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的知识结构图

语文的知识结构图

语文的知识结构图
语文的知识结构图

一语法知识

1、词性

名词

动词实词:6种词性形容词

数词

量词

副词

叹词虚词:6种词性介词

连词

助词

拟声词

2、句子

主语:名词、代词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

定语:主语、宾语前面

状语:谓语前面

补语:谓语后面

3、关联词

并列关系:一边、一般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条件关系:只有、才

选择关系:要么、除非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4、修辞手法

反问: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利,更富启发,语气更确定,感情更强烈。

反复:强调突出思想,加强与气,渲染感情。富有音乐性,加强节奏感。/ 间隔重复起到前后、首尾的呼应作用

反语:可以取得幽默、讽刺的效果,增强战斗性。

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特征,使人容易理解,并引起想象。/ 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排比:加强语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比:对照比较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出出来,表现作者鲜明的态度情感。

对偶: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形成鲜明的对照,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引用:加强真实性,丰富文章内容,帮助说明论理,增强表现力,说服力。

借代:使语言多变,丰富多彩,具体形象,揭示出人货物的特征,并引发读者联想。

夸张:突出特征或作者的想象,加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的感情。

5、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知识框架

一年级:【要求掌握拼音的运用,难点是把字母表背熟。重点是字母的运用】 二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字,学习阅读文章。重点是多音字的运用,还有字的认识,难点是区别多音字】 三年级:【要求认识更多字,学习作文。难点是联系上下文解决课后问题,重点是回答问题】 四年级:【要求学习作文,写作文。难点是理解课文,重点是作文和阅读】 五年级:【要求掌握许多多音字、字词,会写好作文。难点是作文,重点阅读与作文】 六年级:【要求认识很多字,区别很多读音,掌握更多词汇,写好作文。难点是阅读,重点是作文与阅读,通常占整张试卷的60分】 第一部分小学语文1-6年级基本知识点一、汉语拼音 1. 掌握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①单韵母:a o e i u ü ②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③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g,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g)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三、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 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 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四、词的感情色彩

小学语文各年级知识结构图

小学语文各年级知识结构图 一年级 一、拼音 1. 声母 2. 韵母 (1)。单韵母 (2)复韵母 (3)前鼻音韵母 (4)后鼻音韵母 (5)特殊韵母 3. 整体认读音节 4. 大小字母 5 声调 二、字 1.笔顺 2.识字 a.形近字 b.会意字 c.形声字 d.多音字 e.多义字 3.生字组词

1.反义词 2.量词 3.叠词(AABB 式) 三、句 1.看拼音写句子 2.关联词 .. 因为.... 所以…..、....... 一边 ... 一边3 造句 …….像……、……..从……、……来……. 3. 疑问句 四段 1. 认识自然段. 2.在自然段前面加序号 五、口语交际 1 看图 2.按顺序说 a从上到下 b.从左到右 c.从中间到两边 d.从景到人

1. 古诗 2. 对子 3. 儿童诗歌 4. 谚语 二年级一字 1.识字 a.形近字 b.会意字 c.形声字 d.多音字 e.多义字 2.熟练识字方法 3.生字组词二词 1. 写 a 看拼音写词语 b 多音字组词 2词语搭配 3积累词语 a. 四字词语 b. 成语 三句 1认识句子a比喻句 b 拟人句

c. 反问句 3. 写句子 a.运用标点符号写句子(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b.联系上下文写句子 四段 1. 背诵片段 2. 理解段落内容 五口语交际 1 制定计划 2.听别人讲 3. 学会转述 六习作 1.培养写作兴趣 2.学写 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3.拓展 学写日记 七积累 1. 儿歌 2. 谚语 3. 古典诗词 4. 名言警句

三年 一、字 1. 学写钢笔字 a.练字必须有正确的姿势 b.练字必须有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 c.注意钢笔字的笔法 2.识字 a.形近字b.多音字 3.生字组词二词1写 a看拼音写词语 b 生字组词 c 多音字组词 d近义词反义词 2.积累词语 a. 成语 b. ABB 式词语 c.“又”字结构词语 d.“不”字结构词语 e.表示时间快的词语 3.了解词语 a. 褒贬及中性词 b. 定状补词三句 1. 认识句子

