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人生]证言法师静思语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
静思语(台湾)释证严著1.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2.用智慧探讨人生真义,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3.“前脚走,后脚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让它过去,把心神专注于今天该做的事。
4.未来的是妄想,过去的是杂念。
要保护此时此刻的爱心,谨守自己当下的本分。
5.生命无常,慧命永存;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6.最幸福的人生,就是能宽容与悲悯一切众生的人生。
7.不辞劳苦的付出,便是“慈悲”。
8.即使已达智慧圆融,更应含蓄谦虚,像稻穗一样,米粒愈饱满垂得愈低。
9.唯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勇于缩小自己。
10.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还要能嵌到对方的心头上。
11.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执着。
12.不能低头的人,是因为一再回顾过去的成就。
13.人都是在原谅自己的那一分钟开始懈怠。
14.勇于承担,是一分动人的力量;勇于承担错误,则是一种高尚的品格。
15.大错误容易反省,小习气不易去除。
16.忏悔则清净,清净则能去除烦恼。
17.人最难看见的,就是自己。
18.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19.要以理来转事,不是拿事来转理。
凡事要守好自己的原则,不要牵强应酬;常去应酬,往往度不到对方,反而会被拖下水。
21.好事,需要你、我、他共同来成就。
所以,不要有你、我、他的成见。
22.处理事情,感情要蕴藏在理智中;与人相处,则要把感情表现在理智上。
整体的美,在于个体的修养。
24.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地显露出来。
25.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
26.世间的物资本来是为人所用,但不知足者因欠缺智慧,竟沦为“被物所用”。
人生有求即多苦!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人,会为自己招来无穷的痛苦。
28.人生若能减低欲望,生活上便没有什么值得计较!29.知足的人,心量开阔;心量开阔,对人对事就不会计较。
30.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31.世间的海可以填平,但是小小一个嘴巴,却永远填不满。
32.学佛的第一步是要少欲知足,使心灵安住,智慧增长。
《静思语》分享静思语,多说好话,常做好事,心情才会更快乐<每日背一句静思语,澄淨您的心灵>1.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2.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3.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绩。
5.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6.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乐,求人痛苦。
7.多作多得,少作多失。
8.甘愿作、欢喜受。
9.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恩、知福、惜福。
10.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11.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在好也不能算好人。
12.知识要用心体会,才能变成自己的智慧。
13.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的付出。
14.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可能是自己。
15.要比谁更爱谁,不要比别人更怕谁。
16.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有用才是人生的创照者。
17.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18.为自己找戒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19.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20.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21.进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22.屋宽不如心宽。
2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24.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25.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26.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27.并非有钱就快乐,问心无愧最安。
28.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无完美无缺。
29.小事不做,大事难成。
30.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31.口说一句好话,如口出莲花;口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32.世上有两见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33.道德是提昇自我的明灯不该是呵斥的鞭子。
34.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35.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36.得理要饶人,裡直要气和。
