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蛋白表达与纯化
- 格式:ppt
- 大小:5.35 MB
- 文档页数:92
原核表达和蛋白纯化流程As scientists, we often encounter the challenge of expressing and purifying proteins in prokaryotic cells. Often, the first step in this process is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expression system. 做为科学家,我们经常面临的挑战是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和纯化蛋白质。
在这个过程中,通常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系统。
One commonly used expression system is E. coli, which offer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growth, inexpensive culture conditions, and well-established genetic manipulation techniques. 一个常用的表达系统是大肠杆菌,它具有快速生长、廉价的培养条件和良好的遗传操纵技术的优势。
After selecting an expression system, the next step is to design a suitable expression vector to insert the gene of interest. 在选择表达系统后,下一步是设计一个合适的表达载体来插入感兴趣的基因。
The choice of promoter, selection markers, and fusion tags ar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in the design of the expression vector. 表达载体的选择激活子、选择标记和融合标签都是在表达载体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Once the expression vector has been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it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host cells for protein expression. 在表达载体设计和构建完成后,就可以将其转化到宿主细胞中进行蛋白表达。
原核蛋白的表达、分离和纯化实验原理:携带有目标蛋白基因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在37℃,IPTG 诱导下,超量表达携带有6个连续组氨酸残基的重组氯霉素酰基转移酶蛋白,该蛋白可用一种通过共价偶连的次氨基三乙酸(NTA)使镍离子(Ni2+)固相化的层析介质加以提纯,实为金属熬合亲和层析(MCAC)。
蛋白质的纯化程度可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BL21试剂、试剂盒:LB液体培养基、氨苄青霉素、Washing Buffer、Elution Buffer、IPTG、蒸馏水、胰蛋白胨、酵母粉、氯化钠仪器、耗材:摇床、离心机、层析柱、离心管、移液枪、枪头盒、烧杯、玻璃棒实验步骤:一、试剂准备1. LB液体培养基:Trytone 10 g,yeast extract 5 g,NaCl 10 g,用蒸馏水配至1000 mL。
2. 氨苄青霉素:100 mg/mL。
3. 上样缓冲液:100 mM NaH2PO4,10 mM Tris,8M Urea,10 mM2-ME,pH8.0。
4. Washing Buffer:100 mM NaH2PO4,10 mM Tris,8 M Urea,pH6.3。
5. Elution Buffer:100 mM NaH2PO4,10 mMTris,8M Urea,500 mM Imidazole,pH8.0。
6. IPTG:100mM IPTG(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2.38g IPTG溶于100ml ddH2O中,0.22μm滤膜抽滤,-20℃保存。
二、获得目的基因1. 通过PCR方法:以含目的基因的克隆质粒为模板,按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在上游和下游引物分别引入不同的酶切位点),PCR循环获得所需基因片段。
2. 通过RT-PCR方法:用TRIzol法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cDNA第一链,以逆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PCR循环获得产物。
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在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个主题,我们将从原核表达开始深入探讨,并结合蛋白的纯化过程,逐步展开全面评估和详细讨论。
1. 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重要性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是一种编码人体内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酶的基因。
该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内能量代谢息息相关,对于维持细胞内稳态至关重要。
深入了解这一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 原核表达的意义和挑战在研究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时,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原核表达系统由于其高效、简便以及成本低廉而备受青睐。
