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27
一、言语障碍的概念(一)有关的名词术语言语障碍又称为语言障碍、语言残疾或言语、语言障碍,也有的称之为言语或语言异常、言语或语言缺陷等,我国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采用的是言语残疾。
严格来说,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类不同的障碍,因为言语是运用语言的口语过程,而语言则是一种相对于这个口语过程的包含语法规则和发音要求的符号系统,是言语的工具。
因此,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这些现象都称为言语障碍或语言障碍。
本书也就认同习惯,不对这两种现象加以明确区分,并且把上述术语看成是含义相同的术语。
1.语言发育障碍(1)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2)感受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言语的理解倍该病病因不明,早年认为与感知功能障碍脑损伤及遗传因素有关都无明确的理论或证据支持。
也有研究认为,可能发生在听力辨别受损的基础上多数儿童对环境中声音的反应好于交谈声音。
(3)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Landau-Kleffner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理解性失语是指患儿在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病后丧失了感受性和表达性语言功能,因此本综合征又称为“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
在一开始出现言语丧失的前后2年中,出现累及一侧或双侧颞叶的阵发性脑电图异常或癫痫发作而非语言智力和听力正常本病原因不明,但临床特征提示有可能是脑炎所致。
2.言语发育障碍(1)特定言语构音障碍:是一种特定言语发育障碍,患儿运用语言的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特定言语构音障碍在言语障碍患儿中占很大比重然而病因尚不明了。
获得语音的年龄以及不同语音的获得顺序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正常发育儿童在4岁时常有发音错误到6岁时能学会大多数语音,尽管可能存在某些复合音的发音困难,但不应妨碍交流。
到11~12岁时应能掌握几乎全部发音。
发音学习延迟和偏差的儿童常出现以下症状。
①讲话时发音错误使人很难听懂,“讲话像外国人”。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与教学法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language)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们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社会现象。
言语(speech)是指人们说的话,也就是个体发出的声音(sounds),它是语言的个体部分,属于心理物理现象。
言语分为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内部言语包括读、说、听、写几种形式,即包括口头语和对话语。
口头言语指人们用自身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又分独白语和对话语。
言语活动是一个复杂过程,有多种感官和大脑中枢的参与。
言语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实际是两类特殊儿童。
一、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概念1、言语障碍言语障碍是指说话时的反常现象,它是指产生和运用口语的障碍。
言语障碍者是超过正常限度的言语异常的人。
是指由生理和心理原因造成理解或运用语言的能力出现缺陷,而不能正常地进行语言交往活动。
言语障碍广义上包括所有的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狭义上主要之口语表达能力出现的缺陷,包括发声、构音以及语流的异常。
这类障碍可在说话者用口语交流时被察知。
言语障碍一般分为三个类型:构音障碍、发声障碍、语流障碍。
造成言语障碍的原因,从生理生讲,包括语言器官的先天缺陷,如唇裂、腭裂,大脑语言运动中枢的损伤,听力残疾、精神和某些神经系统的疾病等。
从心理上讲,包括因受到突然的刺激、父母过于严厉、说出的话经常遭到别人的嘲笑、儿童对自己的语言表达缺乏信息等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感。
2、构音障碍构音系统包括口腔、舌、软腭、唇和下颌。
构音障碍是指在构音过程中,构音的方法、位置、强度以及各构音器官配合不协调等出现问题,导致语音的改变。
从构音错误的类型上,将构音障碍的分为四类:①音的替代,指用错误的读音代替正确的读音,如:把肚(du)子读成兔(tu)子;②音的扭曲,指无法发出正确的读音;③音的省略,指把部分音省略掉了,读把飘(piao)读成跑(pao),把i省略掉了;④音的添加,指添加了原本没有的音,如把谈(tan)读成(tian)。
《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心理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 学习针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干预方法和教育策略。
4. 提高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关注和关爱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定义与分类定义: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是指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语音、语法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
分类:按照障碍类型可分为发音障碍、听力障碍、表达障碍等。
2. 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特点语言发展迟缓:相比同龄儿童,语言发展水平较低。
沟通能力有限:难以理解他人意图,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社交互动困难:缺乏与同龄儿童的互动,难以建立友谊。
3. 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家族中如有言语与语言障碍史,孩子患病的可能性较大。
环境因素:早期教育环境的影响,如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氛围等。
生理因素:出生时的身体状况、神经系统发育等。
4. 针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干预方法早期干预:发现症状后及时进行语言治疗和康复训练。
教育康复: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等方式,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5. 针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策略个性化教学:根据儿童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重复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儿童的语言技能。
激励机制:设置合适的目标,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社会支持:提高社会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关爱,消除歧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定义、分类、特点、影响因素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针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干预方法和教育策略。
4. 实践操作法:模拟教学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活跃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报告质量。
一、言语障碍的概念(一 )有关的名词术语言语障碍又称为语言障碍、语言残疾或言语、语言障碍,也有的称之为言语或语言异常、言语或语言缺陷等,我国 2006 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采用的是言语残疾。
严格来说,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类不同的障碍,因为言语是运用语言的口语过程,而语言那么是一种相对于这个口语过程的包含语法规那么和发音要求的符号系统,是言语的工具。
因此,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这些现象都称为言语障碍或语言障碍。
本书也就认同习惯,不对这两种现象加以明确区分,并且把上述术语看成是含义相同的术语。
1. 语言发育障碍(1)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
其发生率学龄儿童约为 3%~10%,男孩比女孩多 2~3 倍(2)感受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言语的理解低于其智龄所应有的水平几乎所有患儿的语言表达都显著受损也常见语音发育异常。
学龄中的发生率约为 3%~10%,男孩比女孩多 2~3 倍该病病因不明,早年认为与感知功能障碍及遗传因素有关但都无明确的理论或证据支持。
也有研究认为,可能发生在听力区分受损的根底上多数儿童对环境中声音的反响好于交谈声音。
(3 )伴发的获得性失语(Landau-Kleffner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理解性失语是指患儿在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病后丧失了感受性和表达性语言功能,因此本综合征又称为“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
