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docx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docx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docx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docx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

1安全

1.1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追求安全的历程安全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话题,是人类基本需求中最根本的一种需求。纵观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躲避各种危险,追求安全状态的奋斗过程:在原始社会里,人类抵抗自然的能力还比较弱,受大自然的主宰,因而人类对安全的追求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选择逃避危险的生存环境;进入农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强,比如有意识的修建水利工程,追求水的安全等,但是这种能力还很有限,只是有意识的营造安全环境;进入工业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能够有效的确保人类生活的安全。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给对安全的追求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难题,如人类的过度开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等水危机问题,给人类的生存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类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追求安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追求安全的难度。由此可见,安全问题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和发展而始终存在。

1.2安全的概念在词典里对“安全”下的定义包括了相关的困难和疑惑:免受和远离危险(客观安全),有安全感(主要安全),不为事物或人所疑惑(自信和自明)。这些都是“安全”这一概念的一个部分。最早人们对安全的理解,主要是指预测危险并消除危险,取得不使人身受到伤害,不使财产受损失,保障人类自身再生、健康发展的自由(宫

学栋,1999)。亦即人们一提到安全自然想到的人身安全、健康安全等。邝杨(1997)视“安全”为人类个体或人类组织的生存免受威胁之状态。蔡守秋(2001)在此基础上考虑得更细致,将安全分为两种:一种安全主要是针对人类健康和生产技术活动而言,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生产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安全、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技术等;而另一种安全主要是对人为暴力活动、军事活动、间谍活动、外交活动等社会性、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治安与国际和平而言,常见的有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等。王广民、郑保义(2001)也基本赞同对安全的这种分法,将安全分为狭义安全(生产技术性安全)和广义安全(社会政治性安全)。西方国家对广义安全区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前者指传统的国家政治制度安全、军事安全等,而后者指一些新的因素如环境恶化、有组织的跨国犯罪、大规模移民、金融一体化、网络犯罪等对国家安全带来的威胁等(刘东国,2002)。可见,安全科学是从安全需要(目标)出发,研究人-机(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求解人类生产、生活、生存安全的科学知识体系(张景林、王桂吉,2001)。综上所述,人类对安全的理解是有一个发展历程的:从单纯追求人类的生存安全出发,关注人的自然属性,提出了狭义的安全概念;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在安全的理念里融入人的社会属性,安全概念有了拓展,提出了广义的安全概念,以至传统性安全与非传统性安全的划分。可以看出,对安全概念的理解与深入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表1汇总了文献中有关安全概念的演化和进展状况。

2环境安全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则人类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最终会因为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的生存而丧失殆尽。环境效益是人类最基本也是人类最高的效益,因而许多研究安全问题的学者强烈主张将环境问题纳入安全的范畴。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有赖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对环境安全的关注,体现了人类对环境和安全问题的深刻反省和认识。

2.1环境安全的提出自工业化以来,发达国家“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1960年福斯特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

以来,有关地球安全的警钟越敲越响。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和放射性污染、洪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危机,促使全社会重视环境保护。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呼吁进行全球性合作,共同迎接来自环境领域的挑战。最早将环境含义明确引入安全概念的学者是美国著名的环境专家莱斯特·布朗,他早在1977年就提出要对国家安全加以重新界定。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界定安全概念的讨论日渐增多。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正式发表的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安全问题进入了持续发展的讨论视野,明确指出:“安全的定义必须扩展,超出对国家主权的政治和军事威胁,而要包括环境恶化和发展条件遭到破坏”。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阿佩尔计划”首次

提出了环境安全这一概念。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安全态势的变化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紧迫,对环境安全的探讨也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把环境安全问题作为制订本国安全与发展战略的考虑范围。在我国,环境安全及意识是从20世纪90年代刚刚起步的。尤其是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洪水是所有生态环境问题累积的一次大爆发,给环境安全问题敲响了一次警钟。人类对环境安全问题的关注是随着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群际的安全,从而使环境科学与安全科学交叉发展,环境安全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2.2环境安全的概念当前对环境安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李春红(2000)认为环境安全是人类免于因环境恶化及环境争端而影响区域和区域间人类生存、发展及人类群际关系的威胁,环境安全的主体是人类、客体是环境。王广民(2001)提出环境安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环境安全是指因环境污染和破坏引起的对人的健康的有害影响,而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迫害危害的良好状态。邝杨(1997)对环境安全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免于因环境恶化而造成的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以及免于因环境争端或冲突而形成的人类群际关系上的威胁。宫学栋(1999)认为环境安全是环境领域与安全领域交叉而形成的新概念,包括以下两层意思:一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两者构成自然因素的总体),不遭受污染与破坏,或处于未面临污染破坏威胁的良好状态;二是环境安全主要涉及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包

