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 格式:pdf
- 大小:72.27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绪论1、粮油原料中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有时,以其中的某一种营养物质为主要提取和加工对象,而其他营养物质就可能成为副产品。
因此副产品其实是相对主产品而获得的名称,有时副产品的利用价值并不一定小于主产品。
例如以大豆为原料提取豆油的产业中。
豆油是主产品大豆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都是副产品。
2、粮油加工副产物主要包括:粮油原料籽粒的皮壳经蹍磨加工形成的稻壳、米糠、麸皮;油料提取油脂后形成的饼粕;玉米等粮食淀粉加工分离出来的皮渣纤维;油脂精炼形成的油脚、皂脚;粮油精深加工形成的含可溶性成分的废液;粮油原料植物的秸秆、穗轴、藤蔓等也作为副产品。
(新的副产品:废糖蜜,醪糟)3、粮油原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
主要存在于粮油原料籽粒的胚乳、子叶等主要营养器官,成为粮油加工与利用的主产品。
而功能营养成分存在于皮层、胚芽、茎叶中,粮油原料的副产品是除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类成分之外的大部分营养成分。
粮油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多糖、低聚糖、蛋白质、维生素、色素、黄酮类、生物碱等有效成分。
多糖类物质: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
4、低聚糖:由2-10个分子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直链或支链低聚度聚合糖。
具有低热量、难消化、抗龋齿、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群双歧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5、维生素E:抗氧化、防癌、抗衰老、预防早老性老年痴呆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抗不育等生理活性功能,维生素E有天然和合成两类。
合成的维生素E并不严格意义上的生育酚,而是生育酚的醋酸酯,它的生物活性远不及天然维生素E,此外,合成品中所含杂质成分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使得人们更青睐于天然维生素E。
6、多酚类物质:花生红衣和仁中含有相当多的藜芦醇,其含量是葡萄中的上百倍。
7、甾醇类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及加工副产物的植物甾醇含量最丰富,水果和蔬菜中含量少。
8、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技术:提取技术,分离技术,浓缩技术,干燥技术。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授课教师:_________ 陈志成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文评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0117 ______2015年12月15日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主要从我国主要的三大作物稻谷、小麦、玉米来简单介绍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更高效的利用和转化副产品,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粮食副产品利用现状发展趋势1. 稻米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现状稻米的副产品主要指米糠、稻壳和碎米,米糠可以开发米糠油、米糠油衍生物、米糠饲料和米糠食品;稻壳综合领域比较广泛,可以制成碳化稻壳、碳棒、发电、糠醛及环保制品;碎米可以制再制米、人造米、米面包、米饮料等。
长期以来,我国稻谷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人们口粮需求的初加工水平,产品品种少, 资源利用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差,增值效应低;稻米低价运营,加工企业效益差,严重影响稻谷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1.1米糠的综合利用米糠虽然只占稻谷总重的6%〜8%,却占有稻谷64%的重要营养成分,除含有丰富的蛋口质、脂肪、糖类、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生育酚、生育三烯酚、脂多糖、r-谷维醇等多种天然抗氧化剂和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米糠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丰富而优质的脂肪,在米糠的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0%以上,必需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高出糙米和碎米儿倍。
而且米糠必需脂肪酸的配比含量高于一般植物油,同时也胜于动物油。
米糠中亚油酸接近不饱和脂肪酸的一半,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长、保持血液动脉血管及神经和大脑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亚油酸可以防止人体水代谢功能紊乱而产生的皮肤病变。
米糠油具有的气味芳香,耐高温煎炸,耐长久贮存和儿乎无有害物质生成等优点,是任何一种植物油所无法比拟的。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授课教师:志成教授学号:姓名:2015年12月15日摘要:粮食加工是指通过处理将原粮转化成半成品粮、成品粮,或者将半成品粮转化成成品粮的经营活动。
粮食加工主要包括:稻谷碾米;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的加工;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和加工;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和淀粉加工;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粮油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
粮食加工业是粮食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粮食生产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原粮加工度和附加值的一项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
