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车型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40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铁路大观】光荣“退役”的蒸汽机车世界上有很多主题公园和赌场,但以火车为主题的公园很少。
——世纪欢乐公园位于郑州市中州大道与石花路交叉口,是为数不多的以火车为主题的场所,是大众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这里有四辆退役机车,不是仿制的,是真的。
这四辆机车是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两辆电力机车。
其中B栋8077型机车是郑州铁路局退役的最后一台蒸汽机车。
为了传承历史,给“火车拉城”郑州留下历史记忆,原郑州局决定将这四辆机车和其他10多辆不同年代生产的公交车永久放置在世纪欢乐公园,供公众参观和纪念。
自上世纪初郑州有火车以来,作为牵引动力的机车一直以蒸汽机车为主。
“火车”这个名字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蒸汽机车上有一个燃烧的大火炉。
虽然蒸汽机车目前在大多数国家已经被淘汰,但火车这个流行的名字却被延续并流传至今。
由于经济和科技水平落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铁路使用的机车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1952年,青岛四方机车厂成功复制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并命名为解放机车。
此后,我国发展了和平机车(前进机车的前身)、胜利机车、人民机车、建筑机车等多种类型的蒸汽机车。
到60年代初,国产蒸汽机车已成为我国铁路牵引动力的主力。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展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蒸汽机车在大规模生产后逐渐在干线铁路上被取代和淘汰,同时蒸汽机车的生产也逐渐受到限制。
到1988年底,蒸汽机车完全关闭。
之后,国家铁路进一步加速淘汰蒸汽机车。
2002年2月28日,郑州局(当时归鄂陕豫铁路管辖)最后一台蒸汽机车在洛阳铁路分局宝丰机务段正式退役。
3月1日,郑州局在该段举行了“最后一辆蒸汽机车退役仪式”。
当时郑州局主要领导、地方政府官员、铁路职工、省内外各大媒体记者都出席了。
最后退役的蒸汽机车是铁道部大同机车厂1986年生产的建设B型8077机车,是建设型蒸汽机车的升级版。
次年年初正式挂靠郑州局,长期在交趾铁路关林至襄樊(阳)北段牵引“小跑”列车和调车作业。
中国机车发展史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
1881年中国工人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机车。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图为1881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辆“非常设计的”“极其奇形怪状的”蒸汽机车)“龙号”蒸汽机车另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任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英人薄内的夫人仿照乔治·斯蒂文森制造的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于1881年6月9日开始使用。
可是中国工人却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就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由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Rocket of China(中国火箭)的字样和龙的标记,所以后人一直认定这就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来自日本的机车1936年制造的Decapod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机车的需要日益增加,自行制造机车是当务之急。
由于当时的铁路牵引动力还是蒸汽机车,机车的制造即从蒸汽机车起步,沿着仿制旧型,改造旧型,进而自行设计新型机车的道路,循序渐进。
蒸汽机车有:前进人民上游反帝解放胜利建设星火自力蓉建红旗工建跃进和平等,内燃机车有:巨龙飞龙卫星TY360 建设先行东方红北京长征东风1 东风2 东风3 东风4 东风4B 东风4D 东风4DK 东风4DF 东风4DD 东风4C 东风5 东风5C 东风6东风7 东风7B 东风7G 东风8 东风8B 东风9 东风10 东风10F 东风11 东风11G 东风11Z 东风12 ND5 ND6 NY5 NY6 NY7 NJ2等,电力机车有:韶山神州先锋和谐等。
蒸汽机车解放型蒸汽机车干线/货运蒸汽机车。
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定名为解放型,代号JF。
构造速度8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2634mm。
这种机车随后成批生产,到1960年停止生产时,共制造了455台。
前进型蒸汽机车干线客/货运,1956年生产,总生产4714台,现已基本退役!建设型蒸汽机车干线货运/小运转,1957年生产,累计1921台,已基本退役。
火车发动机类型
火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一种,其发动机类型多种多样,且各有特色。
