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教案第一章:畜禽副产物的概念与分类1.1 畜禽副产物的定义1.2 畜禽副产物的分类1.3 畜禽副产物的来源与特点第二章:畜禽副产物的营养价值与利用价值2.1 畜禽副产物的营养价值2.2 畜禽副产物的利用价值2.3 畜禽副产物的市场前景第三章:畜禽副产物的加工技术3.1 畜禽副产物的预处理技术3.2 畜禽副产物的加工方法3.3 畜禽副产物的产品质量与标准第四章:畜禽副产物的利用途径4.1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4.2 饲料工业中的应用4.3 制药工业中的应用4.4 生物化工中的应用第五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实例分析5.1 实例一:动物骨头的利用5.2 实例二:动物血液的利用5.3 实例三:动物皮毛的利用5.4 实例四:动物内脏的利用5.5 实例五:动物尾部的利用第六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法规与标准6.1 我国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6.2 畜禽副产物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6.3 国际上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法规与标准比较第七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7.1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7.2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环保技术7.3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八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8.1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8.2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市场分析8.3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投资与风险评估第九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与技术创新9.1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9.2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9.3 未来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第十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案例研究10.1 国内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成功案例10.2 国外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成功案例10.3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案例的分析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畜禽副产物的概念与分类解析:理解畜禽副产物的定义及其分类对于后续的利用和加工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性。
副产物的定义需要涵盖所有非主要肉类产品的部分,分类则需要明确不同类型副产品的来源和特点。
如何利用畜牧业的副产品提升附加值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部门,在满足人类食物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
如何利用这些副产品,提升其附加值,对于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畜牧业的副产品,以实现附加值的提升。
一、畜牧业副产品的概述畜牧业副产品是指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除了主要产品(如肉、奶等)外所产生的其他附加物。
这些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动物毛发、内脏、骨骼等,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价值。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用渠道和技术手段,大部分畜牧业副产品往往被当做废弃物处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二、合理利用畜牧业副产品的重要性合理利用畜牧业副产品可以带来多重经济和环境效益。
首先,副产品的有效利用能够增加畜牧业产值,提升经济效益。
其次,合理利用副产品还有助于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副产品的加工利用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此外,合理利用畜牧业副产品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排放,实现循环利用,减轻环境压力。
三、利用畜牧业副产品的途径1. 增加附加值的产品开发将畜牧业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出高附加值产品。
例如,利用动物内脏加工制成肉制品、药品、化妆品等,有效提高副产品的经济价值。
此外,利用动物皮毛制作成衣物、饰品等,同样可以增加副产品的附加值。
2. 转化为有机肥料畜牧业副产品中的动物粪便、尿液等有机物质是优质肥料的重要原料。
通过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副产品转化为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同时也减少了对化学肥料的依赖,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环境风险。
3. 制作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动物内脏和骨骼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用于制作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通过科学的配方和加工技术,将副产品转化为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传统饲料原料的依赖。
4. 制作生物质能源畜牧业副产品中的部分有机物质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技术转化为生物气、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满足农村能源需求,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副产品的利用副产品的利用分为:脏器利用,其他副产品利用,兔粪尿的利用。
