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焊条下向焊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纤维素下向焊纤维素下向焊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是一种将纤维素材料通过加热与压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连接的方法。
纤维素下向焊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可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纸张制造等行业。
纤维素下向焊技术的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但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首先,需要准备好焊接材料,包括纤维素基材和焊接剂。
纤维素基材可以选择木材、纸张等材料,而焊接剂则是起到粘合作用的物质。
其次,将焊接剂均匀涂抹在纤维素基材上,然后将两个基材进行叠放,并施加适当的压力。
最后,利用加热设备对焊接部位进行加热,使焊接剂熔化并与基材粘合在一起。
待焊接部位冷却后,就完成了纤维素下向焊的过程。
纤维素下向焊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无需使用外部焊接材料的方法,因此节省了材料成本。
其次,纤维素下向焊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焊接速度,节省了生产时间。
此外,由于焊接剂是纤维素材料本身,所以焊接后的连接点具有很强的粘合力和稳定性。
此外,纤维素下向焊技术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废弃物。
纤维素下向焊技术在木材加工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家具制造过程中,纤维素下向焊技术可以实现木材的拼接和连接,使得家具更加牢固和稳定。
在建筑领域,纤维素下向焊技术可以用于连接木材结构,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在纸张制造行业,纤维素下向焊技术可以用于纸张的粘合和修复,提高纸张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然而,纤维素下向焊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纤维素材料的选择范围有限,只能使用具有一定纤维素含量的材料。
其次,焊接剂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此外,纤维素下向焊技术对温度和压力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调节。
总的来说,纤维素下向焊技术是一种简单、高效、环保的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纸张制造等行业。
它具有许多优点,如节省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环境友好等。
然而,纤维素下向焊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需要注意材料选择、焊接剂的使用和温度压力的控制。
纤维素向下焊工艺纤维素向下焊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其主要应用于管道、容器等设备的制造和维修中。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焊缝质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纤维素向下焊工艺的原理是利用电弧将填充材料和母材熔化,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凝固形成焊缝。
这种焊接方法不需要使用气体保护,因此可以在室外或野外进行操作。
纤维素向下焊工艺的操作步骤如下:1. 清洁母材表面:使用刷子或砂纸将母材表面清洁干净,以便于电弧与母材接触。
2. 准备填充材料: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如剪断、整形等。
3. 调整电流和电压:根据填充材料和母材的厚度选择合适的电流和电压,并进行调整。
4. 开始焊接:将填充材料放置在母材上方,然后点燃电弧开始进行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电弧的长度和位置,以保证焊缝的质量。
5. 焊接完成后进行清理:将焊接部位进行清理,去除焊渣和杂物,并进行检查。
纤维素向下焊工艺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操作简单:该工艺不需要使用气体保护,操作简单易学。
2. 焊缝质量高:由于填充材料与母材熔化后凝固形成焊缝,因此其质量较高,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拉力。
3. 成本低:纤维素向下焊工艺不需要使用气体保护和其他特殊设备,成本较低。
4. 适用范围广:该工艺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如钢、铜、铝等。
