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枫桥夜泊》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枫桥夜泊》课堂训练题及参考答案《枫桥夜泊》课堂训练题及参考答案《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枫桥夜泊》课堂训练题及参考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枫桥夜泊》课堂训练题及参考答案1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索引(suǒ)招徕(lái)B.夜泊(pō)心扉(fēi )C.姑苏(shū)惭愧(chán)D.糟蹋(zhāo)疾呼(jī)2.按照下面各句的意思填写成语,《‘枫桥夜泊’新解质疑》练习题精选。
(1)只按照字面去牵强附会,不推求确切的涵义_______________ 。
(2)独到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常常用来形容独特的艺术构思(3)形容文章的内容空洞,文字枯燥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各句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我认为,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脍灸人口的名篇,无论如何不在于考据家所认为的在两句诗中罗列了三座桥和一座山,而在于诗人以匠心独运的艺术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副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2)这样一个莫明其妙的简称,究竟有什么形象和意境可言?(3)他们为了给寒山寺附近的名胜古绩招徕游客,去作这样的索隐和考征,以及给《枫桥夜泊》作出这样的“新解”,是无可厚非的。
(4)我认为,若是把“愁眠”解释成一座山只会把全诗意境破坏无余,只会把这诗篇给糟塌了。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4~7题。
我以为,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无论如何不在于如考据家所认为的在两句诗中罗列了三座桥和一座山,而在于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你看: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
《枫桥夜泊》同步练习题一、课内巩固1、比一比,再组词。
径()泊()渔()鸟()经()伯()鱼()乌()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叶花。
坐: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啼:愁: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里行走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由寒山、、、构成的图,从清新明朗的诗句中流露出。
(2)《枫桥夜泊》这首诗写诗人看到的景物有:,听到的声音是。
(3)《枫桥夜泊》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诗中的“姑苏”即指现在的________。
【答案】唐张继苏州二、诗歌鉴赏阅读《天净沙·秋思》和《枫桥夜泊》,完成1-2题。
(共6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两首诗均为诗人身处人生困境时的作品,都刻画了(1)的游子形象,并通过多个意象渲染出一种(2)的气氛。
(2分)【答案】(1)漂泊孤独(2)凄清伤感(2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2、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妙处,请结合画线诗句分别加以赏析。
(4分)【答案】示例:《天净沙•秋思》中画线句借“夕阳”这一意象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意境,“断肠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以声写静,暗示诗人因愁绪满怀而难以入眠,含蓄表达出诗人的羁旅之思。
(4分。
手法2分,情感2分)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以下文章,回答相应问题。
对于“愁眠”,新解者也有发现,说是“运河西岸,对着寒山寺大约两公里有两座山,一座叫狮子山,另一座叫愁眠山,又名孤山。
”所以,新解者认为,“江枫渔火对愁眠”,就是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的意思。
我觉得,给这么一“解”,这句诗就索然无味了,整首诗也索然无味了。
近来有些同志在那里大声疾呼:诗中要有一个“我”在,没有“我”就没有诗,没有文学!这说法对不对暂不去说它。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考试题基础知识(44%)一、看拼音写词语。
(8%)zhāo qìpéng bóxiū kuìnán dānghuàn xiǎngjiàn kāngzì xiāngmáo dùntǎn tèbù āngǎn jīxiàn mù二、读词语,圈出正确的读音。
(4%)尊敬(jìng jìn)(zhù zù)暑假(chǔ shǔ)笨拙(zhuó zhuō)念叨(liàn niàn)波痕(héng hén)骆驼(tuó tuo)纤绳(xiān qiàn)三、按要求积累词语(9%)1、表示颜色多的四字词语_________2、部首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________3、描写花草千姿百态的词语________四、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语。
(4% )()的翅膀()地挣扎大声地()神奇的()()的铃声()地欣赏疑惑地()灿烂的()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
(6%)宝贵贵重珍贵1、生日那天,我收到了一份()的礼物。
2、妈妈的首饰盒里藏着一条()的宝石项链。
3、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说:“时间是()的,你们一定要珍惜。
”拍跳钻挤甩抓一只鸬鹚()出水面,()着翅膀()上渔船,喉囊鼓鼓的。
渔人一把()住它的脖子,把它吞进喉囊的鱼()了出来,又把它()进水里。
六、读句判断,对的“√”,错的“×”(5%)1、《掩耳盗铃》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
()2、《枫桥夜泊》是宋代诗人张继写的,描写的是杭州寒山寺夜晚的景色。
()3、祖国宝岛台湾有迷人的蝴蝶谷;祖国西南边陲有美丽的西双版纳。
()4、“省”是多音字。
“云南省”中读“shěng” “反省”中读“xǐng”。
乡镇(街道)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沪教版(上海版)2020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学期同步练习试题 含答案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拼音部分(共1大题,每题5分,共计5分)1、读拼音,写词语。
二、基础知识(共4大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示例:(逮)蝈蝈( )明月 ( )蜻蜓 ( )夕阳 ( )星星 ( )野菜 ( )蘑菇 ( )野果 ( )松鼠 2、想一想,填一填。
一( )镜子 一( )彩虹 一( )椅子 快乐的( ) 仔细地( ) 可爱的( ) 美美地( ) 浓浓的( ) 3、读一读,找出不同类的词用“\”划掉。
(1)书桌 板凳 电视 机椅子 (2)狮子 大象 袋鼠 动物(3)棉袄 棉被 棉裤 裙子 (4)铅笔 苹果 尺子 橡皮 4、选字组词,用“______”标出。
(战 站)士 (干 于)是 (道 到)理 (洪 红)水 (亲 辛)苦 (担 但)心三、识字辩字(共1大题,每题6分,共计6分)1、用“____”画出每组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词。
