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10
3月月考答案一.选择题:1.C B A B B C B二、三题(略)四.说明文阅读:11 列数字、作比较(1分)。
示例一:本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1分)地说明了海洋蕴藏能量的丰富(1分)。
示例二:本句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海洋能源和石油热能相比(1分),突出强调(1分)了海洋能源量的巨大。
12 不能删去(1分,不判定-1分,只判定不分析不得分),“约”是一个表示限制(表估计)的词语,一方面强调了潮汐能资源量的巨大,另一方面不排除这种估算数量有所出入(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13.答案示例:可开发温差能。
根据上文,太阳辐射热绝大部分被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
在冷热水温差达到20℃以上时,就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而南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年平均气温在25-28℃,表层海水与较低层海水温差多在20℃以上,因此可在南海开发温差能。
(共3分,准确判断1分,结合上文知识1分,分析原因1分。
)五.作文略。
B卷一.诗歌鉴赏:答案:1.绿树、山鸟、晴风、落花(答出3项及以上给1分)、明媚(1分)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D2、(1)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突然(或快速)到来了。
(2)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停下来3.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于①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
②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
善于了解和利用战地环境。
③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
善于正确判断敌情,善于指挥部队作战。
[参考译文]年羹尧镇守西安时,广泛寻求天下有才之士,用厚禄供养为幕僚。
蒋衡应聘而来,年羹尧非常爱惜他的才学……年羹尧征伐青海时,军营临时驻扎后,忽然传令说:“明天出兵,每人各带木板一块、草一捆。
”军中上下不明白原因。
等到第二天,遇到淤泥深坑,让军士把草束起来扔进坑里,上面铺上木板,军队行进没有阻碍。
某某省某某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 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班主任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在他的目光注视下,全班同学鸦雀无声,大气都不敢出。
B. 在雾中神情紧X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砰砰直跳。
C. 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飞不动了,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D.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写“针”、“杯子”以及“坐”、“站”、“行”这些词。
B.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瓜熟蒂落....。
C.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D. 同学们一个个洗耳恭听....,这矮胖老师到底还要说什么有趣的话。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 我们目不转睛地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听老师讲课。
C. 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的成绩提高很快。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阅读古文完成5-7题。
(共9分,每小题3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2014级语文月考试题2016.3.30命题人:初二语文备课组考生注意:1、开考之前请考生将自己的考室号、座号准确的填写在指定的位置,座位号填在密封线外的方框内,对错误填写的考生成绩以0分计算。
2、本试卷分A 卷、B 卷,A 卷总分100分、B 卷50分全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A 卷 ( 共 100 分 )第I 卷 ( 选择题共 18 分)一、基础知识 ( 共12 分 , 每小题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有错的一项是()A.绯.红f ēi 溺.爱n ì瞥.见pi ē颔.首低眉h ànB.畸.形j ī蒙昧.m èi 眼翳.y ì哄.堂大笑h ōngC.不逊.s ùn 诘.责ji é黝.黑y ǒu 万象更.新g èngD.匿.名n ì教诲.hu ì肖.像xi ào 深恶.痛疾w ù2.下列句子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暗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
B.我父亲同弟弟孤苦伶仃,相依为命。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啊。
C.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带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D.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签,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B.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李老师一上班就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检查早读情况、批改听写单子、准备上课资料......简直是无所事事....。
D.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小明现在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要考上重点高中,要看他以后能不能改进学习方法。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分A卷、B卷,A卷总分100分、B卷50分全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A 卷 ( 共 100 分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21分 )一、基础知识 ( 共 12 分 , 每小题 3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小憩(qì) 骚(sāo)扰绽(zhàn)开窸窣( sū)....B.伫(chù)立训诫(jiè) 伶仃(dīng) 喑哑(yīn)....C.啜(chuó)泣迸(bèng)溅凝(níng)成狩猎(shǒu).....D.顷刻(qīng) 喧(xuān)腾辜(gū)负收敛(liǎn).....2.下列句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我从悬崖边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到摔死的。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月亮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D.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蹿。
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B.看到台上那滑稽、精彩的表演,台下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大家取得了好成绩但不能骄傲,需要再接再厉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D.从他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样作业的行为中可看出,他的学习态度非常端正。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生注意:1、开考之前请考生将自己的考室号、座号准确的填写在指定的位置,座位号填在密封线外的方框内,对错误填写的考生成绩以0分计算。
2、本试卷分A卷、B卷,A卷总分100分、B卷50分全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A 卷 ( 共 100 分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21 分 )一、基础知识 ( 共12 分 , 每小题3 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亘.古(ɡèng) 泥泞.(nìnɡ)沼.泽(zhǎo)衣襟.(jīn )B、冰雹.(báo)嫉.妒(jí)呻吟.(yín)伫.立(chù)C、锲.而不舍(qiè)炽.痛(zhì ) 钦.佩(qīn)凛.冽(lǐn)D、羸.弱(léi)企.求(qǐ)白雪皑皑.(ái)怏怏..不乐(yànɡ)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B、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琐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透风的“耳聋”之中。
C、为了在喜马拉雅漫长的雨季到来之前最后一个好天气的周期内登上顶峰,四位勇士仍然永往直前,继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D、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澜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B.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C.杜牧对项羽投江自杀不以为然,认为他还可能卷土重来....。
