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87.01 KB
- 文档页数:27
平谷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监控高一物理 2017.7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两部分:试题和答题卡,试题6页,答题卡4页,共10页2.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力B .路程C .功D .功率2.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个物理量保持恒定不变( )A .速度B .加速度C .动能D .重力势能3.一质量不变的运动物体,速度变为原的2倍时其动能变为原的( ) A .41倍 B .21倍 C .2倍 D .4倍4.一辆小汽车,分别以相同的速率经过半径相同的拱形路面的最高点和凹形路面的最低点.车对拱形路面顶部的压力大小为N 1,车对凹形路面底部的压力大小为N 2,则N 1与 N 2的大小关系是( )A .N 1> N 2B .N 1= N 2C .N 1< N 2D .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水平力F 作用于A 物体,A 、B 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所受支持力大于A 的重力B .物体A 所受合力为零C .物体A 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D .物体B 所受合力为F6.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B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不可能是恒定的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可能为零7.关于机械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B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C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机械能时刻在变化D .质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体,动能一定相同8.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小球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所受的重力就是球对绳的拉力B .绳对小球的拉力大于小球的重力C .绳对小球的拉力的反作用力是小球对绳的拉力D .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绳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9.如图所示,有M 和N 两颗质量相等的人造地球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颗卫星相比较( )A .M 受到的万有引力较大B .M 的周期较小C .N 的线速度较大D .N 的角速度较小10.下列所述的情景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和谐号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加速行驶B .小球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C .遥控无人机在空中匀速上升D .小朋友沿滑梯匀速下滑11.有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 1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不变B .0~1s 内的加速度小于3~5s 内的加速度C .从第3s 末到第5s 末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D .从第 5s 末到第 7s 末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12.相同的鸡蛋从同样的高度自由下落,落在水泥地面上鸡蛋易碎,落在海绵垫子上鸡蛋不易碎.两种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鸡蛋与水泥地面接触的过程中动量变化较大 B .两次接触的过程中鸡蛋的动量变化相同 C .鸡蛋和海绵垫子接触的过程中动量变化较大 D .落在海绵垫子上鸡蛋所受合外力的冲量较大v -vo60°CAB13.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 ,轻细绳AO 的A 端和BO 的B 端固定,平衡时BO 水平,A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AO 的拉力F 1、BO 的拉力F 2和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F 1>mg B .F 1=mgC .F 2<mgD .F 2=mg14.在一节物理课上,老师让两位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甲同学用手握住一直尺的上端,直尺竖直,甲同学随时准备由静止释放直尺.乙同学将手放在直尺下端刻度为10cm 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他看到甲同学释放直尺后,就迅速地捏住直尺.结果乙同学握住了直尺刻度为30 cm 的地方.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由以上信息可以估算出( ) A .甲同学的反应时间为0.1秒 B .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0.2秒 C .乙同学对直尺作用力的大小 D .直尺下落的加速度15.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蹦床比赛,取得骄人的成绩.运动员从接触蹦床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B .运动员的动量先减小后增大C .运动员所受重力的冲量小于运动员所受弹力的冲量D .只有重力和蹦床弹力对运动员做功,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16.“娱乐风洞”是一项将科技与惊险相结合的娱乐项目,它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把表演者“吹”起.假设风洞内向上的风量和风速保持不变,表演者调整身体的姿态,通过改变受风面积(表演者在垂直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改变所受向上风力的大小.已知人体所受风力大小与受风面积成正比.人水平横躺时受风面积最大,此时人所受风力大于重力;站立时受风面积最小,此时人所受风力小于重力;如图所示,某次表演中,人体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度为H ,表演者由静止以站立身姿从A 位置下落,经过B 位置时调整为水平横躺身姿(不计调整过程的时间和速度变化),运动到C 位置速度恰好减为零。
2016-2017学年北京市平谷区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32分)1.(2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力C.路程D.时间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位移与路程是完全相同的物理量C.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D.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惯性3.(2分)F1、F2是两个共点力,两力的夹角是90°,其中F1=3N、F2=4N.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A.1N B.5N C.6N D.7N4.(2分)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百米赛跑中,以9.99s的成绩成为突破10s大关的第一个亚洲人.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时的最大速度约为11.60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A.11.60m/s B.10.01m/s C.9.99m/s D.9.28m/s5.(2分)一辆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汽车所受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A.车对地面的压力 B.车的重力C.地面对车的静摩擦力D.车受到的合力6.(2分)一列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能描述火车运动状态的图象是()A.B. C.D.7.(2分)如图所示,斜面上有一物体保持静止,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8.(2分)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s末的速度为15m/s B.第1s末的速度为5m/sC.第1s内下落的距离为15m D.第1s内下落的距离为5m9.(2分)某同学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向右推一木箱沿直线前进.已知推力大小是80N,物体的质量是20kg,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40NB.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40NC.物体沿地面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将做加速度为a=4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0.(2分)如图将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木块A,A处于静止状态,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已知木块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A. B.C.mgk D.11.(2分)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1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B.物体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C.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D.物体的位移大小为零12.(2分)在一节物理课上,老师让两位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甲同学用手握住一直尺的上端,直尺竖直,甲同学随时准备由静止释放直尺.