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制动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70.41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中、小功率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的应用。
特别是在乡镇企业及家用电器中,更需要有大量的中、小功率电动机。
由于这种电动机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它的使用、保养和维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电机是现代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重要设备,与电机配套的控制设备的性能已经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
电机的控制包括电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
异步电动机由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廉、运行可靠、维修方便、运行效率较高、工作特性较好等优点,因而在电力拖动平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据统计,其耗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40%左右。
当电机并入电网时,电机转速从静止加速到额定转速的过程称为电机的起动过程。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性能最重要的是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
因此在电机的起动过程中,如何降低起动电流,增大起动转矩,一直是机电行业的专家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电动机机应用广泛,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分类方法也很多。
本文是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做出深入的剖析与设计。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具有高效率、低磨损、低噪声的电机机种.本设计在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中,关于相数、极数、槽数及绕组连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应遵从的规律详细的加以说明和介绍。
文中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制动方式的特点,对不同制动方式进行了技术比较,分析了他们各自的实用场所,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制动方式前言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
近几十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机在机械、冶金、石油、煤炭、化学、航空、交通、农业以及其他各种工业中,被广泛地应用着。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控制电机作为自动化系统的元件,人造卫星的自动控制系统中,电机也是不可缺少的。
此外在国防、文教、医疗及日常生活中(现代化的家电工业中)电动机也愈来愈广泛地应用起来与单相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
电机制动原理
电机制动是指利用电动机的反电动势来制动机械设备的一种工作方式。
在实际
工程中,电机制动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电梯、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等。
本文将介绍电机制动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电机制动的原理是利用电动机的反电动势来制动机械设备。
在电机制动时,电动机不再提供动力,而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机的反电动势来制动设备。