括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群健康及经济发展,对国家及国际社会产生的威胁。蔡守秋(2001)也赞成将环境安全分为两种。

从以上可以看出:同对安全的认识一样,环境安全概念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深化和扩展的过程。最初始人们对环境安全的认识是指对人类健康和群际关系的安全,而没有包括对环境本身的安全。笔者认为环境安全应该是使环境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既能使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不受到威胁,同时环境本身有较高的舒适度,环境系统维持正常功能。环境安全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生存安全,是与人类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杜玉华,2001)。

3水环境安全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并不可避免的产生水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的有限、水质的破坏等问题,日益引起了人类对水问题的关注。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或为主体的,与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有关的,一切外界有机和无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的总体,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谢忠岩,2002)。环境、资源和生态三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水环境安全问题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3.1水环境安全的概念水被视为“生命之源”,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水。城市的兴起与扩大,特别是人口的剧烈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水的安全问题也相伴而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的安全引起了各国政府、

学术界与民间团体等的广泛关注。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与发展大会预言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77年联合国再次强调水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1992年专家指出到21世纪在水、粮食、能源这三种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水。缺水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水环境的压力还会导致社会动荡、治安恶化,促使环境问题政治化(李富贵,1997)。伴随着环境安全成为科研热点,水环境安全作为一个更新的研究方向,正方兴未艾。

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汪红军, 周连凤, 李嗣新, 梁友光, Wang Hongjun, Zhou Lianfeng, Li Sixin,Hang Youguang 作者单位: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刊名: 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11,36(3) 参考文献(17条) 1.Caims J.,Jr;Gruber,D A compaarison of basic strategies in the instrumentation of biological early warning systems 1980(01) 2.Cairns,J.,Jr;Dickson,K L;Westlake,C.F 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Water and Effluent Quality 1976 3.Caims,J.,Jr;van derSchalie,W H Biological monitoring Part 1.Early Warning Systems 1980 4.李秉文;刘明;冯明祥辽河流域水质预警预报系统的探讨 2000(09) 5.窦明;李重荣;王陶汉江水质预警系统研究[期刊论文]-人民长江 2002(11) 6.董志颖;汤洁;杜崇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质预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水土保持通报 2002(01) 7.Delpino,A.Krigman McLean 1980 8.李志勘紫坪铺水库三维水质预警系统[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6(02) 9.陈广明;周密;周冬生长江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遥测预警系统研究[期刊论文]-水利水文自动化 2006(03) 10.董志颖;王娟;李兵水质预警理论初探[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2(03) 11.Cairns,J.,Jr;Gruber,D;Dickson,K.L;Hendricks.A.C.van der Schalie Developing an on-site continuous biological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chemical industry 1982 12.Gruber,D;Caims,J.,Jr;Dickson,K.L;Hendricks.A.C A cinematographic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ish's bioelectric breathing signal 1979 13.Drummond,R.A;Olson,C.F;Batterman,A.R Cough response and uptake of mercury by brook trout,Salvelinus fontinalis.exposed to mercuric compounds at different hydrogenion concentrations 1974(02) 14.Drummond,R.A Disposable electrode chamber for measuring opercular movements of fathead minnows 1977 15.Carlson,R W;Drummond,R.A Fish cough response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quality of treated complex effluents 1979 16.Gruber,D;Cairns,J.,Jr;Hendricks,A.C A computerized biological monitoring facility for demonstrating wastewater discharge compliance 1979 17.Drummond,R,A;Spoor,W.A;Olson,G.F Some short-term indicators of sublethal effects of copper on brooktrout,Salvelinus fontinalis 197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赵胜.Zhao Sheng郝现废水处理站水质稳定处理工艺方案选择[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11,37(3) 2.郭恒川.赵国增.GUO Hengchuan.ZHAO Guozeng基于Ruby on Rails的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0(4) 3.张锡辉.陶益水环境预警系统分类与功能分析[期刊论文]-建设科技2011(17)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实用版

YF-ED-J395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实 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安全 1.1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追求安全的历程安全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话题,是人类基本需求中最根本的一种需求。纵观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躲避各种危险,追求安全状态的奋斗过程:在原始社会里,人类抵抗自然的能力还比较弱,受大自然的主宰,因而人类对安全的追求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选择逃避危险的生存环境;进入农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强,比如有意识的修建水利工程,追求水的安全等,但是这种能力还很有

限,只是有意识的营造安全环境;进入工业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能够有效的确保人类生活的安全。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给对安全的追求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难题,如人类的过度开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等水危机问题,给人类的生存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类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追求安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追求安全的难度。由此可见,安全问题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和发展而始终存在。 1.2安全的概念在词典里对“安全”下的定义包括了相关的困难和疑惑:免受和远离危险(客观安全),有安全感(主要安全),不为事物或人所疑惑(自信和自明)。这些都是