乙同学将手放在直尺下端刻度为10cm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他看到甲同学释放直尺后,就迅速地捏住直尺.结果乙同学握住了直尺刻度为30cm的地方.由以上信息可以估算出()A.甲同学的反应时间B.乙同学的反应时间C.直尺所受重力的大小D.乙同学对直尺作用力的大小13.(2分)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细线AO、BO与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逐渐增加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细线是()A.细线AO B.细线BOC.细线CO D.三条细线同时断14.(2分)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B.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C.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15.(2分)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蹦床比赛,取得骄人的成绩.运动员从接触蹦床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在减小B.运动员的加速度方向始终向上C.运动员的加速度一直增大D.运动员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6.(2分)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物块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2s﹣4s内,力F一定等于零B.在4s﹣6s内,力F一定等于零C.在0﹣2s内,力F逐渐变小D.在0﹣2s内,力F逐渐增大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17.(4分)同学们利用图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被拉伸时,拉力越大越好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在钩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读数C.弹簧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D.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2)下列说法中能反映正确探究结果的是A.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B.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C.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正比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反比.18.(8分)某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出如图所示的图(Fˊ与A、O共线),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合点。
北京市平谷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时间C.速度D.速率2.2016年里约奥运会,南非选手范尼凯克获得田径男子400米冠军,并且以43秒03的成绩打破尘封了17年的世界纪录。
范尼凯克绕田径赛场一周运动400m,用时43秒03,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指的是()A.位移、时刻B.位移、时间C.路程、时刻D.路程、时间3.如图所示,课桌放在水平地面上,在课桌上放了一本书,书受到的支持力为F,力F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地面C.课桌D.书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水平向右的力F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箱子仍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对箱子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地面对箱子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地面对箱子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对箱子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5.在研究曲线运动的条件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未放置磁铁时,钢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若在钢球运动路线的旁边放置一块磁铁,钢球将做曲线运动。
该实验说明()A.钢球所受合力为零时也可以做曲线运动B.钢球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就会做曲线运动C.钢球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就会做曲线运动D.钢球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就会做曲线运动6.一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N和4N两个共点力的作用,则它们的合力()A.可能为3N B.一定为5NC.一定为7N D.可能为8N7.如图所示,一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方向分解重力G,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为F1和F2.则分力F1的大小为()A.G sinθB.G cosθC.G tanθD.G8.BBC科学节目《Human Universe》曾经在世界最大的真空实验室里做了这样的实验:在真空环境下,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铁球和羽毛,根据已学知识判断我们会看到的现象是()A.铁球下落快B.羽毛下落快C.铁球和羽毛下落一样快D.铁球和羽毛都不会下落9.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
平谷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控高一物理试卷2019.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质量B .时间C .速度D . 速率2.2016年里约奥运会,南非选手范尼凯克获得田径男子400米冠军,并且以43秒03的成绩打破尘封了17年的世界纪录。
范尼凯克绕田径赛场一周运动400m ,用时43秒03,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指的是 A .位移、时刻 B .位移、时间 C .路程、时刻D .路程、时间3.如图所示,课桌放在水平地面上,在课桌上放了一本书,书受到的支持力为F ,力F 的施力物体是 A .地球 B .地面 C .课桌D .书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水平向右的力F 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箱子仍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面对箱子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 .地面对箱子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 .地面对箱子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 .地面对箱子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5.在研究曲线运动的条件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未放置磁铁时,钢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若在钢球运动路线的旁边放置一块磁铁,钢球将做曲线运动。
该实验说明 A .钢球所受合力为零时也可以做曲线运动B .钢球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就会做曲线运动C .钢球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就会做曲线运动D .钢球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就会做曲线运动6.一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N 和4N 两个共点力的作用,则它们的合力A .可能为3NB .一定为5NC .一定为7ND .可能为8N7.如图所示,一重力为G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向分解重力G ,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为F 1和F 2。
则分力F 2的大小为 A .G sin θ B .G cos θ C .G tan θD .G8.BBC 科学节目《Human Universe 》曾经在世界最大的真空实验室里做了这样的实验:在真空环境下,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铁球和羽毛,根据已学知识判断我们会看到的现象是 A .铁球下落快B .羽毛下落快C .铁球和羽毛下落一样快D .铁球和羽毛都不会下落9弹力F 与弹簧伸长量x 他作出了F -x 知:A .弹簧的劲度系数k =100N/m 。