当电动机停止供电时,转子的惯性使其继续旋转,此时电动机的绕组将产生反电动势,反电动势的方向与供电时的电动势相反,大小与转子的转速成正比。
通过反电动势的作用,电机可以实现制动。
其次,电机制动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电梯系统中,电机制动可以实现电梯的平
稳停车,保证乘客的安全。
在风力发电机中,电机制动可以调节风力发电机的转速,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在电动汽车中,电机制动可以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电机制动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种设备,如卷扬机、起重机等。
总之,电机制动是利用电动机的反电动势来制动机械设备的一种工作方式,其
原理是通过反电动势来实现制动。
电机制动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的平稳停车和能量回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机制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电机抱闸制动原理
电机抱闸制动是一种常用的制动方式,其原理是通过抱闸器施加力或产生电磁吸力来制动电机。
在电机抱闸制动系统中,通常包括电机、抱闸器、电源和控制装置等组成部分。
当需要制动电机时,控制装置发送制动信号,通过电源给抱闸器施加电流。
抱闸器接收到电流后,产生电磁力或机械力,将制动蹄片与刹车盘接触或夹紧,实现制动效果。
具体来说,电机抱闸制动可分为两种类型:电磁抱闸制动和机械抱闸制动。
电磁抱闸制动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制动效果。
当给抱闸器施加电流时,抱闸器内部的线圈会产生磁场,磁场与电磁铁之间产生吸引力,将制动盘和抱闸器连接在一起,实现制动效果。
当不需要制动时,停止给抱闸器供电,磁场消失,制动盘和抱闸器之间的连接断开,电机恢复正常运转。
机械抱闸制动是通过机械原理来实现制动效果。
当给抱闸器施加电流时,电磁铁内的线圈产生磁场,将制动盘和抱闸器连接在一起。
同时,由于机械结构设计,制动蹄片与刹车盘之间会产生摩擦力,进一步增大制动效果。
停止给抱闸器供电后,磁场消失,制动盘和抱闸器之间的连接断开,摩擦力消失,电机恢复正常运转。
总之,电机抱闸制动通过给抱闸器施加电流,利用电磁力或机械力将制动盘与抱闸器连接,实现电机制动效果。
这种制动方式操作简单、制动效果可靠,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机的制动系统中。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电力拖动系统的制动就是产生一个与转速方向相反的制动力矩,使电动机停车或限速运行。
这个制动力矩可由摩擦力产生、可由机械抱闸产生、甚至可用人力产生,但我们现讨论的是电气制动:即制动转矩由电动机本身产生。
因此:电动:电磁转矩T 与n 同向,T 是驱动转矩制动:电磁转矩T 与n 反向,T 是制动转矩1.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可知,T 与n 同向时,机械特性在Ⅰ、Ⅲ象限。
在第Ⅰ象限:n>0、T>0,称为正向电动。
在第Ⅲ象限:n<0、T<0,称为反向电动。
故电动机制动时,机械特性一定在Ⅱ、Ⅳ象限。
2.由于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工作点是负载特性与机械特性的交点,而任何负载特性都不会出现在第Ⅱ象限,系统不会在第Ⅱ象限有稳态运行点,因此凡第Ⅱ象限即n>0、T<0时的制动仅是一个过渡过程,称为制动过程。
第Ⅱ象限的制动仅可用于令拖动系统减速停车。
只有位能性负载如起重机拖动的重物,才会出现在第Ⅳ象限,故电动机只有拖动位能性负载才可能以制动状态稳定运行,称为制动运行。
此时n<0、T>0,电机以稳定的速度下降重物。
故第Ⅳ象限的制动用于限速下放重物,阻止重物以自由落体速度下降。
根据电动机制动转矩产生的方法不同,就称为不同的制动方法。
讨论各种不同的制动方法所用的都是同一个公式,只是根据不同的制动情况代入不同的数据就行了,应依靠机械特性曲线帮助判断应代入的数据及其正负。
机械特性公式:a a c e N U I R R n C φ-(+)= 或:n =e N U C φ-29.55()a c e N R R T C φ+ 假设要计算电流或所串电阻的大小,由上式移项即可: a e N a a c a c U E U C n I R R R R φ--==++ 其中:由于是他励机,故e N C φ是常数不变。
a e N c a a a a U E U C n R R R I I φ--==--一. 能耗制动实现:设电动机正在固有机械特性上正向电动运行,工作点A 。
电动机断电后,由于惯性作用,不会马上停止转动。