风险评估报告范本

附: 风险评估报告范本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XX 钢铁五金有限公司)

、基本情况

第27号);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 (原化工部化督发[1994]597 号); 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10、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 2009〕116号); 11、《关于规范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 (苏安 监[2009]109 号); 12、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 号); 13、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14、 《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15、 《无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70号)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83号) 标准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 《地表水质量标准》 3、 《地下水质量标准》 7、《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方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原化工部化督发[1994]597 (2007年9月27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GB3095-1996); (GB3838-2002);

4、《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二、企业基本情况

XX钢铁五金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图 XX钢铁五金有限公司周边环境图 企业所处环境的敏感情况分析 XX 钢铁五金有限公司位于北塘区大庄路,北面为空地和在建的建材市场,西面为农田空地,南面隔大庄浜村居民住宅、“双河苑”住宅小区 和“双河二村”住宅小区,东面为XX箱板纸有限公司、XX压缩机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及砂石堆场,隔京杭运河为XX混凝土有限公司,具体位置见示意图。 经分析,该公司所处环境敏感。

水环境中水生态监测的研究进展

水环境中水生态监测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6-19T10:36:42.7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李翠玲 [导读] 摘要: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以破坏水生态环境系统作为代价,造成水资源匮乏的局面。 广东鼎建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 526070 摘要: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以破坏水生态环境系统作为代价,造成水资源匮乏的局面。同时,当水资源承载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河流断流,进而使水生态环境遇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对水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要使经济发展与水生态系统处于协调一致的发展状态中,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环境;水生态监测;研究进展 1水环境检测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都会受到水环境好坏的直接影响,所以,加强水环境检测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环境检测这项工作涉及到的范围很广,而且十分的复杂,所以环境检测的任务很艰巨。环境质量控制的作用体现在检测过程中起把关作用,环境检测控制将水进行采样并且分析相关数据,再进行严格的管理并提高环境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用准确的数据来支持环境分析,这样就有利于工作人员找到环境保护的手段。水环境检测质量控制包括制定计划、收集样品、明确分析方式等,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能源里也包括水,所以,就更需要好好地保护水环境。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远超从前,而且在开发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水源浪费情况,没有对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另外,相关人员也没有完善水资源的保护措施,这就造成了水资源的短缺,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改善水资源环境需要依靠水资源环境检测,所以,就必须要提高水资源环境的检测。 2水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环境禀赋不优越 在受到不同气候影响的情况下,我国很多省份地处干旱与半干旱等不同气候区域,同时,在人类进行活动的时候,土壤环境会受到极大程度的破坏,会呈现沙漠化的发展倾向。此外,对于湿润地区而言,生态环境也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土壤环境及水质环境也会受到较大的破坏。对于一些高原地区而言,生态系统更是极其脆弱。我国具有许多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地区,对各种生态问题的承载能力较弱,在人类进行过度破坏的时候,生态系统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如水土流失等一系列挑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人类对其进行治理会具有较大的难度,并且极难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不能保障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性,使日后的环境治理出现较大的难度,不能促进环境的稳定性发展。 2.2生态用水被挤占 现今人类生活水平获得普遍提高,但却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对水资源的用量逐渐增大,不能使整体的环境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中。同时,人类对各河流湖泊中的水进行大量的索取,当水资源不具有较大承载能力的时候,会使水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压力,人类对各种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采,不能使整体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的状态中。当各种生态用水被挤占的时候,人类的可利用水资源数量会不断减少,并呈现匮乏的发展局面,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会逐渐丧失。因此,此种现象应获得人类的高度重视,并对各种生态用水具有合理的认识态度,使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局面,促进整体生态系统的永续性发展。 2.3水生态系统功能被破坏 人类过度的利用水资源会使水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使水资源呈现退化的状态,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并且当生态系统处于干旱条件下的時候,会使整体的生态环境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中,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展,使整体的系统处于不合理的发展状态中,不能促进整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河道会处于断流的状态中,不能保障整体环境的合理性发展,河流的基本维持功能会不断减弱,并且流入海里的水量不断减少,呈现一种萎缩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呈现消极化的发展局面。此外,当人类过量抽取地下水时,会使地表呈现沉降的现象,并且水质呈现恶化的状态。因此,水生态系统应获得人类的高度重视,并对整体的水生态系统具有基本的认识。 3水生态监测技术概况。 水生态监测一般需要采取常规监测加水质自动监测结合的方式,即必测指标、选测指标、特定指标等常规监测项目与水温、pH、总氮、总磷等自动监测项目相结合。常规监测执行国家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自动监测项目执行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的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常规的点位采样技术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水质测量值,但监测周期长,难以进行空间尺度的准确描述,在湖泊、水库等大面积水域的水生态监测中不具优势。 图像识别技术在水生态监测中的应用主要用于浮游生物等鉴定。近年来在动物行为方面的分析及藻类监测中也得到初步应用。尽管浮游藻类个体微小,且存在杂质干扰,给显微拍摄带来难度,但作为一种新的技术,随着显微拍摄技术、立体扫描技术等不断发展,图像识别的成功率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流式细胞技术在海洋微型浮游生物监测中应用广泛,目前逐渐用于淡水生物的监测和研究。在国内有学者应用流式细胞计数技术对长江口蓝细菌进行研究,也有学者应用流式细胞计数技术对淡水微型浮游植物进行研究。伴随流式细胞技术的发展,在流式细胞仪的基础上加用CCD,使其与显微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浮游植物的探测、拍摄和技术。 回声探测设备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在青海湖裸鲤资源研究、长江中华鲟繁殖个体研究、三峡水库成库期间鱼类时空分布研究中都应用了该项技术。在水生态监测中鱼探仪的应用可以探测水生生物的分布和密度情况,为水体营养化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作为水生态监测常用的声学仪器,鱼探仪采样面积大、监测迅速、不损害水体生物资源,且能够实现连续获取数据,但受到自身盲区和天气、气泡、鱼类及浮游生物时空变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大。 在片状分布的水体叶绿素a监测中,需要结合遥测手段辅助船舶采样监测,卫星遥感技术结合传统原位测量,可以有效进行水生态系统的空间监测。利用遥感信息进行水生态监测,还能够分析水体和污染物的光谱特性。我国学者在海河、大连河、渤海湾、苏南大运河等水体的监测中,利用遥感监测技术有效分析水体的油污染、有机物污染、富营养化等问题。在太湖水质污染的预测、分析和评价中,应用遥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与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分析与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与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与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与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与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与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与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与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与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docx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 1安全 1.1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追求安全的历程安全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话题,是人类基本需求中最根本的一种需求。纵观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躲避各种危险,追求安全状态的奋斗过程:在原始社会里,人类抵抗自然的能力还比较弱,受大自然的主宰,因而人类对安全的追求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选择逃避危险的生存环境;进入农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强,比如有意识的修建水利工程,追求水的安全等,但是这种能力还很有限,只是有意识的营造安全环境;进入工业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能够有效的确保人类生活的安全。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给对安全的追求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难题,如人类的过度开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等水危机问题,给人类的生存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类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追求安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追求安全的难度。由此可见,安全问题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和发展而始终存在。 1.2安全的概念在词典里对“安全”下的定义包括了相关的困难和疑惑:免受和远离危险(客观安全),有安全感(主要安全),不为事物或人所疑惑(自信和自明)。这些都是“安全”这一概念的一个部分。最早人们对安全的理解,主要是指预测危险并消除危险,取得不使人身受到伤害,不使财产受损失,保障人类自身再生、健康发展的自由(宫