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对于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食品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和方便化的需求,对于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延伸粮食产业链,对促进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发展粮食加工业对提高粮食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我国粮食的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粮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较多,很少用于深加工和再利用,经济价值不高,且浪费大量的资源。
许多粮油加工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低聚糖、活性肽、多元糖醇、功能性油脂、抗氧化剂等功能性成分,因此对粮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副产物现状发展趋势粮食加工正文: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
粮食作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
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
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对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等。
粮食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
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
小麦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作者:王良仓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0期摘要综述了小麦加工副产品在食品行业的常规利用,总结了生物技术在小麦深加工方面的应用,以使小麦副产品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其经济价值。
关键词小麦;副产品;综合利用;麦麸;麦胚中图分类号 TS21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344-01小麦加工的副产品有麦麸、麦胚等,其出品率一般为小麦的15%~25%。
学者对小麦加工副产品的利用进行了长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膨化麸皮饲料、木糖醇、麦麸面筋生产等领域[1-2]。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研究人员先后开发了有关小麦加工副产品的新型利用途径,如制备低聚糖、麸皮膳食纤维、羟基肉桂酸低聚糖、戊聚糖等。
实现对小麦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农副产品的产值,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生产生活[3]。
1 小麦副产品的常规利用1.1 小麦活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在没有加工处理前,小麦麸皮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矿物质等成分,颗粒粒径较大,口感粗糙有涩味。
因此,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改善小麦麸皮的适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活性,提高其感官质量和功能特性[4]。
制备小麦活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麦麸→清理→水洗→酶解→脱色→浸泡冲洗→离心脱水→挤压蒸发→干燥→超微粉碎→麦麸纤维粉。
1.2 麦胚制品采用特定工艺提取的麦胚制品用途很广,用作食品添加剂可显著地改进谷物食品蛋白质有效比率(PER),麦胚经过处理后成为麦胚制品,主要有4种形式:一是全脂麦胚。
将纯麦胚或与谷物类粮食搭配,处理后香甜可口,是很好的健康食品。
或干燥粉碎后成为全脂粉状麦胚,按一定配比掺入到面粉中,可制作各种类型的焙烤食品。
二是小麦胚芽油。
小麦胚芽的脂肪含量较高,可采用机榨法或浸出法制取。
三是脱脂干燥麦胚。
提取油脂后的麦胚,经烘烤干燥即成。
四是酸化麦胚。
将未脱脂或脱脂麦胚与水按5∶4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40 ℃保温4 d,然后干燥粉碎即成。
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而粮食安全则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有限,粮食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技术创新成为当今的关键课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并就其对于粮食生产、储存和加工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剖析。
一、粮食生产技术创新1. 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分子育种技术是一种基于DNA水平的育种方法,通过分析作物基因组来了解作物的性状和生态特性,并精确控制作物的遗传变异,以提高产量和抗病性。
这种技术的运用为粮食作物的品种改良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有效缩短了选育时间,提高了选育效率。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培育出了一系列具有高抗性、高产量和高品质的粮食作物品种,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智慧农业的推广智慧农业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在粮食生产方面,智慧农业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养分含量等参数,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智慧农业还可以自动化作业过程,降低劳动力成本。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还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粮食储存技术创新1. 智能储粮设备的引入传统的粮食储存方式存在容易受潮、发霉和腐烂等问题,影响粮食品质和储存期限。
而智能储粮设备的引入改变了这一局面。
智能储粮设备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粮食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参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粮食储存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粮食的储存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智能储粮设备还可以远程监控和管理粮食储存情况,弥补传统储粮方式的信息闭塞性和管理不便之处。
