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自动控制--考试试卷A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2
自控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系统是指:A. 系统有反馈回路B. 系统没有反馈回路C. 系统有前馈回路D. 系统有控制回路2. 系统稳定性分析中,根轨迹法的基本原理是:A. 系统根随参数变化的轨迹B. 系统根随时间变化的轨迹C. 参数随系统根变化的轨迹D. 时间随参数变化的轨迹3. PID控制器中,P代表:A. 比例B. 积分C. 微分D. 比例-积分4. 以下哪个不是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A. 稳态误差B. 响应速度C. 稳定性D. 系统成本5. 状态空间法中,状态变量的选取原则是:A. 系统输入B. 系统输出C. 系统内部变量D. 系统外部变量6. 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是指:A. 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误差B.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最大偏差C. 系统响应时间D. 系统稳态误差7. 闭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A. G(s)H(s)B. G(s)/[1+G(s)H(s)]C. 1/[1+G(s)H(s)]D. G(s)*[1+H(s)]8. 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中,奈奎斯特判据的主要用途是:A. 确定系统稳定性B. 确定系统性能C. 确定系统响应速度D. 确定系统超调量9. 以下哪个不是控制系统的类型:A. 线性系统B. 非线性系统C. 离散系统D. 随机系统10. 系统设计中,最小相位系统是指:A. 系统相位随频率增加而增加B. 系统相位随频率增加而减少C. 系统相位为零D. 系统相位为常数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系统的时间响应,并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时间响应类型。
2. 描述PID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并解释各部分的作用。
3. 阐述状态空间法与传递函数法在控制系统分析中的不同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个二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G(s) = (2s + 1) / (s^2 +3s + 2)。
计算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并画出其响应曲线。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与答案自动控制原理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c )A.系统综合B.系统辨识C.系统分析D.系统设计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d )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B.最小幅值C.相位变化率D.穿越频率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d )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4. ω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a )A.圆B.半圆C.椭圆D.双曲线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 d )A.比例环节B.微分环节C.积分环节D.惯性环节6. 若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为2)(5 10+s s ,则它的开环增益为(c ) A.1 B.2 C.5 D.10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52 5)(2++=s s s G ,则该系统是(b ) A.临界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 C.过阻尼系统 D.零阻尼系统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 ,则可以(b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9. 一阶微分环节Ts s G +=1)(,当频率T1=ω时,则相频特性)(ωj G ∠为( a ) A.45° B.-45° C.90° D.-90°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d )A.振荡次数越多B.稳定裕量越大C.相位变化越小D.稳态误差越小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516178234=++++=s s s s s D ,则此系统 ( )A.稳定B.临界稳定C.不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
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1(++=s s s k s G ,当k =(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自动控制理论试卷(A/B 卷 闭卷)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 (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 ,阻尼比=ξ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
6、根轨迹起始于 ,终止于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ϕ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8、PI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 性能。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分)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 、增加开环零点;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A 、稳定;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C 、临界稳定;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4、系统在2)(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ss e ,说明 ( )A 、 型别2<v ;B 、系统不稳定;C 、 输入幅值过大;D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5、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 )A 、主反馈口符号为“-” ;B 、除r K 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C 、非单位反馈系统;D 、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1)()(+=s H s G 。
自动控制类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有反馈B. 控制器的类型C. 系统的稳定性D. 系统的响应速度答案:A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依据是()。
A. 系统响应曲线B. 系统误差C. 系统传递函数D. 系统开环增益答案:C3. 比例控制器(P控制器)的主要特点是()。
A. 无静差B. 有静差C. 响应速度慢D. 响应速度快答案:B4. 积分控制器(I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