脏器利用兔的脏器食用价值很低,一经综合利用,其经济价值甚为可观,弃之却十分可惜。
(一)兔肝利用兔肝呈红褐色,位于腹腔前部,重40~80克,占体重3%左右。
兔肝在医药工业上可用以制肝浸膏、肝宁片和肝注射液等。
现以制肝浸膏为例,简介其提取过程。
1.原料要求取新鲜或冷冻的健康兔肝,清除肌肉、脂肪及结缔组织,放入绞肉机中绞碎呈浆状。
2.制作方法(1)浸渍绞碎后的肝浆置于蒸发锅内,加水半量,混合均匀,然后按原料重量加0.1%硫酸(用水稀释后加入),搅拌均匀,氢离子浓度为1000~10000纳摩/升(pH5~6),加热至60~70℃,恒温30分钟,再迅速加热至95℃,保温15分钟。
(2)过滤取加热的肝浆过滤,滤渣加水适量再作第二次过滤,将两次肝渣滤液离心分离,合并备用。
(3)浓缩取滤液进行60~70℃蒸发浓缩或真空浓缩至膏状,按肝膏重加入0.5%苯甲酸作防腐剂,即得肝浸膏,出膏率为5%~6%。
(4)配料目前常用制品为肝膏片。
配料方法为:每1万片含肝浸膏3千克,淀粉适量,硬脂酸镁27克。
肝浸膏加适量淀粉拌匀后,80℃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加适量75%乙醇为湿润剂,用18目筛整粒后,加入硬脂酸镁,拌匀压片包糖衣即得。
3.成品性质与规格每片含肝浸膏0.3克,硬脂酸镁 2.7毫克,易溶于水,不溶于醇,置空气中容易潮解。
主要用于治疗人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症,也可作治疗贫血及营养不良的补剂。
(二)兔胰利用兔的胰脏既是消化腺,又是内分泌腺,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
利用胰脏可提取胰酶、胰岛素等。
现以胰酶为例,简介其提取过程。
1.原料要求取新鲜或冷冻的健康兔胰脏,除去脂肪及结缔组织。
原料胰脏质量是提取胰酶的关键,采集的胰脏应在3小时内送入冷库,于-14℃以下冷藏;如立即投料,可不经冷冻阶段;冻胰在半融状态下应绞碎,绞好的胰浆贮存温度应低于4℃。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指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加工,转化成可再利用的产品和资源,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资源的目的。
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粪便、尿液、残饲料、副产品、栏杆等,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到妥善处理和利用,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因此必须进行资源化利用。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保护意义。
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资源化利用可以实现循环利用,在符合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化利用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诸如生产有机肥料、生物能源、饲料添加剂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那么,畜禽养殖废弃物如何进行资源化利用呢?一方面,可以采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生物发酵和分解处理,将畜禽粪便和残料转化成有机肥料,如生物有机肥、腐植酸肥料、蛋白酶肥料等,用于农田施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可以利用生物质能技术,将畜禽粪便、秸秆等生物废弃物进行沼气发酵,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满足生活、生产和加工用气需求,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低温室气体排放。
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和化工技术,将畜禽养殖废弃物提取和加工成为蛋白粉、氨基酸、酶制剂、酵素和微生物制剂等添加剂,用于饲料生产,提高畜禽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生产效益。
在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也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和制度难题。
一是技术上,需完善生物发酵技术、沼气发酵技术和生物制剂加工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二是制度上,需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规范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行为,激励企业和农户开展资源化利用,加大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力度。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一、养殖废弃物处理要点
1、资源化利用是养殖废弃物处理的重点任务:将养殖废弃物如动物
粪便、禽类肉垃圾等,采取通过资源化利用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处理,以
减少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2、采用接近自然的处理方法:采用接近自然的处理方法,如光生化、
深层次微生物技术、直接处理等,将养殖废弃物的有机物质资源化,使其
可以成为农田、森林土壤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达到减少养殖废弃物的目的。
3、重点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养殖废弃物中毒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环境安全,防止污染。
4、实施污染源减排政策:实施有效的污染源减排政策,减少养殖废
弃物造成的污染。
包括有机物质排放量的控制,通过技术改进、设备改造、经济措施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施举措
1、收集和分类养殖废弃物:采取动物粪便、禽类肉垃圾等采集及分
类处理的技术,将养殖废弃物进行收集,并分类处理,有效利用养殖废弃
物中的有价值成分,减少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开展副产品化利用:充分利用养殖废弃物中的提取物。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环境问题。
对于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简析。