1. 内燃机车:内燃机车是利用柴油、汽油或者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火车运行。
这种类型的火车发动机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和较低的维护成本,因此在很多国家仍然被广泛使用。
2. 电力机车:电力机车则是通过受电弓从轨道线路上获取电能,然后利用这些电能驱动牵引电机转动,进而推动火车前进。
电力机车的优点在于环保、低噪音、低振动以及高效率,因此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
3. 蒸汽机车:蒸汽机车是以煤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将水加热产生蒸汽,然后利用蒸汽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运动,进而驱动火车前进。
虽然蒸汽机车的效率较低,且对环境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现在仍有一些被保留下来的蒸汽机车在特定场合运行。
4. 混合动力机车:混合动力机车结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优点,可以在内燃机
模式下运行,也可以在电动机模式下运行,或者在内燃机和电动机同时运行的模式下运行。
这种类型的火车发动机能够更好地满足复杂多变的运输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就是几种主要的火车发动机类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型的火车发动机出现,以满足人们对于高效、环保、安全的运输需求。
2012 中国蒸汽机车图册作者:王燕超中国火车发展史目录简介 (3)发展历程 (4)一.简介火车(train),人类的交通工具。
1804年,由英国的矿山技师德里维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为5至6公里。
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师查理‧特里维西克所设计的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行。
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
火车早在1804年,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这是一台单一汽缸蒸汽机,能牵引5节车厢,它的时速为5至6公里。
这台机车没有设计驾驶室,机车行驶时,驾驶员跟在车旁边走边驾驶。
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引,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火车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机械交通工具,早期称为蒸汽机车,也叫列车。
有独立的轨道行驶。
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车。
在1781年,火车先驱乔治.斯蒂芬森出生在一个英国矿工家庭。
直到18岁,他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他不顾别人的嘲笑,和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坐在课堂里学习。
1810年,他开始制造蒸汽机车。
1817年,当斯蒂芬森决定他主持修建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完全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任务。
但是,保守的铁路拥有者却对蒸汽机车的能力表示怀疑。
他们提出,在铁路边上固定的牵引机,用拖缆来牵引火车。
斯蒂芬森为了让人们充分相信火车的性能,制造出了性能良好的“火箭号”机车。
这种机车的卓越表现终于让怀疑者改变了态度,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运输的铁路线。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动力的燃煤蒸汽机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必须在铁路沿线设置加煤、水的设施,还要在运营中耗用大量时间为机车添加煤和水。
这些都很不经济。
在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转向研究电力和燃煤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一、简介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热能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
它主要由锅炉、蒸汽机、车架走行部和煤水车四大部分组成。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二、分类(1)按工作性质的分类为:客运机车、货运机车、调车机车三种(2)按轴式排列分:即将机车的导轴、动轴和从轴的数量用三个阿拉伯数字依次来表示。
我国主型蒸汽机车轴式排列为:1-5-1(前进型)1-4-1(建设型;解放型)2-3-1(人民型、胜利型)1-3-1(跃进型)0-4-0(蓉建型、星火型、森林小火车)前进型又分为四轴煤水车和六轴煤水车两种。
客运机车是适用于牵引旅客列车的机车。
对客运机车的要求是,能高速运行,通过曲线时运行平稳。
