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性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941.50 KB
- 文档页数:95
第1章线性规划Chapter 1 Linear Programming本章内容提要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重要内容。
本章介绍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以及求解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基本算法——单纯形法。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以下内容:⏹线性规划模型的结构⏹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非标准形式转化为标准形式⏹线性规划的图解以及相应的概念。
包括:约束直线,可行半空间,可行解,可行域,凸集,极点,目标函数等值线,最优解⏹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
包括:基,基础解,基础可行解,基变量,非基变量,进基变量,离基变量,基变换⏹单纯形法原理。
包括:基变量和目标函数用非基变量表出,检验数,选择进基变量的原则,确定离基变量的方法,主元,旋转运算⏹单纯形表。
包括初始单纯形表的构成,单纯形表运算方法⏹初始基础可行解,两阶段法⏹退化的基础可行解§1.1 运筹学和线性规划1.1.1 运筹学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二次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当时,英国组织了一批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学者,和军队指挥员一起,研究大规模战争提出的一些问题。
如轰炸战术的评价和改进、反潜艇作战研究等,研究结果在战争实践中取得了明显得效果。
这些研究当时在英国称为Operational Research,直译为作战研究。
战争结束以后,这些研究方法不断发展完善,并逐步形成学科理论体系,其中一些主要的理论和方法包括:线性规划,网络流,整数规划,动态规划,非线性规划,排队论,决策分析,对策论,计算机模拟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Operations Research也转义成为“作业研究”。
我国将Operations Research译成“运筹学”,非常贴切地将Operations Research这一英文术语所包含的作战研究和作业研究两方面的涵义都体现了出来。
现在,运筹学已经成为管理科学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是管理科学专业基本的必修课程之一。
第1章线性规划本章介绍了什么是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概念及其建立数学模型方法;阐述了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的概念及解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普通单纯形法、人工变量单纯形法及单纯形法计算公式。
1.考核知识点(1) 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标准型、图解法、基矩阵、基变量、非基变量、可行解、基解、基可行解、最优解、基最优解、唯一解、多重解、无界解、无可行解、单纯形法、最小比值、入基变量、出基变量、解的判断、大M法、两阶段法、改进单纯形法。
(2) 建立简单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3) 求解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4) 基、可行基及最优基的定义。
(5) 可行解、基本解、基可行解、最优解、基本最优解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6) 有唯一解、有无穷多解、无界解、无可行解的判断。
(7) 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8) 求解线性规划的人工变量法。
(9) 单纯形法中的5个计算公式。
2.学习要求(1) 深刻领会线性规划的各种基与解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图解法的计算步骤,注意怎样将目标函数表达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如何平移使得目标函数值上升或下降。
(3) 熟练掌握单纯形法计算的全过程,特别应注意如何列出单纯形表,如何由一个基可行解换到另一个基可行解,基可行解是最优解、无界解或多重解的判断准则。
(4) 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加入人工变量,人工变量起何作用,用大M法计算时目标函数的变化,两阶段法计算时目标函数的构成,掌握这两种计算方法的全过程,在什么情形下线性规划无可行解。
(5) 理解用矩阵形式代替单纯形表,并用矩阵公式求解线性规划。
3.重点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有关线性规划解的概念、解的形式,单纯形法计算、大M法、两阶段法。
4.难点解析(1)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学习线性规划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要掌握3个要素:研究的问题是求什么,即设置决策变量;问题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即建立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一定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并且求最大值或求最小值;限制达到目标的条件是什么,即建立约束条件。
线性规划知识点总结标题:线性规划知识点总结引言概述: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用于解决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线性规划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计划、资源分配、运输优化等方面。
本文将对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解法、应用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线性规划的相关内容。
一、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1.1 线性规划的定义: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其目标是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找到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最小)值的变量取值。
1.2 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包括一个目标函数和一组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要最大化或最小化的线性函数,约束条件是一组线性不等式或等式。
1.3 线性规划的解的存在性:线性规划问题存在解的条件是可行域非空,即约束条件构成的可行域至少包含一个可行解。
二、线性规划的解法2.1 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不断移动顶点来搜索最优解。
2.2 对偶理论:对偶理论是线性规划的另一种解法,通过构建原问题和对偶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
2.3 整数规划:整数规划是线性规划的一个扩展,要求变量的取值必须是整数,通常使用分支定界法等方法求解。
三、线性规划的应用3.1 生产计划:线性规划可以用于优化生产计划,确定生产量和资源分配,以最大化利润或降低成本。
3.2 运输优化:线性规划可以用于解决运输问题,确定最优的运输方案和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3.3 资源分配:线性规划可以用于优化资源分配,如人力、物资等资源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最佳利用效果。
四、线性规划的局限性4.1 非线性问题:线性规划只适用于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对于非线性问题无法直接求解。
4.2 大规模问题:对于大规模线性规划问题,传统的求解方法可能会面临计算复杂度高、求解时间长的问题。
4.3 离散变量:线性规划无法直接处理离散变量,对于包含离散变量的问题需要转化为整数规划或混合整数规划来求解。
线性规划与目标规划的异同和作用一、线性规划与目标规划(1)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
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线性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在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中,方程(1)称为目标函数;(2)称为约束条件。
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
决策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线性规划的三要素。
在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经常提出一类问题,即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便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