在一开始出现言语丧失的前后 2 年中,出现累及一侧或双侧的阵发性脑电图异常或癫痫发作而非语言智力和听力正常本病原因不明,但临床特征提示有可能是所致。
2.言语发育障碍(1 )特定言语构音障碍:是一种特定言语发育障碍,患儿运用语言的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特定言语构音障碍在言语障碍患儿中占很大比重然而病因尚不明了。
获得语音的年龄以及不同语音的获得顺序存在着明显的正常发育儿童在 4岁时常有发音错误到 6 岁时能学会大多数语音,尽管可能存在某些复合音的发音困难,但不应阻碍交流。
小儿言语和语言障碍【病因】(一)发病原因各种原因的听力障碍影响言语的障碍;各种原因的智能迟缓为言语障碍最常见原因;患有神经精神性疾病,如神经系统的病变,孤独症、焦虑症等,或社会环境问题的影响均可致言语障碍。
(二)发病机制1.儿童语言发育语言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成分,这两者是动态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起始于儿童早年的发育。
语言发育由于受生物因素和环境的影响,个体差异很大。
语言发育及有关语言的大脑功能存在着性别差异。
最近使用功能性磁共振对语言的研究表明在语言信息处理中,女性较男性在神经系统中有更多的激活;男性大脑的激活具有一侧优势,主要在左脑下额叶角回区,而女性则两侧大脑的相应区域均较活跃。
这可解释为什么在儿童早期,男孩的语言问题多于女性。
语言发育进程如下:(1)前语言期(出生~12个月):当小儿在开口说话之前,已经有了语言的使用,而这时沟通的方式是非言语的,如眼神的交流、微笑等,而且在这种方式的沟通中,逐渐学会语言交往的规则。
例如,成人与小儿玩“躲猫猫”游戏中体现了共同的参与,而且培养小儿在交往中的“轮流”行为。
这一时期的小儿主要是开始发音,大约3~4个月时,小儿有反复的咿呀作声,8个月时,发声已有辅音和元音的组合,12个月时会使用1个字,同时用姿势表示意思,如挥手表示再见,用小手指点图片等。
(2)初语言期(1~3岁):这时的小儿使用词语表示他们已经知道的事物,用词语与他人交流,但体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尽管如此,小儿仍继续用非言语的方式,并且与说话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进行交流。
12~18个月的小儿会用单词,词汇增加到20个;18~24个月的小儿进入2个单词组合的阶段,如果小儿对某一事物很熟悉时,他们在交流中能按照规律组合词语,于是开始出现了句子,这个阶段的词汇增加到数百个,模仿能力增加,交流中的话题增多,显示较好的灵活性;24~36个月的小儿,词汇量明显增多,而且能将以前学到的词汇应用在交流中,例如能表达意图和数量,此时的小儿用词较恰当,而且能用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希望、兴趣等。
《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心理发展》教案第一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定义及分类掌握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主要症状和表现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1.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定义及分类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主要症状和表现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常见情况讲解与讨论:分析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症状和表现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第二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2.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掌握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治疗方法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教育策略2.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治疗方法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教育策略2.3 教学活动讲解与讨论:介绍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一些语言治疗活动,体验语言障碍儿童的学习过程小组讨论:探讨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教育策略第三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3.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治疗方法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教育策略3.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治疗方法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教育策略3.3 教学活动讲解与讨论:分析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小组讨论:探讨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教育策略第四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4.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重要性掌握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方法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4.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重要性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方法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4.3 教学活动讲解与讨论:介绍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重要性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一些家庭教育活动,体验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学习过程小组讨论:探讨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第五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评估与干预5.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评估方法掌握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干预策略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康复过程5.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评估方法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干预策略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康复过程5.3 教学活动讲解与讨论:介绍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评估方法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一些评估活动,体验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康复过程小组讨论:探讨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干预策略第六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6.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挑战掌握促进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理解社会支持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挑战促进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社会支持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影响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常见问题案例分析:分享成功案例,讨论如何帮助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改善社会交往能力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社交场景,让学生练习如何与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有效沟通第七章:特殊教育环境下的言语与语言治疗7.1 学习目标了解特殊教育环境中言语与语言治疗的特殊性掌握特殊教育环境中言语与语言治疗的方法理解特殊教育环境中言语与语言治疗的目标7.2 教学内容特殊教育环境中言语与语言治疗的特殊性特殊教育环境中言语与语言治疗的方法特殊教育环境中言语与语言治疗的目标7.3 教学活动讲解与讨论:介绍特殊教育环境中言语与语言治疗的特殊考虑因素观察学习:组织学生观察特殊教育环境中的言语与语言治疗实际操作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设计适合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活动第八章:辅助技术在言语与语言治疗中的应用8.1 学习目标了解辅助技术在言语与语言治疗中的作用掌握常用的辅助技术工具及其操作方法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辅助技术8.2 教学内容辅助技术在言语与语言治疗中的作用常用的辅助技术工具及其操作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辅助技术8.3 教学活动讲解与演示:介绍辅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尝试使用辅助技术工具讨论与评价:学生讨论辅助技术的优缺点,并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辅助技术第九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职业规划9.