2. 气调技术的应用气调技术是一种通过调节粮食储存环境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湿度等参数,控制粮食的呼吸代谢和生理活性的技术。
通过气调技术,可以延缓粮食的老化和腐败过程,有效保持粮食的储存质量。
加工技术-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1 利用现状1 1 农产品资源丰富中国幅员辽阔,农产品资源丰富。
主要有粮食、油料、蔬菜、瓜果、水果、肉类、奶类、禽蛋和水产品等种类,2012年,9大类农产品总产量和同比增长量见表1,主要农产品品种产量见表2。
由表1看出,2012年粮食、油料、蔬菜、瓜果、水果、肉类、奶类、禽蛋和水产品9大类农产品总产量成正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5%~7.3%,其中,水果增长量最大,同比增长7.3%,奶类增长量最小,同比增长1.5%。
由表2看出,除大豆外,其余农产品产量均呈正增长态势。
1 2 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调查显示,中国农产品分布广但相对集中,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
长期以来,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中国拉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增值的基本国策。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布局见表3。
1 3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呈增长态势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具有品种多、产量大、增长较快等特点。
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加工副产物总产量和同比增长见表4。
表4 2012年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产量1 4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利用价值较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是重要的营养、能量和可利用物质的主要来源。
例如,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纤维素和部分蛋白质。
米糠和小麦胚芽的油酸、亚油酸等含量可达80%左右。
柑橘、苹果和葡萄加工副产物含有果胶、类黄酮、天然色素、多酚类、籽蛋白、功能油脂等功能成分。
农产品副产物主要物质成分和含量见表5。
1 5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领域广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可以用做饲料、肥料、燃料,提取膳食纤维、蛋白粉、色素、多酚、甲壳素、虾青素等营养和功能成分,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纺织、造纸、塑料以及医药等方面口]。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与资源化玉米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的副产品,长期以来被视为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简单粗暴,通常被焚烧或直接填埋。
然而,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对资源利用的追求,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化正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玉米秸秆的产生和组成、综合利用技术、资源化产品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玉米秸秆的产生和组成玉米是全球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每年全球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其中中国是主要生产国之一。
玉米秸秆主要由茎、叶和穗组成,在成熟期后可被收割下来。
二、综合利用技术1. 玉米秸秆作为动物饲料由于其丰富的纤维素和饲料价值,将玉米秸秆加工成动物饲料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利用方式。
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玉米秸秆可以成为猪、牛、羊等家畜的优质饲料,提高饲料的供应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2.玉米秸秆制备生物质能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技术进行转化利用。
例如,玉米秸秆可以作为原料生产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供应农村地区。
此外,玉米秸秆还可以作为生物质发电的原料,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供支持。
3.玉米秸秆制备生物降解材料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可以通过生物技术转化为生物降解材料,如聚乳酸(PLA)。
聚乳酸是一种环保型材料,可替代部分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4.玉米秸秆还田将玉米秸秆还田是一种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
玉米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
此外,玉米秸秆还田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三、资源化产品经过综合利用,玉米秸秆可以转化为多种资源化产品,如饲料、生物质能、生物降解材料等。
这些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秸秆收集和处理成本较高,影响农民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二是秸秆利用技术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创新;三是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不完善,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的规模和效益。
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报告作者:来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4年第11期编者按:今年3月以来,根据《农业部2014年度重大问题调研方案》,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对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报告》。
