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切除术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38.34 MB
- 文档页数:20
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技术。
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13例该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
结果手术配合默契, 手术效果满意, 无因护理不当的并发症。
结论护士应熟悉经单鼻孔入路的解剖特点, 熟练配合手术,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感染, 这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标签: 神经内镜;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护理配合Neuro-endoscopic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tumor resection nursing WU En-lin, YE Xiao-yueZhangzhou Municipal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363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ndoscopic transnasal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tumor resection care with the technology.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summary of the 13 cases of surgical care with the experience.Results: of the surgical act in harmony, surgical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no complications due to improper care.Conclusion: Nurse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donasal approach, skillfully combined with surgery,earnestly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care of patients,surgery close observation of changes in condition,strict aseptic technique to prevent infection,which is surgery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mportant part.The Keywords: neuroendoscopy,the nasal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tumor resection;surgical care脑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腺瘤, 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5%--8%.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被认为是既切除肿瘤又能完好保存垂体功能的最佳手术方式。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指引1.概念:(1)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发生的肿瘤。
(2)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有的报告高达7/10万。
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10%。
(3)垂体腺瘤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能力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
2.解剖:脑垂体位于蝶鞍内,呈卵圆形,约1.2*1.0*0.5cm大小,平均重量为750mg (男350~700mg,女450~900mg)。
女性妊娠时呈现生理性肥大。
垂体具有复杂而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分为腺垂体(前叶)和神经垂体(后叶)垂体瘤位于颅底蝶鞍窝内,上方为鞍膈、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
3.手术方式:经鼻垂体瘤切除术4.麻醉方式:全身麻醉5.手术体位:仰卧位(头下垫薄型头圈,固定头部)6.仪器设备:脑外科动力系统,电刀,吸引器,显微镜7.物品准备:(1)器械准备:辅料包、手术衣、治疗碗、新脑包、垂体瘤包、电钻包、脑外科四件套(2)一次性物品准备:1/4/7缝线、阑尾针、电刀(长电刀头)、23#/11#/15#刀片、电刀擦、双极电凝(长细型)、骨蜡、医用薄膜、膨胀海绵(五官科)、明胶海绵、脑棉、冲洗球、5ml/10ml/50ml注射器。
(3)特殊物品:肾上腺素、庆大霉素8.手术配合:(1)消毒铺单,接电刀,双极电凝,吸引器、动力系统(2)递肾上腺素棉片浸湿鼻黏膜,使鼻黏膜收缩同时可以撑开鼻腔。
通常从右鼻孔入路手术(3)让术者视野从右侧鼻腔进入,找到蝶窦的开口,必要时在脑科显微镜的辅助下,递上长电刀、双极电凝,打开蝶窦开口,止血,保持视野清晰。
(4)打开蝶窦前壁进入蝶窦内分隔递双极电凝灼烧黏膜,微型咬骨钳咬除部分蝶窦前壁和蝶窦中间分隔。
(5)递双极或骨蜡止血,显微吸引器持续吸引,观察旁边结构,包括颈内动脉,视神经,骨性隆起,显露鞍底,确定中线将覆盖在鞍底的黏膜用吸引器或显微剥离器轻轻推向旁边,打开鞍底。
经鼻内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对15例经鼻内镜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
结果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脑垂体瘤一次性切除成功,无一例并发症。