学栋,1999)。亦即人们一提到安全自然想到的人身安全、健康安全等。邝杨(1997)视“安全”为人类个体或人类组织的生存免受威胁之状态。蔡守秋(2001)在此基础上考虑得更细致,将安全分为两种:一种安全主要是针对人类健康和生产技术活动而言,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生产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安全、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技术等;而另一种安全主要是对人为暴力活动、军事活动、间谍活动、外交活动等社会性、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治安与国际和平而言,常见的有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等。王广民、郑保义(2001)也基本赞同对安全的这种分法,将安全分为狭义安全(生产技术性安全)和广义安全(社会政治性安全)。西方国家对广义安全区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前者指传统的国家政治制度安全、军事安全等,而后者指一些新的因素如环境恶化、有组织的跨国犯罪、大规模移民、金融一体化、网络犯罪等对国家安全带来的威胁等(刘东国,2002)。可见,安全科学是从安全需要(目标)出发,研究人-机(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求解人类生产、生活、生存安全的科学知识体系(张景林、王桂吉,2001)。综上所述,人类对安全的理解是有一个发展历程的:从单纯追求人类的生存安全出发,关注人的自然属性,提出了狭义的安全概念;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在安全的理念里融入人的社会属性,安全概念有了拓展,提出了广义的安全概念,以至传统性安全与非传统性安全的划分。可以看出,对安全概念的理解与深入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表1汇总了文献中有关安全概念的演化和进展状况。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方法共4页word资料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方法 64090510 郑龙群 1 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当存在危害性行为时遭受损失、损害和破坏的可能性,风险(R)可以用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来表征。风险是相对安全而言的,因此风险与一些有害情况,与对人群、环境、财产和社会的危害相联系。对环境或健康发生危害影响的可能分别被称为环境风险或健康风险。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会引起系统的破坏从而导致不利事件的发生,风险就是此类不利事件发生概率的度量。风险又不等同于简单的概率统计,风险具有预测的性质,不是对已经发生事件或结果的概率分析,而是要预测不利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 目前,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概念。Finizio 和Villa(2002)将地下水污染污染风险定义为地下水环境中污染发生的可能性。Morris和Foster(2006)认为地下水污染风险是指含水层中地下水由于其上人类活动而遭受污染到不可接受水平的可能性,是含水层污染脆弱性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负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周仰效(2008)将地下水污染风险定义为地下水污染的概率与污染后果之乘积。因此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数学表达式为: R=H×D。 其中:H—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概率;D—风险受体(地下水资源)预期损害评估,这一预期损害可以表示为风险受体的敏感性与风险受体价值的乘积。风险受体的敏感性是含水层固有脆弱性与污染物等级的共同反映,风险受体价值则是地下水资源属性的体现。通常来说地下水污染风险性高表示高价值的地下水资源受到灾害高的污染源污染的可能性大。 2 水污染风险评价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包括污染概率与污染后果两部分的评价。其中,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概率由污染源灾害等级表征,即污染负荷越高,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可能性越大。而污染后果则由土壤—地下水系统本身的防护性能与污染质对地下水价值功能影响的共同作用决定。因此地下水污染风险