(完整版)小学语文知识点分类大全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类 一、拼音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三、词语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四、句子 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 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 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六、阅读 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单元课题:第一单元:多彩的春天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多彩的春天”来编排的,识字课选的是相关春天的词语,课文写的是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口语交际也是关于春天的话题。在识字部分,提示学生去寻找春天,画春天,搜集相关春天的资料,在语文园地里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识字1》是看图学词识字。八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现象,构成了一幅春景图,引人进入春天的美好境界。八个词语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柳树醒了》是一首诗,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春雨的色彩》春雨贵如油。《邓小平爷爷植树》邓小平爷爷植树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古诗二首》这课学习两首古诗。《春晓》给我们体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诗人由喜春到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村居》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本单元的生字,会写要求书写的29个字。 2.能主动积累相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4.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单元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理解本单元的生字,读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善于观察。 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和措施: 单元导语导入——指导预习——检查预习——学习课文——指导书写——拓展延伸——限时作业——板书设计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找春天,画春天,感受春天带给人们希望的气息。

单元知识结构图

传统的教材除了一首歌曲、还有知识点以及相关的练习,不管学生的感受,教师总有事做,教歌、教知识或教识谱。《新教材》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一、二年级以感受音乐为主,教科书给予教师的提示也非常有限,教师实施教学有一定困难。如何使用教材,如何实施教学,以下提供给教师一些建议。 (一)教师必须熟悉和了解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的意图 教师必须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知识点、音乐表现手段、相关社会文化等等内容,以音乐为主线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才能符合《音乐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 《新教材》的每个单元基本上由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组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相关音乐文化。有的内容是显性的,有的内容是隐性的。 如第二册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教材显示有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一是歌曲学唱;二是大声歌唱与内心默唱、音符与休止符;三是道德行为规范。本单元共三首歌曲,一首童谣,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综合贯穿音乐感受、音乐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三个方面的内容。