平谷区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控高一物理2017.1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两部分:试题和答题纸,试题 6 页,答题纸4 页,共 10页2.本试卷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3.试题全部答案一定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 2 分,共 32 分)1.以下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力C.行程D.时间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加快度是描绘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位移与行程是完整同样的物理量C.运动必定需要力来保持D.静止的物体必定没有惯性3. F1、F2是两个共点力,两力的夹角是90°,此中 F1= 3N、F2=4N.这两个力的协力大小是()A.1N B.5N C.6N D.7N4.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百米赛跑中,以9.99s 的成绩成为打破10s 大关的第一个亚洲人.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时的最大速度约为11.60m/s.则他在全程的均匀速度的大小约为()A . 11.60m/s B.10.01m/sC. 9.99m/s D.9.28m/s5.一辆汽车静止在水平川面上,则汽车所受支持力的反作使劲是()A .车对地面的压力B.车的重力C.地面对车的静摩擦力D.车遇到的协力6.一列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能描绘火车运动状态的图像是()x v v vt t t tA B C D7.如下图,斜面上有一物体保持静止,该物体的受力表示图正确的选项是()f N N f NfN fG G G GA B C D8.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 = 10 m/s2.对于该物体的运动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第 1s 末的速度为 15m/s B.第 1s 末的速度为 5m/sC.第 1s 内着落的距离为 15m D.第 1s 内着落的距离为5m9.某同学在粗拙水平川面上用水平力 F 向右推一木箱沿直线行进.已知推力大小是 80N,物体的质量是 20kg,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 = 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遇到地面的支持力是40NB.物体遇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40NC.物体沿地面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将做加快度为a=4 m/s 2的匀加快直线运动10.如图将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木块A,A 处于静止状态,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已知木块 A 的质量为 m,重力加快度为g,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1kC.mgk mgA.B.D.mgk mg kA1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对于物体的运动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m·s-1A.物体在第 1s 内的加快度大小为 4m/s 24 2B.物体加快度方向一直不变oC.物体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 1 2 3 t/s D.物体的位移大小为零12.在一节物理课上,老师让两位同学做了一个风趣的实验.甲同学用手握住向来尺的上端,直尺竖直,甲同学随时准备由静止开释直尺.乙同学将手放在直尺下端刻度为 10cm 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他看到甲同学开释直尺后,就快速地捏住直尺.结果乙同学握住了直尺刻度为30 cm 的地方.由以上信息能够估量出()A .甲同学的反响时间B.乙同学的反响时间C.直尺所受重力的大小D.乙同学对直尺作使劲的大小13.如下图,不行伸长的轻微线AO、BO 与 CO 所能蒙受的最大拉力同样.和 BO 的 A、B 端是固定的,均衡时AO 是水平的, BO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渐渐增添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初断的细线是()A.细线 AO B.细线 BO A C.细线 CO D.三条细线同时断AOBoθC14.2016 年 10 月 17 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火箭加快上涨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B.飞船落地前减速着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C.火箭加快上涨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己重力D.火箭加快上涨过程中加快度渐渐减小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15.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蹦床竞赛,获得骄人的成绩.运动员从接触蹦床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运动员的速度向来在减小B.运动员的加快度方向一直向上C.运动员的加快度向来增大D.运动员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6.如图甲所示,在粗拙程度到处同样的水平川面上,物块在水平向右的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A.在 2s—4s 内,力 F 必定等于零B.在 4s—6s 内,力 F 必定等于零C.在 0—2s 内,力 F 渐渐变小D.在 0—2s 内,力 F 渐渐增大v/(m/s)Ft/s0 1 2 3 4 56图甲图乙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8 分)17.同学们利用图示的装置经过实验研究,获得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对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_____________A.弹簧被拉伸时,拉力越大越好x0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在钩码处于静止状态x1时读数C.弹簧拉伸时不可以高出它的弹性限度D.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2)以下说法中能反应正确研究结果的是_____________A.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B.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C.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正比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反比18.某小组做“考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章”的实验时得出如下图的图(Fˊ与A、O 共线),此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 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联合点.(1)实验中需要的器械有:方木板、白纸、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图钉若干、刻度尺等,还一定要有的器械是 _______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地点O 点,在同一实验过程中,前后两次应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__________地点(填“同样”或“不一样”)(3)图中 ________是 F1与 F2协力的真切值(填“ F ”或“ Fˊ”)(4)在实验中,采纳以下哪些举措可减小实验偏差()B.两个分力 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尽量短一些D.实验前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能否指零19.甲、乙两位同学在“考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 A 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他们先调整垫木的地点,使小车不挂配重时能在倾斜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后,甲同学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若干配重片.在小车质量必定的状况下,多次改变配重片数目,每改变一次就开释一次小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记录小车运动状况的多条纸带.图B是此中一条纸带的一部分,O、A、B、C 为 4 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打出的.......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次为50Hz 的沟通电源上.经过对纸带的测.....量,可知小车经过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__m/s.纸带打点计时器O AB C垫木2.86单位: cm6.2110.06若干配重片图 B图 A-2( 3)依据多条纸带的数据,甲同学绘制了小车加快度与小a/m·s 车所受拉力(丈量出配重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拉力的大0.8小)的 a-F 图象,如图 C 所示.由图象可知 _____________A.当小车质量一准时,其加快度与所受合外力成反比B.当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准时,其加快度与质量成反比C.小车的质量约等于 0.3kg D.小车的质量约等于 3.3kg 0.60.40.2F/N0.10.20.3图 c三、计算题(共 50 分)20.(8 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快直线运动,经10s 速度达到 20m/s,求:(1)汽车加快度的大小(2) 10s 内汽车经过的位移大小21.(9 分)一个质量为 2.0kg 的物块,遇到如下图的拉力作用,物块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已知F=15N,拉力 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sin37o =0.6,cos37o=0.8,取 g = 10 m/s2).求:(1)力 F 沿水平方向分力 F1的大小(2)力 F 沿竖直方向分力 F2的大小(3)物块遇到的支持力N 的大小Fθm22.(10 分)从 h=1.8m 高处以水平速度v0=8m/s 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 g =10m/s2.求:(1)物体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2)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3)物体落地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3.(11 分)如下图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 37°,斜面 BC与水平面 AB 圆滑连结.