五大措施力保水环境安全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五大措施力保水环境安全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五大措施力保水环境安全 目前造成全国水污染十分严峻形势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污染物排放量大,大大超过水环境容量。二是生态用水缺乏。目前,黄河、海河、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过50%,其中海河更是高达95%,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严重挤占生态用水。三是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够健全,处罚力度小,执法不够有力,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守法意识不高。 某地区50%的饮用水取自长江,从11个饮用水源中测出468种污染物,其中有机毒物210种,甚至检出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已造成肿瘤、癌症等疾病发生率的增加。潘岳说,治污当需猛药,国家将从五个方面加强水环境保护、保障水安全。 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以划定城市和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组织制定全国城市和农村水源地保护规划,特别是要加快广大农村集中式水源地的划定工作,防治乡镇企业和农业面源污染水源地。在水源地保护区内严格限制各项开发活动。一级保护区内,应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地有影响的旅游和水产养殖等活动。 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依法实行排污许可,严肃查处超标和超总量排污等违法行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维护和努力改善农村饮用水源的水质。加快修订《水污染防治法》,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的问题。 实行生态系统管理,重振生命之河。水坝建设直接关系水环境安全,流域开发规划和水坝建设都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分析利弊得 第 2 页共 4 页

西江梧州段水沙变化及原因分析

收稿日期:2016-12-05 基金项目:广西水利厅科技项目(201618) 作者简介:朱颖洁(1984-),女,广西梧州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文与水资源工作。Email:zhu3ying3jie3@https://www.doczj.com/doc/4916939613.html, 摘 要:分析了西江大湟江口-梧州段水沙组成,并采用不均匀系数分析其年内变化;通过相关分析研 究降水与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的关系;利用双累积曲线分析人类活动对水沙的影响;利用Morlet 小波对梧州站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进行突变分析;采用水文分析法量化降水与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年长洲水利枢纽正式运行导致地区水沙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年内分配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气候因素的变化只是西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受降水变化影响的情况下,西江年输沙量的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影响流域侵蚀产沙的结果。关键词:年径流量;年输沙量;不均匀系数;Morlet 小波分析;梧州;西江中图分类号:TV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852(2017)05-0084-08 西江梧州段水沙变化及原因分析 朱颖洁 (梧州市水文水资源局,广西梧州543002) 水文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 第37卷第5期2017年10月 Vol.37No.5Oct .熏2017 1前言 西江为珠江流域最大的水系,发源于云南省曲靖 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自西向东流经滇、黔、桂、粤四省(自治区),依次称为红水河、黔江、浔江,到梧州与西北来的桂江汇合后称西江,下接珠江水网直达港澳,与国际海运网对接,是构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体系的重要出海动脉。梧州站是西江的首要控制站,流域集水面积为327006km 2,占西江流域集水面积的94.6%,控制了广西境内85%的年径流总量。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是我国水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引起各界学者的高度关注,如张强等[1-2]对珠江、长江流域水沙变化趋势进行研究;戴仕宝等[3]对珠江流域1955~2005年输沙量进行分析,赖天锃等[4]对1960~2010年西江流域梧州-高要段水沙进行全面分析;姚章民[5]研究珠江流域主要河流的含沙量和河流输沙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认为降水量减少是西江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水土保持措施、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对泥沙减少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永寿等[6]认为长江源区含沙量、输沙量呈明显减小趋势,径流变化以及下垫面生态植被覆盖条件好转是泥沙变化的主要原因;顾朝军等[7]发现水土保持和水库建设是赣江年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邓振 镛等[8]认为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流域降水量的变化量,输沙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上游降水量的多少和大雨的次数;孙鹏等[9]认为水利设施(尤其是水库)是鄱阳湖流域大部分水文观测站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高鹏等[10]发现人类活动是影响黄河中游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变化环境下,西江梧州段干支流的水流、泥沙演变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人一般只利用干流控制站数据进行分析,但本文利用干支流同步水文数据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分析水沙变化原因,可为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对流域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资料与方法 本文以1959~2014年西江大湟江口-梧州河段大 湟江口、太平、金鸡、平乐、梧州站水文资料为基础,对西江水沙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分析了西江大湟江口-梧州河段水沙组成,并采用不均匀系数[11]分析其年内变化;通过相关分析研究降水与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的关系;利用双累积曲线分析人类活动对水沙的影响;利用Morlet 