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第五课《园林 探幽》ppt
- 格式:ppt
- 大小:7.77 MB
- 文档页数:38
八下第五课《园林·探幽》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
园林艺术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苏州园林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其中蕴涵了建筑、园艺、风俗以及“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人文精神。
苏州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
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
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
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
可谓“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教学中探求苏州园林的“精、巧、灵、雅、意、美”是课程的重心,建筑技巧和造园手法则是支撑园林精髓的基石。
本课时以江南园林中的审美节点展开,探求以点及面地层层深入。
以江南园林中的一个点进入,如漏窗,以点及面展现园林中的“精、细、巧、雅”。
课题:园林·探幽——漏窗之美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从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中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品质,了解漏窗与造园艺术的关系。
技能目标:从审美角度充分认识园林中漏窗的形式和内容。
了解欣赏并设计一幅漏窗。
情感目标:通过漏窗的图案元素,感受别具匠心的艺术特色及浓厚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园林中漏窗的形式和内容,漏窗的图案元素,漏窗与造园艺术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相关的园林照片图片资料,视频。
其中以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为主,包括漏窗、题咏、砖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一)投影图片: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外观及内部苏州园林庭院“明轩”的图片。
(二)教师说明:明轩是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造园工匠应邀在大都会博物馆建造的园林庭院(三)学生思考:在大都会博物馆展示苏州园林,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四)自学课本,介绍园林。
归纳:苏州园林是我国现存的私家园林的代表。
书本小卡片,199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