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公开课优质课教案第二课时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公开课优质课教案第二课时

《草原》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网络图片的感知中学习、理解课文1、2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2.使学生懂得草原景色的特点,了解蒙族同胞的热情;

3.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草原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

掌握1、2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归纳出草原景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草原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资料,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美丽的草原

1.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2.导入: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了大草原,草原旖旎的风光不仅让作者陶醉,也让我们读者陶醉了,同学们还想重温这美丽的风光吗?

3.课件播放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背诵第1自然段。二、朗读品析,感受寂静的草原

1.导学:草原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草原的美也远远不止我们在图片中所看到的这些,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第2自然段,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草原的美?

2.组织交流,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句子:“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草原非常辽阔。)从哪体会到的?

(2)指导学生理解“洒脱”。

“洒脱”可以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从哪里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指导朗读句子,读出洒脱的感觉。

◆课件出示句子:“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草原非常寂静。)

(2)指导朗读句子,读出草原的寂静美。

三、品读悟情,感受热情的草原

1.过渡:草原风光旖旎,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让人难忘,车在辽阔的草原走了一百五十里了,此时此刻,我们就要和蒙古族同胞见面了,你的心情会怎样?(为即将到来的见面而感到激动。)

2.导学: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作者的激动之情?

预设:

生1:“河!”(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时的惊喜之情,因为有河附近就有人家,说明访问的目的地快到了。)

生2:“快了,快到了。”(短促的语气,强烈的语调,表达出作者想见到蒙古族同胞的渴望之情。)

3.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思考: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热情好客)

(2)小组讨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3)导学:同学们试试看,如果在它们前面加些词语,是不是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呢?课件出示: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情。这些词语应该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