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基本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4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子·任法》
n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备内》
n “在法律面前,所有公 民都是平等的”,即 “在权利方面,人人生 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 等的”。
《人权宣言》
n 《宪法》中都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n 1997年刑法第4条规定,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 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 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 权。”
n 重刑主义 :“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 则重者无以至也。”
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演变
n 直到近代,罪刑均衡的思想才得以确立。
n 衡量犯罪的标尺是犯罪对 社会的危害。犯罪对社会 的危害越大,促使人们犯 罪的力量就越大,制止人 们犯罪的手段就应当越强 有力,这就要刑罚和犯罪 要相对称。
贝卡里亚
四、正确理解、适用平等原则
n (二)正确适用平等原则 ——反对特权。
n 古代的八议制度:议亲,议故, 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 勤,议宾
第三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演变
n 刑法存在一个从野蛮到人道,从苛刻到合 理,从任意到确定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n 同态复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n 在刑法的渊源上,允许习惯法成为刑法 的间接渊源。
n 在刑法的溯及力上,允许采用从旧兼从 轻原则。
n 在刑罚的种类上,允许采用相对的不定 期刑。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
n 民主主义
n 首先,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产生和运 行体现了民主原则。
n 其次,刑法的内容体现了民主主义。
n 尊重人权主义
n 法律必须使国民产生安定感,能够事先 预测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即对法律, 国民有预测可能性。
张汤
n 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 死岳飞
秦桧
n 一个“明”字,一个“清” 字,都不能随便使用,因此 而遭杀身之祸的也大有人在 。
n 李驎虬 《虬峰集》里有“杞 人惊转切,翘首待重明”之 句;徐述夔《一柱楼诗集》 里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 清都”之句;胡中藻《坚磨 生诗钞》里有“一把心肠论 浊清”之句,这些都是死罪。
n “朕即国家!”
路易十四
n 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 定刑罚,超越法律限度的 刑罚就不再是一种正义 的刑罚;任何一个司法 官员都不得以热忱或公 共福利为借口,增加对犯 罪公民的既定刑罚。
贝卡里亚
n 心理强制说: 用法律进行威吓。
“近代刑法学之父”费尔巴哈
n 无法律则无刑罚 n 无犯罪则无刑罚 n 无法律规定的刑
公平的诉求。 n 第五,刑法本身的要求。
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体现
n 第一,平等地定罪 n 第二,平等地量刑 n 第三,平等地行刑
四、正确理解、适用平等原则
n (一)正确理解平等原则
n 正确理解人人平等原则与刑罚 个别化的关系
n 不能否定因犯罪人或被害人特 定的个人情况而在立法上、司 法上允许定罪量刑时有特殊的 考虑。
n 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得作为刑 法的渊源。
禁止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
n 禁止事后法
n 从旧兼从轻
禁止类推解释
n 类推解释
类推解释,是指需要 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 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 本相似时,将后者的 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
n 扩大解释
禁止绝对 不定期刑
(二)实质的方面
n 1.明确性
79年刑法中的罪名:流氓罪、投机倒把罪
n 2.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n 3.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

四、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 和司法适用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
n 1、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n 2、取消了1979年刑法典第79条规定的类
推制度 。 n 3、重申了1979年刑法典第9条关于刑法在
溯及力问题上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 n 4、在分则罪名的规定方面也较为详备。 n 5、在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或罪状以及各种
犯罪的法定刑设置方面,增强了法条的可 操作性。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
n 1.正确认定犯罪和判 处刑罚
n 2.正确进行司法解释
第二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n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大治”。
罚则无犯罪
n 美国《模范刑法典》 第1.05条第1款规定, “犯罪或者违警罪必 须由本法典或者本州 其他制定法规定”。
绝对罪刑法定原则
n 绝对禁止适用类推和扩大解释 n 绝对禁止适用习惯法 n 绝对禁止刑法溯及既往 n 绝对禁止法外施刑和不定期刑
相对罪刑法定原则
n 在定罪的根据上,允许有条件地适用严 格限制的扩大解释。
一、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和价值
n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 容:一是指立法上的平等,二是指司法上 的平等。
n 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立法平 等是司法平等的前提,而司法平等则是立 法平等得以实现的保证。
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价值
n 第一,有利于保障公民 自由。
n 第二,有利于保护法益。 n 第三,有利于预防犯罪。 n 第四,有利于满足民众
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嬗变
n 1.基于报应主义的罪刑均衡原则
n 黑格尔
n “犯罪的扬弃是报复,因 为从概念上说,报复是对 侵害的侵害,… …不是侵 害行为特种性状的等同, 而是侵害行为自在地存在 的等同,即价值的等同。 ”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n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 n 第二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n 第三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n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所特 有的、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对 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均具有指导 和制约意义的根本性准则。
n 罪刑法定原则 n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n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n 主客观相一致原则 n 罪责自负原则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
n 第三条 法律明文 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为犯罪行为的,不 得定罪处刑。
n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n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演变
n 子产:“铸刑鼎” n 孔子:“刑不可知, 则威不可测 ”
n 张汤:异九卿,见令不便, 不入言而腹诽,论死。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n 形式的侧面 n 实质的侧面
Biblioteka Baidu
(一)形式的方面
n 法律主义
n 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成文 的法律; 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
n 其具体要求是:
n 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 律,故行政规章不能制定刑法;
n 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由本国通用的文字表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