质量 m=2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M 点,M 点距 B 点之间的距离 L=9m,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要素均为μ=0.5.现使物体遇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o o2 F=14N 作用,运动至 B 点时撤去该力( sin37 =0.6,cos37 =0.8,取 g = 10 m/s).则:C(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时的加快度是多大?( 2)物体抵达 B 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F( 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少?θA M B24.(12 分)在游玩场,有一种大型游玩设备跳楼机,如下图,参加游戏的旅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坐椅上,提高到离地最大高度78m 处,而后由静止开释,开始着落过程可以为是自由落体运动,落到离地33m时遇到一恒定阻力而做匀减速运动,着落到离地面 3m 高处速度恰巧减为零.已知旅客和座椅总质量为 1500kg,重力加快度 g=10m/s2.则:( 1)旅客着落至离地33m 处时的速度是多大?(2)旅客和座椅遇到的恒定阻力是多大?( 3)旅客和座椅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人会感觉到大于自己平常体重的重量压在身体上,此时会让人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若某次活动中旅客最多能蒙受 3.9 倍于自己体重的重力条件, 那么旅客和座椅提高到 78m高处后由静止开释, 要求降落到地眼前一定减速为零, 自由着落的最大距离是多大?平谷区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控试卷高一物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 2 分,共 32 分)1 2 3 4 5 678910111213 14 15 16BABBADADBDCBBADC 二、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18 分)注:本部分中的选择题,17】(1)BC ( 2) A全选对的得 2 分,选不全18】(1)弹簧测力计(弹簧秤) (2)同样 (3) F ˊ (4)BD 的得 1 分,错选的得 0 分19】(1)均衡摩擦力 ;(2)0.36 m/s ;(3)C 三、计算题 (共 50 分)(参照答案以外的其余合理解法也给分)20】(8 分)(1)由静止加快到 20m/s :v t = at ----------------------------------------------------3 分 得: a=2 m/s 2分----------------------------------------------------------------1(2)由静止加快到 20m/s :x= 1a t 2 ------------------------------------------------3 分得 x=100 m ------------------------------------------------------------------21分21】(9 分)θ分(1)水均分力: F 1= Fcos--------------------------------------------------------------2得: F=12 N --------------------------------------------------------------------1分(2)竖直分力: F2= Fsinθ ------------------------------------------------------------2分得: F2=9 N-----------------------------------------------------------------------1分(3)竖直方向: N+ F2=mg ------------------------------------------------------------- 2 分得: N=11 N----------------------------------------------------------------1分22】(10 分)( 1 )竖直方向: h= 1g t 2 ----------------------------------------------------------2分得 t =0.6s2------------------------------------------------------------------1分(2)水平方向: x =v0-----------------------------------------------------------------------------2分tx =4.8m----------------------------------------------------------------------1分(3)竖直方向: v y =gt --------------------------------------------------------------------1分落地时:θv0v y vtv t v y2v2-----------------------------------------------------------1分v y-----------------------------------------------------------------1分t a nv0得: v t =10m/s,θ=37 o -------------------------------------------------37 o斜向下1 分即: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10m/s,沿与水平方向成23】(11 分)(1)水平面上: F-f=ma------------------------------------------------------------1分滑动摩擦力: f = μmg ------------------------------------------------------------1分得: a=2 m/s2--------------------------------------------------------------1分(2)由 M 到 B: v B2 =2aL------------------------------------------------------------2分得: v B = 6 m/s----------------------------------------------------------------1分(3)在斜面上: mgsin θ+f′= ma′ --------------------------------------------------1分f ′=μ mgcos θ --------------------------------------------------------1分ˊ2得: a = 10 m/s0- v B2 =-2 a′x --------------------------------------------------------2分得: x = 1.8 m----------------------------------------------------------------1分24】(12 分)的过程中:2(1)自由着落 h = 2gh1 ----------------------------2 分1=78-33=45(m)v得: v =30m/s---------------------------------------------------------------的过程中:1分(2)匀减速运动降落 h2=33-3=30(m)0 - v2 = - 2ah2 ------------------------------------------------------2分得: a=15 m/s2F-mg=ma ---------------------------------------------------------1分4得: F=3.75 ×101分N ----------------------------------------------------------(3)自由着落2的过程中: v′-----------------------------------------------1分=2g匀减速运动降落 =78-的过程中: N-mg=ma' --------------------------- 1 分由题可知: N=3.9mg得: a'=29 m/s2-----------------------------------------------------20 - v′=-2a′2分1分得:=58m ----------------------------------------------------------------。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B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姓名 座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有三个,这三个基本..单位是( ) A 。
m 、kg 、s B.m 、s 、N C.m 、kg 、N D.kg 、s 、N 2.判断下列图像属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3.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危险而进行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则刹车后6.0s 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A.30mB.40m C 。
50m D.60m 4.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3/g ,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A .3/mgB .2mgC .mgD .3/4mg5.如图所示,一个小木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则小木块受到的力是( )A .重力,弹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B. 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C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D .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6.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紧急刹车,乘员可能受到伤害。
为此人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安全带以尽可能地减轻猛烈碰撞。
假设某次急刹车时,由于安全带的作用,使质量70kg 的乘员的加速度大小约为6m/s 2,此时安全带对乘员的作用力最接近( )A .100NB .400NC .800ND .1000N 7.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以及加速度的关系,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B 。