四、连一连(共1大题,每题5分,共计5分)1、读一读,连一连。
五、完整句子(共1大题,每题6分,共计6分)1、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这样( )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2.怎么不会( )动脑筋想一想( )3.办法倒有一个( )就是把大象宰了( )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六、排列句序(共1大题,每题6分,共计6分)1、句子排序。
( )找到字典“部首目录”那页。
从2画中找到“讠”,看看后面的页码。
( )老师让我们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诚”字。
二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江雪[唐]柳宗元鸟飞绝, 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描写的是( )这个季节的景色。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2)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人物是。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一个老渔翁,他披蓑戴笠,冒着风雪,独自垂钓。
, 。
2. 课外阅读我能行。
打翻了张晓风太阳打翻了,金红霞流满西天;月亮打翻了,白水银一直淌到我面前。
春天打翻了,滚得漫野的花;花儿打翻了,滴得到处都是清香。
清香打翻了,散成一队队的风;风儿打翻了,飘入我小小沉沉的梦。
[1]这首诗写了哪些“打翻了”的事物?用“_________”在文中画出。
[2]读这首诗,完成填空。
春天打翻了,滚得漫野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打翻了,散成一队队的风。
[3]请你接着写一句。
梦打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村居[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1]“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A. 蝴蝶B. 燕子C. 风筝[2]“东风”指的是()A. 春风B. 东边刮来的风C. 吹向东边的风[3]“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春烟”指()A. 春天的烟雾B. 春天的水汽C. 做饭燃起的烟[4]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填写季节),我是从诗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5]这首诗描写人物活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活动是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诗人选写的儿童、东风、纸鸢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填空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________,春风花草香。
________,沙暧睡鸳鸯。
《绝句》杜甫2、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3、________,一岁一枯荣。
________,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4、空山不见人,________。
《鹿柴(音寨)》王维5、________ ,欲饮琵琶马上催。
《凉州词》王翰6、________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7、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
《出塞》王昌龄8、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李白9、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
《山行》杜牧10、阳春布德泽,________。
常恐秋节至,________。
百川到东海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长歌行》汉乐府11、________,一行白鸳上青天。
《绝句》杜甫12、________,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竹里馆》王维13、墙角数枝梅,________。
遥知不是雪,________。
《梅花》王安石14、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 。
《石灰吟》于谦15、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6、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________,________。
《七步诗》曹植17、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18、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19、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
《题西林壁》苏轼20、________,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李商隐21、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22、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23、平明寻白羽,________。
《塞下曲》卢纶24、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枫桥夜泊》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2)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3)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古诗中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欣赏美、体验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 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古诗《枫桥夜泊》的图片、音乐等。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CD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音乐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枫桥夜泊》。
2. 教学新课:(1)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
(2)解析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组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巩固练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小组合作:小组合作,用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体会古诗中的情感。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枫桥夜泊》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5. 布置作业:(1)回家后跟读、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体会古诗中的情感。
