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水环境、水安全专题
- 格式:pptx
- 大小:7.66 MB
- 文档页数:22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2012)一、北京市水资源基本情况北京境内由西向东共分布有5大水系,分别是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河蓟运河水系。
除北运河发源于北京外,其他水系均发源于境外的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省区。
为了支撑不断扩大的用水需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北京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务建设。
先后建设了88座水库,300余座大中型闸坝,30多座大中型自来水厂,30多座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历了30多年长期、快速的发展时期。
跨入新世纪以来,更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以成功举办奥运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标志,北京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跨上了新的台阶。
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北京的水资源就处于长期入不敷出的状态: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连续干旱更加剧了北京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为保障城乡用水需求,我们不得不大量动用水库蓄水和超采地下水,付出了巨大的水资源代价。
进入新世纪以来,水务部门积极应对持续干旱,努力挖掘水资源潜力,以年均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年均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
由于自然禀赋不足、连年干旱和用水需求的刚性增长,北京的水资源短缺矛盾越来越突出。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
以下四方面来看北京的水资源状况:(一)天然降水和水资源形成情况首先,从天然降水和水资源形成情况分析。
北京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585毫米,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降水特点:年内6月-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的几场暴雨,极易造成城市内涝、积水。
降水年际间丰枯交替,连丰、连枯时有发生。
最大年份降水量是最小年份的近4倍。
水资源:根据最新水资源评价成果(1956年-2000年),全市降水自产一次水资源总量为37.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17.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5.6亿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亿立方米)。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各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7.12.24•【字号】京环函〔2017〕1037号•【施行日期】2017.1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各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京环函〔2017〕1037号各区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推动北京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参照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我们制定了《北京市各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水务局2017年12月24日北京市各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一、目的意义为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和《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京政发〔2015〕66号),加强水环境质量排名和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推动北京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确保实现2020年水环境质量阶段性改善目标,切实保障水环境安全,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北京市对本行政区内16个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排名。
各区对本行政区内乡镇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可参考执行。
三、排名原则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遵循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和科学规范的原则。
公开透明:根据北京市与各区人民政府签订的《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地表水断面(点位)的监测结果进行排名,并将排名结果公开通报。
客观公正:全市16个区按照统一的排名指标和方法,根据实际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客观、公正地进行排名。
科学规范:全市16个区参照环境保护部《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中规定的排名指标计算方法进行统计排名。
北京城区护城河等水域加装河道护栏的建议一、引言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城市发展迅速,人口数量庞大。
为了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加装河道护栏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本文将从城市安全、交通安全、景观美化等方面,列举一些关于在北京城区护城河等水域加装河道护栏的建议。
二、城市安全1. 防止人员意外落水:加装河道护栏可以有效防止行人、儿童等意外掉入水中,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2. 防止盗窃案件:河道护栏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盗作用,避免财产被盗窃或被抛弃到水中。
三、交通安全3. 防止车辆失控坠入水中:在河道旁加装护栏可以防止车辆由于失控或驾驶员操作不当而坠入水中,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分隔行人和车辆通行区域:在河道两侧加装护栏可以有效分隔行人和车辆通行区域,提高交通安全性。
四、景观美化5. 提升城市形象:加装河道护栏可以使河道更加整洁美观,提升城市的形象,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
6. 融入城市风貌:护栏的设计应与周边建筑和环境相协调,融入城市风貌,使其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五、环境保护7. 防止垃圾漂流:加装河道护栏可以阻止垃圾被风吹落入河道,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8. 防止水生动物误入城市区域:护栏的设置可以防止水生动物误入城市区域,减少对它们的伤害。
六、旅游景点安全9. 保护游客安全:在旅游景区的河道加装护栏,可以有效保护游客的安全,防止游客因不慎坠入水中。
10. 提升游览体验:河道护栏的设置可以让游客更安心地游览,享受沿河散步的乐趣,提升游览体验。
七、政府责任政府应当加大对河道护栏的建设和维护力度,增加投入,确保护栏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同时,应制定相关法规和管理措施,加强对护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护栏的安全可靠。
八、结语通过加装河道护栏,可以提高城市的安全性、交通安全性和景观美化程度,保护环境和水生生物,提升旅游景点的安全性和游览体验。
政府应当承担起责任,加大对护栏的建设和维护力度,确保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9.03•【字号】京政发〔2022〕29号•【施行日期】2022.09.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22〕2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水是生态之基,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要素。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水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推动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促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助力新时代首都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立足北京自然资源禀赋、山水格局和发展阶段,遵循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规律,从生态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加强规划引领,强化空间管控,探索机制创新,科学系统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
(二)主要原则保护优先、尊重自然。
注重保持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功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低碳节约,促进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规划引领、顶层设计。