结论经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手术具有安全、简便、手术效果好、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洗手护士与手术医生密切的配合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鼻内镜垂体瘤手术配合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仅次于脑膜瘤和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10~12%[1]。
经鼻内镜行垂体瘤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方法[2]。
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了15例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手术,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5例垂体瘤病人中,男6例,女9例,年龄36~74岁,平均50.3岁,其中泌乳素瘤6例,生长激素瘤7例,无功能腺瘤2例。
临床表现为泌乳,月经不调或闭经,停经,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不孕,肢端肥大等。
1.2手术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同时用含有0.1%盐酸肾上腺素棉片浸润鼻腔1~2min,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增加鼻腔手术入路的宽度。
采用蝶窦自然开口入路,用剥离子将中鼻甲向外推开,暴露蝶窦自然开口,尽量向下方扩大窦口,进入蝶窦后,先用不同角度的鼻内镜观察蝶窦各壁解剖关系与病灶范围,特别注意有无视神经管与颈动脉管隆起或骨质缺损,于蝶窦顶壁正中开窗去除鞍底部分骨质,“十”字切开鞍底硬膜,显露瘤体,用刮匙分块刮除肿瘤,小功率电灼止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用耳脑胶封闭创面,双侧鼻腔填塞明胶海绵或油纱条,术中如有脑脊液漏现象,除上述封堵外,先用脂肪或肌肉块封堵,术后48~72小时内拔除。
2 结果15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4h,平均2.5h。
内窥镜下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的手术配合一、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固定在口角二、手术体位仰卧头抬高15-20度三、手术切口经鼻蝶窦入路四、器械护士术中配合1.物品准备除准备常规神经外科手术物品外还需准备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器械、鼻内窥镜器械、7#长针头、TB注射器、长干纱条、碘仿纱条、膨胀止血海绵、抗生素盐水、防雾剂2.消毒铺巾(1)巡回护士先用棉签沾0.5%碘伏擦拭鼻腔两次,器械护士递给消毒手术医生卵圆钳夹小纱布沾0.5%碘伏消毒两遍,消毒范围全面部及颈部,气管插管表面也应进行消毒。
(2)递给消毒者一中单和一治疗巾,由麻醉医生将患者颈部托起,消毒者将治疗巾和中单铺于患者头下,用治疗巾包头(包括眼部),以一巾钳固定。
再用三块治疗巾将手术区域围成三角形并用巾钳固定,上面在覆盖一双层大圆口单。
3.连接内窥镜系统与巡回护士连接并固定好内窥镜摄像镜头、光源、吸引器。
4.收缩鼻腔粘膜1% 丁卡因100ml 加0.1%盐酸肾上腺素3ml混合,将棉片浸湿(以不滴药液为准)填入将要手术的鼻腔。
【护士配合】递给内窥镜、枪状镊将准备好的麻药棉片填入鼻腔,5分钟后取出,再填塞一遍,5分钟后取出。
(注意清点棉片数量)5.切开蝶窦前壁以可旋转的蝶窦咬骨钳、标本钳、微型磨钻(长手柄)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用。
【护士配合】(1)递给鼻中隔剥离子、勾突刀、将鼻中隔剥开。
(2)器械护士要随时观看监视器,适时递给调整好方向的蝶窦咬骨钳、骨凿等器械。
(3)将骨蜡置于细剥离子上以备用于骨缘止血,适时递给。
6.鞍底开窗以可旋转的蝶窦咬骨钳、标本钳、骨凿、锤子、微型磨钻(长手柄)、尖嘴钳、细长吸引器。
咬下骨片浸泡在抗生素盐水中留待鞍底重建备用。
7.切开鞍底硬膜以7#长针头配1ml注射器试穿硬膜,(要事先检查针头是否通畅),然后递给显微镰状刀将硬脑膜十字切开。
8.切除肿瘤以垂体瘤取瘤钳、各种不同角度、大小的刮匙分别清除肿瘤。
【护士配合】适时递给垂体瘤取瘤钳、各种不同角度、大小的刮匙咬除或刮除肿瘤组织,以小药杯内置少许盐水接取切下的肿瘤组织并由巡回护士送检冰冻。
垂体瘤的手术入路选择目的探讨垂体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
方法对68例垂体肿瘤患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锁孔入路,经翼点入路,经鼻蝶入路,经鼻蝶联合翼点入路等手术入路方法,将垂体肿瘤在显微镜下彻底切除。
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18例,占比26.47%,尿崩症是经颅手术入路方法术后主要并发症,脑脊液鼻漏是经单侧鼻腔-蝶窦手术入路方法术后主要并发症。
结论垂体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手术入路特点合理选择,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经锁孔入路;经单侧鼻腔-蝶窦手术入路;经颅手术入路;经鼻蝶联合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在我国临床诊治中已有了一定进展,手术入路的有效选择是影响垂体瘤切除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手术入路的选择尤为重要,为了探讨最佳垂体瘤切除手术入路[1],该研究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对68例垂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该院收治的垂体肿瘤患者6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2例;年龄8~68岁,平均年龄41.6岁;病程范围是5个月~5年,平均病程24个月。
临床症状为12例男性性功能减退,8例多尿多饮,8例面容改变且肢端肥大,30例不育、泌乳以及闭经,28例视野视力障碍,46例头痛。
影像学检查资料:68例患者均经过冠状位CT和MRI检查并且确诊。
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68例垂体肿瘤患者肿瘤具体大小情况为:最大径>6 cm的巨大型垂体肿瘤28例,最大径3~6 cm的大型垂体肿瘤22例,最大径2~3 cm的中型垂体肿瘤10例,最大径1~2 cm的小型垂体肿瘤4例,最大径2 cm;大型垂体肿瘤中12例鞍上扩展>2 cm,10例鞍上扩展3 cm、<6 cm的垂体肿瘤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并不统一。