6.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望庐山瀑布日照生紫烟,遥看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庐”字用部首查字,查(________)部,除部首再查(_______)画。
[3]“三千尺”是指()A.虚数,指瀑布很高B.指瀑布有三千尺那么长[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了那种修辞手法()A.排比B.拟人C.夸张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枝头上:春天在竹林里:春天的风微微吹,春天的雨飘飘洒洒,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草原上:春天在田野里:春天的雾轻轻细细,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草儿醒过来,披上了新衣。
麦苗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1)读一读,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AABB式”词语。
①春天的雾:②春天的雨:(2)作者分别在、、、这几个地方找到了春天。
(3)想一想:春天来到小河边时,小河是什么样子的?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彩色的梦(节选)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1]脚尖滑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完整。
跑得_________ 急得_________ 玩得_________4. 课外阅读。
星星和花我最喜欢夏天,满地盛开着鲜花。
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到了夜晚,花儿睡了,我数着满天的星星。
这里一颗,那里一颗,又比地上的花多。
[1]这首诗写了夏天的___________和夜晚的____________。
[2]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三年级语文枫桥夜泊练习题及答案(二套)目录:三年级语文枫桥夜泊练习题及答案一三年级语文植物的睡眠练习题及答案二三年级语文枫桥夜泊练习题及答案一一、直呼其名写拼音。
()()()()停泊江枫对愁眠姑苏二、辨字组词露一手。
落()啼()眠()船()洛()帝()民()舷()三、解释词语。
江枫:愁眠:乌啼:渔火:四、填空。
《枫桥夜泊》一、二句写的是诗人()的景色,三四句写的是诗人()的声音,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想感情。
五、读一读,背一背。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参考答案一、bó fēng mián sū二、落后啼哭休眠船工洛阳帝王民众船舷三、江边的枫树忧愁而无法入睡乌鸦啼叫捕鱼的灯火四、看到听到孤寂忧愁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游子对母爱的赞美。
三年级语文植物的睡眠练习题及答案二一、火眼金睛分得清(选字填空)。
【值植直】()树()日()接【睡锤垂】铁()()直()眠二、从下列词语中分别找出四组近义词和反义词。
快乐喜爱合拢容易特别开始张开特殊环绕舒适结束悲伤舒服喜欢困难围绕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蒲公英入睡时的花瓣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
()2、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
()3、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逢()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周围的植物,就会()一些植物已发生了()的变化。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它的叶子由许多()组合而成,在白天()而又(),可一到夜幕()时,那无数()就()地()。
五、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枫桥夜泊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理解古诗中的主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古诗感受自然美景和作者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理解古诗中的主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的理解和认读。
(2)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理解古诗《枫桥夜泊》。
(2)准备与古诗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枫桥夜泊》。
(2)了解作者张继的相关背景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古诗《枫桥夜泊》及其作者张继。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枫桥夜泊》,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3)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3. 字词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解释词语。
(2)学生结合诗句,理解字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4. 内容理解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意图。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5. 情感体验与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古诗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枫桥夜泊》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 布置课后作业:抄写并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六、教学拓展1. 欣赏其他关于“夜泊”的诗句,如《泊船瓜洲》、《夜泊牛渚怀古》等,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诗人对夜晚泊船的感受和表达。
小学语文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枫桥夜泊》习题
一、基础过关.
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枫桥夜泊.(bópó)睡眠.(mǐn mián)
钟.声(zhōng zhòng)姑苏.(sūshū)
2、比一比,再组词。
枫()啼()鱼()故()寺()
风()鸣()渔()姑()诗()二、能力提升。
默写古诗。
枫桥夜泊
,。
,。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
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象中“
,。
”可以看出来。
2、诗中的“乌啼”指的,“江枫”指的是
3、这首诗的意思是: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附参考答案
一、选正确读音。
bó,mián,zhōng ,sū;
二、组词。
枫树,吹风,啼叫,啼鸣,打鱼,渔船,故乡,姑娘,寺庙,古诗。
三、能力提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唐,张继,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乌鸦的叫声,江边的枫树。
3、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4、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