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341.11 KB
- 文档页数:9
N2级护理人员考核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项是原发性肺结核的护理措施()A、在病情稳定期也要绝对卧床休息B、由于晚上有盗汗现象影响睡眠,可在白天增加睡眠,夜晚减少睡眠时间C、结核患儿活动期应实施消化道隔离D、饮食上应注意低盐少渣,多食流食半流食E、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正确答案:E2.下列哪项不是症状性癫痫的常见病因()A、遗传因素B、尿毒症C、颅内占位D、颅脑损伤E、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正确答案:A3.下列哪项不是保证帕金森病人安全而采取的护理措施()A、除去所有的门槛,以免绊倒病人B、除去一切尖角的家具C、在楼梯两旁加设栏杆D、在门把手附近的墙上增设扶手E、降低坐便器的坐垫正确答案:E4.股骨颈骨折病人容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是()A、骨质疏松B、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骨折畸形愈合D、骨筋膜室综合征E、慢性骨髓炎正确答案:B5.脑血栓形成病人多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其原因是()A、血流变慢易形成血栓B、心排血量减少致脑缺血C、血压波动致脑缺血D、睡眠时头低位易淤血E、下肢静脉血栓堵塞脑血管正确答案:A6.赵女士,48岁。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医生为其取病理后,器械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高压灭菌2次B、将血迹冲洗干净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C、用酒精浸泡D、用环氧乙烷灭菌E、直接高压蒸汽灭菌正确答案:B7.关于干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首选自然干燥的方法B、金属类干燥温度70〜90°CC、塑胶类干燥温度60〜75°CD、不耐热器械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处理E、穿刺针可使用压力气枪进行干燥正确答案:A8.骨肉瘤可见到()A、发病后迅速出现瘫痪B、局部肿块,无触痛,外伤后始发现C、多发生于扁平骨及不规则骨D、表面静脉怒张E、病理性骨折后可自愈正确答案:D9.下列哪项是感染性休克正确的说法()A、感染性休克多数由单一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B、小儿重症肺炎不易引起感染性休克C、常见感染性休克常常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D、全身免疫功能缺陷时极易诱发感染性休克E、以革兰氏染色阳性菌所致者最多见正确答案:D10.下列哪项不是重症肌无力病人禁忌使用的药物()A、奎宁B、庆大霉素C、氯丙嗪D、依酚氯铵E、普萘洛尔正确答案:D11.泌尿生殖瘘的病因很多,下列哪项是最主要的因素()A、膀胱结核B、长期放置子宫托C、生殖器放射治疗后D、产伤E、妇科手术损伤正确答案:D12.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是哪种传播活动类型()A、自我传播B、群体传播C、人际传播D、组织传播E、大众传播正确答案:C13.行为对行为客体所致的影响是()A、行为手段B、行为主体C、行为客体D、行为环境E、行为结果正确答案:E14.颅外感染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A、Reye综合征B、急性上呼吸道感染C、急性中耳炎D、肠炎E、急性尿路感染正确答案:B15.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是A、水平部B、降部和升部C、降部D、球部E、升部正确答案:D16.静脉推注20 %甘露醇脱水属于()A、病原治疗B、改善微循环治疗C、补液治疗D、防治脑水肿及呼吸衰竭治疗E、抗休克治疗正确答案:D17.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不包括()A、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B、痰标本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C、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 4cfu/mlD、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E、血培养分离到病原体正确答案:C18.下列哪项是分权式排班的优点()A、管理者掌握全部护理人力B、根据本部门的人力需求状况有效安排C、激励护理人员的自主性D、提高团队凝聚力E、护士长与护士关系融洽正确答案:B19.能明确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指标为A、腹膜刺激征B、左上腹持续性剧痛C、血淀粉酶>500苏氏单位D、血清钙E、腹痛伴有休克正确答案:C20.某电视台通过播放艾滋病防治宣传短片的形式向观众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这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传播活动()A、群体传播B、大众传播C、人际传播D、组织传播E、自我传播正确答案:B21.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的是()A、醇类消毒剂B、碘酊C、含氯消毒剂D、紫外线消毒E、过氧乙酸正确答案:D22.卵巢恶性肿瘤合并腹水,一次放腹水不宜超过()A、2 000mlB、3 000mlC、1 000mlD、2 500mlE、1 500ml正确答案:B23.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人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最明显时间是()A、6小时B、24小时C、第3天D、第3周E、12小时正确答案:D24.下列哪项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侵犯的部位()A、直肠B、膀胱C、卵巢D、子宫直肠凹陷E、阔韧带正确答案:C25.杨先生,21岁。
2020相关专业知识-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多采用的治疗是A、血浆置换疗法或免疫球蛋白治疗B、扩血管治疗C、抗凝治疗D、抗感染治疗E、脱水治疗2、下列辅助检查对鉴别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脊髓灰质炎有价值的是A、血常规B、肌肉活检C、脑脊液检查D、磁共振成像E、CT扫描3、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颅压高时首选的脱水剂是A、50%葡萄糖液B、20%甘露醇C、50%甘油口服D、呋塞米E、地塞米松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是A、细胞数增高,糖降低B、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C、蛋白降低,细胞数增高D、细胞数增高,糖增加E、细胞数减少,细菌培养阴性5、小儿提睾反射明显的时间为出生后A、1~2个月B、2~4个月C、4~6个月D、6~8个月E、6~10个月6、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特征是A、清亮透明B、混浊呈脓性C、毛玻璃样D、呈血性E、静置24小时有蜘蛛样薄膜形成7、小儿出生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永不消失的反射是B、握持反射C、拥抱反射D、觅食反射E、平衡反射8、典型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变化是A、白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糖升高B、白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糖降低C、白细胞数增高、蛋白降低、氯化物升高D、白细胞数降低、蛋白降低、氯化物降低E、白细胞数降低、蛋白降低、糖降低9、婴儿的神经反射,下列哪项不正常A、觅食反射阳性B、拥抱反射阴性C、握持反射阳性D、巴彬斯基征阳性E、腹壁反射阴性10、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中根本的不同点在于A、脑脊液压力B、细胞数量C、蛋白含量D、氯化物的数量E、脑脊液外观11、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抗病毒治疗可选用A、泛昔洛韦B、阿糖胞苷C、病毒唑D、青霉素E、阿昔洛韦12、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拥抱反射生后3~6月消失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C、3~4个月内小儿克氏征阳性属生理现象D、新生儿提睾反射不易引出E、1岁巴氏征阳性属病理现象13、下列关于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A、早期用药B、大剂量用药C、对症处理D、坚持用药14、下列关于小儿神经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小儿出生时即存在角膜反射B、小儿6个月迈步反射阳性C、小儿6个月拥抱反射阴性D、小儿1.5岁巴宾斯基征阳性属于正常现象E、提睾反射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15、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道D、邻近组织器官感染E、黏膜16、脑瘫小儿做脑干听觉诱发实验阳性率为A、1/4B、1/3C、1/2D、2/3E、3/417、下列关于脑性瘫痪CT检查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脑萎缩B、脑室扩大C、脑室密度增高D、脑积水E、钙化18、下列符合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治疗原则的是A、止惊B、呼吸肌麻痹抢救C、改善脑微循环D、主要是支持治疗E、早期用抗病毒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1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原则为A、自发现本病起用药至青春期B、用药量从足量开始逐渐减少至维持量C、使用有效的神经抑制剂D、睡前顿服E、早餐后顿服20、下列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药物剂量要始终一致B、晚餐后开始顿服D、6岁以下及青春期以后原则上不用药E、以上说法均正确2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原则上不用药的年龄段是A、6岁以上B、青春期以前C、6岁以下及青春期以后D、6岁~青春期E、以上说法均错误22、吉兰巴雷综合征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A、血性脑脊液B、蛋白-细胞分离现象C、蛋白含量与细胞数均增高D、浑浊呈毛玻璃状E、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二、A21、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病后5天出现严重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严重呼吸肌麻痹、发音含糊。