隐性的内容是感受音乐和培养学生内心稳定节奏感,创造性地处理歌曲大声歌唱与内心默唱的部分,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等内容。 又如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要求听出《保护小羊》这首歌曲前、后两个乐句结束音的不同,这是显性的教学内容。隐含在教材后面的意图是,前面学过的歌曲《小动物唱歌》《小毛驴爬山坡》也是如此,教师教学《小动物唱歌》《小毛驴爬山坡》时可以提前进行前后乐句的比较,也可以从结束音的比较,扩展到前后乐句的比较,如《小雨沙沙沙》《红眼睛绿眼睛》则是前后两句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甚至节奏与音高的比较,如《小蚂蚁》节奏不同,音调不同等。 再如,第六单元“藏猫猫”《玩具兵进行曲》,显性的教学内容是哪首乐曲适合走步?请随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表.doc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表(讨论稿) 一、识字写字 内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容 第一学第二第一学第二学第一学第二学第一学第二学第一学第二学期学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汉 (1)继 语续巩固 (1)巩 拼音(1)学 习汉语 (1) 巩固 拼音的 汉语 声母、韵 母、声调 和整体 拼 音, 正确 掌握 认读音 拼音 节,学习 拼音方 方 法, 能正 法,能正 确地拼 确地 拼读 读音节。 (2)能 借助汉 音 节。 (2) 逐步 语拼音 达到 识字、阅 比较 读。(3) 熟练 练习用 普通话 朗读课 文,回答 问题,进 行简单 的口语 交际。 地借 固汉 语 拼 音, 正确 掌 握拼 音 方 法, 能正 确 地拼 读 音 节。 (2) 能 区别 平 翘舌 音 和前 后 鼻 音, 对一 部 分多 音 字会 据 词定 音。 (3) 能 比较 熟 练地 借 助汉 语 拼音 识 字、 汉语 拼 音, 熟 练掌 握 拼音 方 法, 能 正确 熟 练地 拼 读音 节。 (2) 能 区别 平 翘舌 音 和前 后 鼻 音, 对一 部 分多 音 字会 据 词定 音。 (3) 能 正确 熟 练地 借 助汉 语 拼音 识 字、 (1) 继 续巩 固 汉语 拼 音, 熟 练掌 握 拼音 方 法, 能 正确 熟 练地 拼 读音 节。 (3) 能 借助 汉 语拼 音 识 字、 正 音、 阅 读。 汉语 拼 音, 能 正确 熟 练地 拼 读音 节。 (2) 注 意区 别 前后 鼻 音、 平 翘舌 音, 读 准三 拼 音。 (3) 能 借助 汉 语拼 音 识 字、 正 音、 阅 读。 (1) 继 续巩 固 汉语 拼 音, 能 正确 熟 练地 拼 读音 节。 (2) 借 助汉 语 拼音 识 字、 正 音、 阅 读。 (1) 继 续巩 固 汉语 拼 音, 能 正确 熟 练地 拼 读音 节。 (2) 借 助汉 语 拼音 识 字、 正 音、 阅 读。 (1) 继 续巩 固 汉语 拼 音, 能 正确 熟 练地 拼 读音 节。 (2) 借 助汉 语 拼音 识 字、 正 音、 阅 读。 (1) 巩 固汉 语 拼 音, 能 正确 熟 练地 拼 读音 节。 (2) 能 熟练 地 运用 汉 语拼 音 识 字、 正 音、 阅 读。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图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建议 1、教给学生看图识字、猜字;使学生对汉字表义的特点形成初步的认识。 2、教给学生听读识字。听读识字是一种分散识1、识字至少334字、随文识字的方法,它的核心是将汉字的字形与字个,上不封顶,允许学音对应起来。教学时,先通过儿童听力强、记忆力强生识字量有差异。学习的特点,带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背下来;然后缩20个最常见的偏旁 (部首)。 2、让学生学习并 掌握听读识字和看拼3、看拼音识字和听读识字互相配合。遇到不认小语境,摘出词、语、短句认读,再把单字从这些词、语、短句中摘离出来,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单独识记。最后再把汉字放回课文中认读。 认字 音识字两种方法。培养识的字,有拼音就看拼音,没有拼音就想办法问别人。 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堂上,教师应以听读为主要的识字教学方法;自读鼓励学生学习教材规时,要充分利用拼音认字;老师教,以带读生字为主定必学的字的同时,主要方法;学生自学,要充分利用拼音认字。教学儿歌,动在生活中识字。主要通过听、读、背认字;教学韵文和散文,要引导学生看拼音串读渗透性地识字。 4、开放单元要让孩子走出校门,走出家门,到大语文环境中去认字。 1、学习正确的握 1、在课堂上指导写字,在课堂上监控写字,以笔姿势、书写姿势,养 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 惯。