这种情况对于某些生产机械是不适宜的。
往往需要在电动机断电后采取某些制动措施。
制动的方法一般有两类,一是机械制动,二是电气制动。
1、机械制动利用外部的机械作用力使电动机转子迅速停止转动的方法称作机械制动。
应用较多的机械制动装置是电磁抱闸,它采用制动闸紧紧抱住与电动机同轴的制动轮来产生机械制动力。
由于结构上的区别,这种制动又有通电制动和断电制动两种方法。
即一种方法是电磁抱闸的线圈通电时产生制动作用,另一种方法是电磁抱闸的线圈断电时产生制动作用。
电磁抱闸的线圈虽然要受电源控制才能启动制动或解除制动,但制动力的产生和解除依赖于电磁抱闸装置的弹簧等机械结构,因此称作机械制动。
上图为通电制动的电磁抱闸控制电路。
电动机通电运行时,电磁抱闸线圈YB断电,起制动作用的闸瓦和闸轮分离,不影响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当电动机断电停止运行时,电磁抱闸的线圈YB得电,闸瓦紧紧抱住闸轮使电动机迅速停车,实现了制动。
电动机被制动停车后,电磁抱闸的线圈处于断电状态。
这时操作人员可用手动方法扳动传动轴调整工件或进行对刀操作。
具体操作与动作的顺序如下,首先合上电源开关QS,之后如果准备起动电动机,则按下起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通电,接触器KM1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自锁,同时,其主触点闭合,电动机M得电起动运转。
电动机停机制动时,按下复合按钮SB1,其常闭触点首先断开,接触器KM1的线圈断电,常开辅助触点断开,KM1的自锁解除,主触点断开,电动机M断电停机;之后SB1的常开触点迅即闭合,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磁抱闸线圈YB通电,电磁抱闸的闸瓦紧紧抱住闸轮使电动机迅速停车,实现制动。
电动机制动停转后,松开复合按钮SB1,接触器KM2线圈断电,电磁抱闸线圈YB断电,抱闸松开。
上图为断电制动的电磁抱闸控制电路。
它是在电源切断时才起制动作用,机械设备在停止状态时,电磁抱闸的闸瓦紧紧抱住闸轮使电动机可靠停车。
电动机制动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电动机制动的方法:
1. 电阻制动:通过外接电阻将电动机的绕组短接,使电动机产生电流,通过对电流的调节可以实现制动效果。
2. 制动电阻器制动:将电动机转子的能量耗散成热量,通过调节制动电阻器的阻值控制制动力。
3. 逆变器制动:通过逆变器将电动机的运行频率调整为负值,使电动机反向运转,产生制动力。
4. 励磁制动:逆转电动机的励磁电流,产生制动力。
5. 机械制动:通过机械装置,如制动器或刹车盘,对电动机进行制动。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选择和组合,实现电动机的制动功能。
电动机能耗制动原理
电动机能耗制动原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从交流电源上切断,并把它的两个接线端立即接到直流电源上(Y接时,接入二相定子绕组;△接时,接入一相定子绕组,另二相串联绕组接入),直流电流在定子绕组中产生一个静止的磁场。
由于机械惯性,转子仍在转动。
于是转子绕组感生电动势,并产生感应电流,电机就处于发电状态,其电磁转矩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起到制动作用。
能耗制动:电动机脱离三相交流电源后,定子绕组加一直流电压,即定子绕组通以直流电流,利用转子感应电流与静止磁场的作用达到制动目的。
能耗制动控制方式又分:时间原则控制——利用时间继电器控制速度原则控制——利用速度继电器控制
1.识图:(见图)
(1)电路组成:主电路、控制电路
(2)主要元器件:转换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电源变压器、按钮、时间继电器、二极管整流桥
(3)原理分析:主回路:合上QS→主电路和控制线路接通电源→变压器需经KM2的主触头接入电源(原边)和定子线圈(副边)控制回路:①起动:按下SB2→KM1得电→电动机正常运行②能耗制动:按下SB1→KM1失电→电动机脱离三相电源,KM1常闭触头复原→KM2得电并自锁,(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KT瞬动常开触点闭合。
→KM2主触头闭合→电动机进入能耗制动状态→电动机转速下降→KT 整定时间到→KT延时断开常闭触点断开→KM2线圈失电→能耗制动
结束。
注:KT瞬动常开触点的作用:如果KT线圈断线或机械卡住故障时,在按下SB1后电动机能迅速制动,两相的定子绕组不致长期接入能耗制动的直流电流。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种制动方式最经济:回馈制动最迅速:反接制动能制停:能耗制动时间:2010-04-27 16:47来源:作者:点击:次三相异步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一样,也有再生回馈制动、反接制动和能耗制动三种方式。