主管护师-护理学专业实践能力-内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单选题]1.神经-肌肉传递阻滞的药物不包括A.庆大霉素B.普鲁卡因胺C.青霉素D.普萘洛尔E.氯丙嗪参考(江南博哥)答案:C参考解析:神经-肌肉传递阻滞的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奎宁、普鲁卡因胺、普萘洛尔、氯丙嗪以及各种肌肉松弛剂等。
掌握“专业实践能力-重症肌无力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2.下列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饮食护理正确的是A.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钾和钙的软食B.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钾和富含钙的软食C.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热量、低钾和富含钙的软食D.低蛋白、高维生素、低热量、低钾和富含钙的软食E.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钾和低钙的软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钾和钙的软食或半流食,避免干硬或粗糙食物。
掌握“专业实践能力-重症肌无力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3.脑血管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者肢体需要制动A.1~3小时B.2~6小时C.5~8小时D.6~12小时E.12~16小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用沙袋压迫止血,股动脉穿刺者肢体制动6~12小时,观察足背动脉是否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等。
掌握“专业实践能力-脑血管造影”知识点[单选题]4.可以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病人是A.血小板减少的病人B.对麻醉剂过敏的病人C.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D.硬膜下积液的病人E.全身感染的病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脑血管造影的禁忌证包括:有严重出血倾向、对造影剂和麻醉剂过敏、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及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的病人,硬膜下积液的病人可以进行脑血管造影的检查。
掌握“专业实践能力-脑血管造影”知识点[单选题]5.椎动脉造影的穿刺部位是A.颈椎1~2横突孔处B.颈椎2~3横突孔处C.颈椎3~4横突孔处D.颈椎4~5横突孔处E.颈椎5~6横突孔处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椎动脉造影:其操作方法与颈动脉造影相似,所不同的是穿刺部位不同,是在颈椎5~6横突孔处直接穿刺椎动脉。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一种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点是急性、对称性、迟缓性肢体瘫痪,伴有周围感觉障碍。
【护理常规】1.休息与运动急性期卧床休息,缓解期和恢复期可床上被动运动或床边活动。
2.饮食护理根据患儿的体重及营养状况,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流食或半流食,保证能量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儿的病情及年龄,采取适宜的营养供给方式,经口进食者避免呛咳,吞咽困难者可鼻饲,按鼻饲护理常规操作,遵医嘱应用静脉营养者,按静脉输液常规操作。
3.用药护理静脉用药时,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合适的输液速度,必要时泵控制速度。
掌握药物的应用要求及不良反应,尤其是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的准确应用与疗效观察。
4.心理护理加强沟通,解除患儿及其家长的恐惧焦虑情绪。
5.病情观察与护理(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肢体运动、感觉障碍、脑神经及自主神经障碍的演变情况。
(2)做好氧气、吸引器、心电监护仪、人工呼吸机、微量输液泵抢救药品及器械的准备。
(3)维持正常的体温、血氧饱和度,遵医嘱吸氧,按吸氧护理常规操作。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改善呼吸功能。
呼吸肌麻痹者,给予人工机械通气,并加强人工呼吸道的管理。
6.基础护理(1)病室布置力求简单,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2)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会阴护理,严重肢体瘫痪者每2h翻身体疗,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床边设置床档,病室内物品安全放置,并有防坠床,防烫伤等安全标识。
(4)记录 24h出入量。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避免感染。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恢复期可下床活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2.饮食指导供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如鱼、肉、蛋、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有咀嚼困难,给予流食(牛奶、果汁等),有吞咽困难,给予鼻饲营养。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护理【护理常规】(一)病情观案1.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深度,随时询问患儿有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无力等不适。
2.定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监测血气。
3评估肢体的活动能力及感觉情况,注意有无吞咽困难、呛咳、呼吸表浅、声音微弱等颅神经受损的表现。
(二)一般护理1.按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鼓励适当自主活动。
3.根据患儿的吞咽和咀嚼能力,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或软食,进食时取半卧位,少食多餐,防止呛咳误吸。
无法自行进食时给予鼻饲。
4.患儿活动障碍时应有人陪护,防止坠床或跌倒。
5.瘫痪患儿不能自行变更体位时,每2-3小时翻身1次,做好压疮预防护理。
6.给予心理支持,减轻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恐惧心理。
(三)专科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
抬高床头,以利于呼吸;定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鼓励患儿咳嗽、深呼吸,必要时吸痰,防止肺不张及窒息的发生。
2.根据病情备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包于床旁。
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护理,呼吸机辅助通气者按其护理常规护理。
3.根据患儿缺氧情况选择给氧方式。
如患儿有胸闷、气短、烦躁、出汗、发绪等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急救处理。
4.康复护理。
(1)肢体功能障碍者,急性期置患肢于功能位,并进行肢体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的幅度由小到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
(2)病情稳定后给予肌力康复训练,指导督促患儿自主活动。
(3 训练原则:根据病情按床上被动运动床上主动运动床边活动下床活动的次序进行,做到强度适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四)健康教育1.向家长讲解病情及预后、治疗护理和检查方法,取得配合,并树立信心。