然而,在原核表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例如蛋白的溶解和折叠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目标蛋白的纯化。
3. 蛋白的纯化过程蛋白的纯化过程对于后续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至关重要。
在纯化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杂质,确保目标蛋白的纯度满足后续实验的需求。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进行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克服不少困难,但一旦成功将获得来自对基因和蛋白的深入理解。
对于这一主题,我认为深入挖掘其相关的细胞机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从而为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过程。
通过从原核表达的意义和挑战开始,逐步对蛋白的纯化过程展开论述,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也共享了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期望能够引发更多学术讨论和思考。
以上是一篇有关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是生物技术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以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原核表达步骤原核表达先要将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上,然后通过转化到JM109或BL21等菌株中,诱导表达蛋白,然后进行蛋白纯化。
本实验方案的前提是,目的基因已克隆到载体,并已转进入JM109菌株中。
一.鉴定目的蛋白是否在大肠杆菌JM109或BL21中大量表达(一)制样1 . 挑取经过双酶切鉴定的单克隆菌落于700ul LB培养基,加入0.7ul Amp (100mg/mL),37o C200r/min摇床培养,过夜活化。
2. 以1:50比例(200ul),将活化的过夜培养物加入10mL 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0uLAmp(100mg/ml),37o C200r/min摇床扩大培养2h-3h,期间取样监控菌液的OD值,控制菌液OD600在0.6-1.0之间,以使大肠杆菌处于最适合表达外源蛋白的生长状态。
(一般3h时,菌液浓度及达到标准,但是不同的基因对菌的影响不同,所以第一次实验时需要确定这个最佳时间)3. 从10ml扩大培养物中取3ml菌液作为不加IPTG的空白对照(CK),其余7ml菌液加入7ul IPTG(储存浓度为0.5mol/l),使IPTG终浓度达到0.5mmol/l。
以200r/min的转速,37o C摇床培养3h。
4. 以5000r/min离心2min收集菌体,倾倒上清,每个离心管收集3ml培养物。
5. 加入1ml dH2O,将管底沉淀用振荡器打散以充分洗涤,8000r/min离心2min,倾倒上清。
6. 重复步骤5。
将离心管中的水倒干净。
(二)菌落SDS-PAGE1. 在收集的菌体中加入200ul 1×SDS PAGE loading buffer(可根据沉淀的量增加或减少loading buffer的量,一般200ul比较合适)。
用漩涡器剧烈震荡,确保将管底沉淀震散。
2. 将样品于100℃恒温加热器上开盖加热10min(Marker也要加热)。
样品凉后,12000r/min离心3min,取每管的上清点样。
摇菌:3-1(12/9)6-4小批量表达过程:取100μl菌液至20ml Amp+LB培养基,摇菌至OD(600nm)值到0.6,IPTG(1:1000稀释)诱导,取0h 2h 4h 6h 8h样品各1ml,离心(6000rpm,5min)加60μl 1×PBS悬浮沉淀。
蛋白大小检测:caspase 3 846bp,约33kd;caspase 6 912bp,约38kd加20μl 4×loading buffer(含2-ME)至60μl菌液中,煮沸10min。
配胶,根据蛋白大小,选12% SDS-PAGE胶,跑胶检测。
70V 30min,120V 60min。
大批量表达过程:1)取20μl菌液至1ml Amp+ LB培养基,十管,摇菌过夜;2)将菌液转移至装有200ml Amp+ LB培养基的锥形瓶中,摇菌2.5h,测OD(600nm),0.6左右较好;3)加IPTG(1:1000)诱导5h;4)转移至灭菌了的50ml离心管中,10000rpm,20min离心收集沉淀;5)加20ml 无菌PBS悬浮菌液,加溶菌酶(1:500)室温静置1h;6)破碎菌液,温度25℃,模式06(6mm)/02(2mm)总时间20min左右,超声开约2s,超声关约5s,功率35%~40%(小于400W)7)离心(10000rpm 30min),收集上清和沉淀,上清-20℃保存,加10ml 1×结合缓冲液充分混匀溶解沉淀,4℃过夜;8)将融有沉淀的结合缓冲液分装,12000min,30min离心收集沉淀,1×PBS溶解后和上清一起跑胶检测。
试剂配置:LB培养基Tryptone 10gYeast Extract 5gNacl 10g定容至1LIPTG2.4g 至10ml无菌水中,过0.22μl 滤膜溶菌酶1g 至10ml 无菌水中,过0.22μl 滤膜Amp5g 氨苄到50ml 无菌水中,过0.22μl 滤膜8×母液(200ml)NaCl 4mol/L 4×58.44×0.2=46.75Tris 160mM 160×121.14×0.2=3.876调pH 至7.9Wash Buffer(200ml)NaCl 0.5M 0.5×58.44×0.2=5.844Tris-HCl 20mM 0.02×121.14×0.2=0.488EDTA.2Na 100mM 0.1×372.24×0.2=7.4448Binding buffer(1L)1×母液+咪唑咪唑浓度梯度:5mM 20mM 40mM 60mM 100mM 250mM8×Charge buffer(40mL)400mM NiSO4.6H2O0.4×262.86×0.04=4.20576g8M尿素100mL加48g。
蛋⽩表达与纯化-真核表达
真核表达的⽅式:包括原核蛋⽩表达与纯化、酵母蛋⽩表达与纯化、昆⾍细胞蛋⽩表达与纯化、哺乳动物细胞蛋⽩表达与纯化。
蛋⽩表达从哪⼀步开始呢?