总的看,农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低,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益流失,而且还污染了环境,甚至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迫切解决的时候了,否则,不良后果将越来越严重。
迫切需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政策、创新机制,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多元投入、加强监管等措施,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油和畜禽等产品总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
但由于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副产物(含农业生产副产物和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是指农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非主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低,秸秆、稻壳、残次果、畜禽骨血等副产物大部分未得到有效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益流失,而且还污染了环境,甚至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迫切解决的时候了,否则,不良后果将越来越严重。
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事关农产品有效供给,事关农民就业增收和农业增值增效,事关美丽乡村与城镇环境建设。
迫切需要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多元投入、加强监管等措施,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当前我国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现状堪忧、触目惊心现阶段综合利用问题,可归结为三类情况,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第一类,农业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
主要产品有秸秆、残次果、菜叶菜帮、竹藤副产品等,主要表现是多数农户对副产物简单处理、随意丢弃或焚烧。
以冬小麦秸秆为例,小麦收获后需要尽快播种二季作物(如玉米、花生等),若采取单一的粉碎还田方式,常会影响播种和出苗率,所以农民宁愿采取焚烧方式,承担受罚的风险。
玉米芯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生产的玉米数量巨大,而玉米芯作为玉米的副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废弃物,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或者填埋。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玉米芯的综合利用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些玉米芯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以期为玉米芯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玉米芯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营养和生物活性,因此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目前,围绕玉米芯的综合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燃料利用玉米芯中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技术将其转化为生物燃料,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
研究表明,利用玉米芯生产生物乙醇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大幅减少对传统石油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2. 饲料利用玉米芯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较高,适合作为动物饲料。
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处理和配比,玉米芯可以作为畜禽的饲料原料,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还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结构,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
3. 化工利用玉米芯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通过化工方法转化为乙醇、乳酸、丙二醇等化工原料。
利用玉米芯生产乳酸和丙二醇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这些产品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 食品利用玉米芯经过适当处理可以用于食品加工。
如将玉米芯经过糖化、发酵等工艺处理,可以制成玉米芯浆、玉米芯饮料等产品。
玉米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促进消化等功能。
5. 生物质资源利用玉米芯经过压实和改性处理可以用于生物质材料的生产。
如将玉米芯制成颗粒状或板材状的生物质材料,可以用于建筑、家具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隔热性能。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目前还有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在涉足玉米芯的综合利用,如利用微生物菌种将玉米芯转化为生物基化学品、利用生物炭技术将玉米芯转化为生物炭等。
我国农副产品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你们知道吗?咱们国家有好多农副产品呢,像粮食、水果、蔬菜这些都是。
但是呢,在收获这些农副产品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副产物。
比如说,咱们吃玉米的时候,玉米棒上那些玉米须啊,还有剥下来的玉米皮,这些就是副产物。
以前啊,很多时候这些副产物都被浪费掉了。
就像在农村,好多稻壳就被扔在一边,堆得像小山一样。
这些稻壳其实可以有大用处的。
现在呀,有很多聪明的人开始想办法提高这些农副产品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啦。