2.指导患儿锻炼自主呼吸。
3.指导家长为患儿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维持手足的功能位,指导督促患儿保持瘫痪肢体的主动运动,加强对自理生活能力的训练。
4.定期复查。
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治疗措施【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062-01【摘要】: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病因未明、急性起病的以周围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伴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
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的周围神经病。
本文结合临床表现、病因机理、诊疗方法、治疗手段四个方面谈谈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经验【关键词】:急性神经炎;中药治疗表现检查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病因未明、急性起病的以周围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伴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
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的周围神经病。
一临床表现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变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常累及颅神经,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主要症状为肢体对称性瘫痪,呼吸肌麻痹,面肌瘫痪,吞咽和发音困难等。
病机早期主要为湿热浸淫、湿邪侵袭,不能约束筋骨、关节,故肢体痿软无力。
1 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进行性,可在几周或几月内发展,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2 感觉障碍:感觉异常(如刺痛、蚁走感、烧灼样疼痛、麻木等)首先于肢体远端并且逐渐向肢体近端发展。
客观检查进可发现有手套-袜套型深浅感觉减退,病变区皮肤触痛及肌肉压痛、神经压痛。
3 运动障碍:肢体远端对称性无力,病程较久则出现肌肉萎缩。
四肢健反射减弱或消失。
4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变部位皮肤干燥、变冷、苍白或青紫、少汗或多汗,指甲粗糙、松脆。
二、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病理病机1、周围神经的直接感染。
2、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猩红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3、细菌分泌的毒素对周围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如白喉、破伤风、菌痢等。
4、其他原因: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异常球蛋白血症。
慢性进行性或复发性多发性神经炎等。
三、诊断多发性神经炎的方法1、免疫检查:对疑有免疫疾病者,可作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等检测以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花矩形成试验。
神经内科学知识: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神经炎2017神经内科学知识: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由病毒感染或感染后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系统的广泛性炎性脱髓鞘。
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详细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症状体征1.先兆症状发病前常先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腹泻等。
2.运动障碍(1)肢体瘫痪:四肢呈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且常自下肢开始,逐渐波及双上肢,也可从一侧到另一侧。
极少数病人首先仅限于双下肢。
通常在1~2周内病情发展到最高峰,以后趋于稳定。
瘫痪一般近端较重,四肢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壁、提睾反射多正常,少数可因锥体束受累而出现病理反射征。
起病2~3周后逐渐出现肌萎缩。
(2)躯干肌瘫痪:颈肌瘫痪者不能抬头。
肋间肌、膈肌瘫痪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20%~30%),表现为胸闷、气短、语音低沉(似猫叫声)、咳嗽无力、不能平卧、胸式或腹式呼吸运动度减低(一般肋间肌麻痹早于膈肌)及呼吸音减弱,严重者可因缺氧或呼吸道并发症而导致昏迷、死亡。
(3)脑神经麻痹:约半数病人可有脑神经损害,以舌咽、迷走和一侧或两侧面神经的周围性瘫痪为多见,其次是动眼、滑车、展神经。
偶见视盘水肿,可能为视神经本身炎症改变或脑水肿所致;也可能和脑脊液蛋白的显著增高,阻塞了蛛网膜绒毛,影响脑脊液的吸收有关。
3.感觉障碍常为首发症状,以主观感觉障碍为主,多从四肢末端的麻木、针刺感开始。
检查时牵拉神经根常可使疼痛加剧(如Kernig征阳性),肌肉可有明显压痛(双侧腓肠肌尤著)。
客观检查可有手套、袜套样和(或)三叉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减退,也可无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远较运动障碍为轻,是本病特点之一。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初期或恢复期常有多汗,臭味较浓,可能系交感神经受刺激的结果。
少数病人初期可有短期尿潴留,可能因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功能暂时失调或支配外括约肌的脊神经受损所致。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症状不包括A、注意力不集中B、有攻击行为C、参与事件能力差D、智力低E、容易兴奋多动2、多动性障碍的基本特征有A、注意缺陷B、活动过多C、行为冲动D、可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问题E、以上都对3、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尖足B、剪刀步态C、运动过度D、手-口-眼协调E、语言障碍4、属于共济失调运动检查的方法是A、内收肌角的测定B、足背屈角的测定C、指鼻试验D、平衡量表的测定E、直腿抬高试验5、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多采用的治疗是A、血浆置换疗法或免疫球蛋白治疗B、扩血管治疗C、抗凝治疗D、抗感染治疗E、脱水治疗6、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首发症状多数为A、一侧肢体感觉障碍B、双侧下肢无力C、复视D、一侧肢体抽搐E、大、小便失禁7、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表现应除外A、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B、四肢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C、手套袜套状感觉障碍D、一侧面神经瘫痪E、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8、下列关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病毒性脑膜炎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B、病毒性脑膜炎病程大多在1~2周C、病毒性脑炎随体温增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D、病毒性脑炎病程大多在1~2周E、病毒性脑炎多数完全恢复9、以下哪项不是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临床表现A、颜面水肿B、前囟饱满C、偏瘫D、幻觉、失语E、惊厥10、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抗病毒治疗可选用A、泛昔洛韦B、阿糖胞苷C、病毒唑D、青霉素E、阿昔洛韦11、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苦笑面容B、吐奶C、高热D、惊厥E、目光凝视12、下列哪项不是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A、早期用药B、大剂量用药C、对症处理D、坚持用药E、联合用药13、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怀疑有硬膜下积液,首选的简便诊断方法是A、颅脑B超检查B、颅脑MRI检查C、颅脑透光试验D、试验性硬膜下穿刺E、脑脊液检查14、下列符合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治疗原则的是A、止惊B、呼吸肌麻痹抢救C、改善脑微循环D、主要是支持治疗E、早期用抗病毒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15、吉兰-巴雷综合征病变主要发生于A、脑神经B、脑白质C、脑灰质D、心肌E、脊神经根16、脑瘫的伴随症状中最常见的为A、视力障碍B、小头畸形C、智力下降D、癫痫E、关节脱位17、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A、肌张力减低B、两腿交叉或剪刀样C、舞蹈样动作D、上肢可见震颤E、指鼻试验阳性18、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唯一有效的药物是A、神经兴奋剂B、神经抑制剂C、镇静剂D、抗生素E、安眠剂19、痉挛型脑瘫患儿脑损伤的部位为A、小脑B、脑干C、锥体外系D、锥体系E、大脑皮层20、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其使用抗生素的时间至少是A、3~7天B、7~10天C、10~14天D、15~20天E、3周以上21、病变主要在锥体束的脑瘫类型是A、共济失调型B、手足徐动型C、痉挛型D、强制型E、震颤型22、婴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刺激征出现较晚是因为A、脑膜炎症反应轻B、机体反应差C、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D、囟门未闭所起的缓冲作用E、颈部肌肉不发达二、A21、9个月小儿,生后至今抬头无力,喂养困难,伸舌,流涎,体检见肌张力低下,膝腱反射存在,双侧Babinski 