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1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27
《金子》第1课时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不得不离去另谋生路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靠意外的收获上不现实的,要想获得成功或财富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二、学情分析江苏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金子》是一个励志故事,通过彼得淘金无果改种花草最终实现梦想的经历,向学生讲述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付出辛勤劳动”这一道理。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学生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把语言的训练和学生的感悟、表达融为一体,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与文本积极对话,以读为本,以悟为本,将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知识建构的同时明理悟情,获得思想启迪。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本课后,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渴望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1.在品词析句中体会人物感情,领悟课文的含义,明白只有善动脑、肯吃苦、能坚持,才能获得财富的道理。
2.在自主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巧妙导入1.每个人都有梦想,老师的梦想是当一位教师,现在我实现了我的梦想。
你的梦想是什么?师生共同畅谈梦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梦想有关的课文,揭题。
师生共写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教师相机指导。
3.指名分段读文,注意正音。
(三)读议课文,促进感悟1.学习第一部分(第1-3小节)(1)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无意中发现的金子却吸引了很多淘金者,这些人有什么表现呢?(理解:蜂拥而至)他们都带有一个什么样的梦想?(2)满怀梦想而来,却失望而归,他们心情怎样?你能读出来吗?(3)彼得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也有与淘金者一样的梦想,那就是(挖到金子),可他却与其它淘金者有着不同的表现,读2-3小节,用笔划出不同表现的词语。
《金子》教学设计屏南县光华小学韦敦芳教材简析:《金子》这篇课文既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性,又有深刻的哲理性,讲的是彼得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
作者通过前后两个故事片段挖金、种花和其他淘金者与彼得的烘托与对比,既成功塑造了勤劳、坚强的彼得形象,又深入浅出地为学生揭示了一个道理:要想获得财富或者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必须拥有智慧的头脑,抓住机会,实现梦想。
设计理念:生本的课堂强调关注学生生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的机会还给学生,老师简简单单地教,学生丰富多彩地学。
结合本文特点,创设生本对话的广阔空间,鼓励学生深入探究阅读,通过对比、想象、朗读,将语言的训练和学生的感悟、表达融为一体,在与课文主人公一起“寻金”的过程中,走一回挖掘语文探究阅读“真金”的过程。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学习通过故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习抓关键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学习能力。
4.通过对比、想象、朗读,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善于观察思考、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探究阅读文本,学习抓关键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比、想象、朗读,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学生阅读有关美国西部大开发的小故事,收集有关实现理想的名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学习通过故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探究阅读课文第一部分,通过抓关键词句和对比,初步感受彼得的勤劳。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三年级语文学科上册导学案本周习惯养成:学习时间:月日课题22.金子课型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付素芳审核人学习小主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借助文中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重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学习难点借助文中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时间预设导学过程一、学情调查1、认读词语。
附近谋生唯一埋头苦干坑坑洼洼若有所悟装扮挖掘即将蜂拥而至一无所获倾盆大雨2、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样的梦想?最终他有没有实现自已的梦想?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学习引导(1):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学习引导(2):1、自由轻声读课文,用自已的方式理解下列词语。
埋头苦干倾盆大雨若有所悟蜂拥而至一无所获2、同桌互说,并互相补充。
(二)展示交流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3、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4、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二)展示交流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展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围绕“金子”一词用几句话说一说。
(二)展示交流1、彼得·弗雷特到底有没有找到“真金”?2、说说课文的段落。
五、学习板块(四)(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金子》(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方法随文理解部分新词意思,并掌握一些解词的方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说说段意,并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4、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提问,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就像杨利伟叔叔,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能够飞向太空,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你们的梦想又是什么呢?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跟梦想有关(板书课题),看到“金子”,你想到什么?金子是很贵重的,于是就有这样一群人为了获得财富(出示淘金图),看,他们在干嘛?讲解“淘金”:知道什么是“淘金”吗?(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选出沙金。
)3、我们来认识一位淘金者,教读主人公姓名和地名:(1)先熟悉一下他的名字,谁来读?(出示:“彼得·弗雷特” 认读)彼得·弗雷特姓什么,叫什么?谁来叫叫他的名字?课文后面亲切称他为——彼得。
(2)彼得和一群淘金者们到哪儿去淘金?(出示:萨文河畔)4、再次读题。
二、初读感知。
1、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彼得去淘金吧!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特别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
2、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出示词串)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不甘落空默默挖掘埋头苦干倾盆大雨若有所悟培育花苗实现梦想不无骄傲找到真金3、分行出示学习:(1)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指名读,正音。
(“兴”是一个多音字。
)★指名读第一小节,随文理解“蜂拥而至”“一无所获”。
★这一节告诉我们什么?指导用“谁+干什么+结果”概括意思。
(2)不甘落空默默挖掘埋头苦干★指名读。
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这些词都是写——彼得挖金子的,读好词串。
《22 金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课文第一段,感受淘金者们一无所获的失望心情,弄清他们一无所获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由梦想引入课文师谈中国梦,生说自己的梦想。
师: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
“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质疑课题,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1、板书课题:金子,学生质疑2、出示读书要求,学生朗读课文。
3、检查读书效果(词语)4、默读课文,用上这些词(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出示第一句话:听说……2、品读词语:听说,只听来的话,不一定可靠,所谓“耳听为虚”无意中,是无心之为,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说明萨文河畔有金子是不确定的蜂拥而至,许许多多的人像蜜蜂一样拥到萨文河畔他们心里怎样想,心情怎样?3、结果呢?(一无所获,扫兴离去)4、彼得心里是怎样想的?(不甘心)前一天晚上,他带走了家里所有的钱,信心满满地对妻子说:“。
”第二天早上,临出门,手里抱着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说:“。
”经过邻居门口,他对浇花的大叔说:“。
”当别人嘲笑他时,他对着嘲笑他的人说:“。
”彼得甘心就这样收拾行李回家吗?彼得又是怎么做的呢?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彼得的不甘心?几个月后,心情怎样?指导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五年以后,就在这块一丁点儿金子也没有的土地上,彼得找到了“金子”。
他找到的是金光闪闪的金子吗?他是怎么找到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课文。
五、指导写字甘、买、实。
三年级语文教案:金子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由梦想引入课文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
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
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四、自学课文。
要求:(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
(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五、检查: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3、回答上面的问题。
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六、作业:1、写字。
2、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