速度的大小不变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D.相等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一定大 8.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图像,关于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同时开始运动 ②甲、乙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③前2s 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2s 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④在距出发点4m 处,甲追上乙,两物体相遇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③④ 9.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站在机械指针体重计上,突然下蹲直到蹲到底静止。
绝密★启用前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依次经过ACB三个位置,在AC段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在CB段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加速运动,且从A到C和从C到B的时间相等,物体经过A、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A和v B,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v C=,则a1和a2的大小关系为A.a1<a2 B.a1>a2 C.a1=a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如下图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 m和5 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A. 16 m,方向从A到C;16 mB. 8 m,方向从A到C;8π mC.8π m,方向从A到C;16 mD. 16 m,方向从A到C;8π m3.如下图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结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为球心.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地面与半球形容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受到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B.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C.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mgD.半球形容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5.一颗子弹垂直射向并排靠在一起且固定的三块木块,射穿最后一块时速度恰好减为零,已知子弹在这三块木板中穿行时加速度保持不变,它通过这三块木板所用时间之比为1∶2∶3,则这三块木板厚度之比为()A. 5∶3∶1 B. 11∶16∶9 C. 27∶8∶1 D. 16∶8∶16.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0=-25 m/s,加速度a=8 m/s2,它表示()A.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而物体的速度在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而物体的速度在增大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而物体的速度在减小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而物体的速度在增大7.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木板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两段轻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P与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板P与物块Q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A. 3μmg B. 4μmg C. 5μmg D. 6μmg8.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 m/s,第1 s末速度为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 1 m/s2 B. 2 m/s2 C. 3 m/s2 D. 4 m/s2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N处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D.M处受到的摩擦力沿MN方向10.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乒乓球比赛运动中,双方运动员将乒乓球看做质点B.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看做质点D.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1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C.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 m12.(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13.(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位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乙端的凳面上放有四块重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甲端比较轻,甲容易将凳子拉向自己B.由于乙端比较重,凳子和手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乙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C.谁用的力气大就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D.拔河过程中乙的手和凳子之间不会有相对滑动,甲的手可以和凳子间有相对滑动,也可以没有相对滑动14.(多选)滑滑梯是小孩子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正在滑梯上匀速下滑,则()A.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弹力大小相等B.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C.小孩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D.小孩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分卷II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15.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和________.(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A.每次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3)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__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16.某探究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要顺利完成该实验,则:(1)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2)某次打出的某一条纸带,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如图,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请在图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7.某运动员进行百米赛跑训练,假设其运动过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以12 m/s的速度冲到终点,成绩为10 s,问:(1)该运动员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假设其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4 m/s2,则其加速所用时间是多少?18.一个物体以v0=8 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求:(1)物体3 s末的速度;(2)物体5 s末的速度;(3)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大小为15 m时所用的时间.19.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 s后拉力大小减为,方向不变,再经过20 s停止运动.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10 m/s2).求:(1)整个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2)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20.如图所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 m,另一台倾斜,其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C、D两端相距4.45 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以v0=5 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一袋质量为10 kg的大米无初速度放在A端,到达B端后,米袋继续沿倾斜的CD部分运动,不计米袋在BC处的机械能损失.已知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10 m/s2,cos 37°=0.8,求:(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米袋能否运动到D端?