D.七十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第I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A卷(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树上的嫩(nèn )芽也密了B. 她憔悴(cuì)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C. 我手里攥(zuàn )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D. 仍是不适意——徘徊(huí)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B. 这会儿,我的心砰砰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C.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复盖在红莲上……D. 妈妈变得十分严历。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他读书努力,知识越来越多,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4.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你会_________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⑵“送给谁了?告诉我。
”妈妈把手__________在我的肩膀上。
⑶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_________了一个严冬。
⑷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__________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A. 闻搭度过爱怜B. 闻压度过慈爱C. 嗅压熬过怜爱D. 嗅搭熬过慈怜5.选出下列各组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3题)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 分)A.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____________或以钱币乞____________ B.并自为____________④其必先____________【答案】二、课外文言文阅读3.随意,懈怠到……去破比4.①学习无早晚,只是怕开始时勤奋,后来却懈怠了。
②我知道他一定比鸡鸣时出发的人先到达目的地。
5.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能补拙一寸光阴一寸金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三、语言表达(共3题)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共10分)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4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分)____________。
【答案】(2)略评卷人得分难度:中等知识点:文言文翻译2.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面的题。
(共4分)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分)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②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③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2)整诗默写,在吴均的《山中杂诗》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任选一首。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弹琴复长啸万里赴戎机故园东望路漫略难度:容易知识点:诗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A 卷 ( 共 100 分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18 分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尴尬宽敞繁花嫩叶持之以恒B. 酝酿时晨独具惠眼各得其所C. 栅栏威摄蛛丝马迹生死决别D.水藻复盖形影不离美不盛收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B.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C.为了我班能在校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班主任老师虚张声势....,鼓励大家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得到同学们热烈响应。
D.张飞本就是暴怒无常....的性格,一听关羽投靠了曹操,立马怒目圆瞪,掀翻桌椅,地面瞬时一片狼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熟悉的乡亲和动听的乡音。
B.《西游记》这部小说对我很感兴趣,每读一遍我都爱不释手。
6.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是: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__________,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9题。
(6分,每小题2分)《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A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 . 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粗犷.(guǎng) 抚.(fǔ)摸婉.(wǎn)转酝酿.(niàng)B. 竦峙.(zhì) 干涩.(sè) 莅.(lì)临萧瑟.(sè)C.萌.( méng)发娇媚.(mèi) 静谧.(mì) 高邈.(miǎo)D. 抖擞.(shǒu) 水藻.(zǎo) 贮.(zhù)蓄应和.(hé)2 . 下面语句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思。
B. 古老的济南,成立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敝。
C.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B. 参加化装舞会的人们,一个个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C. 花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的成长着,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的皮包里装有身份证、银联卡、手机等其他证件。
B. 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C.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D. 熟练规范的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月考语文试题一、课文根底知识考查(每题2分,共32分)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修禊(qì)事流觞(shān)曲水放浪形骸(hái) 桂棹(zhào) 枕藉(jia) .....B.齐彭殇(shān) 临文嗟悼(dào) 孤舟嫠(lí)妇愀(qiǎo)然 ....(páo)樽C.萧君圭(uī) 无物相(cǒn) ..xiàn之山川相缪.liáo 庐冢.piān舟D.字平父(fù) 冯(zhǔ)之上 ..f?ng虚御风江渚.槊(shu?) .2.以下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清流急湍畅叙幽情游目聘怀列序时人B.概当以慷余音凫凫幽壑潜蛟扣弦而歌C.世殊事异凭虚御风幽暗昏惑一叶偏舟D.横槊赋诗沧海一粟举酒属客旌旗蔽空3.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有碑道,其文漫灭D.长乐王回身父4.以下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所以游目骋怀(开畅胸怀) 极视听之娱(穷尽) ...B.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 方其破荆州(正当)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 七月既望(农历十五)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 无物以相之(帮助) ..5.以下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火尚足以明也常在于险远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六王毕,四海一.....匏.扁.酾(shī)酒横.第 1 页共 9 页C.一觞一咏始舍于其址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 ....6.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既其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A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 pǐ)谷,棒上系.( jì)一条长绳.( shénɡ)。
B、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dàn )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 xiū)咻的声音,我挨打了!C、他能把背拱.(ɡǒnɡ)得好高,他的身上还能迸.( bènɡ)出火花。
D、它是一只候.( hóu )鸟,它并不嫉.(jì)妒那些美丽的鸟儿。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但所得的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B、蓝色的烟雾像云似的迷漫在这些黑树之间,慢慢地在水面上向远方漂去。
C、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宵里去了。
D、三味书屋的扁下有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下课的铃声响过后,操场上顿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节假日期间,各大商场掀起了大减价热潮,吸引了大量来势汹汹....的顾客。