小波[12]对梧州站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序列进行突变分析;采用水文分析法量化降水与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水环境保护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水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1)水环境的监测、调查与试验,已获得水环境分析计算和研究的基础资料; (2)对排入研究水体(称受纳水体)的污染源的排污情况进行预测,称污染负荷预测,包括对未来水平年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流域径流污染负荷的预测; (3)建立水环境模拟预测数学模型,根据预测的污染负荷,预测不同水平年研究水体可能产生的污染时空变化情况; (4)水环境质量评价,以全面认识环境污染的历史变化、现状和未来的情况,了解水环境质量的优劣,为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5)进行水环境保护规划,根据最优化原理与方法,提出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的水污染防治最佳方案; (6)环境保护的最优化管理,运用现有的各种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 2.污染物: 水中存在的各种物质(包括能量),其含量变化过程中,凡有可能引起水的功能降低而危害生态健康,尤其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时,则称他们造成了水体污染,于是他们被称为污染物。 3.水体污染物的分类: (1)按污染物的属性分类:物理性的、化学性的和生物性的。 (2)按进入水体的污染来源分布情况分类:点源的和非点源的。 4.点源污染:指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他们有固定的排放口; 非点源污染:指来自流域广大面积上的降雨径流污染,如泥沙、农药、化肥等污染,常称面源污染; 线源污染:如航行的船舶的污染。 5.纳污:污染物在水文循环中不断进入水体的现象。 自净:污染物随水体的运动不停地发生变化,自然地减少、消失或无害化。 6.水体自净过程: (1)物理净化过程:指污染物在水体中混合、稀释、沉淀、吸附、凝聚、向大气挥发和病菌死亡等物理作用下使水体污染浓度降低的现象; (2)化学净化过程:指污染物在水中由于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酸碱反应等化学作用下,致使污染浓度降低或毒性丧失的现象; (3)生物净化过程:是水体内的庞大的微生物群,在他们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使污染物不断发生分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现象。 7.水的自净能力:水的污染物浓度自然降低而恢复到较清洁的能力。 8.水环境保护生态工程措施:流域(区域)合作综合整治、清洁生产、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水利工程、人工湿地技术和污水处理厂技术。 9.清洁生产: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的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第三章水污染负荷预测 1.水污染负荷:是反映对某水体输入污染物质强度的度量。某一水域某一时段内的输入污染物数量称污染负荷量,其变化过程称污染负荷过程。 2.污染负荷预测的目的:为了运用水环境数学模型,根据预测的污染负荷进一步计算受纳水体在设计条件下,BOD、COD、DO、TN、TP、温度、藻类等环境要素随时间、空间的变化,为优化水资源利用、水环境规划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3.点源污染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中国近十年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环境科学概论 实验报告 中国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学院:_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_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班级:_ 09-1___ 学号:_ 0908100302 __ 学生姓名:__姜伟___ 指导老师:__刘鸿雁__ 20011年12 月8 日

中国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1:前言:水是自然界的基本要素,是有生命的物质得以生存、繁衍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随之变的更加严重。在我国的水环境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缺乏淡水的国家,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增长,淡水的缺乏又限制着这一势头的发展,与之产生了矛盾。可利用淡水质的污染加剧,严重影响到人们的饮用水的质量,广阔浩渺的海洋水被污染,严重影响到水中的生态平衡,有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健康,为了给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为了我们后代有干净的饮用水,我们有责任去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比较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公报,来分析我国近几年来在水体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接下来的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 关键词水水环境水体污染影响责任 2:水体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和海洋。水体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 水体污染(water body pollution)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

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水体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2.12001—2010年我国经济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下图为我国2001—2010年的GDP的柱状图。 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1—2010年间我国GDP呈逐渐增长趋势。2001年我国GDP为11964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2010年我国GDP为585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每年经济增长率为10%左右。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水体方面产生的影响也是对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部分。如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