它们的共同点是电动机的转矩M与转速n的方向相反,以实现制动。
此时电动机由轴上吸收机械能,并转换成电能。
一、再生回馈制动再生回馈制动是在外加转矩的作用下,转子转速超过同步转速,电磁转矩改变方向成为制动转矩的运行状态。
再生回馈制动与反接制动和能耗制动不同,再生回馈制动不能制动到停止状态。
以下是再生回馈制动存在:(1)当电网的频率突然下降或者电机的极数突然增高,电机可能工作在发电状态,此时的电机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回馈给电网。
如图1,当电机在电动状态下运行时工作于P点,在突然变极或者变频时,电机的工作特性会突然在a线1段部分(蓝线部分),电机的转矩突然变负,其制动作用,直到最后重新稳定工作于P点为止,电机又回到电动状态。
2图1(2)当电机在位能负载(如吊车、提升机)的作用下,使其转速n高于同步转速n,此时,电机的输出转矩变负,电机由轴上吸收机械能,当电机的转矩(制0点),此动转矩)与负载的位能转矩相平衡时,电机既稳定运行(如图2中P3时电机以高于同步转速的速度运行。
在转子电路中串入不同的电阻,可得到不同的人为机械特性,并可得到不同的稳定速度,串入的电阻越大,稳定速度越高,一般在回馈制动时不串入电阻,以免转速过高。
图2二、反接制动反接制动是在电机定子三根电源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而使电机输出转矩反向产生制动,或者在转子电路上串接较大附加电阻使转速反向,而产生制动。
(1)电源两相反接的反接制动:点稳定运行,为使电机停转,将定子三根电源线中如图3所示,电机原在P1的任意两根对调,使旋转磁场反向,电机的转矩反向,起制动作用,电机运行在a线段。
当电机制动停止时,应及时将电机与电网分离,否则电机会反转。
电源两相反接反接制动的优点是制动效果强,缺点是能量损耗大,制动准确度差。
他励直流电动机反接制动原理直流电动机是现在使用最广泛的电动机之一,它具有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其中,反接制动是直流电动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动方式,下面我们将围绕“他励直流电动机反接制动原理”展开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直流电动机的运作。
步骤一:反接制动的原理直流电动机的反接制动原理是利用电动机的磁场产生惯性制动,从而起到使电机落速的作用。
电源直接通过电枢反向供电磁通方向相反,因此磁场方向要和电枢电流反向,我们称为反向磁通。
步骤二:实施反接制动的方案当电机启动时,将电机的绕组励磁。
想要实施反接制动,需要将电机的两端绕组A、B相的接线交换,即来回换接。
这时,电源电压与电机旋转速度的方向不同,接通电源时,磁通方向与电枢电流方向相反。
步骤三:应用范围反接制动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制动领域,尤其适合于那些速度较大,需要迅速停止的应用场景,如一些快速运动的机器、设备等。
反接制动采用的是电机自身的电势,因此制动过程不会过分依赖于外部电源,从而保证了制动的精度和可靠性。
步骤四:反接制动的优点和不足反接制动不需要外部设备,其实施和调试都比较简单,同时也能够提供很好的制动效果。
另外,反接制动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使电机迅速停止。
不过,反接制动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如果反接制动时间过长,电枢容易发生超温现象,降低电机寿命。
其次,反接制动后电机可能产生电压过高的现象,需要制动电阻降低电机转矩。
总之,反接制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制动方式。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应用反接制动的原理和方案,从而更好地掌握电机运作的技能和实操能力。
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耗制动原理是通过将电动机的转子绕组接入电网,利用电网的能量来制动电动机。
具体原理如下:
1. 异步电动机在运行时,由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载的需求功率,电动机会将多余的功率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驱动负载。
而在能耗制动下,电动机需要将多余的功率转化为电能,通过电网耗散掉。