一、资源化利用的意义1.减少环境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粪便、秸秆、副产品等,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土壤、水质和大气产生严重的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通过资源化利用,可以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有益的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促进循环经济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可以实现循环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粪便和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可以被处理成有机肥料,副产品可以被制成饲料或者发酵生物柴油等,进而形成循环利用的生态系统,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增加经济效益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可以增加畜禽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废弃物的处理,可以产生有机肥料、发酵主食、生物柴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养殖业的综合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1.技术设备不足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存在技术设备不足的问题。
处理粪便和秸秆需要先进的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而部分养殖场对这方面的投入还不够。
2.缺乏规范管理部分畜禽养殖场在处理废弃物时缺乏规范管理,导致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效果不佳。
缺乏标准化的处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导致了废弃物处理的不规范,影响了资源化利用的效果。
3.废弃物处理成本高目前,一些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成本还比较高,导致畜禽养殖场不愿意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这也给资源化利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三、解决方案1.加大技术投入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大技术投入,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引进先进的废弃物处理设备和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和效果。
四、结语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既环保又经济的举措,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循环经济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畜禽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畜禽副产物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对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的血液、骨、内脏、皮毛、蹄等的进一步综合加工利用,特别是利用畜禽副产品进行生化制药,是与现代生物科技紧密结合的一项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已成为畜禽副产品开发的方向,畜禽副产物的深度开发利用产品种类较多。
(—)骨的利用骨在动物体中约占体重的20%~30%,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
美国、日本等已利用畜禽动物的骨头,制成了新型的美味食品——骨糊肉和骨味系列食品,包括骨松、骨味素、骨味汁、骨味肉等等,刚骨糊肉可制成烧饼、饺子、香肠、肉丸等食品。
以骨粉为原料产品有补钙肽糜、骨粉方便面、高钙面条等;骨脂加工成肥皂、香皂、日用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骨胶医药上用来制丸剂、胶囊,食品上用来制肉冻、酱类及软糖等,还可作微生物的培养基及照相用以及制造膏药、复写纸、木器粘合剂、织物糊粘等;以骨泥为原料的骨类食品有骨泥饼干,寓钙米粉等,还可制作肉丸、肉馅、灌制肉肠及汤圆.另外,新鲜肉泥可炒制成骨泥松。
(二)血液的利用畜禽血含有12%左右的蛋白质及各种盐类,是营养丰富的全价蛋白资源。
比利时、荷兰等国将禽血掺入到红肠制品;日本已利用禽血液加工生产血香肠、血饼干、血罐头等休闲保健食品;法国则利用动物血液制成新的食品微量元素添加剂。
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发出了一些血液产品,如备禽饲料、血红素、营养补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畜禽血浆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采用新鲜无病疫、无杂质污染的畜血可做食品的优质添加剂和营养补强剂,加入到香肠中,能起乳化作用,使产品保水性强,弹性好;添加到面包中去,可使面包增色,产品保型性好,不易老化。
添加到糕点、饼干、挂面、大豆蛋白肉、餐菜等食品、菜肴中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三)内脏的开发利用畜禽内脏包括心、肝、胰、脾、胆、胃、肠等。
国人有偏好食内脏的饮食习惯,也就是将它们直接烹调食州,也可以加工成各种营养丰富的特色食品,但它们更是医药工业中生化制药的重要原料。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畜禽副产物的概念及其综合利用的意义。
2. 掌握畜禽副产物的分类、特点及处理方法。
3. 学习畜禽副产物的深度加工技术,提高其附加值。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畜禽副产物的概念与分类2. 畜禽副产物的特点与处理方法3. 畜禽副产物的深度加工技术4.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案例分析5.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畜禽副产物的概念、分类、特点、处理方法及深度加工技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观畜禽副产物加工企业,亲身体验畜禽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过程。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策略与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涵盖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教学课件。