征阴性,诊断为脑性瘫痪,请判断其类型A、肌张力低下型B、强直型C、痉挛型D、共济失调型E、手足徐动型2、3岁患儿,诊断为痉挛型脑性瘫痪,下列关于体征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肌张力减低B、膝腱反射亢进C、Babinski征阴性D、手足徐动E、共济失调步态3、2岁小儿,至今不能独走,体检见剪刀步,膝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诊断为脑性瘫痪,请判断其类型是A、强直型B、手足徐动型C、痉挛型D、共济失调型E、混合型4、患儿男,5岁,突发高热、头痛、呕吐,查体:颈强直,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细胞数200×106/L,蛋白质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疼痛与康复医学科专科理论考试(4)——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者的脑脊液变化的典型表现是() [单选题] *A、压力增高B、外观浑浊C、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正确答案)D、细胞数增高E、蛋白质含量增加答案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者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一般均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无色透明,常规化验出现典型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2.下列哪项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治疗措施() [单选题] *A、静脉滴注环磷酰胺B、静脉滴注氯化钾C、静脉滴注抗生素D、静脉滴注复方丹参E、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激素治疗:在5%葡萄糖500ml液体中加入地塞米松10~15mg静脉滴入,10~14日为一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服用钾盐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并观察有无激素治疗的并发症。
3.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多采用的治疗是() [单选题] *A、血浆置换疗法(正确答案)B、抗感染治疗C、抗凝治疗D、扩血管治疗E、脱水治疗答案解析:血浆置换治疗: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措施,通过血浆置换可清除血中有害的抗体、免疫复合物、炎性物质,以及某些不利的补体。
4.癫痫患者在完全控制发作后应再持续用药() [单选题] *A、半年B、1~2年C、3~5年(正确答案)D、6~7年E、8年答案解析:合理用药,长期用药者在完全控制发作后应再持续服药3~5年,然后再考虑停药,平时要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保证一定的血药浓度。
5.对确诊癫痫患者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单选题] *A、脑脊液检查B、脑血流图C、脑电图(正确答案)D、脑CT扫描E、颅脑超声检查答案解析:在各种检查方法中,脑电图无疑能提供最大效果。
发作时记录的脑电图诊断意义最大。
6.脑出血患者禁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甘露醇B、呋塞米C、山梨醇D、吗啡(正确答案)E、甘油果糖答案解析:由于脑出血患者头痛剧烈可根据医嘱给予脱水药、镇静镇痛药,但禁用吗啡与塞替派,因其有抑制呼吸中枢及降低血压作用。
护理A1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者脑脊液的典型改变是A、压力增高B、均匀血性C、氯化物减少D、糖明显增多E、蛋白-细胞分离正确答案:E2、心前区疼痛发生的机制是()A、各种因素刺激心肌细胞B、各种因素刺激胸膜壁层C、各种因素刺激引起恐惧、焦虑加剧D、各种因素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张力亢进E、各种因素刺激支配心脏、主动脉或肋间神经的传入纤维正确答案:E3、为鼻饲患者灌注食物时,鼻饲液的适宜温度是A、34-36℃B、38-40℃C、40-42℃D、42-44℃E、36-38℃正确答案:B4、导致容量依赖型高血压的主要因素是A、肾血流量下降B、醛固酮增多C、低蛋白血症D、水、钠潴留E、肾血管痉挛正确答案:D5、进行无菌操作前多长时间,需停止清扫工作A、50分钟B、20分钟C、35分钟D、15分钟E、30分钟正确答案:E6、门诊发现传染病患者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安排患者提前就诊B、消毒候诊环境C、进行卫生宣教与候诊教育D、将患者隔离诊治E、转急诊室处理正确答案:D7、在传染病区内护士穿隔离衣的方法,正确的是A、穿戴工作衣帽,取下手表,卷袖于肘下,洗手B、穿隔离衣,其污染面应朝内对着操作者C、穿衣袖时双手不可触及隔离衣的外面D、两手在背后捏住隔离衣内外边缘对齐折叠系带E、穿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以下视线范围内正确答案:C8、下列哪个选项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学说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意义A、帮助儿童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B、培养儿童的判断及推测能力C、提高护理工作者与儿童的沟通能力,增加了亲和力D、培养了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E、培养了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答案:C9、慢性肾衰竭最早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A、贫血出血倾向B、肾性骨病C、心血管症状D、恶心、食欲缺乏E、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正确答案:D10、呼气带有烂苹果气味见于哪一患者()A、肺脓肿B、肝性脑病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有机磷农药中毒E、尿毒症正确答案:C11、睡眠中枢位于A、大脑皮质B、延髓C、脑干尾端D、小脑E、丘脑正确答案:C12、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是()。
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病人的护理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神经系统由体液和细胞共同介导的单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脑神经,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节段性脱髄鞘。
临床特征: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病人大多在6个月至1年基本痊愈。
一、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GBS是由免疫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感染是启动免疫反应的首要因素,最主要的感染因子有空肠弯曲杆菌、多种病毒及支原体等。
二、临床表现病史:发病前数日或数周病人常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
1.瘫痪★首发症状★---四肢对称性无力,从双下肢开始,逐渐加重和向上发展至四肢,一般是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表现为双侧对称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严重病例瘫痪平面迅速上升,侵及颈、胸神经根、脑神经、损害延髓,累及肋间肌和膈肌、发生呼吸麻痹。
急性呼吸衰竭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2.感觉障碍感觉障碍一般较轻或可缺如,起病时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针刺感和烧灼感,伴有肌肉酸痛,或轻微的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
3.脑神经损害半数以上病人有脑神经损害,而且多为双侧。
成人以双侧面神经麻痹多见——面瘫儿童以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麻痹为多见,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呛咳和不能咳痰,易并发肺炎、肺不张、窒息及营养不良等,其他脑神经也可受累。
4.自主神经损害心脏损害--最常见、最严重,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血压不稳等,可引起突然死亡。