(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最小速度为多大?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从A到C的时间和从C到B的时间相等,所以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量决定,即比较:v C-v A与v B-v C的大小由数学关系知-v A-(v B-)>0,B正确.2.【答案】D【解析】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A、C之间的线段长度,即x=AB+BC=2×3 m+2×5 m=16 m,方向由A指向C;路程是标量,等于两个半圆曲线的长度和,即l=(3π+5π) m=8π m,故D正确.3.【答案】C【解析】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4.【答案】C【解析】小球受三个力而平衡,如图所示.由题图几何关系可知,这三个力互成120°角,因此三个力大小相等,C正确,A、B错误;对整体,竖直方向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而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力,D错误.5.【答案】B【解析】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向思维,该运动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第三块木板的厚度为:d3=a(3t)2=第二块木板的厚度为:d2=a(2t+3t)2-a(3t)2=第一块木板的厚度为:d1=a(t+2t+3t)2-a(2t+3t)2=d1∶d2∶d3=11∶16∶9.6.【答案】C【解析】由于物体初速度为负值,负值表示初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所以v0与a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在减小.7.【答案】B【解析】对Q物块,设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拉力为F T,木块Q与P间的滑动摩擦力F f=μmg,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F T=F f,对木块P受力分析,P受拉力F,Q对P向右的摩擦力F f,地面对P体向右的摩擦力F f′,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F f+F f′+F T,地面对P物体向右的摩擦力F f′=μ(2m)g,综上可得F=4μmg,故B正确,A、C、D错误.8.【答案】B【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m/s2=2 m/s2,故B正确,A、C、D错误.9.【答案】B【解析】M处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地面垂直向上,即竖直向上,N处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原木P垂直向上,不是竖直向上,故A错误,B正确;因原木P有沿原木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N处受到的摩擦力沿MN方向,故C错误.原木相对于地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在M处受到的摩擦力沿地面向右,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D【解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研究对方球的旋转方向,所以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子弹的长度相对于纸的厚度不能忽略,所以子弹不能看做质点,B错误;当研究自行车的运动轨迹时,自行车可看做质点,C错误;定位车的位置时,车的形状大小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可以看做质点,D正确11.【答案】AD【解析】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CE段加速度数值最大,A正确,B错误;从静止到D点速度方向为正,D点以后速度为负,说明此时开始反方向运动了,故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C错误;BC段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x=×(5+12)×4 m=34 m.此段时间内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大小,D正确.12.【答案】BD【解析】桌布向右拉出时,鱼缸相对于桌布有向左的运动,故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向右,故A错误;由于鱼缸在桌面上和在桌布上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故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大小相等;但在桌面上做减速运动,则由v=at可知,它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故B正确;鱼缸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与拉力无关,只与压力和动摩擦因数有关,因此增大拉力时,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猫减小拉力时,桌布在桌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减小,则运动时间变长;因此鱼缸加速时间变长,桌布抽出时的位移以及速度均变大,则有可能滑出桌面,故D正确.13.【答案】BD【解析】由于乙端比较重,凳子和手之间的正压力大,产生较大的摩擦,乙将凳子拉向自己.由于乙与凳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甲的,甲的手和凳子先发生相对滑动.14.【答案】CD【解析】小孩在滑梯上受力如图所示,设滑梯斜面倾角为θ,则F N=mg cosθ,F f=mg sinθ,所以A、B错误;小孩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D正确.15.【答案】(1)三角板橡皮条(2)A(3)F F′F F′【解析】16.【答案】(1)平衡摩擦力M≥m(2)0.50(3)如图(4)木板倾角偏小(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完全平衡摩擦力”)【解析】17.【答案】(1)该运动员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0 m/s(2)【解析】(1)该运动员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2)设运动员加速所用时间为t,则加速过程,运动员的位移;那么运动员做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0-t,运动员做减速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运动员做减速运动的位移;所以有:100=,所以,;18.【答案】(1)(2)v3=2 m/s,方向沿斜面向上;(2)5 s末的速度v5=-2 m/s,即5 s末速度大小为2 m/s,方向沿斜面向下.(3)即经过位移大小为15 m处所用的时间分别为3 s(上升过程中)和5 s(下降过程中).【解析】(1)(2)由t=,物体冲上最高点的时间是4 s,又根据v=v0+at,3 s末的速度为v3=(8-2×3) m/s=2 m/s,方向沿斜面向上;5 s末的速度v5=(8-2×5) m/s=-2 m/s,即5 s末速度大小为2 m/s,方向沿斜面向下.(3)由位移公式x=v0t+at2,代入数据得15=8t+(-2)t2解得:t1=3 s,t2=5 s即经过位移大小为15 m处所用的时间分别为3 s(上升过程中)和5 s(下降过程中).19.【答案】(1)150 m(2)0.1【解析】(1)整个过程的位移大小等于v-t图象中三角形的面积即x=×10×30 m=150 m(2)由图象知前10 s的加速度a1=1 m/s2后20 s的加速度大小为a2=0.5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μmg-=ma2解以上两方程得μ=0.1.20.【答案】(1)不能(2)4 m/s【解析】(1)米袋在AB部分加速时的加速度a0==μg=5 m/s2,米袋的速度达到v0=5 m/s时,滑行的距离s0==2.5 m<sAB=3 m,因此米袋到达B点的速度为v0=5 m/s,CD部分不运转,米袋在CD部分的加速度大小设为a,有mg sinθ+μmg cosθ=ma,得a=10 m/s2,米袋能滑上的最大距离s==1.25 m<4.45 m,故米袋不能运动到D端.(2)设CD部分运转速度为v时米袋恰能到达D端(即米袋到达D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米袋速度减为v之前的加速度大小为a1=g sin 37°+μg cos 37°=10 m/s2,米袋速度小于v后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继续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该阶段加速度大小为a2=g sin 37°-μg cos 37°=2 m/s2,由运动学公式得+=4.45 m解得v=4 m/s,即要把米袋送到D点,CD部分的最小速度为4 m/s.。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不可以作为参考系B.只要是体积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C.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D.学生上午8时上课,一节课45分钟,这里的“8”时和“45”分钟都是时间间隔2.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B.位移C.速度D.重力3.如图是一个小实验,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细绳的另一端系在直杆的A端,杆的另一端顶在掌心上,使绳、杆和手组成一个“三角形”。
在杆的A端悬挂不同的重物,并保持静止。
对于这一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绳和杆都是被拉伸的B.杆对手掌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沿杆由C指向AC.细绳对手指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沿细绳由B指向AD.所挂重物质量增大时,细绳和杆对手的作用力不变4.如图所示,一艘炮艇沿长江由西向东快速行驶,在炮艇上发射炮弹射击北岸的目标.要击中目标,射击方向应()A.对准目标B.偏向目标的西侧C.偏向目标的东侧D.无论对准哪个方向都无法击中目标5.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的铅球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并用垂直于斜面的挡板挡住,铅球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则()6.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2.0cm的遮光条。