37.受人点水之恩、感恩、报恩。
38.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的身上洒香水,自己会沾上一两滴。
39.我们要做好社会的环保,也要做好内心的环保。
“证严上人”静思语录[前言] 在创办人证严上人的慈悲宏愿下,慈济基金会于一九六六年在台湾开展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志业],并扩及骨髓捐赠、国际赈灾、社区志工、环境保护,统称[八大法印];一九九一年因华中华东水灾与大陆民众结下不悔大爱因缘,如今慈善足迹已遍及大陆各地。
国务院并于2008年正式确认慈济成为大陆第一家境外合法设立的基金会。
证严上人勉励人人发挥爱心,扶慰天下苦难苍生,同时也倡导力行[克已、克勤、克俭、克难]的精神,在生活中尊师孝亲,人人发挥生命良能,为建构美好和谐社会而努力。
已译成十多国文字,畅销全球三百多万本的,《静思语》是证严上人生活实践的珠玑慧语,平实浅白中融会道理,蕴涵丰厚的生活真义,指引深陷迷途或烦恼的人,开启生命美善与希望的门窗,期能人人找到幸福钥匙,拥有美满人生。
谈人生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已。
人生最大的惩罚是后悔。
人生只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安心睡、快乐吃、欢喜笑、健康做,是人生四宝。
幸福不是财富多、权大、位高,而是自在、快活平安。
为生活而工作,人生不快乐;为工作而生活,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谈行孝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让父母欢喜、安心、就是孝顺。
行善、行孝、不能等。
家庭是永久的学校,父母是终生的老师。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报答父母恩,莫过于发挥良能,为人群付出,即是大孝。
谈心性甘愿做,欢喜受。
屋宽不如心宽。
夫妻之间要比谁爱谁,不要比谁怕谁。
不要小看自已,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知足、感恩、植福音;善解、包容,消旧业。
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
自造福田,自得福缘。
谈人格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已的修养不够。
物资生活要往下比,人格品德向上提升。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已。
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做人不要争[一口气],而是多[一点志]。
行善要诚,处事要正,做人有信,待人要实。
谈处世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已。
是非当教育,赞美作警惕。
有礼的人,人见人喜欢;讲理的人,人见人尊敬。
釋證嚴靜思語第一集~貳即境開示結束篇~談?行&談神通~ 【應如何?行?】師言:注意外境來時的一念之間。
【以為自己?持得很好,但是碰到一點小事就起煩惱心。
】師言:凡夫心容易波瀾,即是『八風』(註)吹不動,微風吹動了。
(註)人生的八法如八種風,分別是:利、哀、毀、礜、譏、苦、樂。
【?行和修養有什麼不同?】師言:?行就是修心養性。
每個人的習氣不同,佛性卻是一樣的,?行就是要好好保持這份善良的本性。
所以:修行也就是修養。
【如何修持?】師言:每天都是我的人生道上的一頁,過眼的每個人、每句話,都是頁中的字字行行。
在人生中得佛法,而非在佛法中得人生。
【法師啊!在您修行的這條路上,有否碰到困難的事?】師父反問他們:什麼叫做困難?我從來沒有時間去想困難。
又問;在人與人之間,您的心難道沒有障礙嗎?師言:修行是自我心甘情願的,就是要脫離人我是非,才需要修行。
如果修行還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為何要持戒?】師言:人知所以痛苦、惶恐不安,是因犯錯的罪惡感所致。
持戒就是要防患於未然,守正於日常生活中並形成規矩,自可避免犯錯。
【我心好就好,何必修行?】師言:你的心好有誰知道呢?真正的心好,是要受過一番洗練,練的非常自動、練的沒有一絲一毫的考慮,就能伸出援手幫助別人。
?行因此就有必要了!【某先生喜歡參禪。
】師言:參禪不是光坐在那兒而已。
行住坐臥、擔材運水,無不是禪。
我們要行禪,不是坐枯禪。
【何為禪?】師言:吃飯專心吃,做事專心做,心無旁鶩即是禪。
~~~談神通~~~法師言:只要能看開世間物,不去計較爭執,就是真正的天眼通了。
真正的天耳通,是遠離一切雜念和不清靜的言語。
不但不聽是非,而且還能把是非轉為佛法,當作教育,這才識是真正的天耳通。
真正的神足通,是世間的路條條皆走的通。
只要我們本持光明正大的心,抱持誠正態度待人接物,則天下無難事!天下無難事,當然也是條條道路皆行的通。
只要我們能抱著坦誠的心意,體諒他人,事事為他人設想,那麼他對我們就沒有隱瞞。
《静思语》【上卷】静思晨语作者:证严法师著慈济文化出版社第一篇《人生的目标》让生命功能永远像春天【一鼓作气】我们到哪里都应该有一个目标、起点,要朝目标往前走到底;不要停在半路,停在半路比走到目标还辛苦。
就好像爬山的人,要不就留在山下,要不就一鼓作气爬到山顶上。
否则停在半山腰中,石头若滚下来,岂不是很危险?【稳住最终目标】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灰蒙蒙、气冷冷的时候,只要能将最终目标稳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感觉很温暖。
【活出生命力】人的生命,要永远保持像春天一样,不断涌出生命力,不断发挥它的功能,才是活着的人生!【职业与志业】所谓职业,是为生活而工作,是被动的办事;办公时间按一般上下班打卡,能不迟到早退,公务就算完成。
而志业则是没有上班时间,更没有下班时刻,虽然不需打卡,却是分秒善尽义务,一切都出于自愿。
【做好事是义务】做好事总是要腾出时间,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应尽的义务。
【生存的真谛】天下、国家、社会、家庭之所以不得太平、安宁、和睦,皆因人人只知争取生存,而不探究生存的真谛。
【代代传承慧命】生命只有数十年,慧命却永远不灭。
每个人都有代代传承的子孙,要留下美的回忆与爱的教育给他们,这就是史成迹的慧命常存。
【皈依的目的】皈依的人要有个皈依的目的,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到底船支将驶向哪一个方向?一定要有个目标。
而为人皈依者一定要负起责任,比如眼见船支已经快迷失了,赶快亮起灯塔的灯让他们知道方向,这就是责任。