字至少138个。 2、分散难点,以提高写字效率,使学生能熟练写字2、学习掌握基本 地使用写字用具,从小就“不怵”写。不要把一个单笔画和笔顺规则,并能 元、一本书的生字集中到一起写。 按笔顺规则在田字格 正确书写。3、教学时,“写对”和“写好”两个阶段的要求应有不同。先使学生“会写”,在“会”的基础上,3、培养学生认真 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揣摩怎么写才好看。 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 的习惯。使学生养成认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坐姿、拿笔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的姿势、如何使用橡皮、用具怎样摆放等,都需要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成良好的习惯。 1、拼音教学要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相结合,以汉字带学拼音,在学习拼音时学习汉字。前期以识字为主,稍稍带一点拼音;中期以熟字带拼音,学拼音带识字;后期运用拼音识字,巩固拼音。 拼音学习汉语拼音, 能看拼音读出字音。2、教学过程中注意用歌谣、游戏、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插图、儿歌帮学生记忆字母的音和形;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来巩固识记拼音。 3、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音节,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 1、始终把激发兴趣放在阅读教学的首位。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扩大阅读量,激发学生阅读1、通过阅读课文的兴趣。 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单元知识结构图

知识结构分析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个小说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其中《孤独之旅》和《心声》完全以少年人物形象为中心的;而《故乡》重在写故乡的一切的变化(如景、人),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的薄情寡义,但它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这一人间悲剧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针对上述内容及体裁,在单元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体裁特点(三要素)并在文中的体现;其次应围绕青少年生活的内容展开,重点抓住人物分析,揭示小说主题,并把握小说特点及相关的语言分析;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多篇小说给了我们创造想象的空间),这既是一个有利深化对内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是一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小说的体裁和特点,掌握阅读小说分析小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作品本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作品中,领略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三、单元教学重点 1、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和环境等要素。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领会文章优美的意境。 四、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语言。 五、单元中每篇文章课文的教学建议 1、《故乡》 重点:品析人物的言行神,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难点:文中议论性语句内涵丰富,体会其言外之意。 教学建议:这是一篇经典小说,贯穿全文的是个“变”字,小说通过一个“离去—回归—离去”的知识分子的眼睛,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人物和环境的巨变,震撼读者的心灵,引发深沉的思索。因此,本课可采用“对比阅读板块碰撞式”的教学方法来突破重点。 其做法是: ⑴对比阅读,故乡巨变──问题设计: ①‘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仅是故乡环境发生了变化吗?假如你就是小说中的‘我’,故乡哪些人的变化最令人心痛?(提示闰土的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变化。)外在的变化令人心痛,最可怕的变化是什么?

单元知识结构图语文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小测(1)班级姓名成绩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畸形/羁绊缥缈/剽窃倒胃口/倒栽葱 B.档案/跌宕亢奋/伉俪冲锋枪/冲击波 C.隽永/眷念篆书/椽子迫击炮/迫切性 D.市侩/反馈果脯/哺育空白处/空城计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这个功利泛滥而诗意乏善可陈的年代,诗性教育能走多远?诗性是怎样才能与教育相得益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先行者实已不易,可能的践行者更加任重道远。然而,我们也看到不少教育工作者在诗意地耕耘,任劳任怨,让我们看到曙光。 A.乏善可陈B.相得益彰C.任重道远D.任劳任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像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利用高科技手段,为中国公民诚信文化建设构筑可靠的技术平台和技术环境,有利于在社会发展中维护和确立以诚信为基础的主流价值观和公民行为准则。 C.2010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D.备受舆论关注的“我爸是李刚”事件的调查结论何时公布,仍没有得到已介入此案调查的河北省检察机关的明确答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①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 ②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 ③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④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⑤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 ⑥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A.④③⑤①⑥②B.③④①②⑤⑥C.③②④①⑥⑤D.④①③②⑤⑥ 5.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A、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2分),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2分),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了“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2分),提高上岗率。

小学语文知识宝典

小学语文知识宝典 一、拼音 1、字母(26个) 大写: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小写:ɑ b c d e f ɡ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声母(23个)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3、韵母(24个) 单韵母:ɑ o e i u ü 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ɑnɡ enɡ inɡ on ɡ 4、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ɑn yin yun yinɡ 5、声调 分为四声(ˉˊˇˋ)。标调歌:“有ɑ不放过,无ɑ找o、e ,i、u 并列标在后” 6、音节 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 7、隔音符号 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如“pinɡ’an(平安)”、“qi’e(企鹅)”。 二、汉字 1、笔画与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近字 5、多音字 6、同音字 三、词语 1、词性划分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2、近义词和反义词 3、词语归类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 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诀窍“ 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四、语句 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复句:(1)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7)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理解句意的方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 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1)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2)

二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结构图

二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结构图 汇总:起凤街代军强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作者:二实验安旭莲) 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一) 第二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二) 观察归纳余数都比除数小 应用 检查除法算式正确性

第三课时:除法的笔算 第二单元:时、分、秒:(作者:新西 赵段源) 第一课时:认识钟表(整时): 时针(短) 指针 分针(长) 数字(1~12) 格 (大格、小格) 认识(分针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读法 如:8时 写法 如:8:00

第二课时:认识时、分: 钟面上的格: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60个小格 时针=1小时(感知长短) 关系[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60个小格)就是60分] 分针小格=1分(感知长短) 简单计算 第三课时:认识几时几分: 先看时针(时针过几就是几时) 再看分针(从12起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如:几时几分 8时零5分 : 8:05 几时少5分 几时过5分