其他还有手足水肿、多汗、皮肤干燥等。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炎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为A.大小便失禁B.双侧下肢无力C.一侧肢体感觉障碍D.吞咽困难E.心动过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炎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双侧下肢无力。
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对患儿生命威胁最大的症状是A.运动障碍B.感觉障碍C.脑神经麻痹D.呼吸肌麻痹E.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严重病例瘫痪平面迅速上升,侵及颈、胸神经根、脑神经、损害延髓,累及肋间肌和膈肌、发生呼吸麻痹。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四肢感觉异常、疼痛、麻木、感觉障碍的分布情况以及及瘫痪部位肌力降低程度。
2、密切注意肌肉瘫痪的发展趋势,若出现声音低微、咳嗽无力、呼吸运动变浅,提示呼吸肌受累,应注意呼吸困难进展程度。
【护理要点】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3、病室按时通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限制陪伴,防止交叉感染。
4、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必要时给予鼻饲。
5、做好眼部护理、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6、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喂饭、喂水时防止呛咳。
7、每日口腔护理3次。
8、呼吸肌麻痹者应:
(1)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以氧气吸入,保证液体入量,以防痰液粘稠。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观察T、 R、 P的变
化及呼吸肌麻痹、肌力进展情况,注意有无声音嘶哑、咳嗽无力、吞咽困难,必要时立即通知医生行气管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
(3)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按使用呼吸机护理常规护理。
9、恢复期患儿尽早加强肢体锻炼,配合针灸、理疗及按摩,做肢体被动和主动运动。
【健康教育】
了解药物的用法及副作用,了解针灸及其它物理疗法,加强营养,协助进行步态训练,提供生活护理;避免暴露四肢于冷或热处;鼓励患儿吹气球及呼吸4—6次/日,10—20分钟/次,适当参加锻炼,注意冷暖,防感冒。
小儿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临床对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小儿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84 例在我院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并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的资料,并对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并探讨。
结果:经过护理,84 例患者中有72 例临床表现为治愈,8 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好转,仅有4 例患者出现死亡,临床的治愈率达到了85.7%,总有效率达到了95.2%。
结论:在对患有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小儿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人性化护理与规范性护理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对患儿的治愈率进行提高,降低病死率,具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小儿患者;临床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064-01在神经系统的诸多疾病中,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同小儿患者病原体所造成的自体免疫反应之间存在关联,还可能是患儿直接感染了某一种病毒。
疾病具有病症中、发病急等特点,临床中主要体现在运动功能障碍、侵害患儿的脑神经、吞咽功能存在障碍以及呼吸功能较为困难等方面,若是患儿在发病后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与治疗,则会对患儿的健康与生命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我院选择84 例在我院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并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探讨临床中护理的主要措施,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84 例在我院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并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的资料,其中男32例,女52 例,年龄2-12 岁,病程2-30d,经过临床检查,其中有36 例患儿表现出运动功能障碍,24 例患儿表现出呼吸功能困难,32 例患儿表现出吞咽功能困难,8 例患者表现为便秘,16 例患者表现为感觉障碍,8 例患儿选择应用气管插管治疗。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健康教育指南【教育评估】1.身心状况了解病人有无运动、感觉障碍,如双下肢乏力、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有无麻痹、蚁走感、针刺感、肌肉酸痛;有无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手足冷、多汗等颅神经、植物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有无呼吸困难,出现乱语、幻想、妄想等精神症状;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情况,有无焦虑和恐惧,病人既往是否有住院的经历,家庭经济情况如何。
2.学习需求了解病人、家属的学习能力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是否了解疾病的原因和诱发因素、预后及主要治疗方法;是否清楚使用激素等药物的注意事项;是否掌握病情观察要点及皮肤护理、肢体功能锻炼等自我护理的方法。
适合何种教育方式、方法。
【与教育有关的护理问题】与呼吸肌麻痹及未掌握有效的呼吸、低效性呼吸形态:.1.咳嗽方法有关。
2.有误吸的危险:与吞咽困难及未掌握正确排痰方法有关3.躯体移动障碍:与神经、感知受损及未掌握正确的体位改变有关4.尿潴留:与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有关5.焦虑:与对疾病及其治疗、护理缺乏认识及担心预后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及未掌握有效的皮肤护理知识有关【教育目标】教育对象能够:1.陈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病因,及其治疗、护理的方法。
2.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3.演示自我护理技能,如正确的翻身、康复运动、咳嗽、咳痰等。
.4.复述出院后注意事项。
【教育内容】1.疾病简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也称格林-巴利综合征。
是进展快而大多可恢复的运动性神经病。
疫苗接种、妊娠、手术可诱发本病。
多数有前驱症状,起病前1一4周有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症状,多数病人的症状1一2周内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首先为四肢对称无力,可由远端向近端发展或相反,肢体远端感觉异常或戴手套型感觉减退。
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有麻木、烧灼感等感觉异常,有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严重病例可因累及肋间肌及隔肌而致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困难。
