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句式(最新原创)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25
【暑假衔接】专题08 句式变换句式变换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改变为另一种形式的练习。
在小学三、四年级,要学习的句式变换是小学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
在三年级主要学习的句式变换是“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以及“直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养成正确运用句式转换的良好习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
1.句式变换原则。
(1)不改变原意。
(2)不能增删改变内容。
(3)可增删个别词语。
(4)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
(5)尽量避免重复。
2.三年级主要学习的句式变换的种类。
(1)把陈述句改写成“把”字句。
如:我叠好了被子。
⇒我把被子叠好了。
(2)把陈述句改写成“被”字句。
如:我们克服了困难。
⇒困难被我们克服了。
(3)“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改。
如:董存瑞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敌人的碉堡被董存瑞炸毁了。
又如:小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
⇒狂风把小树吹得东倒西歪。
(4)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改。
如:王芳是个好孩子。
⇒王芳不是个坏孩子。
又如:外国人承认中国人了不起。
⇒外国人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了不起。
(5)因果关系的句式变化。
如: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它离地球太远了。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它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6)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如:李老师说:“同学们不好,我不安心。
”⇒李老师说,同学们不好,她不安心。
(7)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改变。
①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
如:作为一个市民,应该遵守公共道德。
⇒作为一个市民,难道不应该遵守公共道德吗?又如:这么远,箭怎么能射得到呢?⇒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②陈述句和感叹句的互改。
如:黄山的景色很美。
⇒黄山的景色真美呀!(8)把句子改为比喻句或拟人句。
如:①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②小鸟飞来。
⇒小鸟唱着歌飞来。
专题08 句式变换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陈述句与被字句、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表达效果会有差别。
◆主动体:主动去影响别人的事物。
◆被动体:被别人影响的物体。
1.陈述句:主动体+表动作的词+被动体。
例:咆哮的江水吞噬了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2.把字句:主动体+把+被动体+表动作的词。
例:咆哮的江水把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吞噬了。
3.被字句:被动体+被+主动体+表动作的词。
例: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主动体)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被动体)是动作的被执者。
改写方法:第1步:先找主语、动作和对象,先不看其他修饰词;第2步:“把”或“被”前后两个部分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一)陈述句改反问句1.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者将陈述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2.在陈述句前加“怎能、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3.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4.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改: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二)反问句改陈述句1.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2.删掉疑问词和语气助词。
(怎么、难道、哪能、吗、呢)3.把问号改成句号。
例: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改: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这是枉送自家性命。
口诀:三加三减一换第1步:找是否有否定词,有则删,无则加上;第2步:删去/增加疑问代词(难道、怎么);第3步:删去/增加语气助词(呢、吗);第4步:句末的问号和句号互换。
(三)陈述句改感叹句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例: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陈述句)改: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感叹句)例: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各地最新模拟题句式变换题汇编*温馨提示:细看题型,总结答题思路与步骤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白色污染”的治理形势因“限塑令”在外卖餐饮和快递行业迅速发展的冲击下沦为一种摆设而更加严峻。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是一个长句,请改成一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特别说明:下列题没有题目的要求皆与此相同)2、(2023·全国·模拟预测)我很忙碌地把像智慧的种子一样的、每一颗都向我闪着的、好像都要跃入我灵魂深处的星星迎入我的心胸。
(长句变短句)3、(2023·吉林·统考模拟预测)会徽的上半部分用刚劲曲折的线条勾画出了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长句变短句)4、(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像一只巨大的铁钳的离心机在圆形的超重实验室里紧紧夹住旋转舱飞速旋转。
(长句变短句)5、为了验证微生物是否会影响我们偏爱饮食的假设,研究人员给30只缺乏肠道微生物且天然饮食非常不同的老鼠提供了三种微生物混合物。
(长句变短句)6、浩浩的江水流淌着的是不朽的动人故事和传说、光亮的诗词和散文、绵绵不绝的中华文脉。
(长句变短句)7、(2023春·云南曲靖·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可与已经组合形成L形的天和核心舱与问天实验舱构成一个可靠的T字形组合体,从而构成空间站的基本部分的梦天实验舱已经成功就位。
(长句变短句)8、(2023春·安徽·高二校联考开学考试)最使我喜欢的却是我从来没有欣赏过的这样的情景灵隐道上漫天遍野,绵延不绝,像点一地的胭脂的桃林。
(长句变短句)9、(2023届重庆市高考模拟调研卷(三)语文试题)人们与其焦虑“机器取代人工”,不如敞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
人类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机器当好“秘书”,科学与文化可以取得更深远的突破。
句式及句式变换班别姓名一、基本句式根据句子要表达的内容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四类:1、陈述句:用来向别人陈述一件事,句尾用句号。
2、疑问句:用来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句尾用问号。
3、祈使句:用来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尾一般用感叹号或句号。
4、感叹句:用来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句尾一般用感叹号。
陈述句包括:肯定陈述句、否定陈述句、双重否定陈述句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有疑而问)、反问句(无疑而问或问中有答)、设问句(自问自答)牛刀小试:判断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c.谁能回答这个问题?()d.请把门关上。
()e.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f.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是鹿!( )g.这件事不是他干的。
()h.请尊重我们的国旗!()i.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
()二、变换句式句子的变化是多样的,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句式的变化,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增强表达力。
1、陈述句变为“把”字句或“被”字句。
2、陈述句改为反问句3、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4、直述句改为转述句(一)改“把”“被”句方法: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练习: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2.我不小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
(改成“被”字句)3.曹操被周瑜的军队大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改成“把”字句)(二)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是、能、会等不是、不能、不会等2、句子结尾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怎”、“岂”、“怎能”等语气助词。
专题4 句子专项训练之句式变换、病句修改一、学问盘点。
(一)句式变换。
1.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句式特点】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方法解析】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如:小明做完了作业。
(1)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小明)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小明把作业做完了”。
(2)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小明)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作业被小明做完了”。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句式特点】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颜色。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方法解析】1.把陈述句中表示确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确定的词。
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莫非”、“怎么”等语气助词。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改法与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相反,需要把反问句中表示确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确定的词,并去掉语气助词“呢”、“吗”等,再将问号改为句号。
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陈述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莫非..这不.是真理吗.?.(反问句)反问句与陈述句相比,添加了语气助词“莫非”“吗”,加原句中需变换部分没有否定词,所以还添加了否定词“不”。
3.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变换【句式特点】把某个人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转述。
如:陈果说:“我再也不要吃那么多了!”(直接叙述)陈果说,他再也不要吃那么多了。
(间接叙述)两种句式相比较,可以看出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
只是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能彰现说话人当时的语感、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用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读来不带有任何的感情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