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联合放疗-王平
- 格式:ppt
- 大小:13.37 MB
- 文档页数:56
希罗达联合放射疗法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王杰;尹立杰;丁田贵【摘要】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放射疗法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大连市中心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20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放射治疗,100例)和观察组(药物联合放射治疗,10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CR 17例,PR 64例,总有效率81.0%,对照组CR 7例,PR 53例,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CE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水平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腹泻、皮肤黏膜损害、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患者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正常治疗.结论希罗达联合放射疗法治疗直肠癌效果优于单纯放射治疗,患者更易获得良好的预后.【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7(026)002【总页数】2页(P204-205)【关键词】放射疗法;直肠癌;化学疗法【作者】王杰;尹立杰;丁田贵【作者单位】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正文语种】中文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直肠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2]。
直肠癌的发病率约占所有直肠恶性肿瘤的30%,针对该病治疗的目的主要包括延长生存时间、提高局部控制率、最大限度保留肛门括约肌、维持排尿功能等[3]。
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而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迅猛发展,直肠癌治疗模式已从单一手术发展为多学科综合治疗。
本文探讨希罗达联合放射疗法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2015年收治的20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放射治疗,100例)和观察组(药物联合放射治疗,100例)。
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晚期牙龈癌1例李霞;郭翔宇;袁树荣;梁冰;戴云涛;郑隽奇【摘要】@@ 牙龈癌发病率仅次于舌癌,占口腔癌的19.3%[1].早期牙龈癌局限在牙龈缘或牙间乳头部时很易误诊为牙龈炎或牙周炎,晚期牙龈癌,特别是有骨浸润和远隔淋巴结转移的预后不理想[2],患者往往因发生骨浸润而疼痛难忍[3].一项研究报告称,在铂类的一线化疗方案中加入西妥昔单抗能够缓解疼痛,显著地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增加有效率,但最终肿瘤复发,患者死亡[4].【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1(009)004【总页数】2页(P457-458)【关键词】晚期牙龈癌;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靶向治疗【作者】李霞;郭翔宇;袁树荣;梁冰;戴云涛;郑隽奇【作者单位】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沈阳,110042;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沈阳,110042;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沈阳,110042;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沈阳,110042;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沈阳,110042;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沈阳,1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5;R730.54牙龈癌发病率仅次于舌癌,占口腔癌的19.3%[1]。
早期牙龈癌局限在牙龈缘或牙间乳头部时很易误诊为牙龈炎或牙周炎,晚期牙龈癌,特别是有骨浸润和远隔淋巴结转移的预后不理想[2],患者往往因发生骨浸润而疼痛难忍[3]。
一项研究报告称,在铂类的一线化疗方案中加入西妥昔单抗能够缓解疼痛,显著地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增加有效率,但最终肿瘤复发,患者死亡[4]。
这里我们报告一例晚期牙龈鳞癌病例,在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6周后,疼痛、溃疡等症状迅速缓解,面部水肿缩小至消失,MRI复查证实肿瘤消失。
1 病历报告1.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76岁。
2009年6月出现左下牙龈肿胀疼痛,牙龈肿物逐渐增大侵犯口腔、下唇及唇周,牙齿松动脱落。
于2009年10月22日来我院就诊。
经验交流123顺铂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董大鹏,申戈,廉丽,高腾 (北京汇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68)摘要:目的 探究顺铂同期放化疗+尼妥珠单抗治疗头颈部肿瘤的疗效。
方法 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
对照组采用顺铂同期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疾病客观有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活力状况、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顺铂同期放化疗+尼妥珠单抗治疗头颈部肿瘤疗效显著,对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改善效果。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顺铂同期放化疗;尼妥珠单抗治疗;疾病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头颈部癌属于恶性肿瘤,我国患头颈部肿瘤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多。
相关研究表明,该病发病率的上升可能与环境有一定关联[1]。
临床上,配合手术、放疗和化疗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较为常见,临床效果也较好。
若此疾病在早期采用手术治疗,有一定的治愈可能,但大部分头颈部癌在晚期阶段才被确诊。
因此,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成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尼妥珠单抗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抑制剂,在治疗恶性肿瘤疾病时较为常用,疗效可观,特异性高,能够实现肿瘤细胞的靶向治疗,患者一般也可耐受[2~3]。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顺铂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头颈部肿瘤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
