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同行:认识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 格式:docx
- 大小:15.44 KB
- 文档页数:3
儿童语言发展中的语言障碍与辅导方法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而儿童语言发展是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
然而,一些儿童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对他们的语言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语言障碍,并提供一些辅导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
一、语言障碍的种类1.1 语音障碍语音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表达中遇到的发音问题。
常见的语音障碍包括口齿不清、替换音、省略音以及重复音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别人难以理解他们的表达,给他们带来沟通困难。
1.2 语法障碍语法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表达中遇到的语法结构问题。
他们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句子结构、时态混淆、主谓一致错误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语言流畅度和句子理解能力。
1.3 词汇障碍词汇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表达中遇到的词汇选择和使用问题。
他们可能会使用不恰当的词汇、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出现词汇困顿的情况。
这些问题会限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1.4 交流障碍交流障碍是指儿童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遇到的困难。
他们可能会缺乏针对不同场景和对象的交流技巧,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思,理解他人的意图或回应他人的提问。
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社交互动和语言学习。
二、辅导方法2.1 十分重要的家庭支持和环境家庭支持和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和家庭成员应提供充分的关注和鼓励,与儿童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
此外,为儿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例如阅读故事书,使用富有表情和声音的语言进行交流。
2.2 与专业人员的合作当儿童遇到语言障碍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语言治疗师或语言专家能够评估儿童的语言能力,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他们会使用各种方法,如语音矫正、语法训练、词汇拓展和交流技巧训练,帮助儿童克服语言障碍。
2.3 游戏和互动培养语言能力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辅导方法。
通过有趣的游戏,如角色扮演、故事绘本讲解等,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与教学法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language)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们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社会现象。
言语(speech)是指人们说的话,也就是个体发出的声音(sounds),它是语言的个体部分,属于心理物理现象。
言语分为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内部言语包括读、说、听、写几种形式,即包括口头语和对话语。
口头言语指人们用自身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又分独白语和对话语。
言语活动是一个复杂过程,有多种感官和大脑中枢的参与。
言语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实际是两类特殊儿童。
一、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概念1、言语障碍言语障碍是指说话时的反常现象,它是指产生和运用口语的障碍。
言语障碍者是超过正常限度的言语异常的人。
是指由生理和心理原因造成理解或运用语言的能力出现缺陷,而不能正常地进行语言交往活动。
言语障碍广义上包括所有的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狭义上主要之口语表达能力出现的缺陷,包括发声、构音以及语流的异常。
这类障碍可在说话者用口语交流时被察知。
言语障碍一般分为三个类型:构音障碍、发声障碍、语流障碍。
造成言语障碍的原因,从生理生讲,包括语言器官的先天缺陷,如唇裂、腭裂,大脑语言运动中枢的损伤,听力残疾、精神和某些神经系统的疾病等。
从心理上讲,包括因受到突然的刺激、父母过于严厉、说出的话经常遭到别人的嘲笑、儿童对自己的语言表达缺乏信息等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感。
2、构音障碍构音系统包括口腔、舌、软腭、唇和下颌。
构音障碍是指在构音过程中,构音的方法、位置、强度以及各构音器官配合不协调等出现问题,导致语音的改变。
从构音错误的类型上,将构音障碍的分为四类:①音的替代,指用错误的读音代替正确的读音,如:把肚(du)子读成兔(tu)子;②音的扭曲,指无法发出正确的读音;③音的省略,指把部分音省略掉了,读把飘(piao)读成跑(pao),把i省略掉了;④音的添加,指添加了原本没有的音,如把谈(tan)读成(tian)。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家庭干预指导方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2岁时最常见的发育性问题之一,国外报道的发生率约15%。
语言发育迟缓不仅影响儿童与社会的交流能力,而且对其将来的阅读、理解、计算能力造成影响,导致学习困难。
目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已引起众多医学者的关注,然而患儿家长却对此病普遍认识不足,在患儿发病早期不以为然,大多采取等待、观望的方式。