C、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四周古道,如今已经变成少有人来的人迹罕至....的沙漠。
.D、《童年》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他热情洋溢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通过老师的教导,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D、初中生提高听课质量讲究三忌:一忌不可开小差,二忌不动脑,三忌不做笔记。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隶:属于B.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C.仲永之通悟..通悟:通达聪慧 D.贤.于材人远矣贤:贤明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传一乡秀才观之.或以钱币乞之.B.并自为其.名其.文理皆有可观者C.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D.其诗以.养父母或以.钱币乞之6.下列对文段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在历史上有不少名人著书立说,论述有关“神童”的问题,但这个问题论述得比较全面的还是王安石。
B.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指物作诗立就”“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三个阶段。
C. 方仲永的“邑人”是非常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可以看出。
D.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的教育。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天的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三、翻译、默写(共10分)8、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分)(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分)9、默写名篇名句。
(6分)(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首默写)(2分)①,一切都将会过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②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③,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2)请完整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4分)三、课内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乌”,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②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啊,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10.选出选文第①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动词()(3分)A. 扫架撒牵看拉扣B. 扫支撒缠看拉罩C.扫撑放系牵拉罩 D. 扫支撒系牵拉罩11.作者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而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12.指出选文第②段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13.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学习,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知识答卷;成长,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人生答卷……请以“答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B卷一、诗歌鉴赏。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泗水: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1、首句点明出游的、,下三句写“寻芳”的。
2、试赏析“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所包含的哲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秦兴师临周求九鼎①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
颜率②请借救于齐。
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
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
”齐王大说,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
颜率复诣齐。
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
”颜率曰:“不可。
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
”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楚,必不出。
”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③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①九鼎:相传为大禹所铸,天下九州的象征。
②颜率:人名,周国之谋士。
③疾:迅速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1)周君患.之()(2)发师.救周()(3)颜率复诣.齐()(4)子之数.来者()4.翻译下列句子。
(6分)(1)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
(2分)三、课外现代文名著阅读。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
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干、肝、肺、牛肚子。
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6.文段中外祖父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2)7.具体表现在哪些事情上?请简要概括。
(2)(二)阅读下面的文章 , 然后完成 8~12题。
(18 分 )差一分钱(1)父亲一定有心事。
(2)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
(3)父亲是在寻一个人。
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
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
(4)父亲才五十岁,身体却有些不好。
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肺来,脸憋得像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
医生说,是肺癌!晚期。
(5)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若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
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
(6)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
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 QQ 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吧。
(7)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
(8)入秋。
温暖如春。
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
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
走在长长的巷子,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锟饨担的敲梆声。
(9)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
“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父亲说。
(10)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
(11)从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十九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着跳越“龙门”。
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
(12)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
孩子嘛,难免。
(13)那天,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
(14)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
(15)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
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脸颊。
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16)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17)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
(18)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
教室里很寂静。
(19)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
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