本次试验中10例选用经单侧鼻腔-蝶窦手术入路。
根据治疗实践经验,作者认为如果患者视神经受压较轻,肿瘤鞍上扩展<2 cm并且周围组织没有被肿瘤浸润组织时,要优先选用经鼻蝶入路方法(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6例),否则选用经颅手术入路方法。
经鼻蝶垂体肿瘤切除术手术记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手术日期:2021年6月15日手术名称:经鼻蝶垂体肿瘤切除术术前诊断:蝶垂体肿瘤手术医生:主刀医生XXX手术目的:切除蝶垂体肿瘤,减轻症状,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过程:1. 患者是X岁的X性,入手术室后一般麻醉科医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处于深度麻醉状态。
2. 主刀医生通过患者的鼻腔,在蝶骨窦区域进行小切口,进入到蝶窦区域。
3. 切开蛛网膜下腔,找到蝶鞍及蝶垂体肿瘤,进行切除。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要小心避免损伤到周围重要结构,如视神经、颞叶动脉等。
4. 切除肿瘤后,医生确保蝶鞍区域没有出血并且没有残留肿瘤组织。
5. 完成切除手术后,医生将切口处进行缝合,确保切口愈合良好。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1.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出血,医生要及时控制出血,保持手术视野清晰。
2. 手术后可能会出现鼻窦感染或鼻腔出血,医生要及时处理并确保患者恢复。
3. 蝶垂体肿瘤切除术可能会对患者的视力产生影响,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并及时处理。
4. 麻醉期间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医生要及时处理。
术后护理:1. 术后患者需在重症监护室接受密切观察,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2. 术后患者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
3. 术后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避免感染,保持切口干燥清洁。
4. 术后患者要遵循医嘱,定期服用药物,避免药物过量或漏服。
5. 如术后出现不适症状,如头痛加重、视力下降、鼻塞、出血等,患者应及时就医。
总结:经鼻蝶垂体肿瘤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蝶垂体肿瘤的方法,术前术后的认真评估和护理对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手术中医生需要精细操作,确保切除肿瘤的同时不损伤周围结构。
患者在术后需严格遵守医嘱,定期复查,配合康复训练,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患者能够顺利恢复,重获健康。
第二篇示例:患者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就诊日期:2021年10月10日手术前诊断:经鼻蝶垂体肿瘤手术医生:主刀医生:李医生助手医生:王医生手术过程:1. 术前准备患者在手术前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实验室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等。
经鼻蝶垂体肿瘤切除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20XX年XX月XX日手术时间:上午9点手术地点:XX医院手术者:主刀医生A助手:医生B、护士C手术前准备:患者先进入手术室,麻醉师D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随后,手术团队对患者进行消毒,并用无菌巾覆盖患者的面部和颈部。
麻醉师D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
手术过程:1. 切口选择:主刀医生A选择经鼻途径进行手术。
在患者鼻孔内注射局部麻醉剂,待麻醉起效后,医生B使用鼻咽镜引导主刀医生A 进行手术。
2. 鼻腔探查:主刀医生A通过鼻孔进入鼻腔,使用电凝刀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异物。
随后,医生B将鼻咽镜插入鼻腔,以便主刀医生A观察蝶鞍区域。
3. 骨折切除:主刀医生A使用骨折锤和骨折鉗,小心地切除蝶鞍上方的骨折。
在骨折切除的过程中,医生B通过鼻咽镜提供清晰的视野和指导。
4. 肿瘤切除:主刀医生A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蝶鞍区域,并找到肿瘤的位置。
随后,医生A使用手术刀和电凝刀小心地切除肿瘤组织。
在切除过程中,医生B持续为主刀医生A提供必要的器械和支持。
5. 出血控制:主刀医生A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密切关注手术区域的出血情况,并及时进行止血。
护士C负责准备止血药物,并协助医生进行出血控制。
6. 切口缝合:在肿瘤完全切除后,主刀医生A使用可吸收缝线将切口进行缝合。
缝合完成后,医生B清洁手术区域,并为患者进行适当的敷料。
手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患者被转入恢复室进行观察。
麻醉师D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确保患者的麻醉效果逐渐消退。
护士C负责记录患者的术后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护理。
手术结果:本次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耐受麻醉效果良好,术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肿瘤完全切除,并送至病理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术后随访:患者在术后XX天进行复查。
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症状。
病理结果显示肿瘤为良性,未见恶性转移。
医生将继续跟踪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定期进行复查。
以上就是本次经鼻蝶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手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