纤维素向下焊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1. 适用范围有限:该工艺只适用于较厚的母材,在薄板或小管道的制造中不太适用。
2. 焊接速度慢:相比其他焊接方法,纤维素向下焊工艺的速度较慢,因此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综上所述,纤维素向下焊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其操作简单、焊缝质量高、成本低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浅谈长输管道下向焊焊接技术发布时间:2022-01-07T01:58:21.12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21期作者:赵政1 李星星2[导读] 目前,纤维素焊条打底与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填充盖面相结合的下向焊技术广泛应用于长输管道的施工中,此焊接方法具有焊接速度快,抗风能力强,施工效率高,焊缝质量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直径管道的野外作业赵政1 李星星2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0摘要:目前,纤维素焊条打底与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填充盖面相结合的下向焊技术广泛应用于长输管道的施工中,此焊接方法具有焊接速度快,抗风能力强,施工效率高,焊缝质量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直径管道的野外作业。
某矿浆管道项目全长约68公里,管道材质为X65M,规格为φ610×14.3,受沿线地形复杂、现场气候条件恶劣、人员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该项目选用纤维素焊条(E6010)向下打底,自保护药芯焊丝(E71T8-Ni1)向下填盖相结合的工艺进行施工,保证了焊接质量的同时还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本文以该矿浆项目管道为例,就SMAW+FCAW下向焊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进行介绍,对其高频缺陷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下向焊;施工工艺;高频缺陷1、工艺特点纤维素焊条药皮中含有25%~40%的纤维素,正是这些成份保证了下向焊的质量,由于纤维素焊条成份的特殊性,其必须使用专用的配套电焊机,这种焊机的焊接电压更高,且增加了额外的推力和小电流的稳定装置,来保证焊条的大吹力和电弧的稳定燃烧。
根焊道焊接采用E6010纤维素焊条,电弧吹力大,熔渣少,穿透均匀,焊缝根部成形饱满,焊接速度快,有优良的抗气孔和抗裂性能,适用于管道全位置焊接。
其它焊道采用E71T8-Ni1自保护药芯焊丝,焊层薄,脱渣性好,熔敷率高,焊缝成形美观,与手工电弧焊相比接头数少,可有效的降低焊接缺陷的产生概率。
浅述下向焊焊接缺陷成因及改进措施摘要:下向焊是一种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方法,该工艺电弧吹力大,熔深大,焊条熔化速度快、熔敷效率高。
但下向焊也存在他特有的普遍缺陷,本文主要论述下向焊工艺焊接缺陷的成因及其改进措施。
关键词:下向焊;缺陷;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 P7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下向焊在长输管道建设中的发展和应用下向焊焊接工艺在长输管道建设中不断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己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工艺。
60年代后期,该工艺主要使用纤维素焊条,但是当用于大直径、厚壁管的焊接时,其焊接速度反而比不上向上焊,因此下向焊焊接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以下几种工艺。
1.1混合型手工下向焊焊接工艺根据前述对焊接材料的分析,低氢型焊条由于焊缝金属中含氢量和含氧量较低,在相同条件下,其韧性较纤维素焊条好,但速度慢,由此产生了混合型手工下向焊焊接工艺。
该工艺是采用纤维素型焊条根焊、热焊和低氢型焊条填充焊、盖面焊的焊接方法,可充分发挥两种焊条的优点,适用于钢级较高的管道焊接。
在国际管道建设上使用较多,美国、加拿大、荷兰及瑞典等国家在80年代后期的长输管道手工焊中广泛采用;在我国也有应用实例。
可以预见,随着管道工程对管材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强度、高韧性的大口径钢管应用日益广泛,混合型下向焊焊接方法会逐步成为长输管道现场焊接的主要方法。
1.2复合型下向焊焊接技术复合型下向焊是指对根层与热焊层采用下向焊、对填充层与盖面层采用向上焊的焊接方法,它主要用于壁厚较大的管道。
如前所述,壁厚较大的管道,采用下向焊焊接方法,焊接层数多,反而不能发挥其焊接速度快的优势,因此考虑采用复合型的焊接方法,可发挥两种工艺的优点。
1.3下向焊焊接技术中的不同工艺在我国的应用1993年建成投产的达连河一哈尔滨煤气管道是我国第一根采用低氢下向焊技术的管道干线工程,管径为630x7一720x7,材质为A3F钢,全长247.45km,最大工作压力为21.6MPa。