【慧命永存】生命无常,慧命永存;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第二篇《谈毅力》成功的起点【有愿才有希望】愿是成功的起点,愿也是希望。
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一切事业要成功必须有愿。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依愿力而行,最后才能圆满成佛。
「人」如无愿,就无希望;没有希望,就无法成就事业。
【愿力并行】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仅是空口谈愿,却不以实际行动表现,永远都无法满「愿」。
【发大愿】发愿——必须发利益众生的大愿,并且随时随地身体力行。
台湾证严大师静思语——仔细领悟,人生从此改变1.1 用智慧探讨人生真义,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1.2 圣人与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异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时空1.3 昨天的事就让它过去,让心神专注于今天该做的事。
1.4 未来是妄想,过去是杂念,要保护此时此刻的爱心,谨守自己当下的本分。
1.5 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心中。
佛前的灯不必刻意去点,要紧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
1.6 心无邪思,意无邪念,则常自在,心邪不侵。
1.7 心志若能守持于道,必能精深博大。
否则,限使透彻千经万论,变如空花水月,一事无成。
1.8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众生都有心病,拥有的人烦恼”失”,没有的人忧虑”得”,患得患失,即成忧愁。
身若一无所有,则心一无挂碍。
1.9 几夫就是喜欢追求神奇鬼怪,心才会乱。
其实修心很简单,只要断贪,哪一个人心乱不是为了贪?1.10 心有定力,智慧自然产生,人常为外境所影响,即是定力不够,学佛即是要学定力。
”定”用现代语讲,就是庄敬自强。
1.11 聪明只是一种计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贪婪诡诈也是聪明的象征。
聪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则勇于舍得。
不能”舍”就会有”失”,夫去心境的安宁1.12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炼出来的。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1.13 善是利益,恶是损害,一念之非即种恶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1.14 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倘能以爱侍人,以慈对人,就不会惹祸伤身。
所以做人应该吃点亏,做个大智若愚的人。
1.15 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收回,就不会有烦恼。
1.16 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
若是太浓,则苦得喝不下。
人间的情爱也是如此。
1.17 娑婆世界又译成”堪忍世界”,意即要经得起磨炼,能忍耐、才有办法在世间自在地生存。
1.18 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够忍而无忍,才会觉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
1.19 做事,一定要秉持”诚”与'正”的原则。
静思语的语录静思语的语录锦集39句人一旦生活在忧愁惶恐中,就很容易丧失自信心而陷入怯懦与逃避的深渊。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静思语的语录39句,欢迎阅读。
1、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鸟过白云,鱼跃水面"般——空中无迹,水面无痕;不为消逝事物而烦恼,心境安然而自在。
2、愿是成功的起点,愿也是希望。
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一切事业要成功必须有愿。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依愿力而行,最后才能圆满成佛。
"人"如无愿,就无希望;没有希望,就无法成就事业。
3、要好好利用我们的身体,趁能自由说话、走动的时候,赶快多做利益人群、宣扬佛法和导人向善的事。
4、人的生命,要永远保持像春天一样,不断涌出生命力,不断发挥它的功能,才是活着的人生!5、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仅是空口谈愿,却不以实际行动表现,永远都无法满"愿"。
6、苦修,是清心少欲、磨练吃苦的心志。
7、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禅、念佛等,都是为了收摄心念。
"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8、欲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业,必须抱持:"绝对要任劳"、"绝对要忍怨"、"绝对要有爱"、"绝对心存快乐"……这是佛教精神的"绝对论",也是与世间法"相对论"所不同之地方,更是利生事业臻至完美境界之关键。
9、人生若能被人需要,能拥有一分功能为人付出,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10、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11、信佛而不学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学佛,就是愚行。
12、若想在世间成就事业,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须先从"随时随地尊重他人"的基础做起。
13、人若能启发自我的本性与天职,自然做任何事都会觉得轻松而无怨言。
静思语经典短句一、静思语经典短句1. 人生如梦,唯有静思方能觉醒。
2. 静思是一种内心的力量,能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