第四课时:认识秒 时针 分针 关系[秒针走一圈(60秒),分针走一格(1分)] 1分=60 秒 秒针(最长最细):走1小格是1秒(体验长短) 如:几时几分几秒 : : 比较时间(几秒)长短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作者:建设路 孙小波)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东 (前) 西 (后) 认识方向 东 借助自己的前后左右 南 (右) (方法) 判断生 活中的方向

北 (左) 早晨太阳的方向 第二课时:平面图中的方向 上 北 下 南 平面图中的方向 左 西 右 东 观察者的 第三课时:确定物体的方位 平面图中的方向 方法 确定物体的方位 参照物 判断参照物的东南西北各是什么 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 能正确判断平面图中个物体的方向

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谭燕萍 单元课题:第一单元:多彩的春天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多彩的春天”来编排的,识字课选的是有关春天的词语,课文写的是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口语交际也是关于春天的话题。在识字部分,提示学生去寻找春天,画春天,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在语文园地里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识字1》是看图学词识字。八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现象,构成了一幅春景图,引人进入春天的美好境界。八个词语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柳树醒了》是一首诗,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春雨的色彩》春雨贵如油。《邓小平爷爷植树》邓小平爷爷植树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古诗二首》这课学习两首古诗。《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诗人由喜春到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村居》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会写要求书写的29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单元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读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善于观察。 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和措施: 单元导语导入——指导预习——检查预习——学习课文——指导书写——拓展延伸——限时作业——板书设计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找春天,画春天,感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第一单元 1、多音字 (1)假:假装、假日 (2)好:问好、好奇 (3)发:发现、白发 (4)晃:晃眼、摇晃 (5)朝:朝向、朝霞 2、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 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6、古诗积累 《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 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强调话语) (3)话语分隔式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注意不同方式里,标点符号的不同使用方法) 2、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 3、积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 4、写人记事作文训练(通过事情反映人物性格) 5、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句子,简单分析人物性格(三)第三单元 1、古诗积累与翻译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集锦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集锦 一、拼音 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分为四声。标调歌:“有a 不放过,无a 找o、e ,i、u 并列标在后” 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 (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Beijing” 4、隔音符号: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如“ping’an(平安)”、“qi’e(企鹅)”。 二、汉字 1、笔画与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 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 (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

小学语文知识框架图

小学语文知识框架图 年级内容课时选课 小学语文知识(四-六年级课文知识 点归纳、 重难点点 拨、同步 练习 四年级上册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知道学生对多音字、易混字的识 记 2.对新出现的词语进行识记、检测、运用 3.通过造句、仿句或仿写等手段,强化易语言运用能 力 4.在看图训练、口语交际、情景对话中提高学生的表 达能力 5.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逐步培养学生的美好 情感 10 四年级下册10 五年级上册10 五年级下册10 六年级上册10 六年级下册10 小学知识 点的专题 练习 字词识记与运用对多音字、易混字的辨别 5 常见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5 常见句式的变化 句式人称变换(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3 句式的相互转换(陈述句、祈使句、反问句、疑问句)8 句子的压缩与扩展的方法和技巧 5 部分修辞格的了解及初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 2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 用 常见标点符号的作用(逗号、顿号、分号) 2 对标点符号运用的常见错误的辨析 3 古诗文的知识与内 容的理解 作者生平、诗文大意、思想内容等的梳理与延伸8 文章的感知与理解 文章的整体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了解(对文章结 构、思路的把握) 8 文章的写作手法等了解及运用(悬念、抑扬、背景等) 5 听说读写练的综合 能力的提高 看图说话、写作训练 5 情景对话、片段作文 5 归纳、分析能力的培养 3 课外延伸对课文知识点进行相关链接和知识面的扩展等 5 合计(小时):