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未来可能面临的职业挑战掌握为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制定职业规划的步骤理解职业规划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未来可能面临的职业挑战为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制定职业规划的步骤职业规划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影响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未来可能选择的职业道路案例研究:分析成功案例,了解如何为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制定有效的职业规划角色扮演:模拟职业规划咨询场景,学生练习如何为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提供职业规划建议第十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辅导10.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需求掌握针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辅导技巧理解心理辅导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综合影响10.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需求针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辅导技巧心理辅导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综合影响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挑战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的心理辅导案例,讨论其有效性和可复制性角色扮演:模拟心理辅导场景,学生练习如何与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进行有效沟通和心理辅导第十一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营养与健康11.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营养需求掌握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健康管理策略理解营养与健康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影响11.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营养需求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健康管理策略营养与健康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影响11.3 教学活动讲解与讨论:介绍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管理实践操作:学生参与制作适合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健康食谱小组讨论:探讨营养与健康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综合影响第十二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安全教育12.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安全需求掌握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安全教育方法理解安全教育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重要性12.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安全需求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安全教育方法安全教育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重要性1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安全需求和挑战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的安全教育案例,讨论其有效性和可复制性角色扮演:模拟安全教育场景,学生练习如何与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进行有效沟通和安全教育第十三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支持与资源13.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家庭的支持需求掌握为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家庭提供支持的方法理解家庭支持与资源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影响13.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家庭的支持需求为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家庭提供支持的方法家庭支持与资源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影响1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家庭的支持需求和挑战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的家庭支持案例,讨论其有效性和可复制性资源调查:学生调查当地可用的支持资源,讨论如何将这些资源介绍给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家庭第十四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社区融入14.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在社区中的融入需求掌握帮助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融入社区的方法理解社区融入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影响14.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在社区中的融入需求帮助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融入社区的方法社区融入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影响1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在社区中的融入需求和挑战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的社区融入案例,讨论其有效性和可复制性社区实践: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练习如何帮助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融入社区第十五章: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未来趋势与挑战15.1 学习目标了解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面对未来挑战的应对策略理解持续关注与研究的重要性15.2 教学内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未来发展趋势面对未来挑战的应对策略持续关注与研究的重要性1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研究综述:学生综述最新的研究进展,了解领域内的最新动态未来规划:学生分组制定针对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未来发展计划,讨论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的教案,内容包括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基本概念、语言发展、心理特点、家庭教育、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特殊教育环境下的治疗、辅助技术的应用、职业规划、心理辅导、营养与健康、安全教育、家庭支持与资源、社区融入以及未来趋势与挑战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