如图,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光电门的时间△t1为0.2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2为0.05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为2.5s,试估算滑块的加速度为()A.0.12m/s2B.0.10m/s2C.0.40m/s2D.0.008m/s27.如图是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进行太空授课时测量航天员质量的实验。
航天员把自己固定在支架的一端,另外一名航天员将支架拉开到指定的位置。
北京平谷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不定项选择题)如果重力消失了,将会发生的情况是()A.天不会下雨B.一切物体的质量都没有了C.用天平仍然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D.河水不会流动参考答案:AD2. 关于列车转弯处内、外铁轨间的高度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外轨一样高,以防列车倾倒造成翻车事故B.因为列车在转弯处有向内倾倒的可能,故一般使内轨高于外轨,以防列车倾倒C.外轨比内轨略高,这样可以使列车顺利转弯,减少车轮与铁轨间的侧向挤压D.以上说法都不对参考答案:C3. 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用铅笔记录小球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参考答案:ACE【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解答】解:A、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斜槽末端应保持水平,故A正确.B、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相等,应让小球每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故B错误,C正确.D、用铅笔记录小球位置时,每次不需要严格地等距离下降,故D错误.E、小球平抛运动在竖直平面内,不能与木板上的白纸接触,防止摩擦使运动轨迹发生变化,故E正确.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平滑曲线连接,故F错误.故选:ACE.4. 关于电势和电势能的关系,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点电势高,说明该点电势能大;B、某点电势高,说明该点电场做功本领强;C、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势能减少,则电势一定降低;D、负电荷在电场中无初速度,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电势能一定减少,同时它一定是从电势低处移向电势高处.参考答案:AB5. (单选)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量为15 kg,设该同学在平直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脚踏自行车的功率为40W。
2017年___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2016-2017学年___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研究___打出的弧旋乒乓球,可把乒乓球看作质点B。
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______,可把______看作质点C。
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中直线与t轴的正切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D。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做为参考系2.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水平抛出两小球A和B,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A。
先抛出A球B。
先抛出B球C。
同时抛出两球D。
A球的初速度小于B球的初速度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一物体所受到的力越大,它的速度越大B。
以卵击石,石头“安然无恙”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C。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D。
做曲线运动的质点,若将所有外力都撤去,则该质点因惯性仍可做曲线运动4.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A。
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
A船肯定是静止的C。
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
B船可能是静止的5.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我们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如图所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和踏板由C到B的过程中,人向上做匀加速运动B。
人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C。
人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D。
人在C点具有最大速度6.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现已知某新型国产机车总质量为m,如图已知两轨间宽度为L,内外轨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如果机车要进入半径为R的弯道,请问,该弯道处的设计速度最为适宜的是()A。
B。
C。
D。
7.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1推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2拉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2016-2017学年北京市平谷区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32分)1.(2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力C.路程D.时间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位移与路程是完全相同的物理量C.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D.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惯性3.(2分)F1、F2是两个共点力,两力的夹角是90°,其中F1=3N、F2=4N.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A.1N B.5N C.6N D.7N4.(2分)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百米赛跑中,以9.99s的成绩成为突破10s大关的第一个亚洲人.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时的最大速度约为11.60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A.11.60m/s B.10.01m/s C.9.99m/s D.9.28m/s5.(2分)一辆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汽车所受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A.车对地面的压力 B.车的重力C.地面对车的静摩擦力D.车受到的合力6.(2分)一列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能描述火车运动状态的图象是()A.B. C.D.7.(2分)如图所示,斜面上有一物体保持静止,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8.(2分)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s末的速度为15m/s B.第1s末的速度为5m/sC.第1s内下落的距离为15m D.第1s内下落的距离为5m9.(2分)某同学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向右推一木箱沿直线前进.已知推力大小是80N,物体的质量是20kg,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40NB.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40NC.物体沿地面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将做加速度为a=4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0.(2分)如图将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木块A,A处于静止状态,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已知木块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A. B.C.mgk D.11.(2分)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1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B.物体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C.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D.物体的位移大小为零12.(2分)在一节物理课上,老师让两位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甲同学用手握住一直尺的上端,直尺竖直,甲同学随时准备由静止释放直尺.乙同学将手放在直尺下端刻度为10cm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他看到甲同学释放直尺后,就迅速地捏住直尺.结果乙同学握住了直尺刻度为30cm的地方.由以上信息可以估算出()A.甲同学的反应时间B.乙同学的反应时间C.