呋喃氟尿嘧啶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贲门癌疗效研究丁涤非;胡凯;张华【期刊名称】《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007)004【摘要】目的观察不能手术的贲门癌患者采用放疗联合呋喃氟尿嘧啶(FT-207)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5例中晚期不能手术的贲门癌行6 MV X射线常规放疗的同时口服FT-207片200 mg,3次/d,放疗结束后继续口服FT-207 1个月,总剂量达到20~40 g.结果放疗结束后1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率91.1%(41/45).X光片示: 完全缓解8.9%、部分缓解84.4%,总有效率 93.3%.结论放疗联合口服FT-207治疗中晚期贲门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总页数】2页(P216-217)【作者】丁涤非;胡凯;张华【作者单位】233015,蚌埠,解放军第123医院放疗科;233015,蚌埠,解放军第123医院放疗科;233015,蚌埠,解放军第123医院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紫杉醇或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J], 倪明立;王玉慧;吕红琼;莫晓娟;陈志军2.顺铂、5-氟尿嘧啶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J], 朱扣林3.呋喃氟尿嘧啶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贲门癌45例疗效观察 [J], 冯俊岭4.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的同期放疗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同期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安全性比较 [J], 鲍而文;吴刚;王震吾;赵于天;周嘉梁5.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的同期放疗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同期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安全性比较 [J], 鲍而文;吴刚;王震吾;赵于天;周嘉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西他滨和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靶向治疗局部晚期胰头癌的疗效评价方芳发表时间:2019-04-08T10:55:14.13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1期作者:方芳[导读] 采取吉西他滨和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靶向治疗局部晚期胰头癌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和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靶向治疗局部晚期胰头癌的疗效评价。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胰头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与吉西他滨联合放疗靶向进行治疗,观察组吉西他滨和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靶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00%、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吉西他滨和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靶向治疗局部晚期胰头癌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关键词】吉西他滨;西妥昔单抗;放疗靶向;局部晚期胰头癌;临床疗效手术治疗胰腺导管腺癌治疗主要手段,但许多患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待体征、症状表现明显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可采取手术治疗患者仅10%~15%,且术后难以达到良好预后效果[1]。
本研究旨在探讨吉西他滨和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靶向治疗局部晚期胰头癌的疗效评价,特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胰头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胰头癌患者,所有经病理组织检查,均确诊为局部晚期胰头癌,未发现远处转移情况,生存期超过3个月,无大量恶性腹水和恶液质存在,排除感染疾病、肝肾功能障碍、伴随性疾病、哺乳及妊娠期患者;100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7.5±3.8)岁;其中25例患者伴随黄疸,29例患者伴随腹痛;ECOG 评分:38例为0分,12例为1分;AJCC分期:29例为II期,21例为III期;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5.5±3.7)岁;其中28例患者伴随黄疸,27例患者伴随腹痛;ECOG 评分:36例为0分,14例为1分;AJCC 标准分期:28例为II 期,22例为III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ECOG 评分、AJCC分期等一般资料表现相近,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第三代EGFR-TKI耐药后诊疗策略专家共识(2023}要点近年来,随着肺癌精准诊疗的快速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醋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阳)已成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 L C)患者的标准治疗选择,但EGFR-T阳耐药是难以避免的临床和科学难题,尤真以第三代EGFR-TKI治疗耐药最被临床所关洼。
第三代EGFR-TKI治疗后耐药机制多样化,墓于不同耐药机制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案,不仅可以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还可以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对于三代EGFR-TKI 耐药后治疗策略,既往临床实践中以传统化疗为主,但化疗疗效高限,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因此,重庆市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CPLOG)针对第三代EGFR-TKI治疗耐药后诊疗策略进行多次探讨,最终形成了第三代EGFR-TKI耐药后诊疗策略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实践中应对三代EGFR-TKI耐药提供参考及指导,规范临床诊疗实践,进一步改善EGFR 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NSCLC重要的致癌驱动因素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发现,推动了以生物标志物为指导的晚期肿瘤患者的全新治疗模式。
伴随着EGFR酶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研发迭代,与一/二代EGFR-TKI 相比,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TKI口显出更优的疗效和安全性,已成为EGFR突变晚期患者一线以及经-/二代EGFR-TKI治疗后存在T790M突变患者二线标准治疗优选。