3. 静思是一种修行,让我们能够超越尘世的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
4. 在喧嚣的世界中,静思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能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5. 静思是一种智慧的源泉,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内心,逐渐认识自己。
6. 静思是一种修炼的方式,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7. 静思是一种内心的旅行,能让我们在思考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8. 静思是一种修复的过程,能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寻找到自己的真实。
9. 静思是一种智慧的表现,能让我们在平静中找到答案。
10. 静思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能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一切挑战。
二、文章整理静思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内心平静的修行方式。
在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杂音所困扰,很难安静下来思考自己的内心。
然而,只有静心思考,我们才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真实的自我。
静思不仅仅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通过静思,我们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进入到内心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
静思是一种启迪,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
静思是一种修复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从内心深处修复受伤的部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困扰和挫折,很容易受到伤害。
然而,通过静思,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寻找到受伤的原因,并且通过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
静思能够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寻找到自己的真实,从而修复自己的内心。
静思是一种智慧的源泉,能够让我们在思考中寻找到答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和困扰,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
然而,通过静思,我们可以冷静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静思能够让我们在平静中找到答案,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静思是一种内心的旅行,能够让我们在思考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在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声音,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证严上人静思语1、眾生之苦從欲所生,因欲生憂,因愛生佈。
2、人生的價值是自愛、愛人,而非私愛和癡情。
3、不踰越做人的規矩,人生就會海闊天空。
4、肯付出就是造福,不執著就是智慧。
5、受人批評,應感恩對方。
6、修行,就是要知道做人的目標。
7、付出並不是為了功德,而是本份。
8、真正的宗教,是強調智慧與大愛的人性教育、社會教育。
9、對父母盡孝,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10、一切人事都是磨鍊,要磨得「亮」,不要磨得「痛」。
11、多用心體會人生一切的無常,煩惱很快就能斷除。
12、莫讓批評的話,讓我們失去熱心。
13、莫讓甜言蜜語,迷失我們的方向。
14、要學習聽任何話,都保持歡喜。
15、佛陀妙法無處不在,應在人群中體會、力行。
16、時時好心,時時平安;日日造福,日日有福。
17、愛,就是生命中的力量。
18、平安即是福。
19、心就寫在臉上。
20、陪父母要歡喜而不是煩。
21、聽話要小心、用心,不能用猜的。
22、愛不是口號,要身體力行。
23、解脫煩惱,要用大慈悲心、真包容心。
24、人我是非是修行的工具。
25、空過時日是最大的損失。
26、心健康則日日快樂。
27、要拔人生的苦,唯有行菩薩道。
28、自「悲門」入,才能啟開「慧門」。
29、仁者即勇者,有仁愛之心,能激發勇猛之力。
30、修慧就是要去除煩惱,要去除煩惱必須擴大愛心。
31、在人群中磨鍊、修持,將人我是非轉化成教育。
32、有慈悲心就會有柔和的態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
33、有慈悲周切的心,才真正具有菩薩的精神。
34、最平常的人最富有。
35、時時抱著造福人群的人,就是在救自己。
36、有救人的人,才是真正自救的人生。
37、一個人要先點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發別人。
38、為眾生來人間是菩薩,為自己來人間是凡夫。
39、感恩可以打開我們的心結,並且啟發我們的悲心。
40、心安則地靈──人生若平安,住宅也會吉祥。
41、從事教職者,應期許自己做一位教「人」的人師,而非教「書」的經師。
42、善用力氣的人,不急不徐;善守理想的人,不猛不弛;一志向前、堅定不移,終可達到目標。
静思语的经典语录1、内能自谦是功,外能礼让是德。
2、只要缘深不怕缘来得迟,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遥远。
3、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乐,求人痛苦。
4、世间的海可以填平,但是人的鼻下横,小小的一个嘴巴却永远填不满。
5、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6、任何批评都是宝贵的一课。