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优先处理表 4.环境风险处理 环境风险决策分为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进行风险决策两步骤。处理风险的方式主要有控制法和财务法两种。控制法指规避风险、降低风险等,财务法主要包括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方法等。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经济能力,进行风险决策,选取以上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制定环境风险管理计划。 5.环境风险处理 在以上三步的基础上,风险管理着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实施环境风险管理计划。根据风险管理计划,对自留风险要建立准备金,或采取一定的防损减损方法;对需要转移的风险,如果决定采取购买保险来转移,就需要比较和选择保险人、代理人,进行购买等。 环境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对环境风险决策的效果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价。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单位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身业务活动的条件都会发生变化,这会导致原有风险因素的变化,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因素。因此,必须定期评价风险决策的效果,修改环境风险管理计划,以适应新的情况,并努力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四、环境风险管理的制度 目前,针对各种环境污染事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含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和企事业应急预案五个层次的应急预案体系。 当然,仅仅有应急预案还不是完整的环境风险管理。一个完整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环境风险的预防、应急和处置。预防为主是环境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环境风险的事前防范要好于事后的警告和补救。应急预案是为了在紧急状态发生时,能够有充分准备地井然有序地应付危机,达到减少公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目的。紧急事件的事后处理,包括对被污染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对受害群众的救助,对责任承担人的处理,以及对事故的教训总结等。 (一)分类管理 我国现行法规和研究文献中所称的环境污染事故,实际上包括了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从造成的成因来看,环境污染事故由于其不可预见和不可控性,是环境风险管理的对象;二环境污染事件则由于其可预见性和可控性,不属于风险管理的对象,应当通过诸如加强对排污者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以及环境要素管理部门对环境要素的有效规划和管理等长期手段来杜绝发生。 所以,首先应当从立法角度对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作出明确的区分和定义,为污染事故和事件不同的预防和处理手段,以及不同的责任划分,提供法律基础。以水污染为例,目前统计的水污染紧急情况中,多数情况是可避免污染事件所造成的可预料后果,而并非不可预料和不可控的污染事故所造成的。可避免的污染事件没有避免,与意外事故的责任划分与程度界定应当是不同的。因此法律上对两者的区分和界定,可以为紧急状况的定性和处理提供法律依据。 对于污染事故的防范,属于环境风险管理的范畴。对于不同的环境风险,其特征不同,

环保局多举措确保水环境安全

环保局多举措确保水环境安全为迎接环保部海河流域检查,确保我县水环境安全,环保局将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度聊城市迎接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水环境监管力度。 一是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为保证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排放,在加强对进水口水质监管的同时,县环保局监察人员依照规定对污水处理厂各处理环节严格监管,保证污水处理厂稳定正常运行,并在加强对在线监测设备日常维护的同时加强人工比对监测频次,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真实有效,保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强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强领导,落实方案,积极排查水源安全隐患,对全县污染企业摸底排查,分类整治。加强对辖区河道、沟渠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三是加强对重点企业环境监督管理。严防排污单位关、停、闲置污染防治设施,对沿岸企业污水直排口进行封堵,杜绝企业污水直排,确保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四是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把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对畜禽养殖小区、养殖大户的污染治理,根据各畜禽养殖场不同的生产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分别采取资源化、无害

化和减量化的治理办法,有针对性对开展粪便和尿液等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工作。 五是加大惩治力度,维护环保法律尊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手段,切实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惩治力度。根据违法情节,依法对违法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需要停产、关闭的,决不手软。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畅通举报渠道。利用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开环保举报热线,充分发挥“12369”环保热线的作用,畅通举报渠道,为及时掌握处理各类环境违法案件创造条件;制定分阶段新闻报道计划,确定宣传重点,积极协调新闻单位做好宣传和跟踪报道工作,推动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