3. 视频资料:收集畜禽副产物加工企业的相关视频资料,以便进行实地参观教学。
4. 实验设备:准备畜禽副产物加工实验所需的设备与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处理方法及深度加工技术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如操作规范、创新意识等。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团队协作能力及提出的解决方案。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讲解畜禽副产物的概念、分类、特点与处理方法。
第5-8课时:讲解畜禽副产物的深度加工技术。
第9-12课时:分析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案例。
第13-16课时:讲解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7-20课时:组织学生参观畜禽副产物加工企业。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提出一个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案,并对其实施背景、工作原理、实施计划步骤、适用范围、创新要点、预期效果、达到收益、优缺点以及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详细总结。
一、实施背景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采用简单堆肥或直接排放,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案,以实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理该方案主要通过废弃物处理设施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利用。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收集和分类: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包括粪便、尿液、副产品等。
2. 处理和转化:采用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手段,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和转化,如厌氧发酵、厌氧消化、厌氧气化等。
3. 资源化利用:将处理后的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可再利用的资源。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调研和评估: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成分和处理方式进行调研和评估,确定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2. 设计和建设: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合理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建设相应的处理和转化设备。
3. 实施和运营:开始实施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案,并进行运营管理,确保设施和技术的正常运行。
4. 监测和评估:定期对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四、适用范围该方案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包括养殖场、农户等。
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五、创新要点1. 废弃物分类收集:通过分类收集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条件。
2. 生物技术应用:采用生物技术,如厌氧发酵、厌氧消化等,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效果。
畜禽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一、引言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经营的普及,畜禽废弃物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
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不仅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还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畜禽废弃物的治理和综合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二、畜禽废弃物的特点畜禽废弃物主要包括粪便、尿液、废饲料和屠宰副产品等。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成分含量高:畜禽废弃物的有机成分含量通常在50%以上,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有机物质。
2.营养成分丰富:畜禽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的含量较高。
3.易腐烂和滋生病菌:由于畜禽废弃物的有机成分含量高,使其容易腐烂和滋生病菌,从而产生恶臭味和各类疾病。
三、畜禽废弃物治理的现状目前,对畜禽废弃物的治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传统方式:将畜禽废弃物直接堆放在露天场地或田间,并通过自然分解的方式实现废弃物的处理。
2.焚烧和填埋:将畜禽废弃物通过焚烧或填埋的方式处理,但这种方法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会浪费有机肥料的资源。
3.气氛控制技术:利用氧气、温度和湿度等因素,通过调控气氛来控制和加快废弃物的分解和稳定,从而实现废弃物的治理。
4.生物发酵技术:利用生物发酵菌群和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相互作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实现废弃物的降解和转化。
四、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途径除了治理畜禽废弃物外,综合利用也是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