脑神经损害以双侧面瘫常见,多见于成人,其次是延髓麻痹,以儿童多见。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303)(总分99.XX98,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A. 5分钟B. 30分钟C. 24小时D. 1周E. 48小时2. 椎动脉造影的穿刺部位是A. 颈椎1~2横突孔处B. 颈椎2~3横突孔处C. 颈椎3~4横突孔处D. 颈椎4~5横突孔处E. 颈椎5~6横突孔处3. 下列对帕金森患者的康复护理错误的是A. 做关节的全范围运动B. 温水浴、按摩C. 鼓励病人手臂自然摆动D. 指导患者在步行时应以脚尖先着地E. 让患者穿轻便宽松的衣服4. 下列对TIA患者的饮食护理正确的是A. 低盐、低脂、低糖B. 低盐、低脂、高糖C. 低盐、高蛋白、高糖D. 低盐、低蛋白、低糖E. 低盐、高脂、低糖5. 全脊椎麻醉的主要危险是A. 低血压B. 剧烈疼痛C. 麻醉作用过久D. 呼吸心跳骤停E. 损伤脊髓导致截瘫6.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人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最明显时间是A. 第3天B. 第3周C. 12小时D. 6小时E. 24小时7. 反复发作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将会导致下列哪种疾病A. 脑出血B. 蛛网膜下腔出血C. 脑血栓形成D. 脑膜炎E. 脑栓塞8. 下列哪项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用的止血药物A. 6-氨基己酸B. 氨甲苯酸C. 酚磺乙胺D. 氨四环酸E. 奥拉西坦9. 下列哪项是常与重症肌无力合并存在的疾病A. 慢性支气管炎B. 胸腺肥大或胸腺瘤C. 蛛网膜下腔出血D. 系统性红斑狼疮E. 消化性溃疡10. 临床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不包括A. 脑血栓形成B. 脑栓塞C. 分水岭梗死D. TIAE. 腔隙性梗死11.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哪一种脑血管的病因A. 血管本身原因B. 血液成分改变C. 血流动力学改变D. 颈椎病压迫E. 脑栓塞12. 脊神经中颈段为A. 8对B. 12对C. 5对D. 7对E. 10对13. 下列关于瘫痪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交叉瘫是一侧上肢与对侧下肢的瘫痪B. 单瘫是一侧单个肢体的瘫痪C. 偏瘫是一侧上、下肢的瘫痪D. 瘫痪是指自主运动的减弱或消失E. 截瘫是对称性双下肢瘫痪14. 下列关于TIA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发病突然B. 可突然跌倒C. 维持时间短暂D. 可眩晕发作E. 恢复后遗留后遗症15. 腰椎穿刺的适应证不包括A. 协助诊断出血性脑血管疾病B. 协助诊断梗死性脑血管疾病C. 检查椎管有无阻塞现象D. 向鞘内注射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E. 协助诊断脊髓内外有无占位性病变16. 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下列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 避免翻动B. 头部略低,防止脑缺血C. 头部放置冰袋,防止继续脑出血D. 发病24小时之内应禁食E. 注意观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17. 血栓形成的病人多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病的原因是A. 睡眠时头低位,易淤血B. 血压降低,脑缺血C. 心排血量下降,脑缺血D. 下肢静脉血栓堵塞脑血管E. 血流变慢,易形成脑血栓18. 列关于癫痫的治疗要点,不正确的是A. 全身抽搐、意识丧失时,首先要立即用药以控制发作B. 积极预防外伤和并发症C. 开始用药时,剂量要由小到大,逐步增加D. 可以停药时,要缓慢减量E. 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19. 脑血管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者肢体需要制动A. 1~3小时B. 2~6小时C. 5~8小时D. 6~12小时E. 12~16小时20. 下列对帕金森患者的饮食护理错误的是A. 食物切成小块B. 给予半流质饮食C. 给予有细把手的叉子进食D. 给予病人充分的时间进食E. 监测体重有无减轻21. 癫痫大发作时,错误的护理措施是A. 使病人躺下,侧卧位B. 松解领口、腰带C. 不可喂水D. 牙垫塞入上、下牙之间E. 不能强力按压肢体22. 腰穿后患者去枕平卧的主要目的是A. 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B. 防止脑缺血C. 减轻脑膜刺激症状D. 预防颅内压降低E. 防止昏迷23. 下列哪项不支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学说A. 发病前有上呼吸道、肠道感染史B. 有些地区当肠道感染流行时本病有流行倾向C. 病人伴有风湿免疫性疾病D. 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后,本病发生率增加E.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病的临床症状与本病极为相似24. 脑血栓形成病人多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其原因是A. 睡眠时头低位易淤血B. 血压波动致脑缺血C. 心排血量减少致脑缺血D. 下肢静脉血栓堵塞脑血管E. 血流变慢易形成血栓25.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期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A.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4周,抬高床头15°~30°B.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昏迷或吞咽障碍者,发病2~3天应遵医嘱胃管鼻饲C. 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和大小便护理,每天床上擦浴1~2次D. 急性期脑出血病人禁忌翻身,以防再出血E. 保持肢体功能位,指导和协助肢体被动运动26. 下列哪项不是诊断重症肌无力的常用辅助检查A. 疲劳试验B. 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C. 头部CTD. 重复电刺激E. AchR抗体测定27. 重症肌无力常与哪种病合并存在A. 小细胞肺癌B. 甲状腺功能亢进C. 多发性肌炎D. 胸腺肥大或胸腺瘤E. 系统性红斑狼疮28. 青壮年脑栓塞,栓子来源最多者是A. 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B.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C. 心肌梗死D. 心脏粘液瘤E. 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伴房颤29. 癫痫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 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血压急骤下降B. 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腔排出受阻导致心排血量锐减C. 严重脑血管闭塞性病变引起全脑供血不足D. 重度贫血E. 大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神经功能障碍30. 下列属于感觉神经的是A. 动眼神经B. 滑车神经C. 展神经D. 嗅神经E. 副神经31. 判断病人意识障碍程度时,所评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瞳孔对光反射B. 肌力C. 吞咽反射D. 角膜反射E. 对疼痛刺激的反应32. 腰椎穿刺的禁忌证,不包括A. 颅内压明显增高B. 穿刺部位皮肤感染C. 合并糖尿病D. 全身有感染性疾病E. 病情危重、躁动不安33.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 苯巴比妥钠B. 地西泮C. 卡马西平D. 苯妥英钠E. 10%水合氯醛34. TIA频繁发作的病人可选用的药物是A. 阿司匹林B. 巴曲酶C. 双嘧达莫D. 低分子肝素E. 肝素35.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是A. 头痛、呕吐、眩晕B. 头痛、呕吐、失眠C.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D. 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E. 头痛、视力下降、视乳头水肿36. 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不正确的是A. 安静卧床休息4小时后可进食B. 术后正常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C. 观察足背动脉是否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等D. 穿刺部位用沙袋压迫止血E. 股动脉穿刺者肢体制动6~12小时37. 下列对帕金森患者的安全护理错误的是A. 除去所有的门槛B. 除去一切尖角的家具C. 降低病人坐椅的后脚D. 在楼梯两旁加设栏杆E. 升高坐便器的坐垫38. 动脉血氧分压低于多少时,宜及早使用呼吸机A. 90mmHgB. 80mmHgC. 70mmHgD. 60mmHgE. 50mmHg39. 重症肌无力属于A. 自身免疫性疾病B. 病毒感染性疾病C. 变态反应性疾病D. 遗传性疾病E. 细菌感染性疾病40. 下列哪项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人典型的脑脊液改变A. 细胞数正常,蛋白质增高B. 细胞数降低,蛋白质降低C. 糖、氯化物降低D. 淋巴细胞明显增多E. 细胞数增高,蛋白质增高41. 下列哪项是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A.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B. 呼吸道病毒感染C. 先天性脑动脉瘤D. 脑动脉粥样硬化E. 休克42. 下列哪项不是使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A. 选择较粗大的静脉给药,保证药物快速静脉滴注B. 观察用药后病人的尿量和尿液颜色C. 观察有无少尿、血尿、蛋白尿及血尿素氮升高等急性肾衰竭的表现D. 定时复查尿常规、血生化及肾功能E. 观察有无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43. 下列哪项是肌无力最先受累的肌肉A. 瞳孔括约肌B. 颈肌C. 面肌D. 眼外肌E. 呼吸肌44. 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是A. 脑干网状结构胆碱能系统受损B. 脑桥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受损C. 低位脑干5-羟色胺能系统受损D. 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系统受损E. 纹状体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受损45. 