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12
化肥基础知识点总结化肥的种类化肥主要分为无机肥和有机肥两大类。
无机肥是指由矿物质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肥料,如复合肥、尿素、磷酸二铵等;有机肥是指由动植物的残体和排泄物经过发酵和腐熟而成的肥料,如腐熟的粪肥、堆肥等。
根据肥料中所含的养分元素的不同,化肥还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使用方法化肥的使用方法包括基肥和追肥两种。
基肥是在耕种前,将一定量的化肥施入土壤,以提供农作物在整个生长期所需的养分;追肥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适时施入化肥,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此外,根据不同的肥料类型,也有不同的施用方法,如粗粉肥直接撒施,颗粒肥植株贴施等。
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科学施用化肥的一系列技术。
合理施肥技术包括化肥的搅拌、撒施、翻地混施等操作步骤。
同时还包括了合理选择施肥时间、施肥量以及肥料的安全使用等内容。
施肥时机施肥时机是指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施肥。
要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来调整施肥时机,比如在农作物生长旺盛期和果实膨大期,应适当加强追肥,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在作物成熟期应及时停止施肥,避免造成养分的过剩和浪费。
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化肥的使用对农作物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适量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肥力层厚度,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从而促进农作物生长。
同时,化肥的使用还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总结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施肥技术、施肥时机和施肥量都是保证化肥正常使用的关键。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化肥的优势,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最大限度地发挥化肥的作用,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平衡。
化肥的基础知识一切生物必须有适宜的生活条件,才能维持其生命活动。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养分、光照、水分、空气、热量(温度)和机械支持(扎根)等条件。
作物之需养分,犹如人类生存需要食物一样。
作物生长需要多种养分,缺乏某种养分就生长不好,没有必需的养分更无法生长。
这些养分来源于自然循环和人工制备。
第一节作物养分的功能和作用一、作物正常生长的必需养分目前各国科学家公认,确定一作物必需的养分应符和三个条件:第一,对所有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都是不可缺少的。
缺少某些养分,作物就不能完成其生长过程,即有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形成种子的生长周期。
第二,缺乏这些养分时,作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其他养分不能完全代替其作用,而只有补施这种养分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
第三,这种养分必须对作物起到直接营养作用,而不是起间接改善环境条件的作用。
用化学分析方法,发现作物体内有很多化学元素。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16种主要化学元素,如表1-1-1-1所列。
某些养分只对一些作物的生长有一定作用,如钠对纤维作物、硅对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碘对紫云英,这些称为有益养分元素,而不是一般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实验技术的改进,可以预计将会发现更多的化学元素成为作物生长的必需养分。
对作物所需的养分,由于需要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主要养分、次要养分和微量养分三种。
需要量最多的养分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它们在作物体干物质中,一般占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故称之为大量元素,其中氮、磷、钾常称为作物三要素(亦称主要养分)。
作物体内较少的养分有锌、铁、锰、硼、铜、钼、氯等,它们在作物体干物质内,仅占万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甚至痕迹,故称为微量元素(亦称微量养分)。
介于两者之间的,如钙、镁、硫等养分元素,在作物体内一般占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故称中量元素(亦称次要养分)。
表1-1-1-1作物体内必需的营养元素序号化学元素占作物%(干)来源序号化学元素占作物%(干)来源1 碳(C)45.0 空气和水9 镁(Mg)0.3 土壤中吸收2 氧(O)43.0 空气和水10 锰(Mn)0.05 土壤中吸收3 氢(H)6.5 空气和水11 铁(Fe)0.02 土壤中吸收4 氮(N)2.0 土壤中吸收,豆类作物固定空气中氮12 锌(Zn)0.01 土壤中吸收5 钾(K)1.5 土壤中吸收13 硼(B)0.005 土壤中吸收6 钙(Ca)0.6 土壤中吸收14 铜(Cu)0.001 土壤中吸收7 磷(P)0.5 土壤中吸收15 钼(Mo)0.0001 土壤中吸收8 硫(S)0.5 土壤中吸收16 氯(C1)痕迹土壤中吸收这些养分元素中,碳、氢、氧是构成作物的最主要的元素,通常占作物体干物质总重量的94%左右,它们通常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
农业化肥知识
化肥的种类:农业化肥主要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
这些化肥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植物。
化肥的施用方法:化肥的施用方法对其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化肥可以作为基肥、种肥或追肥施用。
基肥是在种植前施入土壤中的肥料,主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种肥是在种植时施用的肥料,为种子提供养分;追肥是在植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以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
化肥的配比与用量: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合理配比和调整化肥的用量。
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等问题,而施肥不足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要根据土壤和植物的需求,合理配比化肥的用量。
化肥的安全使用:化肥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在使用化肥时要注意安全。
要避免直接接触化肥,避免摄入或吸入有害成分。
同时,要合理储存化肥,防止其泄漏或污染水源。
