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四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9
---------------------------------------------------------------最新资料推荐------------------------------------------------------人音版第四册音乐教师姓名:胡颖科组:音乐时间:2019 至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材来源第四册第一课《春天来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学唱歌曲《大树妈妈》,感受歌曲轻柔、甜美的情绪,并能以亲切、柔美的声音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
二、通过表演歌曲,侧重用律动来提升听辨别能力。
课时内容表演歌曲《大树妈妈》教学重难点用轻柔、甜美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若干小鸟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学习习惯的强调课堂组织纪律、排队习惯、听唱习惯、使用葫芦丝习惯。
三、演唱歌曲《大树妈妈》(一)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轻柔、恬美的意境。
(二)多遍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熟悉歌词内容。
如:让学生边听边模仿大树妈妈哄鸟宝宝睡觉的样子;随音乐划旋律线;听听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妈妈等,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歌曲意境的同时,记忆旋律,熟悉歌词内容。
1 / 3(三)以模唱法学会歌曲。
采用lu等闭口音轻声随琴模唱旋律,要求学生以轻柔的力、甜美的声音演唱。
(四)引导学生关注并逐步听辨出歌曲(0)出现的地方,再通过拍手、跟着老师模唱、对比演唱等方法,唱好有八分休止符出现的地方,提示学生演唱要轻巧、短促。
(五)摇一摇,唱一唱,鼓励学生用轻轻的摇摆动作(注意:要和着音乐节拍)及轻柔的声音来歌唱,抒发自己心中对春天的爱,对大树妈妈的爱,对大自然的爱。
(六)以你为大树做了什么?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讨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表演歌曲(一)师生合作表现歌曲。
以歌曲《大树妈妈》为背景音乐,师生分角色表现春天的美。
如:教师扮演大树妈妈,若干学生带上小鸟头饰扮演小鸟,先做即兴自由的表演。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四册教案教学目标1.自行制作简单鼓乐器,能够掌握基本的敲击技巧。
2.学会唱《秧歌》和《摇篮曲》,以及相应的舞蹈动作。
3.了解古代乐器古琴,了解古琴的历史和演奏方法,并能够模仿陶埙演奏古琴。
4.通过学习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质。
教学内容第一课自主制作简单鼓乐器1.介绍鼓乐器的种类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自己的鼓乐器。
2.下发材料,示范制作过程,帮助学生制作鼓乐器。
3.学生自行尝试制作,敲击不同部位,体验音色的变化。
第二课唱《秧歌》1.引导学生聆听《秧歌》。
2.分散唱、整体唱,逐步熟悉曲目。
3.学习秧歌基本舞步,从动作中表现出音乐的感觉。
第三课唱《摇篮曲》1.听取《摇篮曲》的演唱。
2.分析整首曲子的构成,介绍钢琴伴奏。
3.学生练习初步的音程识别,逐渐熟悉曲目。
4.学习相应的舞蹈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感。
第四课了解古琴1.介绍古琴的历史和演奏方式。
2.分析古琴的构造,让学生了解古琴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3.通过模仿陶埙演奏古琴,了解弹奏技巧和需要注意的细节。
第五课音乐欣赏1.带领学生聆听《广陵散》、《阳春白雪》等经典曲目。
2.分析曲目中的旋律、节奏、动态变化等要素,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情感表达。
3.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介手段,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曲目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制作鼓乐器、学唱《秧歌》、《摇篮曲》、了解古琴、音乐欣赏等不同形式的音乐体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课堂讲解、集体合奏、个人表演等不同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节好音乐与动作之间的关系,让舞蹈动作与音乐形成完美的融合,达到教育和娱乐的双重效果。
(第1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第1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第1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第1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第1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第2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 3 )单元检印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 4 )单元检印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 4 )单元检印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 4 )单元检印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五)单元检印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五)单元检印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五)单元检印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六)单元检印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六)单元检印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六)单元检印
课时教案
2019年6月27日。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四册教案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目标:1、能用轻柔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树妈妈》和《郊游》,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2、对比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用线条、律动展示《春之歌》的旋律走向,感受日本民歌《春风》的风格特点。
3、能准确读、拍“X 、0 ”的节奏,并能用体态表现其时值。
教学内容:1、演唱《大树妈妈》、《郊游》2、聆听《春之歌》《春风》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大树妈妈》,使学生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熟练的演唱。
2、指导学生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鼓励并启发学生能自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大树妈妈》教学重难点:1、能熟练的表演唱歌曲《大树妈妈》。
2、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用音乐问好2、故事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呀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
师:从前,有一颗茂盛的大树,个儿长的好高,每天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她大树妈妈。
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
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啊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师:同学们,故事讲完了,假如你是这只小鸟,你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生:幸福、温暖等等。
师:我们用击掌方法分别来鼓励一下刚才表现好的同学。
2/4 XX XX | X X ||二、学唱歌曲《大树妈妈》。
1、出示歌谱、歌词师:请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大树妈妈》。
(1)范读,教师边拍节奏边读歌词。
师:现在和老师一起读读歌词吧!(2)教师拍节奏,学生按着节奏读歌词。
师:你们很聪明,声音非常好听。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四册教案教学目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学内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1.完整地聆听。
2.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
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1.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
教师要2.可随着歌曲的演唱,敲击自制的乐器。
但要事先确定节奏型,分小组练习后敲击。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四册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四册教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孩子们感受三个到多声部的叠置。
2、通过创编“劳动”声响,让他们在创造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创编“劳动”声响.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们在其熟悉的劳动与生活环境中发现节奏,使多声部的节奏创作在不感觉困难的情况下完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动物贴纸教学过程:1、音乐律动《洗手绢》2、节奏传递游戏。