纤维素下向焊纤维素下向焊是一种常见的焊接方法,它主要用于焊接纤维素基材料,如纸张、纤维板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纤维素下向焊的工艺流程、优点和缺点。
一、工艺流程纤维素下向焊的工艺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将需要焊接的材料清洁干净,确保表面没有灰尘和油污。
2. 焊接设备: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如下向焊机、下向热风枪等。
3. 焊接参数:根据材料的厚度和性质,设置合适的焊接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4. 焊接操作:将焊接设备放置在材料的下方,使其与材料接触。
启动设备,开始焊接。
焊接时要保持设备与材料的距离和速度稳定,以确保焊接质量。
5. 检查质量:焊接完成后,检查焊接质量,如焊缝的牢固程度、外观质量等。
二、优点纤维素下向焊具有以下优点:1. 焊接速度快:纤维素下向焊的焊接速度较快,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 焊接质量高:纤维素下向焊的焊接质量较高,焊缝牢固,外观美观。
3. 焊接成本低:纤维素下向焊的设备和材料成本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4. 焊接适用性广:纤维素下向焊适用于多种纤维素基材料,如纸张、纤维板等。
三、缺点纤维素下向焊也存在一些缺点:1. 对材料要求高:纤维素下向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如果材料质量不好,焊接质量会受到影响。
2. 焊接温度高:纤维素下向焊需要高温,如果温度控制不好,会影响焊接质量。
3. 焊接过程中易产生气泡:纤维素下向焊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气泡,影响焊接质量。
四、总结纤维素下向焊是一种常见的焊接方法,具有焊接速度快、焊接质量高、焊接成本低、焊接适用性广等优点。
但也存在对材料要求高、焊接温度高、易产生气泡等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以确保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
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一、前言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是一种针对大口径管道进行施工的焊接方法。
该方法采用纤维素焊条作为焊接材料,通过下向焊的方式,将大口径管道焊接成为一个整体。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包括:1. 适用范围广: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大口径管道的焊接,不受管道材料和管道直径的限制。
2. 焊接质量高:该工法焊接出的管道具有良好的焊缝质量和强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3. 施工效率高:相比其他焊接方法,该工法施工效率高,能够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4. 环保节能:使用纤维素焊条作为焊接材料,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废物,符合环保要求。
5. 操作简便:该工法的施工操作相对简单,无需特殊技能。
三、适应范围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大口径管道的焊接工程,包括城市供水管道、石油化工管道、天然气管道等。
四、工艺原理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使焊接金属达到熔合状态,并形成均匀的焊缝。
这一工法采用了纤维素焊条作为焊接材料,通过下向焊的方式进行焊接。
在实际工程中,采取了一些技术措施来保证工艺的稳定性和焊接质量。
五、施工工艺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工作:包括工具和设备的准备,焊接材料的准备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准备。
2. 管道准备:对待焊接的管道进行清洗和准备工作,确保管道表面无油污和杂物,并进行测量和标记。
3. 施工操作:将纤维素焊条放置于焊接位置,点火并控制焊接参数,使焊接金属达到熔化状态,形成均匀的焊缝。
4. 焊接质量检查: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焊缝的均匀性、强度和密封性等方面。
5. 后期处理:对焊接完成的管道进行清理工作,并进行防腐、油漆和维修等工作。
纤维素向下焊焊接技术在工业项目中的应用摘要:SMAW/FCAW下向焊是指根焊采用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采用自保护药芯焊丝熔化极半自动焊的一种焊接方法。
它是目前国内外在管道施工,尤其在长输管线施工中一项重要的焊接工艺,与传统焊接方法(手工电弧上向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关键词:矿浆输送管道;下向焊;材料向下焊焊接技术采用的是纤维素焊条直流正接根焊,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下向焊填充、盖面技术。