使用第三代EGFR-TKI治疗后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耐药,使得EGFR突变晚期患者的长期生存受限。
如何克服耐药,已成为第三代EGFR-T KI在||笛床进一步发挥作用,延长患者生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问题。
阳瞌点第三代EGFR-T阳的耐药机制,依据现高临床证据制定相应的耐药后处理策略,为临床在应对三代EGFR-T KI耐药后的临床诊疗f是供参考。
一、文献评价方法学二、耐药评估及机制探索EGFR突变主要是指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上酷氨酶敷酶区域发生的突变其中第19号外显子的非移码缺失突变相21号外显子的L858R 错义突变为常见突变,约占EGFR突变的8S%~90%,真余10%~15%的类型则称之为罕见突变,包括G719X、L861Q、57681及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等。
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效果观察林萍萍,吕喜英,刘兰芳,杜新生,高东奇,刘艳丽,李青山*(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摘要:目的观察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的效果。
方法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放疗组、联合组,各20例,分别采用单纯口服索拉非尼治疗、单纯放疗、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
3个疗程后,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
1a后观查肿瘤转移情况。
结果治疗后联合组VEGF为(60ʃ12)pg/ml、PDGF(4ʃ1)ng/ml,明显低于药物组的(123ʃ12)pg/ml、(10ʃ6)ng/ml和放疗组的(120ʃ13)pg/ml、(10ʃ1)ng/ml(P均<0.05)。
随访1a,联合组转移1例,死亡0例;均低于药物组的3、1例和放疗组的4、5例(P均<0.05)。
结论与单一用药、放疗比较,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效果好。
关键词:肝肿瘤;肝癌;索拉非尼;放射疗法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266X(2011)50-0044-02研究[1]发现,由于肝脏肿瘤对射线有一定的抗拒作用,肝癌的放疗疗效较差。
近来有学者应用索拉非尼对肝癌放疗中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进行临床尝试,发现索拉非尼与放疗联合应用可以增加肝癌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2]。
2009年5月 2011年3月,我们对20例肝癌患者采用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肝癌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 75岁,平均60.5岁。
临床分期:Ⅰ期13例,Ⅱ期20例,Ⅲ期17例,Ⅳ期10例;有淋巴结转移者37例,无淋巴结转移者23例。
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其中术后患者20例,余40例由于手术禁忌及转移等行保守治疗。
随机分为药物组、放疗组和联合组,各20例。
1.2治疗方法药物组口服索拉非尼0.4g,2次/ d,连用1周为1个疗程;放疗组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行全肝移动放照射,剂量为30 50Gy,1周为1个疗程;联合组:在放疗同时口服索拉非尼,方法同前两组。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EGFR-TKI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肺腺癌临床观察罗海涛;梁彩霞【摘要】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老年局部晚期肺腺癌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6例EGFR突变的老年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3DCRT联合EGFR-TKI(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结果全组26例EGFR突变的老年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有效率88.5%,疾病控制率96.2%,中位生存期32.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8.7个月,1、2a生存率分别为95.0%、72.0%.主要毒副反应为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皮疹和骨髓抑制,所有毒副反应经相应处理后均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 3DCRT联合EGFR-TKI治疗EGFR突变的老年局部晚期肺腺癌疗效好,且毒副反应均可耐受.【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5(028)001【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老年患者;肺腺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三维适形放疗【作者】罗海涛;梁彩霞【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肿瘤科,广东佛山5282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呼吸科,广东佛山528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R730.58[Key words]elderly patients; lung adenocarcinoma;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gefitinib; erlotinib;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同步放化疗是目前无法手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
含铂方案的联合化疗较最佳支持治疗能明显延长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简介:李小东(1964-),男,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影像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王平(1960-),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肿瘤放射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式影像引导125I 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对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55例患者制定放射治疗计划,通过CT 和纤维支气管镜(FFB )影像引导植入放射性125I 粒子,并行剂量学验证和定期复查随访。
结果:CT 引导治疗组和FFB 引导组的1年生存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2.2%、80.3%和97.0%、90.6%;CT 组患者无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发生;FFB 组患者无早期、晚期放射损伤的发生。
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对支气管肺癌有明显的控制疗效,具有微创的优势。
CT 引导植入定位准,适形好;FFB 引导植入能够较好地解除气道梗阻。
