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14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上学期初二级数学导学案第十三章第二节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编制人:冯国梁 复核人: 使用时间:2012 年12月 12日 编号:【课堂寄语】 智慧课堂,快乐成长。
重在体验,高效课堂。
一、快乐课堂(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 会用代入法解较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移项后代入)2. 会用代入法解比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变形、化简后代入)(重点)自学方法:观察、猜想、归纳、类比、交流,从“学会”到“会学”。
一、自学探究:复习旧知:解方程组25437x y x y +=⎧⎨+=⎩,; 结合你的解答,回顾用代人消元法解方程组的一般步骤探究思考例: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 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比(按瓶计算)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装两种产品各多少瓶?解:设这些消毒液应分装x 大瓶和y 小瓶,则(列出方程组为):思考讨论:问题1:此方程与我们前面遇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什么区别?问题2:能用代入法来解吗?问题3:选择哪个方程进行变形?消去哪个未知数?写出解方程组过程:质疑:解这个方程组时,可以先消去X 吗?试一试。
反思:(1)如何用代入法处理两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均不为1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两个等量关系。
(3)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分为:审、设、列、解、检、答.二、自我检测:1、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1)⎩⎨⎧=-=52332t s t s (2)⎩⎨⎧-=+=+11871365y x y x (有简单方法!)2、教材P1063、4三、学习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比如:①对于用代入法解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不是1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时,应选择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比较小的一个方程进行变形,这样可使运算简便.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③整体代入法等.2、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四、反馈检测:1、将二元一次方程5x +2y=3化成用含有x 的式子表示y 的形式是y= ;化成用含有y的式子表示x 的形式是x= 。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教案 下关四中 苏志兵一、教案目标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经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消元的思想,化归的思想;3、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教案重点1、探索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消元思想;2、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
三、教案难点1、加减消元法的形成过程;2、如何启发学生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调动交流的积极性。
四、教案过程(一) 情境创设——复习旧知,引出新知※让两位同学扮演牛哥和小马,以小品形式演绎以上情境(用图片吸引学生眼球,以小品增加情趣,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T :谁来扮演任劳任怨的牛哥?还有千里小马呢?看图回答:教师:听完牛哥和小马的对话,你获取了哪些信息?根据这张图你能算出老牛与小马各驮多少袋吗?请列方程组求解。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请一学生板演) 学生1:解:设老牛驮x 袋,小马驮y 袋,列方程组得X-y=2X+1=2(y-1)……——如何解这个方程组?教师:我们用了什么方法解以上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2:——代入消元法。
累死我 我从你背上拿来一袋,我的包裹就是你的2真的? 牛哥,你还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教师:通过代入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体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 学生3:——体现消元的数学思想。
教师:你能叙述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吗?(二)探究新知:牛哥又喊累了——看图片回答:教师:根据这张图你能算出老牛与小马一趟各驮多少袋吗?请列方程组。
学生4:根据题意可设老牛一趟驮x 袋,小马一趟驮y 袋,则 6x+7y=77(1)6x-7y=9 (2)教师:分小组讨论,你会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吗?学生5:用代入消元法:……学生6:用代入消元法,将6x 看作一个整体,由(2)得:6x=9+7y 将此式代入(1)求解。
课题:8.2 消元(二)(第二课时)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的“消元思想”,“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3.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4.在列方程组的建模过程中,强化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5.将解方程组的技能训练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融为一体,•进一步提高解方程组的技能.学习重点: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难点: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备注(一)学习探究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七年级(3)班在上体育课时,进行投篮比赛,体育老师做好记录,并统计了在规定时间内投进n个球的人数分布情况,体育委员在看统计表时,不慎将墨水沾到表格上(如下表).进球数n 0 1 2 3 4 5投进球的人数 1 2 7 ●● 2同时,已知进球3个和3个以上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5个球;进球4个和4•个以下的人平均每人投进2.5个球,你能把表格中投进3个球和投进4个球对应的人数补上吗?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导学单上的学习任务。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
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2)汇总意见。
组内总结。
(3)展学准备。
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
(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逻辑”与“思维训练”两个角度分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书本中发现关键句。
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一)指出问题,引发讨论你能不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帮助体育委员把表格中的两个数字补上呢?(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二)导入知识,解释疑难1.例题讲解(见P109)分析:如果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每小时各收割小麦x 公顷和y 公顷,•那么2台大收割机和5台小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______公顷,3台大收割机和2•台小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_______公顷.解:设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1小时各收割小麦x 公顷和y 公顷.•根据两种工作方式中的相等关系,得方程组2(25) 3.65(32)8x y x y +=⎧⎨+=⎩去括号,得410 3.615108x y x y +=⎧⎨+=⎩②-①,得11x=4.4解这个方程,得x=0.4把x=0.4代入①,得y=0.2 这个方程组的解是0.40.2x y =⎧⎨=⎩答: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1小时各收割小麦0.4公顷和0.2公顷.2.上面解方程组的过程可以用下面的框图表示: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