师:老师刚刚收到动物王国寄来的信,我想请你们帮老师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读的又快又好把节奏卡×、××、×—装在小动物信封里的,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来读会,然后悄悄传递给他们的组员,由最后的同学上来告诉老师。
游戏后将三种节奏归类,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构成节奏叠置,老师指挥学生律动。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三个声部的叠)×× ××置,运用奥尔夫的律动拍手、拍腿、排肩×—为下面的节奏创造做铺垫。
)3、复习歌曲《大家来劳动》a、师:我们在劳动时一般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生:扫地—沙沙沙水声—哗哗哗擦桌子—擦擦擦拖地、擦窗等等老师选用三种声音分三组练习,组成劳动的声音口读、手做动作等。
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此处让孩子们创造劳动的节奏擦擦擦擦将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决。
给哗—哗—学生进行两次。
)b.师:当我们在劳动是除了劳动的声音,周围还有什么声音呢?生:汽车、建房子、唱歌等(将节奏创造扩展,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3、游戏圣诞晚会师: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圣诞节。
师:刚刚动物王国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发来了动物王国的通行证,邀请我们去帮他们搞一个圣诞晚会,你们想不想去啊生:想去。
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动物的贴纸,让他们贴在头上,贴什么动物就扮那种动物。
第1课春天来了教学目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学内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孩子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2.可提示孩子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孩子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孩子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孩子的基点上操作,使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可将孩子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孩子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老师可让孩子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孩子的能力情况,发动孩子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孩子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孩子听会的思想,让孩子轻松地学会歌曲。
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孩子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孩子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1.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
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教学内容聆听《嘀哩嘀哩》教学基本要求1。
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2。
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
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1。
完整地聆听。
2。
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表演《大树妈妈》教学基本要求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
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
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编创与活动1。
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4。
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表演《郊游》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
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2。
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
四册教案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四册教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孩子们感受三个到多声部的叠置。
2、通过创编“劳动”声响,让他们在创造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创编“劳动”声响.
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们在其熟悉的劳动与生活环境中发现节奏,
使多声部的节奏创作在不感觉困难的情况下完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动物贴纸
教学过程:1、音乐律动《洗手绢》
2、节奏传递游戏。
师:老师刚刚收到动物王国寄来的信,我想请你们帮老师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读的又快又好
把节奏卡×、××、×—装在小动物信封里的,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来读会,然后悄悄传递给他们的组员,由最后的同学上来告诉老师。
游戏后将三种节奏归类,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构成节奏叠置,
老师指挥学生律动。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三个声部的叠)
×× ××置,运用奥尔夫的律动拍手、拍腿、排肩
×—为下面的节奏创造做铺垫。
)
3、复习歌曲《大家来劳动》
a、师:我们在劳动时一般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生:扫地—沙沙沙水声—哗哗哗擦桌子—擦擦擦
拖地、擦窗等等
老师选用三种声音分三组练习,组成劳动的声音
口读、手做动作等。
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此处让孩子们创造劳动的节奏
擦擦擦擦将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决。
给
哗—哗—学生进行两次。
)
b.师:当我们在劳动是除了劳动的声音,周围还有什么声音
呢?
生:汽车、建房子、唱歌等
(将节奏创造扩展,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
3、游戏圣诞晚会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圣诞节。
师:刚刚动物王国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发来了动物王国的通行证,邀请我们去帮他们搞一个圣诞晚会,你们想不想去啊
生:想去。
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动物的贴纸,让他们贴在头上,贴什么动物就扮那种动物。
a、.将学生分成六组,让他们自由选择为晚会做准备工作。
(孩子搬桌子、摘果子、抬水、扫地、擦凳子、洗食物等将劳动的声音节奏组合在一起,汇成一片劳动的海洋,此处是课的延伸)
b、师:晚会准备好了,让我们邀请我们的老师参加我们的晚会。
在欢乐的舞曲声中师生同乐,下课。
第二课难忘的歌《卖报歌》一年级
第二课难忘的歌
教学目标:
一、
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怕为歌曲伴奏。
三、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卖报歌》
教学难点:
2、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1、
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
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怕、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
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4、可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可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二、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1、聆听歌曲,歌曲唱出了那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
感。
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怕为歌曲伴奏。
三、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卖报歌》
教学难点:
2、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一、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整地聆听歌曲。
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录象、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八路》的故事。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提出了哪些要求?每人
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