A. 消除静差B.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C. 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D. 减少系统的超调答案:A5. 微分控制器(D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
A. 消除静差B.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C. 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D. 减少系统的超调答案:D6.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通常用来衡量系统的()。
A. 稳定性B. 响应速度C. 稳定性和响应速度D. 稳定性和精度答案:C7. 系统的时间常数τ与系统的()有关。
A. 响应速度B. 稳定性C. 精度D. 所有选项答案:A8. 系统增益Kp与系统的()有关。
A. 响应速度B. 稳定性C. 精度D. 所有选项答案:A9.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的()有关。
A. 系统类型B. 输入信号C. 系统增益D. 所有选项答案:D10. 系统动态性能的常用评价指标包括()。
A. 响应速度B. 稳定性C. 超调量D. 所有选项答案:D11. 系统静态性能的常用评价指标包括()。
A. 精度B. 稳定性C. 响应速度D. 所有选项答案:A1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
A. 动态性能B. 静态性能C. 稳定性D. 所有选项答案:A13. 系统的根轨迹图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
A. 动态性能B. 静态性能C. 稳定性D. 所有选项答案:C14.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系统的零点和极点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
自动控制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存在反馈B. 控制器的类型C. 系统的稳定性D. 系统的响应速度答案:A2. 在控制系统中,稳态误差是指()。
A. 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输出值B. 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输入值C. 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值D. 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输入与期望输入之间的差值答案:C3. 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
A. 比例B. 积分C. 微分D. 前馈答案:A4. 一个系统如果其传递函数为G(s)=1/(s+1),则该系统的类型是()。
A. 零型B. 一型C. 二型D. 三型答案:B5. 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是指()。
A. 系统响应超过稳态值的最大值B. 系统响应超过稳态值的最小值C. 系统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D. 系统响应达到稳态值的速率答案:A6.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K/(s^2+2s+1),则该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为()。
A. 1B. 2C. √2D. √3答案:A7. 根据奈奎斯特判据,如果一个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围绕(-1,j0)点顺时针旋转()圈,则系统是稳定的。
A. 0B. 1C. 2D. 3答案:A8. 在控制系统中,如果一个系统对一个阶跃输入的响应是指数衰减的,则该系统是()。
A. 稳定的B. 不稳定的C. 临界稳定的D. 临界不稳定的答案:A9. 一个系统如果其传递函数为G(s)=1/(s(s+2)),则该系统的零点为()。
A. 0B. -2C. 0, -2D. 0, 2答案:C10. 在控制系统中,如果系统对一个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是单调的,则该系统()。
A. 一定是稳定的B. 一定是不稳定的C. 可能是稳定的,也可能是不稳定的D. 无法判断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A. 控制器的增益B. 系统的结构C. 反馈的类型D. 系统的初始条件答案:ABC2. 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减少系统的超调量()。
自控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些部分?A. 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B. 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C. 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D. 传感器、控制器、被控对象答案:B2. 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是否有反馈回路B. 控制器的类型C. 执行器的类型D. 传感器的类型答案:A3. 比例控制(P)的特点是什么?A. 响应速度快,无稳态误差B. 响应速度慢,存在稳态误差C. 响应速度快,存在稳态误差D. 响应速度慢,无稳态误差答案:C4. 积分控制(I)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B. 消除稳态误差C. 增加系统的阻尼D. 减少系统的超调答案:B5. 微分控制(D)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B. 减少系统的超调C. 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D. 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答案:D6. 什么是系统的稳定性?A.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能力B. 系统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的能力C.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保持平衡的能力D. 系统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能力答案:A7. 什么是系统的超调?A.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最大偏差B.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最小偏差C.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偏差速度D.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偏差时间答案:A8. 什么是系统的稳态误差?A.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最大偏差B.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最小偏差C. 系统在达到稳态时的偏差D. 系统在达到稳态时的响应速度答案:C9. 什么是系统的动态特性?A.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的行为B. 系统在没有干扰时的行为C.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和没有干扰时的行为D. 系统在达到稳态时的行为答案:A10. 什么是系统的静态特性?A.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的行为B. 系统在没有干扰时的行为C.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和没有干扰时的行为D. 系统在达到稳态时的行为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控系统中常见的干扰包括哪些?A. 电源波动B. 温度变化C. 负载变化D. 人为操作错误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A. 控制器参数B. 