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 刑法基本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651.00 KB
- 文档页数:19
幻灯片1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第二节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第三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幻灯片2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所特有的,贯穿于刑事立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幻灯片3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发展(一)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幻灯片4刑法适用的三大危险●(1)一旦发生引起人心理冲动的案件,感情上的处罚要求强烈,而不顾刑法有无明确规定就予以处罚●(2)因为行为人的主观恶劣,而不管行为客观上是否侵犯了法益就予以处罚●(3)因为侵犯了法益,而不问行为人主观内容就予以处罚幻灯片5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刑法第3条幻灯片6(二)罪刑法定主义的历史发展●(1)干涉性:法介入、规制个人行动的细节特别是私生活●(2)恣意性:事先并不明确对什么样的行为处以何种刑罚,法官对案件能够进行相当程度的自由裁量●(3)身份性:相同的行为,因为行为人社会身份的不同而致处罚的有无和程度的差异●(4)苛刻性:刑罚的残酷。
死刑、身体刑占刑罚的大部分幻灯片7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二)罪刑法定主义的历史发展●最早渊源是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率先阐述罪刑法定主义幻灯片8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二)罪刑法定主义的历史发展●费尔巴哈在《刑法学教科书》中第一次使用“罪刑法定”一词,并极力倡导将其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后被美国的宪法文件吸收。
确立了以“正当法律程序”形式表现的英美法系的罪刑法定原则幻灯片9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二)罪刑法定主义的历史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渊源是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1791年《法国宪法》以及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幻灯片10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法前已经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法国《人权宣言》(1789)第8条幻灯片11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不论违警、轻罪或重罪,不得判处犯罪前法律未规定的犯罪——《法国刑法典》(1810)第4条幻灯片12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中国古代没有罪刑法定原则的存在●清末修律时,该原则被引进到中国。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述
1、刑法基本原则不仅对刑事司法而且对刑事立法也具有指导和制约意义。
2、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应具有全局性和法定性特征。
刑法第3、4、5 条规定了三大基本原则
二、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1、三权分立理论
2、心理强制说
思想理论基础
1、民主主义(人民的事情,由人民说了算)
习惯、民意能否成为裁判的依据?
2、人权尊重主义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主要要求
1、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要求司法执法机关据以定罪量刑的法应为一个国家的法律,“法”指狭义的法律
习惯法是能否成为刑法渊源的?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备案
2、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可以溯及既往。
变通为:从旧兼从轻,仅适用于未决犯,但并非禁止一切事后法,而是禁止事后重法溯及既往
3、禁止类推
但并非禁止一切类推解释,而是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有罪类推
4、禁止不定期刑。
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定罪上平等,量刑平等,行刑平等。
但在制刑上存在问题,及立法上是不平等的。
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