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共3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30
铁路机车基本知识概述机车是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
客货列车的牵引和车站上的调车作业,都由机车来承担。
机车对铁路运输的安全正点、多拉快跑、优质低耗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发展铁路运输业的关键设备。
因此,车站与行车有关的计划与指挥人员,对各种类型机车的基本性能和运用常识应有一定的了解。
一、机车的种类机车按原动力的不同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内燃动车组)和电力机车(电力动车组)三种。
机车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运行速度较高的客运机车、牵引力较大的货运机车和机动灵活的调车机车。
1.蒸汽机车蒸汽机车的应用,已有170多年的历史。
它是通过蒸汽机,把燃料(煤、油、木材)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用来牵引列车运行的一种机车。
蒸汽机车主要由锅炉、汽机、走行部、车架、煤水车、车钩及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蒸汽机车热效率低、能源消耗大、输送能力小,所以,目前在我国已逐步被淘汰。
2.内燃机车内燃机车是以柴油机为原动力的机车。
它的特点是热效率高,持续工作时间长,适合长交路运行。
目前,我国运用的内燃机车,按其传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传动和液力传动两种类型。
电传动内燃机车是由柴油机带动发电机,把柴油机的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将电能供给牵引电动机,再经齿轮传递给机车轮对使机车运行。
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是在柴油机与机车动轮之间装有一套液力传动装置,柴油机输出的扭矩通过传动装置传递到机车的轮对上,使机车产生牵引力。
目前,我国生产的几种内燃机车的概况如表1-4所示。
3.电力机车电力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是依靠从沿途接触网导线上获取电能,通过牵引电动机而驱动的机车。
发电厂将110~220kV的三相工频交流电经输电线送往铁路牵引变电所,由牵引变电所分别向与其两边相邻区间的接触网上供给25~27.5kV的单相工频交流电,供电力机车使用。
电力机车主要由车体、走行装置、车底架、车钩及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和一整套电气设备组成。
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起动速度快、善于爬坡、便于实施高速重载等优点。
火车四个阶段的简介
火车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蒸汽机车时代、电力机车
时代、内燃机车时代和高速铁路时代。
1. 蒸汽机车时代,蒸汽机车时代是火车发展的最初阶段,蒸汽
机车是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火车。
这一阶段始于19世纪初,一直
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
蒸汽机车时代是火车运输发展的起点,也是
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 电力机车时代,20世纪初,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机
车逐渐取代了蒸汽机车,成为火车的新动力源。
电力机车时代的到
来使得火车的运行更加高效、环保,并且提高了运输的速度和质量。
3. 内燃机车时代,内燃机车时代是20世纪中叶至今的阶段,
内燃机车以内燃机为动力,成为了火车的主要动力来源。
内燃机车
的出现使得火车的运行更加灵活,能够适应更多的运输需求。
4. 高速铁路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
成为了火车发展的新阶段。
高速铁路以其高速、高效、安全的特点,成为了现代城市间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四个阶段的火车发展,见证了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变迁,也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最初行走是靠双腿,后来人们驯服了马,骑上马就能跑得很快,但需要有一定的驾驭技巧,这样人们又发明了轮车,让马拉动轮车就轻松多了,人们坐在上面很舒坦,可是走的路程长了,马也会累的,人们在轮车上颠簸也很辛苦,就又发明了动力车,是一种靠机械运动来行走的两轮车,这种车子后来冠以雅号“自行车”,在1860年,法国人皮埃儿·米肖和儿子又制造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两轮车,这就是后来的摩托车,人们根据需要又不断发明创造了三轮车、四轮车,这些车起初都是风力和蒸汽带动的,燃烧汽油行走的汽车是近代才发明的。
之后不久,火车也应运而生。
在陆地交通工具发展的同时,水上交通工具也逐渐成型,从人力划的板船到风力带动的帆船,再发展到汽船、轮船、潜水艇,用发动机使船前进,船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虽然船的航行较慢,但它的载重量却是非常大的,直到现在,货物运输也都大多是靠船来完成的。
而更加有趣的是,人们竟然梦想着长出翅膀像鸟一样在空中自由的飞翔,于是就又出现了滑翔机、飞机、火箭、乃至宇宙飞船……人类的智慧真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明者经历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一次又一次的发明改良创造,不断的进步,将来在陆海空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中,还会出现什么样的奇迹都是无法预计的,让我们为这些奇迹的出现做好迎接的准备吧!简而言之:陆地徒步-马-马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水上人力板船-风力帆船-汽船.轮船空中滑翔机-飞机-火箭-宇宙飞船古代:马车、牛车、独轮车、马、牛、驴、帆船近代: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飞艇现代: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航天飞机、自行车、摩托车当今社会,可供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主要有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
