者的进步。
如果想要真正的了解英语的魅力所在,掌握丰富的英语知识,就必然要了解英美文化,原因在于英语的使用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进行的,没有这种环境也就没有英语。
我国很多学生是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但是经历了中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之后,很多学生的英语仍然是水平有限,困惑重重。
原因在于这些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未能接受到良好的英美文化教育,英语学习多停留在“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这让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久而久之,英语学习效果更差。
浅谈英美文化学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作者:马新颖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11期随着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加强,各国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重视英美文化的学习会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对大学生阅读、交际能力方面都有所促进。
一、文化的概念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
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有三层:①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
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无产阶级文化是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优秀遗产和总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经验而创造发展起来的。
②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
例如“学习文化”就指的是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知识,又如对个人而言的“文化水平”,也是指一个人的语文和知识程度。
③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在英语学习中如果缺少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那其学到的英语只能是“面”上的,缺少深度和广度的。
这也即是为何很多国人在与英语国家人民交流时出现障碍,很多大学生在同外国人交流时会发现,有时外国人说英语时每个词都能听懂,但连在一起却不知何意,这就是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1.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其文化内容。
浅谈英美文学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美文学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英美文学是英语国家的文化瑰宝,是英语国家人民的精神财富。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美社会,文化,历史和思想,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拓宽思维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化敏感性。
学习英美文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美社会与文化背景。
英美文学是英语国家的文学经典,反映了英联邦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历程。
通过研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了解英美社会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演变。
读到《战争与和平》可以了解19世纪俄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命运;读到莎士比亚的作品可以了解16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些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也有助于理解英美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学习英美文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英美文学作品通常使用标准的英语语法和词汇,具有古典美和艺术性。
阅读和研究这些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英美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也可以让学生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表达能力。
学习英美文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读写速度。
学习英美文学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英美文学作品往往涉及到广泛的主题和深刻的思考,如爱情、友谊、自由、正义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了解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术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学会思考和评价,学会对不同观点进行对比和辩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英美文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英美的传统文化和思潮,体验英美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
这对于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重要。
学习英美文学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文化的反思和认同,提高对自身文化的鉴别和评价能力。
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浅谈文化差异对日常英语学习的影响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英语国际化普及,中国要想真正融入国际化,需要加强对英语学习。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交际活动中正确、得体地运用该语言。
能否实现这一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对交流双方文化内涵的了解。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故这篇文章我主要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行为,文化差异,思维,日常生活,价值观,正文: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学习.必须同时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
例如:美国的前身是英国自17世纪初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的13个殖民地.英国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因而.美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起点较高。
美国文化虽然起源于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体系,但它根植于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英国文化传统和法国启蒙思想。
同时.美国文化又有很明显的移民文化的特质,有其多元性与糅杂性。
因此.要想真正学好英语.就要对英语这种语言背后庞大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首先,语言行为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一是通过言语行为,二是通过非言语行为。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言语交际。
美国文化要求在双方进行语言交流时,要直视对方的眼睛,这是为人诚实的标志。
而在中国文化的交际中,要求人们不是象美国人那样直视对方的眼睛,以示谦卑。