有机肥料与化肥的结合使用:有机肥料和化肥各有优缺点,将它们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而化肥可以提供速效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总之,农业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要掌握化肥的基本知识,合理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化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一、化肥常用化肥1、氮素化肥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
氮肥增施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
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氮素化肥有:①硫酸铵(硫铵):白色或淡褐色结晶体。
含氮20%一21%,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使用。
硫铵是一种酸性肥料,长期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酸性。
最好做追肥使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量为15—20千克。
②碳酸氢铵(碳铵):白色细小结晶,含氮17%,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易分解挥发。
可作基肥或追肥使用,追肥时要埋施,及时覆土,以免氨气挥发烧伤秧苗。
③尿素:白色圆粒状,含氮量为46%。
尿素不如硫铵肥效发挥迅速,追肥时要比硫铵提前几天施用。
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尿素为中性肥料,不含副成分,连年施用也不致破坏土壤结构。
2、磷肥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
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
在生产上常用的磷肥有:①过磷酸钙:为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也有颗粒状的,含P2O5 12%一18%,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效,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在施用时宜集中施用或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这样可以降低磷的固定,从而提高肥效。
也可用作根外追肥,使作物直接吸收。
②重过磷酸钙(重钙):含P2O5 约45%左右,是一种高效磷肥。
施用重钙的有效方法和过磷酸钙相同,重钙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要相对减少。
3、钾肥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在生产上常用的钾肥有:①氯化钾:是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含K2O 60%左右,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
物理性状好,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
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应配合石灰和有机肥料。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肥料基础知一什么是有机肥?有机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催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来源。
二有机肥的来源有哪些?有机肥的来源可以分为动物有机肥、植物性有机肥、和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
动物性有机肥-禽畜粪便、人粪尿、皮革毛渣等。
植物性有机肥-秸秆、绿肥、饼肥、沼气肥等。
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生活垃圾、生活废水。
三有机肥的作用有哪些?1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
2促进微生物繁殖。
3改良土壤结构。
4增强土壤的肥力。
5刺激作物生长。
6 提高抗旱能力。
7提高化肥利用率。
四什么是化学肥料?它与有机肥比有什么优缺点?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
所以一些人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氮、磷、钾、复合肥的总称。
化学肥与有机肥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化学肥料含有的营养元素单一或较少,但养分含量较高。
但肥效猛而不长,改善土壤的作用不大。
而有机肥料含养分较全面,肥效较长,有改善土壤的作用。
所以把有机肥和化学肥相结合,能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肥效。
五什么叫无机肥料?无机肥为矿质肥料,也叫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它具有成分单纯,含有效成分高,易溶于水,分解快,易被根系吸收等特点,故称“速效性肥料”。
(1)碳酸氢铵:又叫重碳酸铵,含氮17%左右,在高温或潮湿的情况下,极易分解产生氨气挥发。
呈弱酸性反应,为速效肥料。
(2)尿素:含氮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最多的种。
肥效比硫酸铵慢些,但肥效较长。
尿素呈中性反应,适合于各种土壤。
一般用作根外追肥时,其浓度以0.1%~0.3%为宜。
(3)硫酸铵:含氮素20%~21%,每公斤硫酸铵的肥效相当于60~100kg人粪尿,易溶于水,肥效快,有效期短一般10~20天。
呈弱酸性反应,多用作追肥。
化肥基础知识第一节化肥概述一、化肥的概念是指在工厂中经化学方法生产,或开采矿石或利用工业废渣,经加工而制成的无机肥料。
由此得出化肥的3个来源:1、化肥厂生产;2、矿石开采并加工;3、工业废渣加工而成。
二、化肥的特点1、有效成分含量高、浓度大,但元素单一如尿素含N46%,二铵含N21%、含P205 48%。
而有机肥中含N量仅有0.1—1%,可见,1公斤化肥相当于几十至上百斤有机肥。
2、肥效发挥快,见效快,但肥效持续时间短。
夏季3天即可见效。
肥效期一般为3—6个月。
3、多为晶体或颗粒,所占体积小,便于贮存运输及使用,但成本较高。
4、不含有机物,无改良土壤作用,且长期施用会造成土壤的板结。
分析土壤板结的原因(生产上举例)三、我区化肥的生产及旋用情况世界上最早生产化肥于1845年(法国、德国)。
我国于1936年在沿海城市生产施用化肥。
新疆于50一60年代开始生产施用化肥。
不论从施肥数量上、还是从发展史上讲,新疆的化肥业都落后于内地省区。
四、当今世界化肥发展的趋势1、高效化:高浓缩,营养元素含量更高、肥效更高;2、液体化:既便于管道运输又适合滴灌、喷灌施用,还节省劳力。
3、复合化: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制成多元复合肥,也可添加除草剂及农药制成一体化肥,发挥综合效应、多功能作用。
4、长效化:通过降低释放分解速度,延长肥效。
如涂层尿素、腐殖酸尿素等.五、化肥的种类按所含营养元素不同分为5大类:1、氮肥(按氮素形态不同分)(1)铵态氮肥(2)硝态氮肥(3)酰胺态氮肥2、磷肥(按磷肥溶解性不同)(1)水溶性磷肥(2)弱酸溶性磷肥(3)难溶性磷肥3、钾肥主要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等。
4、复合肥分二元复合肥、多元复合肥:化成复合肥、混成复合肥。
5、微肥主要有铁(Fe)肥、锌(Zn)肥、硼(B)肥、锰(Mn)肥等。
6、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肥主要是近几年来市场上的各种各样的“宝”,“剂”“素”等都是多元素有机、无机复合肥。
如喷施宝、叶面宝、农大哥、小红帽等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