采用纤维素型焊条直流正接进行根焊,具有操作灵活、抗风性能好、适应性强、焊速快、单面焊背面成型平缓、均匀、美观、内在质量保证。
填充盖面全部采用自保护药芯焊丝直流正接半自动焊方法具有较优越的技术经济指标,其熔敷效率高,焊接速度快,全位置成型好,环境适应能力强,焊工易于掌握,焊缝质量稳定。
1 施工技术原理1.1纤维素下向焊焊条的药皮中含有30%~50%的有机物(纤维素),其有极强的造气功能,焊接时分解了大量的CO 和CO2 气体,在保护电弧和熔池金属的同时,增加电弧吹力,保证熔滴在全位置焊接时向熔池的稳定过渡,并阻止铁水和熔渣下淌。
同时有较大的熔透能力,具有优异的填充间隙性能,对管子的对口间隙要求不很严格。
焊缝背面成形好、气孔敏感性小、易于获得高质量的焊缝。
1.2填充盖面采用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下向焊,由于药芯在高温分解释放出大量气体对电弧及熔池进行保护,同时通过熔渣对熔池及凝固焊缝金属进行保护,故焊缝质量稳定,熔敷率高,焊接速度快。
2 施工工艺要点2.1工艺要点2.1.1以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为依据,编制详细的焊接作业指导书。
1)指导焊工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2)指导现场的焊接施工作业。
2.1.2焊接设备的选型上,必须适应于纤维素下向焊接的逆变直流焊机。
其空载电压在80~98V。
2.1.3焊接材料的选择,原则上应与管材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相匹配,并便于操作。
不得使用受潮的纤维素焊条,如受潮应有专人负责进行烘干,并作好记录。
纤维素下向焊纤维素下向焊是一种常见的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
它的原理是利用高温和压力将纤维素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通过施加压力使其与其他材料粘合在一起。
纤维素下向焊具有许多优点,如焊接强度高、焊缝质量好、焊接速度快等,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纤维素下向焊的工艺过程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纤维素材料,常见的有纤维素板、纤维素管等。
然后,将纤维素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和形状,并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焊接质量。
接下来,将纤维素材料放置在焊接机器的工作台上,调整焊接机器的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然后,启动焊接机器,等待一段时间,待纤维素材料完全熔化后,停止焊接机器的工作,取出焊接好的纤维素制品。
最后,对焊接好的纤维素制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纤维素下向焊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建筑领域,纤维素下向焊常用于制作纤维素板材,用于室内装修、家具制作等。
在汽车制造领域,纤维素下向焊常用于制作汽车车身、车门、车顶等零部件,以提高汽车的轻量化和安全性能。
在航空航天领域,纤维素下向焊常用于制作飞机机身、航天器外壳等部件,以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电子领域,纤维素下向焊常用于制作电路板、电子封装等,以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纤维素下向焊的优点不仅仅体现在焊接质量上,还体现在焊接效率、环保性等方面。
由于纤维素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使得纤维素下向焊的加热速度非常快,焊接效率高。
另外,纤维素下向焊不需要使用焊接剂和其他辅助材料,避免了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纤维素下向焊的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少,不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然而,纤维素下向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纤维素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纤维素材料的熔点较高,容易产生气泡和烧焦等缺陷,影响焊接质量。
此外,纤维素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膨胀和变形,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纤维素焊条下向焊
近年来,随着石油管道铺设工程的发展,大口径管道的焊接工艺不断进步,由过去单一的焊条电弧焊(酸性、碱性焊条),发展到管道自动焊、半自动焊工艺。
焊条电弧焊也由结507焊条单一品种全位置施焊发展为纤维素焊条立向下焊等高效焊接施工工艺。
改变了普通焊条立向上焊的传统工艺方法,将原水平固定管状对接全位置运条操作法,改变为类似平焊运条法的下向焊,即由12点位置起弧焊至管口下部6点位置结束,提高熔数效率1~3倍,深受管道施工单位的好评。
