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第三节海水制碱(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20
初中化学学案 第三节《海水“制碱”》新授课(1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与主要流程。
2、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了解常见盐的溶解性。
4、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
二、学习重难点 1、氨碱法制纯碱的反应原理与主要流程; 2、通过纯碱性质的探究,总结盐类的化学性质 三、学习方法 1、阅读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与流程。
2、通过实验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了解盐类的化学性质。
四、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盐的定义 。
列举三种常见的盐 、 、 。
粗盐提纯的过程为 、 、 。
2海水“晒盐”属于 变化,而海水“制碱”属于 变化。
3、复分解反应是指 的反应。
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酸、碱、盐电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 、 或 的过程。
4、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上述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为:(1)(2)5、我国著名的化学家 发明了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
6、纯碱的性质A 、碳酸钠俗称 、 ,其化学式为 。
是一种 色固体,它 (难/易)溶于水。
B 、化学性质(1)纯碱溶液滴加酚酞,酚酞变 ,说明纯碱的水溶液显 性。
(2)纯碱+酸 钠盐+ + (写出纯碱与盐酸、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3)纯碱能与某些碱反应:工业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4)纯碱能与某些盐反应:它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探究新知1、利用氯化钠制纯,还需要含有什么元素的物质做材料?需要经过哪些流程呢?2、纯碱具有哪些性质?根据物质的组成,从化学分类的角度,纯碱属于哪一类?同类别的还有哪些物质?它们有哪些共同的性质?3、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有什么规律?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三)典例剖析例1:厨房中有两种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食盐和纯碱中的某一种,请你利用厨房中现有(1) (2) (3) (四)学能检测 知识巩固 1、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纯碱所需的原料是( ) 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氢氧化钠D 、水 2、经发酵的面团有酸味,在蒸馒头前需要向面团中加入一种物质来把酸味除去,这样蒸出的馒头才松软可口,加入的这种物质应该是( ) A 、熟石灰B 、烧碱C 、纯碱D 、石灰石3、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加盐酸前后溶液的颜色依次为( ) A 、紫色 红色B 、红色 蓝色C 、蓝色 红色D 、红色 红色 能力提高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纯碱”不是碱B 、“醋酸”不是酸C 、“水银”不是银D 、“干冰”不是冰5、能准确检验CO32-的操作是( ) A 、加入盐酸有可燃性气体生成B 、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C 、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D 、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生成拓展延伸6、在“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中,最后一步是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来制取纯碱。
第三节海水“制碱”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对其认识大多仅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
对于盐的认识也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用途。
教材从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问题入手,引起学生对质量守恒的深入思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体现了盐的共性,又点明了个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复分解反应是重要的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
本节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从更高的宏观角度把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理解,即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
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纯碱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思路和反应原理。
(2)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3)掌握纯碱的性质,了解纯碱的用途。
(4)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1)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2)侯氏制碱法的优点。
【教学难点】氨在氨碱法制纯碱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本节课课前主要应做好两方面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课堂学生探究实验的分组准备。
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钡溶液、酚酞试液、蒸馏水、稀盐酸、稀硫酸。
一、导入新课碱是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大量采用的原料。
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
1775年,法国科学院曾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工业化的制碱方法。
1788年,勒布兰提出了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经过4年的努力,创制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
一、氨碱法制纯碱(一)原料及产物(二)生产流程1、具体操作: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2、氨盐水:没有化学式,其成分是一水合氨和氯化钠。
3、思考:(1)为什么要通入氨气?(2)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的顺序可不可以颠倒?(3)产物中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为什么碳酸氢钠先析出?4、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纯碱,并在制碱过程中向析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熟石灰用以回收氨气,使之循环使用。
③NH4Cl + Ca(OH)2==CaCl2 + 2H2O+ NH3 ↑氨碱法制取纯碱的优点是: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使用,能连续生产。
缺点是产生的CaCl2 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
二、侯氏制碱法原理:③在5℃--10℃时,NaCl的溶解度比NH4Cl的溶解度大,向析出NaHCO3的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细粉,使得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NaCl溶液可循环使用。
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
克服了缺点,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