[关键词]125碘粒子;近距离放射疗法;非小细胞肺癌;剂量学验证[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147(2009)04-0663-04125Iodine seeds implantation brachytherapy in different ways of image guidedon central 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LI Xiao-dong 1,WANG Ping 2,CHAI Shu-de 3,ZHANG Zun-cheng 1,GUO Yong-tao 1,ZHENG Guang-jun 3,DAI Yue 4,GUO Yan-yan 4(1.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The Second Hospital,Tianjin 300211,China;2.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Cancer Hospital ;3.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4.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The Second Hospital,Tianjin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urative effect and damaging effect of 125I seeds implantation brachytherapy in different way on terminal 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 ).Methods:Under treat -ment planning system and CT,FFB image guided,125I seeds were implanted into 155cases confirmed termi -nal NSCLC and posologic validation and regular examination were done.Results:The 1-year survival rate and effective in CT and FFB image guided group were 92.2%,80.3%and 97.0%,90.6%respectively;The cases in CT guided group had no any radioactive pneumonia or lung fiber.The cases in FFB guided group had no any radioactive injure in earlier or later period.Conclusion:The therapy of radioactive 125I seeds implantation is resultful and minimalivasion.125I implantation guided by CT has accurate location and conform shape.KEY WORDS125Iodine seeds ;Brachytherapy ;Carcinoma,non-small-cell lung ;Posologic validation李小东1,王平2,柴树德3,张遵城1,郭永涛1,郑广钧3,戴越4,郭妍妍4(天津医科大学1.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天津,300211;2.肿瘤医院放疗科;3.第二医院胸心外科;4.第二医院放疗科)不同方式影像引导125I 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世界范围内的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在我国的大城市已经成为恶性肿瘤死亡的首因,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基本无手术机会,或者因禁忌证而失去了手术、根治放疗或放化疗综合治疗的机会。
适形调强放疗结合靶向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2-09-14T03:14:46.48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期作者:黎杰1 钟帆1 李梓涵1 陈桂琳1 张红佩2(通讯作者)[导读] 深入分析肺癌脑转移采用适形调强放疗结合靶向治疗的实际效果。
黎杰1 钟帆1 李梓涵1 陈桂琳1 张红佩2(通讯作者)(1.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一大队一队陕西西安 710038)(2.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陕西西安 710038)摘要:目的深入分析肺癌脑转移采用适形调强放疗结合靶向治疗的实际效果。
方法对象为50例确诊为肺癌脑转移患者,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期间,利用数字表达法分成2个组别,均接受适形调强放疗,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化疗,观察组25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靶向治疗。
比较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开展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总临床疗效为80%,对照组总临床疗效为6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适形调强放疗结合靶向治疗后的整体疗效明显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转移情况得到控制,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适形调强放疗;靶向治疗;肺癌;脑转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现,恶性肿瘤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的前三名癌症类型中就包括肺癌,且约有50%左右的肺癌患者会出现脑转移,死亡率非常高,一旦发生脑转移,病情发汗会十分快速,身体痛苦也会持续增加[1]。
临床上经常利用适形调强放疗与化疗联合应用于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但是病灶转移控制效果有限,很难延缓病情发展。
所以说,本次研究在适形调强放疗的基础上加用靶向治疗,通过更具有针对性的疗法消除脑转移病灶,提高病情控制效果[2]。
本次详细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象为50例确诊为肺癌脑转移患者,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期间,利用数字表达法分成2个组别,均接受适形调强放疗,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化疗,观察组25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靶向治疗。