中国文化的“谦卑”目光行为在美国文化里,容易被理解为“我不在乎你”;而美国文化中那种频繁的目光接触在中国文化里,容易被理解为不礼貌,乃至挑衅性行为。
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的不同往往产生词汇上的不同联想意义。
词的涵义不同于它的字面意义,而是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义。
当我们潜意识中很自然地理解一个中文词语的用法时,在英语中对应的单词却不一定能够用在相同的环境下。
在语言文化的影响下,在英汉中相同实意词汇,其涵义却可能不同,有的表现为褒贬义不同,有的则可能内涵完全不同。
492018年51期总第439期ENGLISH ON CAMPUS 探究英美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文/王晓东【摘要】英语是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英语能让我们具备更强的竞争实力,继而在未来的发展路上走得越来越顺利。
英美文化历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复杂演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对其做出系统性研究。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学生必须带着长远的眼光,寻找有关英美文化的特色,或在教师的帮助下,了解英美文化对英语知识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哪些影响。
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发展自我,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能力才会不断提高,主体优势才会不断增长,当然,也方便教师实施后续的人才培养计划,给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革新提供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美文化;学习活动;重要性;思考【作者简介】王晓东(1995-),男,汉族,新疆人,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大学本科,在读学生。
识文化不对等的现象。
在学习中,了解“它”,重视“它”,对于我们表达真实想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二、深入感悟英美文化的内涵英美国家文化重点体现在很多的历史事件中,一些词汇、短语都反映着重大的历史事件。
加强固定词汇的认识、把握,可以避免闹出一些笑话,使我们的学习显得更加专业。
英美文化的形成吸收了大量的国外语言。
比如,希腊语、拉丁语等。
外来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使得英美文化的发展更具特色。
学习英语知识、了解英美文化、提高综合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主动联系实际,针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善于把握事实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有利于我们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进而提升学习的效率,不断优化学习的效果。
例如,英美国家的人认为兔子属于胆子非常小的动物,我们联系英美文化,可以将“as timid as a hare”翻译成“胆小如兔”。
但是,中国人常用的一句成语则是“胆小如鼠”,那么在日常交流中,同样表达一个意思,两种解释就都能够说得通。
熟悉、掌握这一技巧,很好的促进了英美文化与“中国式”英语知识的融合,不断提高“贯通”的能力,自身思维也呈现出一种扩散状态。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摘要:中英文化差异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主要从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引言1. 词汇差异中英文化差异导致中英两种语言的词汇差异。
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在中文中没有直接的对应词,或者意思略有差异。
英语中的“yes”在中文中有多种表达方式,如“是的”、“对的”、“好的”等,而且用法也存在差异。
这使得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面临一定的困难。
2. 语法差异中英文化差异还反映在语法上。
英语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而中文则更多使用被动语态。
这使得很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倾向于使用被动语态,导致语法错误。
3. 文化背景差异中英文化差异关系到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思维方式的适应。
英语是英国的母语,而中文是中国的母语,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会影响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和应用。
在英语中,很多词汇和表达方式与英国文化紧密相关,中国学生可能对此不太熟悉,难以理解其真正含义。
三、应对策略1. 深入了解中英文化差异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是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基础。
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英语影视作品等方式,了解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增加对英语的理解。
2. 锻炼听力和口语能力中英文化差异对听力和口语有着较大的影响。
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是应对文化差异的有效方法。
学习者可以参加英语角、听英语广播、观看英语电影等活动,培养对英语的听力和口语的敏感度。
3. 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技能。
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英文资料,包括英语小说、报纸、杂志等,以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应用。
可以通过写日记、写评论、写作文等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4. 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中英文化差异也关系到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高。
学习者可以通过参加跨文化交流活动、与海外学生交流、学习英国文化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进一步促进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
四、结论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浅谈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所谓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体制、风俗习惯、学术思想、饮食、器具、舟车、房屋等,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总称。
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授和传播必须借助于它。
由此可见,语言既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
因此,作为英语学习者,学习这门语言不是将一些学习资料上的词汇、句型、语法等熟记于心就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语言背后的东西,要了解相关英语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语言方式、文化内涵等。
因为语言仅仅是一种载体,是构成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深入研究语言中的社会化因素,才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英语的寓意内涵,才算是真正学好英语。
如果学习者以自己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去理解英语,就会出现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遗憾。
因此,要想学习英语,首先要了解汉语和英语文化的差异。
一、见面寒暄在熟识的人,比如邻居、同事、朋友见面的时候,中国人的寒暄往往是一种客气式的问候,比如“吃饭了吗”“最近在忙些什么”。
对于这些问候,问者并不要求对方一定要给予准确的回答,只是表示自己对朋友的一种关心而已。
