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
- 格式:pptx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5
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
当变压器的电流增加时,由于电阻的存在,电压下降,这部分电压下降被称为电阻电压降。
同时,由于绕组中的电感,当电流变化时,会导致电压的延迟变化,这部分电压变化被称为电感电压降。
此外,变压器中还存在电容,当电流变化时,电容会导致电压的超前变化,这部分电压变化被称为电容电压升。
所以在变压器绕组中,总的电压波动可以表示为电阻电压降、电感电压降和电容电压升的组合效果。
当变压器发生负载变化时,电流会发生变化,导致电阻、电感和电容中流经的电流也发生变化。
电阻电压降、电感电压降和电容电压升的大小取决于变压器的电路参数以及频率等因素。
在实际的变压器中,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小电压和电流的波动,以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例如,可以通过采用精确的绕组设计、合适的电路参数选择以及负载匹配等方法来减小电压和电流的波动。
此外,还可以采取降压和升压补偿电路等措施来调节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总结起来,变压器绕组中的波动过程是指在变压器发生负载变化时,由于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元件的存在,导致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减小电压和电流的波动可以通过合理的绕组设计、电路参数选择和负载匹配等方法来实现。
一、填空题1、气体中带电粒子消失的方式有:受电场力的作用流入电极、带电质点的扩散和带电质点的复合三种方式。
2、带电质点的电离方式有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和分级电离。
3、影响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主要因素有电场情况、电压形式和大气条件。
4、电介质极化的基本形式有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式极化和夹层极化等四种。
5、大型电气绝缘高电压试验通常包括工频高压试验,直流高压试验和冲击高压试验。
6、分布参数导线波过程中,导线上的电压为前行电压和反行电压的叠加。
7、变压器绕组中发生波过程,当末端接地时,最高电位出现在绕组首端附近,末端不接地时,最高电位出现在绕组末端。
8、气体中带电粒子消失的方式有:受电场力的作用流入电极、带电质点的扩散和带电质点的复合三种方式。
9、影响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主要因素有电场情况、电压形式和大气条件。
10、衡量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主要指标是耐雷水平和_雷击跳闸率_。
11、无损极化包括电子式极化和_离子式极化_。
12、固体介质的击穿形式主要有热击穿、电击穿和不均匀介质部分放点引起击穿三种形式13、分布参数导线波过程中,导线上的电压为前行电压和反行电压的叠加。
14、有避雷线的线路遭受直击雷一般三种情况:雷电绕过避雷线击于导线、雷击杆塔塔顶和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
15、变压器绕组遭受过电压作用的瞬间,绕组各点的电位按绕组的_____分布,最大电位梯度出现在_____。
16、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电感和电容分别为L0和C0,则波速大小为_根号下L0C0分之一_,波阻抗为根号下L0除以CO。
17、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作用使导线上的感应电压_降低_。
18、国家标准中的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参数为______19、进线段保护是指在临近变电所__1~2______km的一段线路上加强防雷保护措施。
20、变电所中限制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安装_避雷器_。
21、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S值下,击穿电压存在___极小_____值。
4-1测量绝缘电阻能发现哪些绝缘缺陷?试比较它与测量泄漏电流试验项目的异同。
答:测量绝缘电阻能有效地发现下列缺陷:总体绝缘质量欠佳;绝缘受潮;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绝缘表面情况不良。
测量绝缘电阻和测量泄露电流试验项目的相同点:两者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测量泄漏电流可使用较高的电压(10kV 及以上),因此能比测量绝缘电阻更有效地发现一些尚未完全贯通的集中性缺陷。
4-2绝缘干燥时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测量吸收比能较好的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答:绝缘干燥时的吸收特性02R R ∞>,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01R R ∞≈。
如果测试品受潮,那么在测试时,吸收电流不仅在起始时就减少,同时衰减也非常快,吸收比的比值会有明显不同,所以通过测量吸收比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4-3简述西林电桥的工作原理。
为什么桥臂中的一个要采用标准电容器?这—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西林电桥是利用电桥平衡的原理,当流过电桥的电流相等时,电流检流计指向零点,即没有电流通过电流检流计,此时电桥相对桥臂上的阻抗乘积值相等,通过改变R 3和C 4来确定电桥的平衡以最终计算出C x 和tan δ。
采用标准电容器是因为计算被试品的电容需要多个值来确定,如果定下桥臂的电容值,在计算出tan δ的情况下仅仅调节电阻值就可以最终确定被试品电容值的大小。
这一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处于电磁场作用范围的电磁干扰、温度、试验电压、试品电容量和试品表面泄露的影响。
4-5什么是测量tan δ的正接线和反接线?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正接线是被试品C X 的两端均对地绝缘,连接电源的高压端,而反接线是被试品接于电源的低压端。
反接线适用于被试品的一极固定接地时,而正接线适用于其它情况。
7-1为什么需要用波动过程研究电力系统中过电压?答:实际电力系统采用三相交流或双极直流输电,属于多导线线路,而且沿线路的电场、磁场和损耗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所谓均匀无损单导线线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第二篇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在运行过程中除了长期受到工作电压的作用(要求它能够长期耐受、不损坏、也不会迅速老化)外,由于种种原因还会受到比工作电压高的多的电压作用,会直接危害到绝缘的正常工作,造成事故。
我们称这种对绝缘有危险的电压升高和电位差升高为“过电压”。
一般来说,过电压都是由于系统中的电磁场能量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
究其原因,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系统外部突然加入一定的能量(例如雷击导线、设备或导线附近的大地)而引起的,或者是由于电力系统内部,当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电磁场能量发生了重新分配而引起。
因此可将过电压作如下分类。
电力系统过电压包括:雷电(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雷电过电压:直击雷电过电压、感应雷电过电压内部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暂时过电压【工频电压升高、谐振过电压】不论哪种过电压,它们作用时间虽然很短(谐振过电压,有时时间较长),但其数值较高,可能使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破坏,使设备的绝缘受到威胁。
因此为了保证系统安全、经济的运行,必须研究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和物理过程、影响因素,从而提出限制过电压的措施,以保证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和得到可靠地保护。
第七章线路及绕组中的波过程本章要求:过电压的定义和分类无损单导线中的波过程:波动方程,波阻抗和波速,波的折射与反射,彼德逊等值电路,行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波的多次折反射。
冲击电晕对波过程的影响: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等值电路的建立,电压的初始分布与稳态分布,最大电位包络线,入口电容,三相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
波的传递及电机绕组波过程简介什么叫行波?为什么要研究波动过程?(注意电流和电压波形的区别)答:沿着导线传输的电压、电流波叫行波,又叫流动波。
波动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电磁能量沿导线的传播过程,就是分布参数电路的过渡过程。
学习波动过程,主要是讨论电压波、电流波在输电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绕组中的传播过程,为研究雷电波和操作波的传导过程打下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