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和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并加强与相关规划衔接,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
流域统筹、系统治理。
北京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把水资源的作用提到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位置一点也不为过。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水资源无疑是北京市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2006年底,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在京住半年以上的)有1 581万,到2008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将超过1 600万。
因此,保证北京市的供水和水资源环境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问题,加大力度保护和合理利用北京的水资源是摆在北京市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北京水资源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人均水资源量严重不足北京市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干燥季风气候区,地处海河流域,又是处于华北平原向蒙古平原演变的过渡台阶,受地形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际间变化悬殊。
北京市的水资源由入境地表水、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
北京市境内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585毫米(1956—2000年系列),年均降水总量98亿立方米,形成地表水资源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38亿立方米。
2004——2006年这三年的平均降水量分别是528毫米、468毫米、448毫米。
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三个月,占全年的75%。
年际间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2—3年,最长连丰年6年,连枯年达12年。
北京市的水资源总量约38亿m3,按按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丰水线(3000 m3/人)和警戒线(1700 m3/人),北京市水资源量的承载能力为:最佳人口规模126.67万人,最大人口规模223.53万人。
而2006年底北京市人口总量已达1 581万人,为水资源最大承载人口的7.10倍,已经大大超过了北京市水资源的承载力,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
以2006年底的人口为基数,全市的水资源量240 m3,不到全国人均水资源的八分之一,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的三十分之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地下水保护和污染防控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9.12•【字号】京政发[2013]30号•【施行日期】2013.09.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地下水保护和污染防控行动方案的通知(京政发[2013]3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地下水保护和污染防控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2013年9月12日北京市地下水保护和污染防控行动方案地下水是本市供水水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市供水量的60%以上。
2014年南水北调江水进京后,地下水仍将占全市供水量的50%左右。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急剧增长,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不足,加上历史形成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等点面源污染因素,本市浅层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进而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首都供水安全,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为核心,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地下水污染防治与地表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相结合,坚持控制地表污染源头与切断污染传输途径相结合,坚持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责任与完善政府督查监管相结合,构建部门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管体系,确保首都供水安全。
二、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地下水保护和污染防控行动,到2015年,确保本市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防范,污染趋势基本遏制,水源地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三、主要任务1.制定完善地下水保护政策和规划。
统筹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地下水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完善地下水保护管理法律制度,加大地下水污染责任追究和惩处力度。
编制本市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优化调整水源地布局,核定地下水超采范围,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
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评判地表水是指在地表流淌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是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
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判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一环。
本文旨在对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判,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起首,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建设活动导致了土地利用变化和污染物的释放,进一步污染地表水。
另一方面,农业、工业以及生活污水排放也对地表水环境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等自然因素也会对地表水环境质量造成影响。
针对这些因素,北京市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
例如,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高处理效率,缩减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农业和工业的环境管理,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此外,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预警,准时发现和处理水环境问题。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
然而,尽管北京市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判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起首,地表水监测网络不够完善,监测点布局不合理,导致一些地区的水质监测数据不准确。
其次,一些企业和居民对环境保卫意识不强,对污水排放和水资源的浪费问题无视甚至敷衍了事。
再者,地表水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合作,但目前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协作亟待加强。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实行以下措施。
起首,加强地表水监测网络的建设,合理布局监测点,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加强社会宣扬和教育,提高居民和企业对环境保卫的意识,提议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形成压倒性的震慑效应。
最后,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共同解决地表水环境问题,推动环境保卫工作的协同进步。
总之,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一环。