西气东输工程中大口径管道(Φ1016)根部打底焊和部分管道的多层焊接均采用纤维素焊条施焊。
纤维素焊条立向下焊,电弧具有熔深大,穿透力强,根部打底焊单面焊双面成形好,气孔敏感性小,操作难度小,焊缝内外质量高,焊工易掌握,培训周期短等工艺特点。
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民用行业的输油、输气、输水大口径管道安装铺设施工中。
1、纤维素焊条药皮成分和工艺特性
1.1纤维素焊条药皮的主要成分:
25~40%纤维素(木粉、淀粉、酚醛树脂粉、微量纤维、表粉等);
8~16%碳酸盐(碳酸钾、钙等);
8~20%铁合金(SiO2、TiO2、MnO、FeO、MgO、Al2O3等);
10~15%金属氧化物;
20%其它成分。
1.2药皮中大量有机物分解,形成大量气体(CO、CO2、H2、H2O等),对焊缝有很强的保护效果,并且电弧吹力大,熔滴过渡呈喷射状。
1.3在直流弧焊机电源正接和反接时,其熔滴过渡的形态不同。
直流正接时,焊条端部形成的熔融金属体积小,电弧吹力大,气流足以使焊条端头熔化金属飞离,实现小颗粒过渡。
电弧稳定性强,度大,焊缝熔深大,一般适用于根部打底焊,单面焊双面成形背面成形好。
由于正接电弧的飞溅大,熔深大,不易获得满意的表面成形,在热焊、填充焊和盖面焊不常使用。
直流反接时,焊条端部熔融金属几乎完全是块状的熔化金属,表面吹力大,虽有这么大的造气剂也很难将熔滴吹成小颗粒过渡形态。
因此,直流反接时,其熔滴过渡为接触式短路过渡。
每次短路过渡后,由于焊条端部熔融金属体积变小,在药皮套筒和气流的影响下,又出现颗粒过渡形态。
所以,纤维素焊条直流反接时是短路过渡伴随颗粒过渡的混合过渡形态。
这是不同于其它焊条过渡形态的特殊形式,直流反接一般适用于热焊、填充焊、盖面焊层的施焊。
2、纤维素焊条弧焊电源的工艺特点
2.1一般普通直流焊条电弧焊电源,在用于纤维素焊条时,会出现断弧、熄弧、“喘息”灭弧,粘条、电弧不稳定、过渡颗粒粗大等不良工艺现象。
因此纤维素焊条的电弧电压高于普通焊条8~12V(如E6010,Uf=26~35V)。
电弧拉长时,电弧电压高过电源外特性的恒流段,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点,必然熄弧。
而电弧电
压低时,电弧电压偏低,直流反接时,融滴短路过渡,熔融金属体积大,很容易粘条,尤其是小电流(If=70A)。
下向焊时,粘条倾向严重,妨碍正常焊接,且焊层接头多,内部凹陷,气孔等缺陷严重。
2.2纤维素焊条专用焊机增设了推力电流,其外特性曲线如图一。
在电弧较短、电弧电压低时,在原焊接电流值上瞬时加上50~80A的推力电流。
因此,药皮发气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关系,电弧力也是以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猛增,瞬时将短路熔滴吹开,增加小颗粒过渡的次数,有效地防止了焊条与熔池粘接的现象发生。
2.3纤维素焊条专用焊机在二次输出回路中串接大容量输出电抗器,减缓短路电流的上升速度,解决了小电流时电流连续稳定的动特性问题,有效地解决了熄弧、灭弧、粘条现象。
Φ3.2纤维素焊条(E6010)在直流正接时,最小电流If=30A。
直流反接If=40A时,电弧仍然十分稳定,这是其它直流弧焊机难于实现的工艺参数。
2.4由于纤维素焊条专用焊机上以输出电感和控制电路上不同于普通焊条弧焊机的电源特性,所以在纤维素焊条输出特性上,烧焊碱性焊条(如E5015)电弧稳定性降低,又带来了碱性焊条的熄弧、粘条等不良工艺问题。
为了兼容两类焊条的熔化特性,直流弧焊机电源设计上应该考虑两种最佳特性共存的弧焊电源,即满足于纤维素焊条的熔化特性,又适合于普通碱性焊条的熔化特性,即在这种弧焊电源上各类型焊条的工艺特性均达到最佳效果。
2.5据上述思路,唐山松下引进、研制开发了YD-400AT2HGF纤维素焊条和普通焊条工艺性能兼容的直流逆变弧焊机。
该焊机设有三个输出端子,一是纤维素焊条,二是普通焊条,三是母材工件。
正反接转换由快插接头迅速调整。
电流、引弧电流调节,焊接电流适用范围大(20~400A),并设有防触电功能和保护电路。
两年来,经广大用户的使用,性能稳定,可靠性高,适用各类焊条电弧焊工艺,尤其是纤维素焊条的管道下向焊工艺。
3、纤维素焊条的种类机工艺参数
3.1常用纤维素焊条有:
E6010(相当于E4310、J425G)适用于打底焊、热焊、填充焊;
E8010(相当于E5511、J555)适用于热焊、填充焊、盖面焊层,一般用低氢下向焊条;
E7048(相当于J506X)焊缝外形整洁、美观。
3.2常用焊接工艺规范参数
a) 试件装配尺寸
坡口角度(a)
对口间隙(c)
钝边尺寸(p)
60°
2-2.5
0.5-1.0
b、焊接工艺规范参数
焊条直径
电源极性
焊接电流(A)电弧电压(V)
焊接速度
(cm/min)
运条方法
打底焊
Φ3.2
正接
50-55
22-24
12-15
直拉
热焊
Φ4.0
反接
90-95
26-28
15-18
直拉
或摆动
填充焊
Φ4.0
反接
130-150
28-30
12-15
直拉
或摆动
盖面焊
Φ4.0
反接
130-150
14-18
直拉
或摆动
4、小结
4、1立向下焊工艺具有焊接质量好,焊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易学习、掌握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输油、输气、输水大口径管道施工中。
纤维素焊条正、反接时的熔滴过渡形态不同,在一般直流弧焊机上烧焊会产生断弧、熄弧、粘条等不良现象。
增加推力电流和增大输出电感可改善纤维素焊条的电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