因此,这种机车的动轮直径较大,并在动轮前方设有二轴导轮转向架。
货运机车是专门用于牵引货物列车的机车。
对货物列车的主要要求是,能够以普通的速度牵引较重的列车。
因此,这种机车一般动轮较多,动轮直径比客运机车的小,汽缸直径较大,具有较大的牵引力和粘着重量。
为了使机车易于安全通过曲线,一般均装有单轴导轮转向架。
调车机车是专门用于编组站或调车场进行列车编组、解体作业的机车。
对调车机车的要求是,便于通过道岔及半径较小的曲线以及有足够的牵引力,司机室的设置须便于撩望。
因此,这种机车的车身较短,动轮直径较小。
我国没有专门类型的蒸汽调车机车,一般是使用旧型货运机车来代替。
三、相关资料在十九世纪最先出现的机车是以蒸汽推动的。
到二次大战结束时,蒸汽机车仍是最常见的机车。
第一部蒸汽机车是由英国人史蒂芬孙(George Stephenson,1781--1848)制造的,1814年,他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布拉策号”试运行成功。
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孙亲自驾驶他同别人合作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并获得成功。
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是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的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中国蒸汽机车史纲先导号(Pioneer)蒸汽机车1874年英国Rorndom工厂制造,仅有2根动轮轴,车轴排列为0-2-0式,总重1320公斤,轨距762毫米,时速24至32公里。
吴松铁路铺设期间,先导号就被用来运输施工材料,1876年7月该路正式运营后,先导号是主要的牵引动力。
天朝号(CelestialEmpire)和华国号两台机车都是英国制造的,车轴排列为0-3-0式,动轮6个,称6轮式(SixWheels),代号XK。
机车总重9吨。
1876年7月起运行于吴淞铁路。
天朝号库内的机车为华国号最早诞生于中国的蒸汽机车这台2轴蒸汽机车,是1880年唐胥铁路修建朋间,在英国工程师主持下,由开平矿务局胥各庄修车厂员工利用锅驼机等施工机具拼装而成的,用于线路施工。
机车主动轮在锅炉上部,带动他动轮在轨道上行驶。
1982年台湾出版的《中国铁路创建百年史》刊出了这幅图片,使人们长期以来对唐胥铁路初期运用的几台蒸汽机车的不同看法得以澄清。
0号机车1882年起运用于唐胥铁路,英国工厂制造,有2根动轮轴,车轴排列为0-2-0式,动轮直径为812.8毫米。
在中国铁路最早的几台蒸汽机车中,0号机车是幸存的2台中的一台。
1982至1983年间,0号机车曾被送日本展出。
在日本展出的0号机车在日本展出的0号机车0号机车与唐山机车厂1931年生产的新机车MA型327号合影这幅照片摄于1969年,0号机车当时停放在唐山机车厂内,有人在它的烟囱上写了一句话:”快送博物馆吧!”1976年7月唐山发生大地震,停放在唐山机车厂内的0号机车也遭了殃。
这是刚从废墟中扒出来的0号机车0号机车终于有了归宿,1979年,铁道部科技馆收藏了这件国宝,从此整旧如新的0号机车一直被妥善保管,1988年起在山西大同机车陈列馆展出中国火箭号(龙号)机车由英国制造,运行于唐胥铁路。
有2根动轮轴,为1-2-0式,动轮直径762毫米,机车长约5.7米,车身上标有英文Rocket of China(中国火箭),机车水柜两侧各镶嵌一条金属龙形图案。
铁路机车和车辆的知识铁路车辆本身没有动力装置,无论是客车还是货车,都必须把许多车辆连接在一起编成一列,由机车牵引才能运行。
所以,机车是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
铁路上使用的机车种类很多,按照机车原动力,...铁路车辆本身没有动力装置,无论是客车还是货车,都必须把许多车辆连接在一起编成一列,由机车牵引才能运行。
所以,机车是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
铁路上使用的机车种类很多,按照机车原动力,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三种。
1.蒸汽机车蒸汽机车是以蒸汽为原动力的机车。
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年限长,驾驶和维修技术较易掌握,对燃料的要求不高。
但蒸汽机车的主要缺点是热效率太低,总效率一般只有5-9%,使机车的功率和速度进一步提高受到了限制。
其次是煤水的消耗量大,沿线需要设置许多供煤和给水设施;在运输中产生的大量煤烟污染环境;机车乘务员的劳动条件差。
因此,在现代铁路运输中,随着铁路运量的增加和行车速度的提高,蒸汽机车已不适应现代运输的要求。
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英、法、德、日本等,已经在50年代和60年代就停止生产蒸汽机车,并于60年代和70年代停止使用这种机车。
我国也于1989年停止生产蒸汽机车,并采取自然过渡的办法,在牵引动力改革中逐步对蒸汽机车予以淘汰。
2.内燃机车内燃机车是以内燃机为原动力的机车。
与蒸汽机车相比,它的热效率高,一般可以达到20一30%。
内燃机车加足一次燃料后,持续工作时间长,机车利用效率高,特别适用于在缺水或水质不良地区运行,便于多机牵引,乘务员的劳动条件较好。
但其缺点是机车构造复杂,制造、维修和运营费用都较大,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
3.电力机车电力机车是从铁路沿线的接触网获取电能产生牵引动力的机车,所以电力机车是非自带能源的机车。
它的热效率比蒸汽机车高一倍以上。
它起动快、速度高、善于爬坡;可以制成大功率机车,运输能力大、运营费用低,当利用水力发电时,更为经济;电力机车不用水,不污染空气、劳动条件好,运行中噪音也小,便于多机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