主要的综合利用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质能源利用:将畜禽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沼气、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等,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2.有机肥料生产:将畜禽废弃物通过堆肥、厌氧发酵等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田和园林的施肥。
3.生物制品开发:利用畜禽废弃物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胺类等有机物质,开发和生产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和生物药品等。
五、畜禽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挑战和对策在畜禽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问题:畜禽废弃物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涉及到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和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参与。
畜禽养殖综合利用典型案例
1. 畜禽养殖与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案例:一家养猪场在养殖猪的同时,利用猪粪进行有机肥料生产,并将其用于农田的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此外,他们还将养殖猪进行屠宰和加工,生产出各种猪肉制品,如火腿、香肠等,通过销售这些产品增加收入。
2. 畜禽养殖与能源综合利用案例:一个家禽养殖场利用鸡粪进行生物气体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热水供应和发电。
同时,该场还将鸡蛋壳进行烽火生产,用作饲料添加剂,提高家禽的饲料营养价值。
3. 畜禽养殖与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案例:一家生猪养殖场将生猪粪便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产生有机肥料和沼气。
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沼气则用于发电。
此外,他们还利用猪骨头、猪血等副产品进行加工,制作猪骨粉、血粉等动物饲料,提高副产品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4. 畜禽养殖与养鱼综合利用案例:一家禽类养殖场将禽粪、禽油等有机废弃物投入鱼塘中,作为鱼类的饲料和养殖水的肥料。
通过这种方式,兼具鱼类养殖和废弃物处理的功能,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5. 畜禽养殖与农田生产综合利用案例:一家养牛场将牛粪与秸秆等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产生有机肥料,并将其用于农田的施肥。
同时,场地还种植了苜蓿等牧草作物,用于养牛的饲料,形成了畜牧与农田生产的良性循环。
畜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内脏
畜禽内脏包括心、肝、胰、脾、胆、胃、肠等。
国人有偏好食内脏的饮食习惯,因此可以将其加工成各种营养丰富的特色食品。
同时,它们更是医药工业中生化制药的重要原料,可以从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
如从动物肝脏中提取多种药物:肝浸膏、水解肝素、肝宁注射液等;从胰脏中制备许多生化制品:高效能消化药物胰酶、各类蛋白酶、胰岛素、胰组织多肽、胰脏镇痉多肽等;猪胃黏膜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和生物活性物质,利用它可以生产胃蛋白酶、胃膜素等;从猪脾脏中可以提取猪脾核糖、脾腺粉等;抗凝血、抗血栓、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肝素钠、肝素钙、肝素磷酸酯等,制造粗胆汁酸、脱氧胆酸片、胆酸钠、降血压糖衣片、人造牛黄、胆黄素。
骨
畜骨可以用来制备骨粉(粗制骨粉、蒸制骨粉、蛋白骨粉)、骨糊、骨炭、磷肥、骨泥、骨味素、骨味汁、骨味蛋白肉、骨胶、骨油、提取硫酸软骨素等。
毛皮
由于家禽羽毛结实耐用、弹性
强、保暖性能好,可用来制作羽绒被、羽毛褥、羽绒服装和枕心的填充料。
而羽绒的下脚料或残次品,含l8种氨基酸,除赖氨酸较低外,其他均高于鱼粉,因此可加工成羽毛粉饲养畜禽。
马、牛、驴等大牲畜身上的绒毛,是高档的毛纺织品原料,可以制成呢绒、地毯、服装等毛绒产品。
猪鬃硬度适中,具有弹性强、耐热、耐磨等特点,因此很适合制作各种民用、军用及工业用刷,另外还是提取光氨酸、谷氨酸的好原料。
动物皮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可达90%以上,是世界上资源量最大的可再生动物生物资源,因此可利用动物皮生产胶原蛋白。
另外,动物皮还可作为制革工业的原材料,最终制作成高附加值的各类皮具等皮制品。
血
畜禽血液可以采用喷雾干燥制备血粉或生物技术制备微生态血粉用于饲料工业;可以制成新的食品微量元素添加剂,用于高蛋白富铁食品的研发;在医药行业应用较多,主要是提取一些生物活性成分,如血卟啉衍生物、原卟啉钠、SOD、血肽素、凝血酶、血红素、免疫球蛋白等。
动物性食品副产品加工前景广阔动物性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营养食品。
随着科学进步、社会发展,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加工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经济效益。
动物性食品副产品的加工及综合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不少新的副产品相继得到开发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畜禽等动物的价值也在开发中以几倍、几十倍的利润率大大地提高。
一、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性食品副产品综合利用发展很快,主要表现以下方面:1.生化制药。
世界上利用动物性副产品生化制药已达400余种,我国已超过百种,如甲状腺素、冠心舒、脾注射液等。
还有大部分未能充分利用起来或有待开发。
2.工业原料。
目前我国已开展了这方面的利用,如猪皮制革、猪皮制胶、制工业用油等。
从发展方向看,主要是进行更深的加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实用性,同时也减少了污染,降低了成本,增了效益。
3.饲料。
利用动物性副产品生产饲料,在我国已起步,如利用畜禽血液、骨骼、蛋壳等副产品加工血粉、骨粉,充分利用各种副产品的营养成分,生产出动物性高蛋白配合饲料。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利用,某些动物的器官将会被医学上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它的实用价值。