题1: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取纯碱所需的原料是()A.石灰石B.氯化钠C.氢氧化钠D.水题2、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制碱技术的进步,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1)侯氏制碱法所制的“碱”是指_______________。
(2)工业生产过程中,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在常温下,两者首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是_________晶体(填物质名称)。
(3)现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22.3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质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
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回答F列问题:①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__________(写化学式)。
第二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三节 海水“制碱”基础知识知识点1 氨碱法制纯碱1.原料:食盐、石灰石、水。
2.媒介:氨。
3.原理:在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变成饱和的氨盐水,然后在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2CO 生成3NaHCO ,由于3NaHCO 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很小,呈晶体析出,同时3NaHCO 不稳定,受热后生成纯碱、水合二氧化碳。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2234NaCl NH CO H O NaHCO NH Cl +++=↓+ 33222NaHCO NaCO H O CO ++↑4.产物:纯碱、氯化铵 知识点2 纯碱的用途1.人造纤维、石油精炼、粗盐精炼、硬水软化、玻璃生产的原料。
2.应用于冶金、造纸、纺织印染、洗涤剂等生产领域。
知识点3 纯碱的性质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⑴使指示剂变色: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⑵与酸反应现象:有气泡产生,生成德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32222NaCO HCl NaCl H O CO +=++↑组成立含有23CO -离子的盐跟盐酸或其他一些酸反应后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利用这种反应可以制备二氧化碳,也可以鉴别盐中是否含有23CO -离子。
⑶与氢氧化钙反应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2323()2Na CO Ca OH NaOH CaCO +=+↓知识点4 盐的有关知识1.盐的判断:由金属阳离子合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 、4CuSO 、23Na CO 等。
2.盐的水溶性:在常温下盐大多都是晶体。
不同种类的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钾盐、钠盐、铵盐合硝酸盐都易溶于水,而碳酸盐、磷酸盐大多数不溶于水。
氯化物中AgCl 不溶于水;硫酸盐中4BaSO 不溶于水,4CaSO 、22Ag SO 微溶于水;碳酸盐中3MgCO 微溶于水,其余均不溶于水。
熟悉常见酸、碱、盐各类物质的溶解性,对于正确判断它们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是非常必要的。
3.盐的性质⑴盐跟酸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第三节海水“制碱”第一课时氨碱法制纯碱教师寄语: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一、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3.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学习重难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二、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本第43――44页,完成以下内容。
1、碳酸钠(俗称___________或_________)就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以______为媒介,采用__________法制得的。
2、纯碱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如:石油精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造纤维及________生产等均需大量的纯碱。
另外,纯碱还广泛的应用于冶金、__________、纺织印染、_____________生产等领域。
3、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_____,又称酸式碳酸钠,通常是白色晶体,___________于水,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在灭火器里,它是产生____________的原料之一;在食品工业中,它是__________的一种主要原料;在制造饮料时,它也是常用的一种原料;在医疗上,它是治疗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药剂。
4、1926年,我国化学家____________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联合制碱法(即:侯氏制碱法)。
课堂展示知识点:氨碱法制纯碱1. 由氯化钠转变为碳酸钠,物质的组成元素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用氯化钠制取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工业生产过程如下:−碳酸化−−→−→−过滤、热解−−吸氨−−−→−精制−−→探究以下问题:1、“吸氨”是指什么?“碳酸化”是什么意思?“过滤、热解”呢?2、写出上述工业生产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提示:氨气溶于水即得氨水。
海水制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说出工业制纯碱的原料,进一步树立元素守恒观。
2.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反应原理,能说出碳酸钠的主要用途。
3.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
学习过程:【情境引入】1、展示一袋食用碱问题:这袋食用碱是老师在厨房中找到的,你们家里有没有?师:那你知道它的成分和用途吗?师:纯碱不只在生活中用途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图片展示:纯碱的工业用途师:纯碱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石油精炼,造纸,冶金,纺织印染,生产人造纤维、玻璃、洗涤剂等等,(随着图片的展示教师逐一说出纯碱的用途。
)一个国家生产和使用纯碱的量,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
过渡:这么重要物质,我们如何获得呢?有没有同学知道?(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猜测纯碱可以从碱湖中捞)师:非常好,自然界中有一定量的纯碱。
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的,18世纪以前,纯碱都是取自于植物和碱湖碱矿。
展示相关图。
这是利用什么方法来来获取物质?(物理方法。
)师过渡:但是天然碱的含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怎么办呢?(可以想办法通过化学变化来制取)师:太棒了,化学变化可以为我们制备所需的物质,那我们在工业上如何通过化学变化来制取纯碱的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答案,请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展示目标,学生读目标,教师板书课题,在碱旁标注明化学式)【板书课题】第三节海水“制碱”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探究新知】氨碱法制纯碱(一)探究原料(工业制纯碱需要哪些原料呢?)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我们要用化学方法制取纯碱,应该选用含哪些元素的物质呢?(钠、碳、氧)师:你会选择哪种含钠元素的物质?理由是什么?(氯化钠,因为海水晒盐可以得到大量的氯化钠,价格便宜,来源广簹。
)师:碳、氧元素可由哪种物质提供?(二氧化碳)师:工业上怎么制二氧化碳的?(高温锻烧石灰石)很好,工业上,我们可以以食盐,二氧化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