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水沙过程的影响_张攀

第27卷第4期 2016年7月 水科学进展ADVANCES IN WATERSCIENCE Vol.27,No.4Jul.,2016 DOI :10.14042/https://www.doczj.com/doc/4916939613.html,ki.32.1309.2016.04.007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水沙过程的影响 张攀1,2,唐洪武2,姚文艺1,孙维营 1(1.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3; 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为探明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产流产沙的互反馈作用,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和三维地形扫描等手段对细沟形态 演变中的水沙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分析了黄土在不同雨强(66mm /h 、94mm /h 和127mm /h )条件下,不同细 沟发育阶段的水沙过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土细沟形态演变过程对产沙的影响较大,而对产流的影响较弱。 径流量的变化过程主要取决于土体透水性、土壤的结皮作用以及产流方式,坡面产流量有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 平稳的趋势;产沙量的变化过程与细沟发育进程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坡面地貌信息熵与产沙量和侵蚀速率 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4和0.916,细沟的出现会加剧侵蚀,使含沙量明显增加;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沙的变化规 律基本相同,细沟沟网稳定后的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土壤侵蚀;模拟降雨;细沟形态;水沙变化特性 中图分类号:S15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6791(2016)04-0535-07收稿日期:2015- 05-27;网络出版时间:2016-06-22网络出版地址:http ://https://www.doczj.com/doc/4916939613.html, /kcms /detail /32.1309.P.20160622.2215.012.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911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HKY- JBYW-2014-2) 作者简介:张攀(1982—),女,河南洛阳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侵蚀研究。 E-mail :zpyrcc@https://www.doczj.com/doc/4916939613.html, 通信作者:姚文艺,E- mail :wyyao@https://www.doczj.com/doc/4916939613.html, 坡面是流域地貌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土壤侵蚀的主要策源地,尤其在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细沟侵 蚀是黄土坡面的主要侵蚀方式之一[1],对流域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潜在影响。降雨径流的产 生会使坡面发生水沙运移和能量消耗,引起坡面细沟的产生和发展,导致土壤侵蚀量的迅速增加,从而引起 细沟中水流水力学特性的改变,因此,细沟形态的演变过程是一个降雨、侵蚀、水流水力学特性、沟床形态 变化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耦合系统。在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中,将水文学和地貌学相结合研究坡面流形成和水 沙运移过程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从坡面微地貌演变的角度来分析坡面水沙运移过程,是坡地侵蚀研究的新趋 势之一。 在细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也随之发生改变。一方面,细沟形成后,为径流和侵蚀 产物提供了输送通道,坡面水流由面流转变为沟内股流,水流性质的转变引起侵蚀量的急剧增加,必将使坡 面水沙关系发生变化 [2-3] ;另一方面,细沟形态在演变过程中,通过分叉、分级、密度、频度、数目以及长度等因素,影响着沟内水流结构,从而影响坡面侵蚀过程中的径流、入渗、泥沙输移和汇流等,尤其对于黏 粒含量低的土壤,侵蚀过程中易发生细沟边壁坍塌,引起水沙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坡面细沟形态是一 个能够综合反映坡面侵蚀动力学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地貌因素,它的形成与发展也将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 产生深刻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侵蚀动力过程对细沟发育过程的影响关注较多,尤其是关于降雨、坡度和土 壤对细沟发育过程的影响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4-6],而对于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关注较少。雷廷武和Nearing [7]、和继军等[8]、Shen 等[9]对细沟形态和侵蚀水沙关系做过相关试验研究,但由于 试验条件、土壤性质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试验,通过3种雨强(66mm /h 、94mm /h 和127mm /h )的对比研究,分析细沟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变化规

江苏省西部湖泊水环境演变过程与成因分析

江苏省西部湖泊水环境演变过程与成因分析 刘涛1揣小明1陈小锋1杨柳燕1*席北斗2,许其功2 1.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摘要:根据江苏西部主要湖泊水环境质量实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法对其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江苏西部大部分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白马湖富营养程度最低[TLI(∑)为45.16],处于中营养;玄武湖营养程度最高(61.93),属于中度富营养.洪泽湖和邵伯湖的水质为劣V类,其他湖泊除白马湖外水质均处于Ⅳ~V类之间.从近年江苏西部湖泊的水质变化看,只有骆马湖和玄武湖水质呈现转好的趋势,ρ(TN)和ρ(TP)有所下降.大部分西部湖泊水质呈恶化趋势,洪泽湖、高邮湖和固城湖ρ(TN)不断上升,邵伯湖和石臼湖ρ(TP)也不断上升.不同湖泊水环境变化的成因有所不同,洪泽湖水质受上游河流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影响较大.由于江苏西部湖泊的地理、水文和环境条件的差异,不同湖泊存在不同的营养盐基准.相对于非过水性湖泊,洪泽湖等过水性湖泊的氮磷营养物基准相对较高.湖泊;江苏省;水环境;氮;磷;富营养化;成因 X524A1001 - 6929 ( 2011 ) 09 - 0995 - 08 Evolution of Lake Water Environment in West Jiangsu Province and Analysis of Causes LIU TaoCHUAI Xiao-mingCHEN Xiao-fengYANG Liu-yan1 ,XI Bei-douXU Qi-gong 2010-12-182011-03-19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2009ZX07106-001) 作者简介:刘涛(1986 -),男,山东威海人 leotorres@ 126.com. *责任作者,杨柳燕(1963 -),男,江苏海门人,教授,博士 博导,主要从事湖泊生态学研究,yangly@ nju. edu.cn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