直尺所受重力的大小D.乙同学对直尺作用力的大小13.(2分)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细线AO、BO与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逐渐增加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细线是()A.细线AO B.细线BOC.细线CO D.三条细线同时断14.(2分)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B.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C.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15.(2分)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蹦床比赛,取得骄人的成绩.运动员从接触蹦床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在减小B.运动员的加速度方向始终向上C.运动员的加速度一直增大D.运动员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6.(2分)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物块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2s﹣4s内,力F一定等于零B.在4s﹣6s内,力F一定等于零C.在0﹣2s内,力F逐渐变小D.在0﹣2s内,力F逐渐增大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17.(4分)同学们利用图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被拉伸时,拉力越大越好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在钩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读数C.弹簧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D.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2)下列说法中能反映正确探究结果的是A.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B.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C.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正比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反比.18.(8分)某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出如图所示的图(Fˊ与A、O共线),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合点。
(1)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方木板、白纸、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图钉若干、刻度尺等,还必须要有的器材是(2)在实验过程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点,在同一实验过程中,前后两次应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填“相同”或“不同”)(3)图中是F1与F2合力的真实值(填“F”或“Fˊ”)(4)在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减小实验误差A.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必须为90°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尽量短一些D.实验前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
19.(6分)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他们先调整垫木的位置,使小车不挂配重时能在倾斜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2)此后,甲同学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若干配重片.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多次改变配重片数量,每改变一次就释放一次小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多条纸带.图B是其中一条纸带的一部分,O、A、B、C为4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通过对纸带的测量,可知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3)根据多条纸带的数据,甲同学绘制了小车加速度与小车所受拉力(测量出配重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的a﹣F图象,如图C所示.由图象可知A.当小车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反比B.当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时,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C.小车的质量约等于0.3kgD.小车的质量约等于3.3kg.三、计算题(共50分)20.(8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s速度达到20m/s,求:(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2)10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21.(9分)一个质量为2.0kg的物块,受到如图所示的拉力作用,物块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已知F=15N,拉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1)力F沿水平方向分力F1的大小(2)力F沿竖直方向分力F2的大小(3)物块受到的支持力N的大小.22.(10分)从h=1.8m高处以水平速度v0=8m/s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物体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2)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3)物体落地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3.(11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7°,斜面BC与水平面AB圆滑连接。
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M点,M点距B点之间的距离L=9m,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现使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4N作用,运动至B点时撤去该力(sin37°=0.6,cos37°=0.8,取g=10m/s2)。
则:(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少?24.(12分)在游乐场,有一种大型游乐设施跳楼机,如图所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提升到离地最大高度78m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开始下落过程可认为是自由落体运动,落到离地33m时受到一恒定阻力而做匀减速运动,下落到离地面3m高处速度恰好减为零.已知游客和座椅总质量为1500kg,重力加速度g=10m/s2.则:(1)游客下落至离地33m处时的速度是多大?(2)游客和座椅受到的恒定阻力是多大?(3)游客和座椅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人会感觉到大于自己平时体重的重量压在身体上,此时会让人呼吸困难,心跳加速.若某次活动中游客最多能承受3.9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条件,那么游客和座椅提升到78m高处后由静止释放,要求下降到地面前必须减速为零,自由下落的最大距离是多大?2016-2017学年北京市平谷区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32分)1.(2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力C.路程D.时间【解答】解:ACD、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质量、路程和时间都是标量,故ACD错误。
B、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力是矢量,故B正确。
故选:B。
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位移与路程是完全相同的物理量C.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D.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惯性【解答】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
B、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故B错误。
C、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A。
3.(2分)F1、F2是两个共点力,两力的夹角是90°,其中F1=3N、F2=4N.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A.1N B.5N C.6N D.7N【解答】解:勾股定理,F===5N,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2分)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百米赛跑中,以9.99s的成绩成为突破10s大关的第一个亚洲人.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时的最大速度约为11.60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A.11.60m/s B.10.01m/s C.9.99m/s D.9.28m/s【解答】解:苏炳添比赛过程中,速度是不断变化的是,所以做变速运动;百米平均速度为v=≈10.0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