7、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8、静思语录: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9、一滴水要想不干,就设法投入浩渺的大海。
10、人生要为善竞争,分秒必争。
11、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心中常存善念,遇事逢凶化。
12、是非当教育,赞美作警惕,嫌弃当反省,错误作经验。
13、用智慧探讨人生真义,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14、要做事,不要怕人事,事是人做出来的。
15、过去的努力有现在的成就,未来的展望是现在的动作。
16、只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努力才能有收获,决不能妄想一步登天。
17、义务的付出,在工作中会产生一种享受牺牲的快乐。
18、人真的要能忍,不能忍耐的结果就是星火燎原。
19、人生的地位和名利都是虚假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
20、君子为目标,小人为目的。
21、用于静思的语录:大错误容易反省,小习气不易除掉。
22、时间对一个有智慧的人来说,就如钻石般的珍贵;对愚人来说,却像泥土,一点也没有价值。
23、用有形的教育转化无形的心念,用无形的精神启发力量,展现于有形的行动上。
24、修行要在人群中相互磨,藉事心,慈悲喜舍也是要从力行中,才能真正有所领悟。
25、逆境,是非来临,心中要持一“宽”字。
26、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27、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8、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
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29、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证严法师100条《静思语》證嚴上人100條靜思語无量心生福报无极限无极限生息息爱相连——节选自《静思语》愿人人有善心,心中存善念,愿大家都能够开心,诚恳做人.快乐,坦荡做事.阿弥陀佛.001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002福,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
003講話要溫和輕柔,態度要謙誠親切。
004孝順要及時,行善也要及時。
005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標,更辛苦。
006多原諒別人,多得福,把量放大,福氣大。
007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008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計較少。
009把握當下,就是用心。
010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步,在人生道中就會活得很快樂。
011要得到別人讚嘆,就得先讚嘆別人。
012最有力量的菩薩,就是我們的手腦。
013不斷發揮生命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
014聽到好話,要如海綿遇水,牢牢吸住。
015不要總是要求別人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別人做什麼。
016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
017不要只看到別人外在的污點,卻看不到自己內心的垃圾。
018生活有朝氣,活得暢暢快快,工作講求效率,做得踏踏實實。
019以愛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則人生到處充滿了真善美。
020稻穗結得越飽滿,越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越有謙沖的胸襟。
021孝首重在順,要體貼親心,聲色柔順,切不可不耐與嫌煩。
022人生能被人需要,能夠有份功能,為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023欣賞他人,就是莊嚴自己。
024成功在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
025〝路〞必須去走方能到達,〝苦〞必須去受才可消除。
026我們應該為別人的成就而生歡喜心。
027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靈,是謂〝福至心靈〞。
028常能反省自己有無過失,即得解脫又自在。
029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尋求心靈的安定。
030恆心就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難與阻礙也能衝破。
031要想家庭吉祥合睦,要常常起歡喜心。
032做一切好事要把握時機,也要把握因緣。
033捨去昨日的好與壞,把握今日。
034知足常樂,甘願做,歡喜受。
人性的光芒——证严法师《静思语》
张勋祥
【期刊名称】《五台山研究》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证严法师《静思语》(典藏版),慈济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静思语》充满人性的光辉,以至诚亲切的语言鼓励行善,引导用正向的思维方式,积极面对人生,把心中无穷无尽的烦恼,化为无量无边的菩提。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张勋祥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科院,山西太原 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证严法师思想与慈济事业 [J], 毛勤勇;邓子美
2.慈济功德会与证严法师使白岩松一行无限感动 [J],
3.“人间佛教”的具体实践——证严法师与慈济功德会 [J], 何绵山
4.证严法师:台湾最美丽的女人 [J], 郭泰北
5.证严法师拒巨额捐赠 [J], 胡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