通过政府的努力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有信心解决地表水环境问题,确保市民们能够享受到洁净、健康的水资源。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朝阳区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07•【字号】朝政发〔2020〕2号•【施行日期】2020.03.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朝阳区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朝政发〔2020〕2号各街道办事处、地区办事处(乡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现将《北京市朝阳区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2020年3月7日北京市朝阳区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三年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水环境治理部署要求,落实《北京市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9年7月—2022年6月),持续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主体责任,实现水环境治理由城镇地区向农村地区延伸,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延伸,由注重工程建设向更加注重运行管理转变,以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溯源治污、雨污分流、水生态治理为重点,进一步补短板、强监管,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水环境的需要,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22年底,污水处理率达到99.7%,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面源污染和合流制溢流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得到有效巩固,国家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河道水环境逐步提质。
三、主要任务(一)加快完善污水和再生水设施,进一步提升区域污水收集处理能力1.配合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和企业不断探索和实施水的治理方案,以下是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一、北京市“五大水源区”管护攻坚战针对京津冀地区人口多、资源少的状况,北京市政府实施了以“五大水源区”为核心的水环境保护治理战略。
通过治理土地利用、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建设生态农业、治理非法采砂等一系列措施,成功保护了北京市的水环境,确保了供水水质和水源地的生态安全。
二、揭阳市万泉河流域治理工程揭阳市位于广东省的东部,万泉河是该市的主要水源。
由于历史上的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等原因,万泉河流域的水质严重受损。
针对这一问题,揭阳市政府实施了治理工程,包括拆迁饮用水水源区周边的污染企业、新增河段治理工程、新建垃圾处理厂等措施,使得该市万泉河流域水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吉林省长春市南湖生态治理长春市南湖作为该市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因过量排污、乱倒垃圾等问题,水质受到威胁。
吉林省政府出资实施了南湖生态治理项目,包括湖面水质改善、湖岸带生态恢复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治理,南湖水质得到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恢复良好。
四、江苏省太湖治理工程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淡水水源。
但由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原因,太湖水环境开始逐渐恶化。
为了保护太湖,江苏省政府实施了治理工程,包括关闭排污口、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水平、限制渔业捕捞等一系列措施。
太湖治理工程的成功实施,使得太湖水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以上是国内水的治理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和企业在水的治理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有效的措施和行动,改善了水环境,为保障水资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来源: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日期:2006-09-08目录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二章“十一五”时期供水及需水预测第三章指导思想和目标第四章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第五节安全迎汛,雨洪利用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章水资源配置规划第八章规划实施效果及2020年展望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一节水资源状况及特点一、水资源量北京境内多年平均降水585毫米(1956—2000年系列),年均降水总量98亿立方米,形成地表水资源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38亿立方米。
二、水资源特点北京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其特点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丰枯交替。
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三个月,占全年的75%。
年际间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2—3年,最长连丰年6年,连枯年达12年。
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北部郊区和境外,水质水量受上游地区影响,加大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难度。
●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以2005年人口为基数,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48,立方米,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同时也存在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
第二节“十五”期间供水及用水情况一、供水情况1999年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持续干旱,1999—2005年7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仅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7%。
北京市主要地表水源密云、官厅水库平均来水分别为2.58和0.9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分别由2001年初的15.4和4.2亿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末的10.36和 1.63亿立方米。
密云、官厅水库近年来水变化情况见图2—1。
图2—1 1999年—2005年密云、官厅水库来水过程为保障北京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十五”期间北京市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和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供水178.4亿立方米(年均供水35.7亿立方米)。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年4月第23卷第8期北京城市河道水环境改善技术措施探究刘M(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北京100089)摘要:指出了北京城市河道兼具城市水景观和行洪的作用,河道雨后汇流明显,为保证河道行洪能力,河道多为人工修建的去弯取直的人工河,不具备完善的水生态系统,造成外界营养盐的输入和输出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物种分布失衡,进而形成一系列的水体问题,比如:水华、单一水生植物(疚草、金鱼藻、水绵)快速增长,由于雨后或突发污染物的排放造成水体黑臭、油污漂浮等均常给城市河道的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水环境的持续改善是城市河道日常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连年的治理和补水水源水质的改善,水环境问题也逐渐开始从水华转化为其他问题,所以对于水环境改善技术措施的调整和拓宽是必要的。
针对城市河道特点,从河道水质数据分析为切入点,对水环境改善技术措施进行了探究,在归纳技术措施的应用场合和对新的技术措施提出了设想,使水质监测、生物措施、曝气措施、鱼类放养等措施的应用在城市河湖水环境改善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下一步,采用底泥修复、植物浮床、沉水植物等技术措施构建生态自然的河道是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技术措施;持续改善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8-0066-061水体基本情况1.1北京城市河道基本情况北京市城市河道跨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和门头沟7个区,包括三家店调节池、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昆玉段、北护城河、南护城河及通惠河等13条河道,总长度124.31km,湖泊包括内部水域、八一湖等20个。
水面面积823万帯,其中河道水面面积229万谥,湖泊水面面积594万n?。
供水河道及湖泊库容1758万m3,其中供水河道库容525万m3,供水湖泊库容1233万帯。
这些河道、湖泊具有防洪、供水、环境、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首都的城市建设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