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是A. 心源性栓子B. 感染性脓性栓子C. 脂肪栓子D. 癌性栓子E. 来源不明性栓子46. 与原发性癫痫的发生有关的因素是A. 脑膜炎B. 遗传因素C. 脑血管病D. 颅脑外伤E. 脑肿瘤47. 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A. 心律失常B. 尿毒症C. 脑血管意外D. 心力衰竭E. 高血压危象48. 浅昏迷与深昏迷的区别,不包括A. 语言应答B. 对强烈刺激的反应C. 角膜反射D. 生命体征E. 瞳孔对光反射49. 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急性期处理的最重要的环节是A. 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B. 立即使用止血药C. 立即使血压下降至正常以下,防止再出血D. 脱水,降低颅内压E. 用镇静药,防止癫痫发作50. 优势半球内囊出血的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A. "凝视瘫肢"状B. 同向性偏盲C. 失语D. 偏瘫E. 偏身感觉障碍5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包括A. 肝素B. 速避凝C. 阿司匹林D. 巴曲酶E. 降纤酶52.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A. 恶心、呕吐B. 剧烈头痛C. 烦躁不安D. 意识障碍E. 偏瘫失语53. 可以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病人是A. 血小板减少的病人B. 对麻醉剂过敏的病人C. 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D. 硬膜下积液的病人E. 全身感染的病人54. 对病情稳定后再次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不包括A. 剧烈头痛B. 呕吐C. 咳嗽D. 抽搐发作E. 脑膜刺激征55. 下列对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 鼓励病人咳嗽,翻身时进行拍背以促进排痰B. 观察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和缺氧症状C.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D.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保暖,可用暖水袋保暖E. 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56. 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引起继发性癫痫A. 颅脑外伤B. 心力衰竭C. 脑血管病D. 颅内肿瘤E. 尿毒症57. 下列哪项不是症状性癫痫的常见病因A. 颅脑损伤B.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D. 遗传因素E. 颅内占位58. 下列哪项是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A. 先天性脑血管畸形B. 颅内动脉瘤C. 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的硬化D. 脑动脉炎E. 血液病59.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再出血率最高时间是在出血后A. 1周B. 2周C. 3周D. 1个月E. 3天60. 下列哪项不是重症肌无力病人禁忌使用的药物A. 庆大霉素B. 奎宁C. 依酚氯铵D. 普萘洛尔E. 氯丙嗪61. 帕金森病主要的病理改变在A. 小脑及脑干B. 黑质纹状体C. 大脑皮质D. 周围神经E. 外周肌肉62. 脑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是A. 高血压B. 脑动脉粥样硬化C. 糖尿病D. 高脂血症E. 先天性血管畸形63. 影响癫痫发作的环境因素不包括A. 年龄B. 内分泌C. 睡眠D. 体育活动E. 感情冲动64. 一患者不失明,但是既不能阅读又不能书写,属于A. 运动性失语B. 感觉性失语C. 失写D. 命名性失语65. 病人称呼物体名称的能力丧失,但能表达如何使用该物体,这种语言障碍类型属于A. 运动性失语B. 感觉性失语C. 失写D. 失读E. 命名性失语66. 癫痫持续状态时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 遵医嘱应用地西泮,迅速控制发作B. 用力按压肢体制止抽搐C.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D. 解开衣领、腰带,避免影响呼吸E. 将毛巾或外裹纱布的压舌板塞入一侧臼齿间67. 协助诊断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首选的检查项目为A. 血、尿、便常规B. 头颅CTC. 心电图检查D. 脑脊液检查E. 病理反射68. 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血浆置换法治疗效果维持的时间是A. 1周左右B. 2周左右C. 3周左右D. 4周左右E. 终身69.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病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是A. 气管切开B. 正确使用呼吸机C. 血浆置换D. 大剂量应用免疫球蛋白E. 糖皮质激素70. 下列对帕金森病患者震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常从一侧上肢近端开始B. 多为首发症状C. 静止时震颤明显D. 动作时震颤减轻,入睡后消失E. 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步累及下颌、唇、面、四肢71. 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出现的并发症包括A. 消化道出血B. 骨质疏松C. 股骨头坏死D. 青光眼E. 以上都是72. 首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多长时间再出血的危险性最大B. 2个月内C. 3个月内D. 4个月内E. 5个月内73. 对腰麻后头痛的预防措施是A. 给予预防性止痛药B. 给予镇静剂C. 静脉输液D. 麻醉后去枕平卧6~8小时E. 针刺疗法74. 与听觉、语言和记忆有关的大脑半球脑叶是A. 额叶B. 颞叶C. 顶叶D. 枕叶E. 岛叶75. 下列哪项是诊断癫痫最有诊断价值的相关检查A. CTB. MRIC. 脑电图D. 脑血管造影E. 脑彩超76. 下列哪项不是脑血管病可干预的危险因素A. 高血压B. 心脏病C. 遗传因素D. 糖尿病E. 不良饮食习惯77. 下列哪项是原发性震颤麻痹的最主要病变部位A. 黑质变性B. 纹状体变性C. 海马变性D. 基底节变性E. 小脑变性78. 下列哪项不是腰椎穿刺的禁忌证A. 怀疑颅内感染,行腰椎穿刺予以诊断B. 颅内压明显增高C. 全身有感染性疾病D. 穿刺部位皮肤或皮下组织感染者E. 高位颈椎外伤79. 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是A.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B. 脑血管造影C. CTD. MRI8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机制不包括A. 微栓子学说B. 血流动力学障碍学说C.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D. 脑血管痉挛学说E. 心功能障碍、血高凝状态81.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蛋白质增高常在起病后几周最明显A. 1周B. 2周C. 3周D. 4周E. 一小时82. 脑出血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A. 延髓B. 内囊C. 小脑D. 脑室E. 脑叶83. 下列各种类型感觉障碍,表现为轻微的刺激就会引起强烈感觉的是A. 感觉过度B. 感觉过敏C. 感觉倒错D. 感觉异常E. 疼痛84. 面具脸常见于以下哪种疾病的患者A. 重症肌无力B. 癫痫C. 帕金森病D. 脑出血E. 脑梗死85. 下面哪项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检查手段A.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B. 脑电图检查C. 脑血管造影D. CTE. 脑脊液检查86. 重症肌无力患者首选的免疫抑制剂是A. 环磷酰胺B. 雷帕霉素C. 硫唑嘌呤D. 霉酚酸酯E. 赛尼哌87.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为A. 大小便失禁B. 双侧下肢无力C. 一侧肢体感觉障碍D. 吞咽困难E. 心动过速88. 下列关于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的描述,错误的是A. 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无力B. 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通常在病后第3周最明显C. 多数病人发病前有上呼吸道、肠道感染史D. 延髓麻痹以成人多见E. 可伴肢体远端感觉异常89. 神经-肌肉传递阻滞的药物不包括A. 庆大霉素B. 普鲁卡因胺C. 青霉素D. 普萘洛尔E. 氯丙嗪90. 观察脑出血患者时,发现哪种情况常提示出血已止A. 瞳孔先缩小后散大B. 意识障碍变浅C. 血压继续升高D. 呼吸不规则E. 脉搏变慢91. 下列哪项腰椎穿刺术后的护理不正确A. 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B. 术后24小时可下床C. 颅内压较高者可饮水D.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E. 及早发现脑疝前驱症状92.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患者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指A. 