1. 从基因合成开始,只需要提供具体的序列;
2. 提供cDNA基因模版,最后提供测序报告,以证明序列是正确的;
3. 提供质粒,如果是T载体,需要从构建载体开始,如果是PET28a和PET32a或其他可以直接⼩量诱导的质粒,可以从纯化开始;
4. 提供菌株,从纯化开始(菌株存放时间长可能活性会变差)
根据客户的需求,我们提供从基因合成,载体构建,基因表达,蛋⽩纯化、检测等⼀站式服务。
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及纯化技术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蛋白表达与纯化技术在医疗、工业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及纯化技术是蛋白质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几种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技术,以及它们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一、背景介绍重组蛋白指的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人工合成的DNA片段引导到细胞中,使其在受到特定刺激后大量表达特定功能蛋白的一种新型蛋白质。
由于其具有高度专一性、易制备性以及更高的效力和安全性,越来越多的药物被开发为基于重组蛋白的生物制剂。
二、重组蛋白表达技术1. 原核表达系统原核表达系统是将DNA片段导入大肠杆菌等细菌中,在其形成菌落的过程中进行表达。
该系统的优点在于表达速度快、操作简便、表达产量高。
但同时,由于原核表达与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相比,它对于蛋白翻译辅助因子和蛋白修饰等生物特征的模拟程度较差,不利于蛋白的正确折叠,因此该系统表达的蛋白质通常需要经过重新折叠处理。
2. 原核表达系统与原核表达系统相比,真核表达系统更接近真实情况中的表达方式,对于全长的蛋白大多数时候能够实现正确的折叠。
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常用的系统包括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以及酵母菌表达系统等。
其中,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能够实现高产量、高质量的蛋白质表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制备。
三、重组蛋白纯化技术1. 亲和层析法亲和层析法是一种将目标蛋白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技术。
该技术的依据是一种特定的与目标蛋白质具有相互作用的配体分离柱。
在该技术中,目标蛋白质与配体分离柱上的特定功能团结合,非特异性的蛋白质能够在洗脱过程中被去除。
2. 总体分离法总体分离法是将目标蛋白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采用离心、可溶性和非可溶性的分离方法。
其中,在采用可溶性分离的方式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相法、分配层析等。
四、新兴技术及应用前景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生物医疗领域,并开始用于制备组织工程器官和人造蛋白质等领域。
原核表达及纯化-His tag一、原核表达1.挑取一个单菌落(重组表达载体),接种到10mL LB培养基中(注意抗生素抗性)。
37℃,过夜摇菌。
2.次日,将菌液接种到1L LB培养基中(1:50~1:100),继续培养至OD600=0.6时(0.6~0.8),加1×IPTG诱导4h。
(加IPTG前留样(诱导前全菌蛋白)200μL做SDS-PAGE)3.收菌:(1)200μL诱导后全菌;(2)小量表达:收集5mL诱导后全菌,12000g离心1min,裂解沉淀,分别收集上清(可溶性)和沉淀(包涵体)中的蛋白。
大量表达:收集1L诱导后全菌,4℃,4500g离心15~30min。
二、可溶性分析目的:重组蛋白是否表达,是可溶性的还是包涵体形式。
根据这个结果选择纯化方法。
(1)各用30μL 4×SDS Loading buffer重悬诱导前和诱导后的菌体(200μL);用500μL 1×Binding Buffer重悬菌体(5mL),超声破碎(3min,超2s,挺3s,27%能量;溶液透亮即可);4℃,19000g离心15min,分离上清和沉淀;(2)用30μL 4×SDS Loading buffer重悬沉淀;(3)取10μL上清蛋白加10μL 4×SDS Loading buffer;(4)将诱导前全菌,诱导后全菌,上清蛋白和包涵体蛋白煮沸5~10min。
(5)各取10μL 用于SDS-PAGE检测(12%的胶)。
三、小量富集实验样品制备:取5mL诱导全菌,用500μL 1×Binding Buffer(8M Urea)溶解,超声破碎(3min,超2s,挺3s,27%能量;溶液透亮即可)。
4℃,19000g离心15min,取上清用于富集实验。
(留样做SDS-PAGE)富集:1.装柱:取30μL~50μL体积的Ni柱料(纯柱料)于1.5mL离心管中。
原核蛋白表达纯化条件优化方案1,收菌每10ml一EP管,弃上清后-40度冻存。