2. 当电动机进行能耗制动时,将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与电网相连。
根据转子绕组的连接方式,能耗制动可分为串联能耗制动和并联能耗制动两种方式。
a. 串联能耗制动方式:将转子绕组串联到电网上,使得电动
机的转子与电网同频运行。
由于电动机的转速略低于同步速度,电机输出的是负功率,将功率传送到电网中。
b. 并联能耗制动方式:将转子绕组并联在电网上,使得电动
机的转子电流与电网电流相位相差180度。
这样电动机的转子失去了能源引起的转动力矩,使其自动停转,电能通过转子绕组流向电网。
3. 通过连续地将多余的能量传送到电网中,电动机的转动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转动。
这样就实现了对电动机的耗散制动。
值得注意的是,能耗制动产生的电能需要通过电网耗散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电网的负载能力和电动机的安全性能。
常用的6种制动方法
1.摩擦制动:通过制动器的摩擦力来减速或停止运动物体,常用于车辆、机器设备等。
2. 液压制动:利用液压力将制动器推动,使制动器接触物体表面,从而实现制动。
3. 磁力制动:利用电磁力使制动器接触物体表面,从而实现制动,常用于电动机、电梯等。
4. 空气制动:利用压缩空气推动制动器,使制动器接触物体表面,从而实现制动,常用于重型车辆、火车等。
5. 停电制动:在断电情况下,利用制动器的惯性力或重力使物体减速或停止运动,常用于电梯、自行车等。
6. 惯性制动:利用物体的惯性力使其减速或停止运动,常用于飞行器、船只等。
- 1 -。
电动机的制动方式2009年06月26日 10:44电动机的制动方式电动机的制动方式主要有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机械制动是通过机械装置来卡住电机主轴,使其减速,如电磁抱闸、电磁离合器等电磁铁制动器。
电气制动时在应用中多采用电气制动,常用的电气制动方式有:1. 短接制动制动时将电机的绕组短接,利用绕组自身的电阻消耗能量。
由于绕组的电阻较小,耗能很快,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烧毁电机。
2. 反接制动直流电机制动,将电机的电源正负极反接,改变电枢电流的方向,这样转矩的方向也改变,使得转速与转矩的方向相反。
交流电机制动采用改变相序的方法产生反向转矩,原理类似。
反接制动制动力强,制动迅速,控制电路简单,设备投资少,但制动准确性差,制动过程中冲击力强烈,易损坏传动部件。
3. 能耗制动制动时在电机的绕组中串接电阻,电动机相当于发电机,将拥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消耗在所串接电阻上。
这种方法在各种电机制动中广泛应用,变频控制也用到了。
从高速到低速(零速),这时电气的频率变化很快,但电动机的转子带着负载(生产机械)有较大的机械惯性,不可能很快的停止,这样就产生反电势EU (端电压)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其产生反向电压转矩与原电动状态转矩相反,而使电动机具有较强的制动力矩,迫使转子较快停下来但由于通常变频器是交-直-交主电力AC/DC整流电路是不可逆的因此无法回馈到电网上去,结果造成主电路电容器二端电压升高,称泵升电压,当超过设定上限值电压时,制动回路导通,这就是制动单元的工作过程,制动电阻流过电源,从而将动能变热能消耗电压随之下降,待到设定下限值时即断.这种制动方法属不可控,制动力矩有波动,制动时间是可人为设定的。
制动电阻的选取经验:① 电阻值越小,制动力矩越大,流过制动单元的电流越大;② 不可以使制动单元的工作电流大于其允许最大电流,否则要损坏器件;③ 制动时间可人为选择;④ 小容量变频器(≤7.5KW)一般是内接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的;⑤ 当在快速制动出现过电压时说明电阻值过大来不及放电,应减少电阻值.4. 直流制动主要用于变频控制中。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电机有两种运转状态:电动运转与同向。
制动运转与反向。
制动的目的使系统停车或限速。
自由停车法,电气制动,机械制动。
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
分析每种制动过程产生的条件,机械特性,及特点等。
1、能耗制动:产生条件:电机顺时针方向旋转,与之同方向。
电机在电动状态下运行.各物理量正方向如图所示:电机在电动状态下运行,合上,断开,制动。
不变,U=0.制动瞬间:励磁不变,因惯性转速不变,不变,但电枢电流与同方向,而转变了方向,使反向,电机处于制动状态。
若带位能性负载最终将稳定在C点,等速下放。
越大,制动越快。
2、反接制动:1)、转速反向的反接制动:正接反转。