二、动物性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类型
动物性副产品综合利用在上述三方面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生化制药
1.能够进行生化制药的脏器主要有胃膜、肝、胰、胆汁、心脏、甲状腺、小肠、咽喉、软骨、脑垂体、脾等。
2.利用以上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有胃酶、胰酶、胆红素、冠心舒、甲状腺、肝素钠、软骨素、氨基酸制剂、肝浸膏片等。
其中肝素钠为抗凝血药,能抑制血液的凝结作用,用于防治血栓的形成,可降低血脂和促进免疫,也可用于美容化妆品,以防止皮肤皱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
其他产品在医学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
3.另外,其他动物性食品的副产品,如:蜂胶、鱼油、鱼精蛋白等在医药食品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工业原料
作为工业原料的主要有皮、毛、骨、血、肠等,皮可以生产皮革制品,一头猪可以生产出皮革0.93平方米,其价值比原料可增加几倍。
另外,皮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胶原蛋白,其产品在医药上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阿胶、白明胶注射液、吸收明胶海绵和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及药物基质等。
血液可生产各种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行业,因它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各种酶类,常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另外也可用于制作生物粘合剂等;血液也可制备SOD、凝血酶、血红素等生物制品。
骨可以提取骨胶、明胶、蛋白胨,是食品加工中灌肠的重要原料之一。
小肠可以加工成肠衣,其质量薄而透明,质地坚固富有弹性,能随水分的变化而收缩,也可食用。
它不但在国内肠制品应用广泛,而且每年出口量较大,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利用不能食用的动物性食品的废弃物生产工业用油,是对废弃物无害处理的一种良好的途径,并能提高其经济价值和效益。
这些工业用油是生产肥皂、生物柴油和机械润滑油的主要原料之一,而这种油生产的产品比植物油生产的质量好得多。
(三)饲料
饲料生产是动物性副产品综合利用最实惠、见效快,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途径之一。
血液除了可以生产各种食品添加剂和工业原料外,还可以加工血粉和发酵血粉饲料,骨头也可以加工成骨粉和骨肉粉,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其他屠宰的废弃肉、脏器渣等副产品均可以加工成复合动物蛋白质饲料。
各种动物性副产品或废弃物营养丰富,营养成分种类繁多,并且易于消化吸收,可制出各种畜禽全价饲料。
如骨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酸钙、碳酸钙、磷酸镁、碳酸钠及氧化钠。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磷和钙。
经检测,干燥骨中磷和钙分别为9.7%和19.02%,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含量达16种之多。
所以骨粉是良好的禽畜饲料添加剂。
有些产品的生产工艺及设备比较简单。
如畜皮生产明胶,将皮用石灰水处理,去毛、脂肪和软化后,通过煮胶、浓缩、干燥过程即可得到,但目前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较少,开展此类产品加工前景十分广阔,又如骨粉只需经过煮骨、干燥、粉碎的工艺过程即可得到成品。
所用设备投资少,费用低,工艺简单,效益好。
三、动物性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
我国是一个肉类加工大国,有最新资料报道2002年12月排出肉类食品行业50强企业,其中肉制品加工万吨以上企业19家,冷库容量在2万吨以上企业12家,年屠宰生猪10万头以上企业31家,牛1-10万头的企业8家,牛10万头以上8家,禽类2000万只以上企业几十家。
肉类行业年总销售额829亿元,创利28亿元。
在50强企业中,其中山东11家,肉类产品总量居全国前茅,肉类企业规模、效益也居全国前列。
例如我国一个中型肉类企业,以全年可屠宰生猪40万头,乳猪25万头,按每头大猪产鲜血2升,乳猪产血0.5升,每年可得血源1000多吨,全部加工血粉饲料,年产量200吨,加工蛋白胨所剩的骨渣及其他杂骨全年500吨左右,加工成骨粉年产量在300吨左右,蹄壳和杂毛产量在50吨左右,可加工成复合动物蛋白质饲料。
猪胃肠内容物全年800吨,可生产饲料200-300吨。
以上计算,各种副产品加工饲料方面的利用全年可生产饲料600多吨,加上其他产品开发,工业总产值近100万元,获利30多万元,这一项相当于一个小型肉联厂的总产值。
照此计算,我国每年出栏生猪以50000万头算,全年工业总产值可达2.5~3亿元。
其中如果将有些副产品加工成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工业用产品,经济价值将成数倍增加,若有将脏器进行生化制药,其效益更加明显。
(二)社会效益
由上可知,动物性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其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
如利用生化制药,对防治人们各种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特别是对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有特殊的疗效。
皮毛的利用也会带来可观的效益。
饲料的开发对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并可节约外汇,综合利用所产生的动物蛋
白质饲料是畜、禽、鱼的良好饲料。
解决我国依靠进口鱼粉的状况,大大节省外汇。
各种废弃物,特别是胃肠内容物的综合利用,可以减少污染。
净化环境,做到“一举数得”。
副产品的利用与屠宰加工生产配套,可以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做到节约人力,配套使用,进一步提高效益。
动物性食品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生产厂家在建厂时,就应注意综合利用的生产设备配套,并充分利用本厂的技术力量和资源与有关的科研单位合作,进行现有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进一步的提高动物性副产品的利用价值,变废为宝,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