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B. 蛋白降低而细胞数正常C. 蛋白正常而细胞数升高D. 蛋白正常而细胞数降低E. 蛋白增高而细胞数降低93. 下列哪项不是癫痫病人间歇期的药物治疗原则A. 从单一药物开始,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B. 坚持长期规律服药,不能突然停药,间断用药不利于癫痫控制C. 一种药物未达最大血药浓度,且不能控制发作者再加用第二种药物D. 5岁以下儿童,每次发作都伴有发热,一般不用抗癫痫药物E. 抗癫痫药物选择应根据发作类型、药物不良反应大小、药物来源与价格决定94. 脑梗死病人发病24小时后,下列哪项治疗是不正确的A. 溶栓治疗B. 调整血压C. 防治脑水肿D. 改善脑循环E. 脑保护治疗95. 下列哪项不是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A. 随着年龄增长,黑质细胞和纹状体中多巴胺受体减少,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B. 乙酰胆碱的兴奋性相对增强,出现震颤麻痹症状C. 调查显示帕金森病与工业和农业的毒素有关D. 本病在一些家族中有聚集现象,提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E. 帕金森病主要见于青壮年人群,提示本病与免疫反应有关96. 病人做脑血管造影检查术前应禁食A. 1~2小时B. 2~3小时C. 3~4小时D. 4~6小时E. 12小时97.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诱因不包括A. 重体力劳动B. 情绪变化C. 血压突然增高D. 酗酒E. 吸烟98. 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中最关键的环节是A. 一级预防B. 二级预防C. 三级预防D.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E. 防治并发症99. 下列哪项辅助检查有助于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的诊断A. 头颅CTB. 血CPK、LDHC. 腰穿脑脊液检查D. 新斯的明试验E. 心电图和血钾100. 脑神经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下列属于运动神经的是A. 三叉神经B. 副神经C. 位听神经D. 面神经E. 迷走神经101. 病人的肢体能够抬高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则他的肌力属于A. 1级B. 2级C. 3级D. 4级E. 5级102. 癫痫于短期内频繁发作,间歇期患者仍持续昏迷,则患者此次发作为A. 单纯部分性发作B. 复杂部分性发作C. 癫痫持续状态D. 强直-阵挛发作E. 持续性部分性癫痫103. 癫痫患者可参加的工作或活动是A. 驾驶B. 游泳C. 打太极拳D. 高空作业E. 登高104. 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呼吸困难时正确的治疗原则是A. 服用免疫抑制剂B. 肌注新斯的明C. 静脉注射腾喜龙D. 静脉注射洛贝林E. 人工呼吸105.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是A. 癔症发作B. 脑神经损伤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肌瘫痪E. 压疮106. 帕金森病患者躯体呈前倾前屈姿势,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或减少,起步和终止均有困难,步距缩小,这种特殊步态称为A. 醉汉步态B. 跨越步态C. 划圈步态D. 鸭步E. 慌张步态107. 有咀嚼和吞咽无力者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时,服药的时间是A. 餐前10分钟B. 餐前20分钟C. 餐前30分钟D. 餐后10分钟E. 餐后20分钟108. 下列对偏瘫患者肢体的护理错误的是A. 每天进行患肢各关节的被动活动B. 各关节放置于功能位C. 手臂维持外展位,骨突关节外旋D. 仰卧位时病侧肘关节用夹板固定于90°屈曲功能位E. 定时轻轻地更换体位,防止压疮109. 对重症肌无力患者饮食指导错误的是A. 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钾和钙的软食或半流食B. 避免干硬或粗糙食物C. 服药前进餐D. 进食时要少量慢咽E. 有呛咳、吞咽困难时,应改用鼻饲1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不包括A. 动脉粥样硬化B. 动脉狭窄C. 血液成分异常D. 情绪激动E. 心脏疾患111. 病人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呼吸不规则,大小便失禁,两侧瞳孔扩大,角膜反射消失,该意识形态是A. 清醒B. 嗜睡C. 昏睡D. 浅昏迷E. 深昏迷112. 下列哪项属于痫性的部分性发作A. 失神发作B. 肌阵挛发作C. 强直性发作D. 强直-阵挛发作E. 自主神经性发作113. 下列哪项是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A. 脑干B. 基底节区C. 脑叶D. 小脑E. 脑室114. 下列哪项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A. 动作不灵活和震颤B. 运动减少C. 肌强直D. 皮脂分泌增多E. 面具脸115. 脑血管造影于股动脉穿刺者,术后肢体应制动A. 3~4小时B. 4~6小时C. 6~8小时D. 6~12小时E. 24小时116. 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 脑动脉炎B. 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C. 血液病D. 脑动脉瘤E. 脑血管畸形117. 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A. 动脉硬化B. 高脂血症C. 血粘稠度增高D. 吸烟E. 高血压118.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的发病机制是A. 细菌感染B. 真菌感染C. 病毒感染D. 自身免疫E. 营养不良119. 患者男性,50岁,高血压18年,上班中出现头晕、头痛,血压180/100mmHg,同事将其送往医院治疗,不久症状好转,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种发作最常见的病因是A. 情绪激动B. 高血压C. 吸烟D. 饮酒E. 动脉粥样硬化120. 鉴别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常用方法,不包括A. CTB. MRIC. 脑脊液D. 脑电图E. 询问病史121.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B. 脑动脉炎性管壁坏死C. 动脉粥样硬化D. 动静脉畸形E. 先天性脑动脉瘤122. 下列属于深感觉的是A. 痛觉B. 触觉C. 平衡觉D. 温度觉E. 图形觉123. 重症肌无力最先受累的骨骼肌是A. 眼外肌B. 咀嚼肌C. 咽喉肌D. 颈肌E. 四肢近端肌群124.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以不出现A. 剧烈头痛B. 脑膜刺激征C. 频繁呕吐D. 一时性意识障碍E. 一侧肢体瘫痪125. 护士向病人询问病史时,病人叙述常有骨骼肌易疲劳、晨轻暮重的症状出现,提示可能是以下哪种疾病A. 帕金森病B. 重症肌无力C. 脑出血D.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E. 癫痫126. 下列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饮食护理正确的是A. 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钾和钙的软食B. 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钾和富含钙的软食C. 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热量、低钾和富含钙的软食D. 低蛋白、高维生素、低热量、低钾和富含钙的软食E. 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钾和低钙的软食127. 下列对TIA患者的护理错误的是A.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B. 多吃水果、蔬菜C. 避免暴饮暴食D. 症状消失后可停药E. 帮助病人寻找和去除本病的危险因素128. 下列为头痛患者提供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 卧床休息,少动头部B. 对颅内压增高所致的头痛,可采用高枕卧位C. 鼓励患者使用镇痛药D. 避免噪声、强光、情绪紧张、过度劳累等诱因E. 鼓励患者通过放松训练、理疗等方法来缓解头痛129. 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该肌力应评估为A. 0级B. 1级C. 2级D. 3级E. 4级130. 下列哪项是脑血管病三级预防中的关键A. 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B. 防治并发症C. 早期治疗D. 发病前的预防E. 早期诊断131. 下列哪项是脑出血急性期病人首要的处理措施A. 积极降血压至正常范围B. 积极应用止血药C. 脱水、降颅压D. 外科手术治疗E. 保持呼吸道通畅132. 下列哪项不是保证帕金森病人安全而采取的护理措施A. 除去所有的门槛,以免绊倒病人B. 除去一切尖角的家具C. 在楼梯两旁加设栏杆D. 在门把手附近的墙上增设扶手E. 降低坐便器的坐垫133. 较为常见的脑梗死类型是A. 脑血栓形成B. 分水岭梗死C. 脑栓塞D. 腔隙性梗死E. TIA134. 下列不属于脑血管疾病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是A. 年龄B. 性别C. 高血压D. 种族E. 遗传135. 与运动的平衡、协调有关的是A. 大脑B. 间脑C. 脑干D. 小脑E. 脊髓136. 患者,女性,65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入院,MRI示左侧半球有新鲜梗死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