产生条件:起重机起吊重物,电机的起动转矩小于重物的负载转矩,电机被负载拖动反向起动,使电机的转速逆电磁转矩的方向旋转,n 与反向,电机处于制动状态。
功率全消耗于上。
2)、电枢反接的反接制动:正转反接。
产生条件:电机在电动状态下运行,突将电枢反接,即U为负,电枢电流转变方向,使转变方向,电机处于制动状态。
在 C 应即时断开电源,否则电机将反转。
3、回馈制动:再生制动。
1)、位能负载拖动电动机,电机运行在反向电动状态,某缘由使电机的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电机的,使电枢电流反向,即T 反向,电机进入发电机运行状态,而起制动作用。
电机将轴上输入的机械功率大部分回馈给电网,小部分消耗在电阻上。
2)、转变电枢电压:电机在正向电动状态运行,突降电枢电压,来不及变化,使,消失回馈制动,特性在其次象限。
同一电动机在相同电枢电阻时各种运行状态:。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原理制动:就是给电动机一个与转动方向相反的转矩使它迅速停转(或限制其转速)。
制动的方法一般有两类: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
机械制动:利用机械装置使电动机断开电源后迅速停转的方法叫机械制动。
机械制动常用的方法有:电磁抱闸和电磁离合器制动。
电气制动:电动机产生一个和转子转速方向相反的电磁转矩,使电动机的转速迅速下降。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常用的电气制动方法有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
一、反接制动1.反接制动的方法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有两种,一种是在负载转矩作用下使电动机反转的倒拉反转反接制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停车。
另一种是依靠改变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中三相电源的相序产生制动力矩,迫使电动机迅速停转的方法。
反接制动的优点是:制动力强,制动迅速。
缺点是:制动准确性差,制动过程中冲击强烈,易损坏传动零件,制动能量消耗大,不宜经常制动。
因此反接制动一般适用于制动要求迅速、系统惯性较大,不经常启动与制动的场合。
2.速度继电器(文字符号KS)速度继电器是依靠速度大小使继电器动作与否的信号,配合接触器实现对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故速度继电器又称为反接制动继电器。
感应式速度继电器是靠电磁感应原理实现触头动作的。
从结构上看,与交流电机类似,速度继电器主要由定子、转子和触头三部分组成。
定子的结构与笼型异步电动机相似,是一个笼型空心圆环,有硅钢片冲压而成,并装有笼型绕组。
转子是一个圆柱形永久磁铁。
速度继电器的结构原理图速度继电器的符号速度继电器的轴与电动机的轴相连接。
转子固定在轴上,定子与轴同心。
当电动机转动时,速度继电器的转子随之转动,绕组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此电流和永久磁铁的磁场作用产生转矩,使定子向轴的转动方向偏摆,通过定子柄拨动触头,使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
当电动机转速下降到接近零时,转矩减小,定子柄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触头也复原。
常用的感应式速度继电器有JY1和JFZ0系列。
1、能耗制动
电动机定子绕组切断三相电源后迅速接通直流电源。
感应电流与直流电产生的固定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转矩方向与电动机转子转动方向相反,起到制动作用。
特点:是制动准确、平稳,但需要额外的直流电源。
2、反接制动
电动机停车时将三相电源中的任意两相对调,使电动机产生的旋转磁场改变方向,电磁转矩方向也随之改变,成为制动转矩。
注意:当电动机转速接近为零时,要及时断开电源防止电动机反转。
特点:简单,制动效果好,但由于反接时旋转磁场与转子间的相对运动加快,因而电流较大。
对于功率较大的电动机制动时必须在定子电路(鼠笼式)或转子电路(绕线式)中接入电阻,用以限制电流。
3、发电反馈制动
电动机转速超过旋转磁场的转速时,电磁转矩的方向与转子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限制转子的转速,起到了制动作用。
因为当转子转速大于旋转磁场的转速时,有电能从电动机的定子返回给电源,实际上这
时电动机已经转入发电机运行,所以这种制动称为发电反馈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