但是在英语国家,如果有人这样问话,如“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eaten?”“what are you busy with?”就不是一种简单的寒暄,而是一种对对方有着明确意义,希望对方能够给予明确答复的复杂问题。
而且像这一类话语有着其特殊的场合,如果随意使用,就会伤害到对方的情感。
英美人对这类问题很敏感,他们对此作出的反应往往是“why do you ask?”甚至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在英美国家,熟人之间见面的寒暄往往是天气,例如“今天天气不错”等,而涉及对方一些工作、家庭等就是隐私了,要避开的。
因此,英语学习者在应用英语进行交际寒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国家文化传统习惯之间的差异,切莫想当然地用我们自己的习惯去要求对方,使对方难堪。
浅谈英美文学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美文学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英美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美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思辨能力。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词汇量,丰富表达方式,并提高对英语语法以及语言习惯的理解。
英美文学作品通常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对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在学习英语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模仿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了解英美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是学习英美文化的载体。
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和特点,进一步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对于学生在跨国交流中的沟通和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素养。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学生将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跨国交流的环境中。
英美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思辨能力。
英美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学生。
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欣赏其中的文学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英美文学作品往往涉及重要的社会和人文问题,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这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英美文化对英语教学的作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怎样运用英美文化进行更好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英语学习目的。
【关键词】英美文化英语教学一、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在我国的英语专业教学中,英美文学教学还保持着传统的泛读化教学方式。
文本资料以教材上的为主要对象,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教材,把重点在黑板上罗列出来,学生阅读仍然是次要的。
英语教师往往背负着较重的教学目标,对教材的讲解也只是一遍而过,而教材对于英美文学的选取也受篇幅所限往往节选某一段落,对于英美文学的分类和评价往往比较混乱。
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由于教材教学内容信息量大,历史年限跨度长,文学流派和创作风格不一,英语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和作品中心思想无法得到全面展现。
这使得学生们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无法全面展现作品中蕴涵的宝贵精神财富,只能针对几个关键的词汇和语言点重点讲解。
所以,现实中英美文学与课往往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漫无目的讲,学生在下面机械地听,麻木地记词汇。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英语专业教学中通过英美文学阅读引导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提升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能力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界的共识。
目前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授课方式上,在课堂上,教师对于教材中的英美文学理论部分的讲述过于冗长,使学生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
学生们对这一部分的课堂内容只是被动地接受,自己不会动脑去思考有关作品的问题。
教材选取的作品与文史理论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进行。
其次,英美文学课由于教材篇幅有限,无法完整摘录某一文学作品,只能有选择地节选作品中的关键段落,而对作品的完整性造成破坏,作品的发生背景、人物介绍也变得残缺不全,学生初次接触作品很难深入阅读下去,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二、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字语言形式。
谈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差异教育的意义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外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语言能力”(linquistic competence),而且还要具备“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英语不仅要作为知识来掌握,更要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交流工具来使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运用英语时,不仅要“合乎语法”(grammaticality),而且要恰当、得体(appropriateness),可以为人接受(acceptability),同时也要求教师除了传授正确的语音、语调、语法知识,也不可忽视语言背景,文化的参透。
正因如此,英美文化知识不再是英语教学中可有可无部分,相反的,它的传授,不仅将正确引导学生如何用英语进行大方、得体交际,而且将对中学英语教学起相当的推动作用。
一、有助于实施情感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正如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倡的“快乐教育”那样,教育要尽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快乐的情趣去学习知识,把求知作为一件快乐的事。
也有人说:“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是实现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师生情感的融洽互动,能激励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学生会获得情感的满足,掌握交际中需要注意的知识,恰是调动气氛的良好工具。
例如在学生入门学“thank you”时,不妨利用中英美文化的差异,插入这样一则跨文化交际的笑话: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汉语中的“哪里!哪里!”别有自谦的意思。
一次他参加一对中国人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子非常漂亮。
一旁的新郎、新娘说:“哪里!哪里!”不料这位朋友听了大吃一惊,想不到笼统的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需要举例说明,于是便用很生硬的中国话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都漂亮。
”这样,相信学生都能在笑声中轻而易举地记住在英美国家中应用“thank you”来回答别人的赞美,而且学生也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进一步的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