作文高分冲刺、强化训练体系列表 编号内容课时选课1 考试作文走势分 析 思想倾向、体型变化、热点追踪等10 2 文体写作相关知 识储备及写作技 巧、分类训练 记叙文 记事类行文技巧、结构的巧 妙安排,言语风格等 12 写人类 写景状物类 议论文 立论立意,论证方法的选 择,素材取舍等 15 驳论 说明文 事物说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的运用等 6 事理说明 应用文 书信体 各种体式范例及写 作驾驭,语言要求等 8 新闻 调查报告 个人网页设计 体例 演讲文稿等 散文叙事散文情节的安排,散文行 文技巧等 10 抒情散文 3 最新作文题型全 解 片段作文 相关题型题材对象范围的准确把握,立 意的突破,文体选择,行文要点等内化 突破,意识提升,整体安排等 5 命题半命题 作文 8 新材料作文10 看图作文 5 话题作文8 4 专项训练 审题、拟提、立意、文体、选材等技巧提升8 想象力、创造能力、抑扬处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情理结合,以新取胜,优秀体式内化,语体把握等强化 训练 15 5 专场作文抢分技 巧 六大注意,七大避免 审题、情感倾向、立意与构思、 结构安排、中心不明,思维定势、 文体不当、时间安排失误等 10 抢分巧拟题目,开头与结尾,行文的 变幻规则,层次的巧妙安排等10 6 时事热点材料解析与运用

上海市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汉语拼音 一汉语拼音字母 (一)声母 声母是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里共有23个声母。他们是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 sh 、r 、z 、c 、 s、 y 、 w 。 零声母: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没有声母,称为零声母。普通话里有10个能自成音节的零声母:a(啊)、0(喔、)e (鹅)、 ai(哀) 、ei、 ao(熬)、ou (欧)、an (安)、 en (恩)、 ang(昂)。 声母按不同发音可以部位分为七类。 - 双唇音:双唇阻塞而形成的音。包括 b p m 。 - 唇齿音:下唇接近上齿而形成的音。包括 f 。 - 舌尖中音:舌尖抵住上齿龈而形成的音,包括d 、t 、n、l。 - 舌根音:指舌根抵住或接近软腭而形成的音。包括g、k、h。 - 舌面音:是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上齿龈或硬腭前部而形成的音。包括j、q、x、y、w。 - 舌尖后音:指舌尖上翘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而形成的音。包括zh、ch、sh、r。 - 舌尖前音:指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而形成的音。包括z、c、s。 - 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可以把声母分为清音与浊音两种。 - 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包括:b、p、f、d、t、g、k、h、j、q、x、zh、ch、sh、z、c、s。 - 辅音:发音时,声带颤动,透出的气流带音。包括:m、n、l、r、y、w。 (二)韵母 韵母是指音节中在声母后面的那部分音。 韵母有24个。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 单韵母:一共六个。包括a、o、e、i、u、v。 - 复韵母:一共八个。包括ai、ei、ui、ao、ou、iu、ie、üe。 - 鼻韵母:一共九个。前鼻韵母包括an、en、in、un、ün。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特别韵母:er 。 (三)整体认读 1整体认读音节不分声母、韵母,也不分拼读方法,是直接给汉字注音。 2包括16个音节它们是:zhi、chi、shi、ri、zi、ci、si、yi、wu、ye、yūe、yin、ying、yun、yuan。 二拼音 拼音就是把声母和韵母快速地连读成一个音节。 拼读的时候要把声母读得轻而短,把韵母读得重而长,注意声母和韵母中间不要停顿,即用“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的方法,读出音节。 (一)音节的形成 1 韵母自己独立成音节。如ān(安)、 ài(爱)、 è(额)。 2声母加韵母成音节。如dǎ(打)、hǎi(海)zhōng(中)。 3声母加介音加韵母成音节。如guà (挂)、xiǎo(小) 、quán(全)。 4 整体认读音节。如wǔ(五)zhī(之)sī(斯)。 (二)拼读的方法 1 两拼法就是把整个音节分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先读声母,再读韵母,快速连续,然后读出音节。如:p_a_pa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学习目标 1.阅读 (1)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结构特点。 (3)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短语、句子,进行揣摩、品味,从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明确整体阅读的步骤,学习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5)阅读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进一步感悟生活。 2.写作 (1)阅读、摘抄、背诵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并进行仿写练习。 (2)学习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写作文前要列出作文的写作提纲。 (3)学习运用“插叙”的记叙顺序。 3.口语交际 (1)努力做到声情并茂地复述课文。 (2)按写作提纲在小组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本单元的课文题材都是以成长为主,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自己的经历。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自己从游戏孩童到小读书郎的成长过程。作品是一篇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围绕毕业典礼引出对爸爸及相关往事的回忆,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学习本文可以了解插叙的巧妙作用。 安徒生的《丑小鸭》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诗两首--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从一个长者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是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这两首诗虽然是关于人生的,但也与成长有关。 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叙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这对我们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文章阅读建议 (1)熟悉相关知识,适当了解历史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文章涉及的“旧事”是鲁迅童年时代的生活。当时中国正处在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的统治下,对外丧权辱国,对内实行封建专制。他童年所受的尊孔读经、科举求仕的教育,只能摧残青少年,不能培养出救国志士。鲁迅“重提旧事”,是为了借它来讽喻现实,也就是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作对比,痛斥封建教育强迫儿童读那些无用的书、摧残儿童身心的罪恶。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林海音的短篇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完成)。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就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他的父亲不敢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长大。她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