例. [生产计划安排问题]某工厂在计划期内要安排Ⅰ、Ⅱ两种产品的生产,已知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及A、B两种原材料的消耗、资源的限制,单位产品的获利,如下表所示:产品Ⅰ产品Ⅱ资源限制设备 1 1 300台时原料A 2 1 400千克原料B 0 1 250千克单位产品获利50元100元问题:计划期内工厂应分别生产多少单位Ⅰ、Ⅱ产品才能使工厂获利最多?解:设工厂在计划期内应安排生产产品ⅠX1件, 产品ⅡX2件。
所获利润为z元。
由题意得:Max z = 50 x1 + 100 x2x1 + x2 ≤ 300s.t. 2 x1 + x2 ≤ 400x2 ≤ 250x1 , x2 ≥ 0上例有这样的特征:(1)用一组变量表示某个方案,一般这些变量取值是非负的;(2)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可以用线性等式或线性不等式来表示;(3)都有一个要达到的目标,可以用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来表示。
(2)目标规划目标规划(Goal programming)目标规划是线性规划的一种特殊应用,能够处理单个主目标与多个目标并存,以及多个主目标与多个次目标并存的问题。
目标规划的模型分为以下两大类: 1.多目标并列模型。
2.优先顺序模型。
目标规划在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人力资源管理是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企业明确未来人力需求趋势,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预测未来各部门、各类职位人员的需求情况,做好企业的定岗定编工作。
线性规划和最优解线性规划是一种在数学和运筹学领域常见的问题求解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决策问题。
它是通过一系列线性等式和不等式来建模,并在满足特定约束条件下求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优值的变量值。
线性规划的最优解能够帮助我们做出高效的决策,下面将详细介绍线性规划的原理和求解方法。
一、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线性规划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目标,并将其表示为一个线性函数,也被称为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可以是最大化或最小化的,具体取决于问题的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一组变量,这些变量的取值将会对目标函数产生影响。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列举出一系列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通常来自于问题的实际情况,例如资源限制、技术要求等。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这些变量的取值范围,这也是约束条件的一部分。
二、线性规划的数学建模在线性规划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数学建模:1. 确定目标函数:根据问题的要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线性函数作为目标函数。
例如,如果我们要最大化某个产品的利润,那么利润就可以是目标函数。
2. 列举约束条件: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列举出一系列约束条件。
这些约束条件可以是线性等式或不等式,并且通常包含了变量的取值范围。
3. 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如,如果某个变量代表一个产品的产量,那么它的取值范围可能是非负数。
4. 构建数学模型:根据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变量的取值范围,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将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
三、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求解方法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求解:1. 图形法:对于只有两个变量的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变量的可行域图形,并计算目标函数在图形上的最优解点来求解问题。
2. 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算法。
它通过逐步迭代改进解向量,从而逼近最优解。
这个方法通常适用于复杂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第一章、 线性规划和单纯形法1.1 线性规划的概念一、线性规划问题的导出1.(引例) 配比问题——用浓度为45%和92%的硫酸配置100t 浓度为80%的硫酸。
取45%和92%的硫酸分别为x1和x2t,则有: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得解。
目的相同,但有5种不同浓度的硫酸可选(30%,45%,73%,85%,92%)会出现什么情况?设取这5种硫酸分别为 x1、x2、x3、x4、x5 t, 则有: ⎩⎨⎧⨯=++++=++++1008.092.085.073.045.03.01005432154321x x x x x x x x x x 请问有多少种配比方案?为什么?哪一种方案最好?假设5种硫酸价格分别为:400,700,1400,1900,2500元/t ,则有:2.生产计划问题如何制定生产计划,使三种产品总利润最大?考虑问题:⎩⎨⎧⨯=+=+1008.092.045.01002121x x x x ⎪⎩⎪⎨⎧=≥⨯=++++=++++++++=5,,2,1,01008.092.085.073.045.03.0100..250019001400700400543215432154321 j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x x MinZ j(1)何为生产计划?(2)总利润如何描述?(3)还要考虑什么因素?(4)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技巧)?(5)最终得到的数学模型是什么?二、线性规划的定义和数学描述(模型)1.定义:对于求取一组变量xj (j =1,2,......,n),使之既满足线性约束条件,又使具有线性表达式的目标函数取得极大值或极小值的一类最优化问题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简称线性规划。
2.配比问题和生产计划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的特点:用一组未知变量表示要求的方案,这组未知变量称为决策变量;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且为线性表达式;有一个目标要求(最大化,当然也可以是最小化),目标表示为未知变量的线性表达式,称之为目标函数; 对决策变量有非负要求。
线性规划知识点引言概述: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用于解决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
它在经济学、工程学、管理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模型建立、求解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1.1 目标函数: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是要最大化或最小化的数学表达式。
它通常是一组决策变量的线性组合。
1.2 约束条件: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是对决策变量的限制条件,可以是等式或不等式。
约束条件限制了决策变量的取值范围。
1.3 可行解: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决策变量取值组合称为可行解。
线性规划的目标是找到最优的可行解。
二、线性规划模型建立2.1 决策变量的定义:线性规划中,需要定义决策变量,表示问题中需要优化的变量。
2.2 目标函数的构建: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将目标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构建目标函数。
2.3 约束条件的建立:根据问题的约束条件,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建立约束条件。
三、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3.1 图形法:对于二维线性规划问题,可以通过绘制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图形来找到最优解。
3.2 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一种高效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迭代计算,逐步优化目标函数的值,直到找到最优解。
3.3 整数线性规划:当决策变量需要取整数值时,可以使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求解。
这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四、线性规划的应用领域4.1 生产计划:线性规划可以用于优化生产计划,使得生产成本最低或产量最高。
4.2 资源分配:线性规划可以用于优化资源分配,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4.3 运输问题:线性规划可以用于解决运输问题,确定最佳的运输方案,以降低运输成本。
结论:线性规划是一种重要的数学优化方法,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最优解,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模型建立、求解方法以及应用领域,对于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