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案检查表
- 格式:xls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
教案检查表(模板)教案编写者:[姓名]日期:[日期]教案概述:本教案检查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教案编写和检查的标准模板,以确保教案的质量和完整性。
通过使用此检查表,教师可以系统地评估和管理自己的教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案检查表: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1.2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1.3 授课教师:[姓名]1.4 授课日期:[日期]1.5 授课对象:[年级/专业]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具体知识目标1][具体知识目标2][具体知识目标3]2.2 技能目标:[具体技能目标1][具体技能目标2][具体技能目标3]2.3 情感目标:[具体情感目标1][具体情感目标2][具体情感目标3]三、教学内容3.1 教材:[教材名称]3.2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名称] 3.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名称] 3.4 教学步骤:[具体教学步骤1] [具体教学步骤2][具体教学步骤3]四、教学评估4.1 评估方式:[评估方式名称] 4.2 评估指标:[评估指标1] [评估指标2][评估指标3]4.3 评估工具:[评估工具名称]4.4 评估时间:[评估时间]五、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评价] 5.2 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意见]5.3 改进措施:[改进教学的措施][其他备注信息]教案检查表使用说明:1. 在编写教案时,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教案基本信息。
2. 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并具体列出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3. 详细规划教学内容,包括教材、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
4. 制定教学评估方案,包括评估方式、评估指标、评估工具和评估时间。
5. 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评估教学效果,收集学生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使用此教案检查表,教师可以确保教案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资源准备6.1 教材准备:[教材名称]6.2 辅助材料:[辅助材料名称]6.3 技术准备:[所需技术名称]6.4 教具准备:[教具名称]七、课堂管理7.1 课堂规则:[课堂规则描述]7.2 学生分组:[分组方式及分组人数]7.3 纪律维护:[纪律维护策略]7.4 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八、教学活动设计8.1 导入:[导入活动描述]8.2 主体教学:[教学活动主体部分描述]8.3 互动环节:[学生互动活动描述]8.4 总结:[课堂总结活动描述]九、作业与练习9.1 作业布置:[作业内容与要求]9.2 作业反馈:[作业批改与反馈方式]9.3 练习设计:[练习内容与目标]9.4 练习反馈:[练习批改与反馈方式]十、课后反思与评估10.1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教学的思考与评估]10.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10.3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效果不足提出的改进方法]10.4 下次教学计划:[下一节课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教案检查表使用说明(续):6. 在教学资源准备部分,详细列出所需的教学资源、技术、教具等,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案检查表
任课教师:课程名称:授课班级:
序号评分标准评价等级备注
1 教案的所有项目填写完整,整体设计布局合理,书写规范。
2 教案更新及时,特别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更新,以体现因材施教、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3 知识点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
4 教学目的、要求,要体现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且具体,可检测。
5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与授课计划一致。
教学内容按模块、项目、任务或章节安排,符合教学大纲,内容准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6 课后思考题能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7 教学过程设计,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更能体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8 板书设计合理,简洁,概括性强,有新意,能体现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体系。
9 教学小结重点突出。
课堂考核能面向全体学生、可操作性强,体现教学过程的考核。
10 教学后记认真,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评价人
注:评价等级:A(90分以上);B(80-89分);C(65-79分);D(65分以下)。
初中学校教案检查表怎么写一、检查内容本次教案检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教案内容的完整性: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3. 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师应准确掌握教学重难点,并在教案中予以体现。
4.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5. 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启发式教学。
6. 作业布置的科学性:作业应适量,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检查结果1. 总体情况:本次教案检查总体情况良好,大部分教师能够按照学校要求,认真编写教案,教学内容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过程合理,作业布置科学。
2. 存在的问题:部分教案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目标不够具体、明确,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待提高。
(2)少数教案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深入地研究教材。
(3)部分教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4)少数教案教学过程不够合理,需要教师注重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
三、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提高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把握。
2. 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提高备课质量。
3. 加强教师教学方法培训,引导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引导教师关注学生认知规律,提高教学针对性。
5. 继续加强对教案编写的要求,定期进行教案检查,提高教师教学规范性。
通过本次教案检查,我们看到了我校初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继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科:语文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黄羊川中心小学教师教案检查登记表
学科:数学
黄羊川中心小学教师教案检查登记表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学科:英语
黄羊川中心小学教师教案检查登记表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学科:思品
黄羊川中心小学教师教案检查登记表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学科:科学
黄羊川中心小学教师教案检查登记表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学科:音乐
黄羊川中心小学教师教案检查登记表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学科:体育
黄羊川中心小学教师教案检查登记表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学科:美术
黄羊川中心小学教师教案检查登记表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黄羊川中心小学作业教师批改检查登记表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组长签字:组员签字:。
学校教师教案检查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教师教案成为教学管理流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教案检查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
为了帮助教师科学有效地编写教案,学校制定了“学校教师教案检查表”,从多方面对教案进行评价。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而教案检查表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检查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讲清楚课程目标,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上。
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一个必要的考虑因素。
二、教学内容在考虑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防止向上或向下教。
此外,对于重要内容,要重点讲解,对于相对次要的内容,要适量删减。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的环节,这一环节的每个步骤都需要认真检查。
指导方式、共同探究的环节安排等方面都需要考虑周全,保证每个环节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质量的ハ核心,要求教无定法,教师需要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教学手段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
五、教学评价职业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从事各种工作的能力,因此对学习方法的质量评价比学习过程的量化评价更为重要。
教师需要指导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方法,并针对学生成长的方向及目标给与终极评价。
六、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而教学效果的评价需要基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实际成果的反馈,包括教育效益、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班级氛围等。
总之,学校教师教案检查表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对教案进行评估,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流程,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案检查表教案检查表教案编号:______教案名称:______教学目标:1. 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明确学生在本节课中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2. 通过教学活动和评估手段,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1.教材教法:a)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教材的,是否包括重难点,是否有趣味性的个性教材,或者增加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等,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b)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融入了任务型教学、探究性学习等等,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否合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2.学情分析和教学准备:a)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知识水平,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策略。
b)检查教学准备是否充足,包括教学资源的准备、活动和任务的设置等等,有无可能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如音响设备是否齐全、实验器材是否准备完备等等。
3.教学步骤:是否采用了逻辑清晰、层次结构合理的教学步骤,比如导入、展示、引导、操练等等,是否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认知和思维活动。
a)导入:通过一些情境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展示: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以图表、图片、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c)引导:通过提问、讲解、示范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d)操练:设置有针对性的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和巩固,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4.学习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a)课堂练习:设置一些简单、中等和较难的练习题目,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及时查漏补缺。
b)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