其实0-3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儿童语言能力发育的关键期,此时期进行早期干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管孩子每周接受正规的语言治疗师的训练是几次,家长都需要每天抽出1至2个小时进行家庭训练。
家庭训练方案指导一、理解训练:语言前阶段的儿童,训练其注意外界人与物的存在、进行事物匹配、选择的能力。
选用不同范畴的卡片(彩色、无文字):如水果、动物、生活用品等,如向患儿出示2张,说出其中一张的名称,让其指认,卡片数量根据能力由少到多,内容由熟悉到陌生。
二、操作性课题的训练:镶嵌板和智力箱,从少到多,简单到复杂,提高整体智力水平。
三、记忆能力的训练:反复识记人名、地名、电话号码等。
四、注意力训练:穿珠子、听故事回答问题等。
五、认知能力的训练:大小、颜色的识别、猜谜语,算术等六、表达的训练:在家中、社会中应随时随地地进行,充分引导儿童与人主动交流。
从手势语、象声词(如喵喵、汪汪)到叠声词(猫猫、狗狗)再到成人语,从容易发音的双唇音(b\p\m)开始,从名词、动词的表达再到两词句、三词句、简单句、复杂句、语法的表达训练等。
七、训练时间: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分配训练内容,15-30分钟/次,2-3次/每天。
家长应该在孩子3岁之前多观察孩子的语言发育,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入托后,势必有利于及时发现早期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从而使患儿得到早期干预、早期诊治。
一、言语障碍的概念(一 )有关的名词术语言语障碍又称为语言障碍、语言残疾或言语、语言障碍,也有的称之为言语或语言异常、言语或语言缺陷等,我国 2006 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采用的是言语残疾。
严格来说,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类不同的障碍,因为言语是运用语言的口语过程,而语言那么是一种相对于这个口语过程的包含语法规那么和发音要求的符号系统,是言语的工具。
因此,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这些现象都称为言语障碍或语言障碍。
本书也就认同习惯,不对这两种现象加以明确区分,并且把上述术语看成是含义相同的术语。
1. 语言发育障碍(1)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
其发生率学龄儿童约为 3%~10%,男孩比女孩多 2~3 倍(2)感受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言语的理解低于其智龄所应有的水平几乎所有患儿的语言表达都显著受损也常见语音发育异常。
学龄中的发生率约为 3%~10%,男孩比女孩多 2~3 倍该病病因不明,早年认为与感知功能障碍及遗传因素有关但都无明确的理论或证据支持。
也有研究认为,可能发生在听力区分受损的根底上多数儿童对环境中声音的反响好于交谈声音。
(3 )伴发的获得性失语(Landau-Kleffner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理解性失语是指患儿在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病后丧失了感受性和表达性语言功能,因此本综合征又称为“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
在一开始出现言语丧失的前后 2 年中,出现累及一侧或双侧的阵发性脑电图异常或癫痫发作而非语言智力和听力正常本病原因不明,但临床特征提示有可能是所致。
2.言语发育障碍(1 )特定言语构音障碍:是一种特定言语发育障碍,患儿运用语言的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特定言语构音障碍在言语障碍患儿中占很大比重然而病因尚不明了。
获得语音的年龄以及不同语音的获得顺序存在着明显的正常发育儿童在 4岁时常有发音错误到 6 岁时能学会大多数语音,尽管可能存在某些复合音的发音困难,但不应阻碍交流。
语你同行:认识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儿童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发育性障碍,一半以上的学龄前期语言障碍将持续至学龄期,并导致学习障碍和伴发心理和社会行为异常。
那么对于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否也存在差异呢?
一般来讲,言语障碍是指个体的言语或说话异于常人,使说话内容受损害,既妨碍个体间的交流,又造成自己的不良反应,通常包括构音、发声和语流方面的障碍。
语言障碍则是指个体表现出的语言学知识系统与其年龄不相称,落后于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
言语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1)构音障碍
在构音过程中,发音器官的位置、方式、速度、强度或动作协调发生问题,以致发出的语音产生错误,并影响到对方对说话内容的理解,称为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可分为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性障碍两类。
器质性构音障碍往往存在生理方面的异常,如裂腭、神经功能缺失等。
2)声音障碍
声音障碍又称为发声障碍、声音异常、嗓音障碍,即声音发生异常,通常表现为:
①不恰当的音调(太高、太低、单调、缺乏变化)。
②音量太高或太低,有些儿童说话太轻,甚至可能完全没声音;有些儿童则是持续地大声
说话。
③音质问题,如声音沙哑、尖锐、有呼吸声等。
造成声音异常的原因可能有个体咽喉部疾病(声带疾病-急性、慢性咽喉炎、声带结节、声带息肉),也可能是个体的心理因素、性格、精神刺激导致,尤其是不正确的发声习惯造成。
3)语流障碍
语流障碍的典型表现是口吃,指语流或说话节奏中断,言语不流畅,特别是在有些音节、词语、句子上有迟疑、停顿、重复或延长现象。
语言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语言障碍可分为语言发育迟缓和失语症。
1)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往往表现为表达和理解语言技能方面的障碍,语言技能出现的时间、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造成儿童语言迟缓的原因通常有脑伤、智力落后、听觉障碍、发声器官机能障碍、情绪困扰、环境剥夺等。
2)失语症
失语症是由于大脑功能受损所引起的语言功能丧失或受损,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感染等,其中脑血管病是最常见的病因。
经过以上系统分析,我们了解到语言和言语障碍是存在差别的。
然而对于语言障碍的诊断评估,必须放在一个整体发育的框架下进行,因此,在做语言评估的同时或之前,要进行发育水平或智力评估,一些儿童要进行行为与情绪评估,甚至部分儿童要进行感觉综合功能评估。
其目的就是排除智力发育迟缓、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功能障碍、感觉障碍等导致语言发育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