多西他赛+奈达铂+方克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段宏燕;李光【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咨讯》【年(卷),期】2010(002)029【摘要】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奈达铂+方克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06例局部晚期食管癌随机分组为两组:化放疗组(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同步TFP方案化疗4个周期.化疗用药多西他赛(国产艾素)50mg/m2,d1,静滴+奈达铂60mg,d1-3,静滴+方克1g,d1-3,静滴,放疗开始后第1、5、8、11周化疗;化疗同天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单放组(B组)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结果:化放疗组有效率87.5%,单纯放组有效率64%,化放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化放疗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2.1%、53.6%,单放组为56%、36%,化放疗组l、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改良TF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优于单纯放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仍然偏高,但可耐受性,有一定治疗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验证.【总页数】2页(P6-7)【作者】段宏燕;李光【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辽宁,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或顺铂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2.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3.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4.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或顺铂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r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5.雷替曲塞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疗效与脑转移的关系探讨刘志艳;刘宁波;张宝忠;王平;袁智勇;赵路军【摘要】目的: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LD-SCLC)放化疗后疗效与脑转移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间行放化疗的149例LD-SCLC患者临床资料,放化疗后疗效评价根据RECIST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客观缓解包括CR和PR。
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用Log-rank进行检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20.0个月,3年OS为33.0%。
多因素分析发现,放化疗后疗效(P<0.001)及是否出现脑转移(P<0.001)是影响患者OS的重要因素。
全组共43例(28.8%)出现脑转移,CR、PR、SD/PD患者分别有12例(29.3%)、9例(11.8%)、22例(68.8%)出现脑转移(P=0.027)。
放化疗后疗效与无脑转移生存率(BMFS)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CR、PR、SD及PD患者的2年BMFS分别为79.5%、71.9%、45.8%和49.6%。
进一步分析发现,放化疗后达CR者,行脑预防性放疗(PCI)与未行PCI患者的生存率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
结论:LD-SCLC患者放化疗后达CR者有较好的BMFS和较低的脑转移率,且行脑预防照射者OS亦优于未行脑预防者,建议放化疗后达CR患者,应尽快考虑脑预防放疗。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ative effectof chemo radiotherapy and brain metastasis in limited-diseas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D-SCLC). Methods:Data of 149 patients with LD-SCLC who had undergone chemoradiother-apy between April 2009 and April 2012 were analyz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hemoradiotherapy was evaluated using RECIST version 1.1, which includes complete response (CR), partialresponse (PR), stable disease (SD), and progression of disease (PD). The objective relief includes CR and PR. Survival was analyzed using Kaplan-Meier method.χ2 tex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actors. Results: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was 20.0 months, and the 3-year OS rate was 33.0%. Brain metastasis occurred in 43 (28.8%) out of the 149 patients. Among the 43 cases, 12 (29.3%), 9 (11.8%), and 22 (68.8%) had CR, PR, and SD/PD, respectively (P=0.007).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hemoradiotherapy correlates with the rate of brain metastasis (17.8%vs. 68.8%, P=0.027).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brain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BMFS) (P=0.005). The 2-year BMSF for CR patients was 79.5%, and the corresponding 2-year BMSF for PR, SD, and PD patients was 71.9%, 45.8%, and 49.6%, respectively. 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PCI)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OS (P=0.007) of patients who achieved objective relief. Conclusion:The BMFS of patients with LD-SCLC who achieved CR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s favorable, with low rate of brain metastasis. Patients who received PCI had a better OS. Thus, we suggest that timely PCI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the patients who achieved CR.【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5(000)015【总页数】4页(P756-759)【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放化疗;脑转移;疗效【作者】刘志艳;刘宁波;张宝忠;王平;袁智勇;赵路军【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正文语种】中文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极易出现扩散和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脑,约50%局限期(limited-disease,LD)SCLC患者会出现脑转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