执行器性能C. 被控对象特性D. 传感器精度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控制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响应速度B. 稳态误差C. 抗干扰能力D. 经济性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控制系统分析时常用的方法?A. 时域分析B. 频域分析C. 状态空间分析D. 根轨迹法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控制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A. 过冲B. 振荡C. 延迟D. 非线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开环控制系统没有反馈回路。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控制器B. 被控对象C. 执行机构D. 操作人员答案:D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项属于反馈环节?A. 控制器B. 执行机构C. 被控对象D. 反馈元件答案:D3.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答案:D4.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属于开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控制答案:A5.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控制规律不会产生稳态误差?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B6.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适用于一阶惯性环节?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答案:A7.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环节不会产生相位滞后?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微分环节D. 比例-积分环节答案:A8.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D9.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环节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阻尼效果?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微分环节D. 比例-积分环节答案:C10.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________。
答案:反馈元件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环节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3. 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稳定性好、快速性好、准确性高4. 开环控制系统的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控制原理科⽬考试题A卷(开卷)及答案级(学⽣填写):姓名:学号:命题:审题:审批: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装订线)2009~2010学年第⼀学期控制⼯程基础科⽬考试题A 卷(开卷))(1s G------------------------------------------------------ 密 ---------------------------- 封 --------------------------- 线 ----------------------------------------------------------- 班级(学⽣填写):姓名:学号:3、6. 为2型系统,p K =∞, v K = ∞, a K =K=20当输⼊r( t )分别为1( t )、t 和t 2时,e ss 分别为0,0,1/10 ;当r(t)=1( t )+ t + t 2时,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e ss =0+0+1/10=1/10 。
1. 求下图所⽰电路的传递函数及微分⽅程(10分))1(11)()(212122Cs R R R R Cs R Cs R s U s U r c +-=+-= ; r 2c 1c21u R u R dtdu CR R -=+ 。
1、求下图所⽰电路的传递函数及微分⽅程(8分)。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100/(10s+1)(2s+1)(0.2s+1) (1)绘制渐近对数幅频曲线图。
1)7. 试分别⽤幂级数法、部分分式法求以下函数的z 反变换并求x (3):(9分))2)(1()(--=z z zz X1)幂级数法+++-+--+--+-+---------------3213232121211127314151421767693232323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z z,.....7)3(,3)2(,1)1(,0)0()(...73)2)(1()(0321=====+++=--=∑∞=----x x x x z k x z z z z z zz X k k2)、部分分式法21)2)(1(1)(-+--=--=z z z z z z X 11 21)(-+--=z zz z z X k z z z z z z 2]2[,1]1[11=- =- -- e(kT)=-1+2ke *(t)=e (0)δ(t )+e (T )δ(t -T )+e (2T )δ(t -2T )+…=0+1δ(t -T )+3δ(t -2T )+ 7δ(t -3T )+…⼀.填空题1、单输⼊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
自动控制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包含()。
A. 反馈环节B. 控制器C. 执行器D. 传感器答案:A2. 一个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稳态误差为零,该系统类型为()。
A. 0型B. 1型C. 2型D. 3型答案:B3. 在控制系统中,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则闭环传递函数为()。
A. G(s)H(s)/[1+G(s)H(s)]B. G(s)H(s)C. 1/[1+G(s)H(s)]D. G(s)H(s)/[1-G(s)H(s)]答案:A4. 对于一个二阶系统,其阻尼比ζ=0.5,自然频率ωn=4 rad/s,该系统的过渡过程为()。
A. 欠阻尼B. 临界阻尼C. 过阻尼D. 无阻尼答案:A5. 在控制系统中,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且已知G(s)H(s)=1/s(s+1),则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A. 0B. 1C. 0.5D. 无法确定答案:B6.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且已知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零,则该系统为()。
A. 0型系统B. 1型系统C. 2型系统D. 3型系统答案:B7. 对于一个二阶系统,其阻尼比ζ=0.7,自然频率ωn=5 rad/s,该系统的过渡过程为()。
A. 欠阻尼B. 临界阻尼C. 过阻尼D. 无阻尼答案:A8. 在控制系统中,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且已知G(s)H(s)=1/s^2(s+2),则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A. 0B. 1C. 0.5D. 无法确定答案:D9.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且已知系统的稳态误差为1,则该系统为()。
A. 0型系统B. 1型系统C. 2型系统D. 3型系统答案:A10. 对于一个二阶系统,其阻尼比ζ=0.9,自然频率ωn=6 rad/s,该系统的过渡过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