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染色体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55
一、名词解释:1、染色体与染色质2、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3、核小体4、同源染色体5、联会6、二价体7、联会复合体8、交叉端化9、核型分析10、染色体周史11、雄配子体与雌配子体12、灯刷染色体13.染色体:14.姊妹染色单体:15.同源染色体:16.超数染色体:17.无融合生殖:18.核小体(nucleosome):19.染色体组型 (karyotype) :20.联会:21.联会复合体:二、填空题:1、在玉米植株中,5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个配子,5个大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个配子,5个花粉细胞可以产生个配子,5个胚囊可以产生个配子。
2、在玉米植株中,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是:叶条,根条,胚乳条,胚条,卵细胞条,反足细胞条,花粉管核条。
3、染色体要经过4级螺旋才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染色体4级结构分别是:一级结构为;二级结构为;三级结构为;四级结构。
4、减数分裂前期Ⅰ可以分为5个时期,分别是:,,,,。
5、遗传学上把形态大小相似,遗传功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
6、在细胞有丝分裂中,_________期核仁消失,_________期核膜重新形成,________期着丝粒排在赤道板面上, ______期微管集聚形成纺锤丝,_________期每条染色质的DNA 复制,________期染色单体向两极移动。
7、一粒小麦体细胞里有14条染色体,下列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为:根_____条,茎______条,胚乳______条,胚______条,精子______条,花粉细胞______条,助细胞______条,管核______条。
8、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______________。
9、配子一般含有__________数目的染色体,合子含有__________数目的染色体。
10、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___次,染色体复制___ 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________次,染色体复制______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遗传学综合试题及答案B卷姓名:专业:学号:考试时间:120 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签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0题共20分):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题考察第一章内容,即什么是遗传学)2.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此题考察第二章内容,遗传的染色体基础)3.半保留复制:DNA分子的复制,首先是从它的一端氢键逐渐断开,当双螺旋的一端已拆开为两条单链时,各自可以作为模板,进行氢键的结合,在复制酶系统下,逐步连接起来,各自形成一条新的互补链,与原来的模板单链互相盘旋在一起,两条分开的单链恢复成DNA双分子链结构。
这样,随着DNA分子双螺旋的完全拆开,就逐渐形成了两个新的DNA分子,与原来的完全一样。
这种复制方式成为半保留复制。
(此题考察的是第三章内容,遗传物质DNA与RNA的结构与功能)4.显性上位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F2的分离比例为12:3:1。
(此题考察的是第四章内容,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中显性上位作用的概念)5.微效基因:指一性状受制于多个基因,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较小、效应累加、无显隐性关系、对环境敏感,这些基因称为微效基因。
(此题考察第五章内容连锁遗传中微效基因的概念)6.F'因子:整合在宿主细菌染色体上的F因子,在环出时不够准确而携带有染色体一些基因的一种致育因子。
第二章遗传的染色体基础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以与蛋白质相结合成染色质的形式存在于间期细胞核中,它具有贮存遗传信息、准确地自我复制、转录和调控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等功能。
通过精卵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遗传物质又以染色体的形式由亲代传给子代。
因此,生殖细胞是联系亲代与子代的桥梁,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复杂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细胞基础。
第一节染色质和染色体1882年Flemming将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称为染色质(chromatin)。
电镜下,间期核内的染色质呈细微纤丝状,当细胞进入分裂时期,细微纤丝状的染色质经过盘绕折叠成高度凝集的染色体(chromosome)。
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结构表现。
一、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单位(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通过对多种细胞的染色质进行分析,证明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的RNA。
DNA和组蛋白的含量比较稳定,非组蛋白和RNA的含量常随细胞生理状态的不同而改变。
1.DNA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就蕴含于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之中。
因此,DNA就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的结构性质稳定,不会因细胞的分化而丢失,在同种生物的各类细胞中其含量恒定,生殖细胞中DNA的含量是体细胞的一半。
人类一个体细胞内的DNA重约7.0×10-8g,总长度约2m。
一个基因组的DNA分子大约3×109个碱基对。
真核细胞的DNA总是和大量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形式存在,每条染色单体只含一个DNA分子。
这类DNA分子中含有单一序列(unique sequence)和重复序列(repetitive sequence),重复序列又按其重复程度分为中等重复序列和高度重复序列。
2.组蛋白(histone)组蛋白是染色质中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的蛋白质,带正电荷。
根据其所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的比例不同而分为5种类型:即H1、H2A、H2B、H3、H4。
遗传与性别了解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遗传与性别:了解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遗传是指生物个体通过基因的传递,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的过程。
性别是指生物个体在生殖细胞中携带的染色体决定的,它在生物进化和繁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遗传与性别的关系,以及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
一、性别的遗传基础人类的性别决定基因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
在人类中,男性携带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女性则携带有两个X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别,而其他所有的染色体则称为自动体染色体。
在受精卵中,如果精子携带了一个Y染色体,受精卵就会发育成男性。
而如果精子携带了一个X染色体,受精卵就会发育成女性。
这就是性别的遗传基础。
二、染色体的遗传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库,它位于细胞核中。
人类细胞核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性染色体和22对自动体染色体。
在受精卵形成过程中,父母各自提供一半的染色体。
父亲会通过精子传递一对性染色体,即X或Y染色体,而母亲则通过卵子传递一个X染色体。
如果父亲的精子携带了X染色体,受精卵将会是XX的女性。
而如果父亲的精子携带了Y染色体,受精卵将会是XY的男性。
因此,性别的决定取决于父亲传递给孩子的性染色体。
这是遗传学中性别决定的基本原理。
三、性别特征的遗传除了决定性别外,遗传也会对性别特征产生影响。
性别特征包括身体外貌、性腺发育、生殖系统等方面的特征。
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性别特征差异主要是由性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决定的。
在Y染色体上携带有决定男性性别特征的SRY基因。
这个基因会激活一系列与男性性腺发育和性别特征相关的基因。
女性则没有这个基因,因此不会发展出男性性别特征。
而在X染色体上除了决定女性性别外,还携带有各种其他的基因,这些基因对于女性的生殖系统发育和性别特征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遗传与性别密切相关,性别决定依赖于性染色体的遗传信息。
通过了解性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性别的确定和性别特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