各类交通工具有其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火车具有速度快、运载旅客多、安全可靠、费用低等优点。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选择特快、直快、普快等车次,同一车次也可以选择硬座、软座、硬卧、软卧等不同票价的席位。
铁路没有遍布到全国的各个角落,有很多地方的农民进城乘坐火车还不是很方便,需要先选择其他的交通方式,然后再乘坐火车。
火车简介火车简介2010-05-22 22:50火车百科名片火车(train),人类的交通工具。
1804年,由英国的矿山技师德里维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为5至6公里。
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师查理?特里维西克所设计的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行。
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
]中国高速火车-动车组[编辑本段]简介由来:早在1804年,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这是一台单一汽缸蒸汽机,能牵引5节车厢,它的时速为5至6公里。
这台机车没有设计驾驶室,机车行驶时,驾驶员跟在车旁边走边驾驶。
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1],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火车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机械交通工具,早期称为蒸汽机车,也叫列车。
有独立的轨道行驶。
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车。
在1781年,火车先驱乔治.斯蒂芬森出生在一个英国矿工家庭。
直到18岁,他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他不顾别人的嘲笑,和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坐在课堂里学习。
1810年,他开始制造蒸汽机车。
1817年,当斯蒂芬森决定他主持修建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完全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任务。
但是,保守的铁路拥有者却对蒸汽机车的能力表示怀疑。
他们提出,在铁路边上固定的牵引机,用拖缆来牵引火车。
斯蒂芬森为了让人们充分相信火车的性能,制造出了性能良好的"火箭号"机车。
这种机车的卓越表现终于让怀疑者改变了态度,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运输的铁路线。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动力的燃煤蒸汽机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必须在铁路沿线设置加煤、水的设施,还要在运营中耗用大量时间为机车添加煤和水。
20世纪里,中国处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型时期,交通的现代化对于这一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民族的传承性、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西方工业革命浪潮的波及,甚至是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和压迫等各种共同因素,中国的交通,因时、因地、因人,在“繁荣共存”中不断“新陈代谢”着。
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工业革命后出现的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铁路、公路等近代交通设施不断兴建提供了物质基础;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近代交通工具不断进步反过来又促进近代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视野和思想观念不断开放。
1、陆路交通在繁华都市,知名品牌桥车会不经意间从人们身边招摇而过,出租车招手即停,公交车随处可见,私家车的数量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与日俱增。
面对来回穿梭、应接不暇的交通工具,回首历史,是否会不禁感叹。
据严昌洪在《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中描写:清末民国时期的整个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交通工具的博览会,在新式交通工具奔驰于大地、航行于江河、飞行于天空的同时,有更多古老的交通工具仍在城乡水陆交通线上通行。
这说明了传统交通工具在清末民国时期仍然通行着,由于民俗的传承性、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各种共同因素,新老交通并存,在各地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道路不修,交通不便,阻碍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但中国的交通,因时、因地、因人,在“繁荣共存”中不断“新陈代谢”着。
我国近代交通工具的演变,最集中最领先的是在上海。
上海交通的演变是中国交通演变的一个缩影,我们以上海为例来探讨一下交通的演变。
上海开埠前后,盛行的交通工具就是独轮车和轿子,这两种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为中国所特有,似乎离现代化都市还很远。
独轮车,又称小车、手推车、江北车,原先用来载货,中心偏高,不易掌握。
租界开辟后,周围相继建成一些工厂,男女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