有个地方种了好多苹果。
以前啊,苹果摘下来后,那些苹果树枝就被砍下来当柴火烧了。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有人把苹果树枝加工成了很漂亮的工艺品。
把树枝打磨光滑,做成小摆件,像可爱的小动物形状,还能在上面画上漂亮的图案。
这样一来,原本要被烧掉的树枝就变成了能卖钱的好东西。
还有在产棉花的地方,棉花采摘后会剩下很多棉籽壳。
以前棉籽壳也没什么用处,就堆在那里。
现在呢,有人发现棉籽壳可以用来种蘑菇。
把棉籽壳处理一下,放上蘑菇的菌种,过不了多久,就能长出白白嫩嫩的蘑菇。
这些蘑菇又能拿到市场上去卖,或者自己家里吃,又新鲜又健康。
再说咱们吃的甘蔗。
甘蔗榨完汁后,剩下的甘蔗渣可不少呢。
现在有的工厂就把甘蔗渣做成了纸。
这种纸摸起来有点粗糙,但是很环保。
可以用来做本子,咱们写作业的时候用这种本子,就像把甘蔗渣重新利用起来了一样,感觉很有趣。
咱们国家这么做可好了。
一方面,提高农副产品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就不会浪费那么多东西了。
就像家里妈妈做饭,如果把菜帮子都扔掉,那多可惜呀。
把这些东西利用起来,就好像把家里的东西都用得恰到好处。
另一方面,还能让农民伯伯多赚钱呢。
那些以前没用的东西变成了宝贝,能卖钱,农民伯伯的收入就增加了。
咱们也要向那些把农副产品副产物利用起来的人学习。
在生活里,不要轻易扔掉那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说不定也能想出好办法把它们变成有用的东西呢。
这不仅是在节约资源,也是在为咱们国家变得更好出一份力呀。
(971202)
粮食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加工大米、白面所产生的副产品——米糠、麸皮等,在我国每年约为850万吨左右,居世界之首。
在米糠、麸皮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植酸,大都未能充分利用,十分可惜。
金桥公司特中介从米糠中榨油,生产菲汀、植物秸杆饲料、植酸的全套技术,有条件的最好配套全上,条件不具备的也可只上某一项。
一、浸出法米糠榨油(转让技术 回收产品)
本法是米糠榨油的先进方法,出油率可在16%以上,脱脂后的米糠再用于提取菲汀。
建日处理糠粕6吨厂需设备投资20万元,高6~8米厂房不小于100平方米,电力18~20kV A,人员3~5名。
生产一吨米糠油,原料消耗6吨,折合1500元;工资费用150元;煤、水、电费200元;溶剂消耗30元;管理及其它费用500元;综合成本2380元。
售价4500~5000元/吨。
每吨产品利润4500-2380=2120元。
年利润300×2120=63.6万元。
转让技术方可以:
1.提供设备选型;
2.派技术人员上门服务;
3.包销产品(包销价4600元/吨)。
转让费面议(依规模而定)。
中介服务费2000元。
二、菲汀(植酸钙)生产技术(转让技术 回收产品)
榨油后的米糠可用来提取菲汀,菲汀外观呈白色粉末状,用途广泛。
不仅是化工和轻工的主要原料,又是生产植酸和肌醇的重要原料。
它主要从米糠、麦麸、玉米浸泡水中提取。
其生产方法简单,设备投资小,非常适合于小集体企业及个体上马。
以年产100吨菲汀厂为例:设备投资8000元左右,流动资金2万~3万元。
每吨菲汀综合成本4200元,回收价(一级品)8000~10000元(按有机磷含量34%~36%),以8000元/吨计,年利润38万元左右。
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费(包括全套技术图纸、技术工艺、化验检测报告、培训人员等)5000元,中介服务费2000元。
三、植酸生产技术(转让技术 回收产品)
植酸是一种宝贵的工业原料,从麸皮、米糠中提取植酸,利润可观,前景广阔。
以办年产30吨的植酸生产厂为例,需厂房140平方米,人员10名,设备投资30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电力20kV A。
每吨综合成本约6万元,回收价8万~12万元/吨(依品质、指标含量论价),按回收价10万元/吨计,年产30吨,纯利为120万元。
(建年产5吨厂,设备投资8万元,年利润约20万元。
)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费(包括全套技术图纸、技术工艺、化验检测报告、培训技术人员)11万元,中介服务费5000元。
四、生物秸杆饲料制作技术
将提取植酸后的麦麸、米糠、生物秸杆加以综合利用,制成生物全价饲料,不仅能达到节粮、代粮的目的,而且还能在提高动物生理机能及生产性能上发挥作用。
生物秸杆饲料成本低、饲用广、易加工。
据试验,经生物处理的稻草、麦秸、玉米杆、花生秧、红薯藤、黄豆秸、甘蔗渣、酒糟、稻壳及杂草、树叶等任何一种制作的饲料,适口性强,动物易接受。
经济效益:每公斤全价饲料为 1.08元,养成100公斤生猪,约需500公斤饲料,成本为540元,售价为800元,每百公斤生猪
—
34
—
技术市场航天技术与民品1997年第12期
纯利润为260元。
技术转让和服务费5000元,中介服务费2000元。
五、菲汀、植酸、生物秸杆饲料生产全套技术
全套技术,技术服务费12万元。
中介服务费6000元。
(971203)
气压注馅弧线成型具
本成型具是一种加工注馅面条的机械,它可使肉馅通过装有调节阀的输馅管等工序注入成型的面皮中,成为带馅面条。
该成型具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易于加工。
实施本技术及相配套设备,需投资10000元,带馅面条成本约2.2元/斤,由于产品令人耳目一新,其售价可达6元/斤以上,效益可观。
本项目技术入门费(包括提供一台机器、培训技术人员)10000元。
其它合作方式另议。
(971204)
高效生物秸杆饲料技术
本技术运用了化学、微生物学原理,使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的秸杆降解转化,成为含有丰富菌体蛋白、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的生物饲料。
该饲料含有18种氨基酸,粗脂肪增加60%以上,挥发性脂肪酸也显著增加。
可喂养猪、鸡、鸭、鱼等。
以养猪为例,育肥猪生物秸杆饲料添加量为40%试验,日增重806克。
建年产600吨生物饲料厂,设备投资1.5万元(颗粒饲料),厂房100平方米,人员2~3名,综合成本0.40元/公斤,销售价
800~1000元/吨;用生物秸杆饲料养猪,每头猪饲养利润比传统方法至少多获利100元。
技术转让培训费8000元,可行性分析60元。
(971205)
粉 刷 石 膏
粉刷石膏是以石膏粉为主,附以沙子及添加剂合成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强度高,价格低,易施工,其硬度与白水泥相似,自问世以来,深受装饰、施工单位的欢迎。
本品可机械生产,也可手工操作。
机械生产投资1万元左右,手工操作几千元即可。
每吨产品成本不足400元,售价在1000元左右/吨。
为普及、推广该新型材料,现在全国范围进行转让,普通转让费 1.6万元。
(971206)
电热装饰画
本产品具有装饰画和暖气两大功能,装饰画不用玻璃,但表面亮如玻璃,光洁平整,耐摔打,抗老化,成本比用玻璃镜框的装饰画低得多。
本品带暖气功能,1~3平方米的装饰画,即可使一般房间在冬天温暖如春。
生产规模可大可小,如小规模生产,设备投资不超过千元。
本项目转让培训费6500元。
以上转让项目由北京金桥新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感兴趣者请与北
京市朝阳区英家坟甲六号金桥新技
术开发公司113部赵志清联系,电
话(010)65042580,邮编:100025
—
35
—
1997年第12期航天技术与民品技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