单元知识结构图-体育

小学二年级前滚翻(连续2个前滚翻)单元结构图 年级二年级学习内容基本内容I 滚翻:——前滚翻成蹲撑(连续两个前滚翻)课次 5 单元学习目标1、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综合活动能力,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 2、学会前滚翻成蹲撑动作,体验连续两个前滚翻动作,提高平衡能力。 3、树立“我能行、一定行”的自信心,并敢于表现自我的良好品质。 4、养成自我保护与互相帮助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相互协作的能力。 安全提示1、充分的准备活动(特别注意颈部)。 2、自我保护与互相帮助的正确方法。 课次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练活动示例 1 前滚翻成蹲撑1、学会团身紧的向前滚 翻动作,激发滚翻兴趣。 2、感受“积极思考、积 极尝试”的学习习惯。 1、团身紧 2、合作解决问题的 能力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前滚翻的 同时钻过圈?” 2、小组合作带着问题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展示、讨论,引出团身紧的重要性。 4、小组练习后,分小组依次展示,及时评讲、表 扬。 2 前滚翻成蹲撑1、体验身体依次着垫的 团身滚翻动作,发展滚翻 能力。 2、体验自我保护与互相 帮助的正确方法,树立协 作意识。 1、蹬地有力、团身 滚翻 2、自我保护、互相 帮助 1、引导学生在小组练习中,相互仔细观察,体会 头、肩、背、臀着垫的部位。 2、教师示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动作,交 流讨论得出加快滚翻速度的关键是蹬地有利。 3、分组进行前滚翻练习,教师加强自我保护、互 相帮助方法的指导,并不断强调动作要领。 3 前滚翻成蹲撑1、学会身体依次着垫的 团身滚翻动作,提高平衡 能力。 2、,建立敢于表现自我 的信心。 1、蹬地有力、退守 及时 2、积极自信、敢于 展示 1、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动作 评价。 2、引导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展示,能正确评 价伙伴动作。 3、“我是体操小能手”,建立展示舞台,鼓励学 生大胆展示、师生共同评讲动作,并及时加以表扬。 4 连续两个前滚翻1、感受连续两个前滚翻 动作,体会连续动作的衔 接。 2、树立“我能行、一定 行”的自信心。 1、连续动作的衔接 2、积极自信 1、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向前翻1个前滚翻动 作,哪能不能向前连着翻2个呢?” 2、分组尝试连续两个前滚翻动作练习,教师巡视 指导。 3、展示交流,知道连续动作的衔接。教师示范, 强调衔接动作。 4、集体分组依次展示,及时点评、表扬。 5 连续两个前滚翻1、学会前滚翻成蹲撑动 作,体验连续两个前滚翻 动作,能自主进行不同练 习场景中的前滚翻分层 练习。 2、学会正确的评价、分 1、蹬推有力、团身 紧 2、不同场景的分层 练习 1、正确评价、自主 分层 1、分组进行前滚翻练习,相互正确评价动作,找 到自己动作不足。 2、根据自己能力,选择不同练习场景进行滚翻练 习。(钻圈滚翻--沿直线滚翻--连续两个前滚翻。) 3、分层展示,师生共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正 确地进行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