(一)缓冲液PH的确定:2,处理镍柱:(流速控制在30d/min, 5ml注射器)1)用3-5ml去离子水洗柱;2)1ml硫酸镍挂柱;3)3-5ml去离子水洗去余镍;3,取出菌体20管,每4管(40ml)为一组,分为5组。
菌体沉淀置于冰浴中解冻,分别用1ml PH6.0,6.5,7.0,7.5,8.0的PBS重悬,分别超声至澄清。
离心15000rpm,10min,弃沉淀。
4,纯化:4)binding buffer 3ml平衡柱子;5)上样,保留穿透液;6)洗脱,使用100(or200 mM)咪唑洗2个柱体积;7)3-5ml去离子水洗柱,再用另一PH缓冲液重复步骤4)-6)洗柱:先用去离子水洗3-5个柱体积,用EDTA(50mM)洗去NI 3个柱体积,用去离子水洗3-5个柱体积;用NaOH(1M)洗5个柱体积,用去离子水洗3-5个柱体积,用20%乙醇洗3-5个柱体积,封柱于20%乙醇,4度保存;5,结果用SDS-PAGE检测(配小孔15%胶),变性/非变性对比。
找到Trimer含量最高的缓冲液PH,并进行后面的优化。
对照/全菌/各PH穿透/各PH样品。
6,该步骤中选定的缓冲PH固化用于以下纯化、透析、ELISA包被、筛选等各个步骤。
(二)咪唑浓度的选择8,取出新1组,选用上一步骤确定的缓冲液超声;9,上样后分别使用60/80/100/150/200mM咪唑洗脱,每次2个柱体积,10,结果用SDS-PAGE检测(配小孔15%胶),变性电泳,选用含量最高的咪唑浓度作为洗脱条件。
顺序:对照/全菌/穿透/各浓度咪唑洗脱样品;(三)疏水抑制剂的选择11,选用第一步确定PH值的缓冲液,取12组;12,分别在体系中加入咪唑(10/20/40/50mM/L)/脲(<4M/L:1/2/4M/L)/吐温(<1%)/甘油(5%,10%,15%)/tritonX-100(0.1%)/不加;13,重复步骤重复步骤4)-6),使用第二步选定的咪唑浓度洗脱;14,结果用SDS-PAGE检测(配小孔15%胶),非变性电泳。
实验一:EV71病毒非结构基因(2b)的克隆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外源基因克隆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基因克隆技术包括把来自不同生物的基因与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载体DNA在体外进行人工连接,构建成新的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然后将其导入受体生物中去进行表达,从而产生遗传物质和状态的转移和重新组合。
三.实验用品1. 材料:EV71病毒基因组序列载体pMAL-c2x (Amp抗性)大肠杆菌DH5a2. 器材:离心机、DNA电泳仪、微波炉、试管、摇床、酒精灯、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皿等、三角瓶、天平3. 试剂与药品:氨苄青霉素、碱性裂解液、电泳缓冲液、Rnase A、Taq DNA聚合酶、T4DNA 连接酶、1kb 分子量DNA Marker 、内切酶BamHI和SalI、DNA 片段胶回收试剂盒、X-gal 贮液、 IPTG 贮液、T ris 碱、Na2EDTA、NaCl、CaCl2 、甘油、葡萄糖、酵母提取物、胰蛋白胨、分析纯无水乙醇、95%医用酒精、琼脂糖四.方法与步骤(一)缓冲液及培养基配制1.质粒提取试剂:溶液I:葡萄糖 50m mol/L,Tris-HCl(pH 8.0) 25m mol/L,EDTA(pH8.0) 10mmol/L于6.895×104Pa灭菌15 min,4℃保存。
溶液II:NaOH 0.2 mol/L,SDS 1%。
SDS(10%,200ml):20 g SDS,慢慢转移到约150ml水的烧杯中,磁力搅拌至溶解,用水定容至200 ml。
溶液III:(0.5M,pH5.2,KAC),用冰醋酸调pHTE缓冲液:1ml Tris-HCl(1M pH8.0),0.2ml EDTA(0.5M pH8.0),加灭菌水至100ml。
2. LB液体培养基(perliter):胰蛋白胨10g酵母膏5g pH 7.0NaCl 5g(二).步骤1.碱裂解法抽提质粒实验原理:在 pH 12.0~12.6 碱性环境中,细菌的染色体 DNA 变性分开,而共价闭环的质粒 DNA 虽然变性但仍处于拓扑缠绕状态。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原理蛋白原核表达纯化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技术方法,用于大量制备目标蛋白质。
该方法可以在原核细胞中直接表达目标蛋白,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纯化步骤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
以下将详细介绍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原理和步骤。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原理主要基于细菌细胞的生物特性。
在表达过程中,目标蛋白的基因会被插入到表达载体中,该载体会被转化到细菌细胞中。
转化后的细菌细胞会利用其自身的代谢机制表达目标蛋白。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构建表达载体。
在这一步骤中,目标蛋白的基因会被插入到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中。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PCR扩增目标基因,然后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上。
第二步,转化细菌细胞。
在这一步骤中,经过构建的表达载体会被转化到细菌细胞中。
转化可以使用化学方法或电穿孔等物理方法进行。
第三步,培养表达菌株。
转化后的细菌细胞会被培养在含有适当抗生素的培养基中。
培养的条件包括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这些条件可以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进行优化。
第四步,诱导表达。
在菌株达到一定的生长密度后,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诱导剂来诱导目标蛋白的表达。
诱导剂的选择可以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进行优化。
第五步,收获细胞。
在表达过程中,细菌细胞会合成大量的目标蛋白。
可以通过离心等方法,将细菌细胞从培养基中收获下来。
第六步,裂解细胞。
收获的细菌细胞需要被裂解,以释放目标蛋白。
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波、高压等物理方法,以及酶解等化学方法。
第七步,纯化目标蛋白。
裂解后的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杂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纯化步骤来获得高纯度的目标蛋白。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
经过以上步骤,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过程就完成了。
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制备目标蛋白,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优化。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在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研究目标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原核表达蛋白镍离子亲和纯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原核表达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表达方法,它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被广泛应用。
原核表达系统通常包括大肠杆菌、酵母和其他细菌等微生物,其表达效率高、表达周期短、操作简便,因此备受研究者青睐。
然而,由于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内源性蛋白和杂质,常规方法无法有效地纯化目标蛋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蛋白纯化方法。
其中,镍离子亲和纯化技术因其高选择性和高效性而备受关注。
镍离子亲和纯化的原理是基于镍离子(Ni2+)与某些蛋白的特定结构域(如组织因子蛋白A标签、组织因子蛋白S标签和组织因子蛋白H标签等)之间的特异性配位作用。
通过构建一定的表达载体,将含有目标蛋白的基因与镍离子亲和柱(如Ni-NTA柱)结合,可以实现目标蛋白在细胞裂解液中的高效富集。
在原核表达蛋白镍离子亲和纯化的方法中,首先需要构建包含目标蛋白编码序列的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
然后,通过诱导表达剂(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刺激蛋白的大量合成。
接着,使用一系列的细胞破碎方法,如超声波处理或高压细胞破碎仪,将细胞内的目标蛋白释放出来。
最后,通过镍离子亲和柱,将目标蛋白与杂质分离,得到纯化的目标蛋白。
镍离子亲和纯化在原核表达蛋白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该方法,可以高效地纯化大量的目标蛋白,为后续的结构解析、功能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基础。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可改进之处,例如对于某些难以表达的蛋白,亲和纯化的效率可能较低;此外,在某些情况下,镍离子柱可能与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相互作用,导致纯化产物的纯度下降。
综上所述,原核表达蛋白镍离子亲和纯化技术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蛋白纯化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相信将为蛋白研究领域提供更多更好的工具和方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