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件和五金件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9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增加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装饰性和导电性。
为了确保电镀质量符合要求,需要进行电镀检验作业。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电镀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设备和工具准备1. 显微镜:用于观察电镀件的表面细节,检查是否存在缺陷。
2. 电子天平:用于测量电镀件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3. 电流表:用于检测电镀过程中的电流稳定性。
4. 电化学测试仪器:用于测量电镀液中的各种参数,如PH值、温度、浓度等。
5. 试验片:用于与电镀件进行对比,确定电镀层的质量。
6. 酸碱试剂:用于检测电镀液中的酸碱度。
三、检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电镀设备和仪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b. 根据电镀工艺要求,调整电镀液的PH值、温度和浓度。
c. 准备试验片,确保其与待检测的电镀件在材质和表面处理上相似。
2. 外观检验a. 使用显微镜观察电镀件的表面,检查是否存在气泡、裂纹、孔洞等缺陷。
b. 检查电镀件的光泽度和色泽是否符合要求。
c. 检查电镀件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3. 质量检验a. 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电镀件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b. 将试验片与电镀件进行对比,检查电镀层的附着力和均匀性。
c. 使用酸碱试剂检测电镀液中的酸碱度,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d. 使用电流表检测电镀过程中的电流稳定性,确保电镀层的均匀性。
4. 记录和报告a.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电镀件的外观、质量和电镀液的参数。
b. 如发现任何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给相关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电镀检验作业时,应戴上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直接接触电镀液和化学试剂。
2. 注意电镀设备和仪器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误操作导致不安全的情况发生。
4. 如发现电镀液泄漏或其他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浙江凯迪仕电镀件检验通用规范1>目的为了检验和控制电镀件的质量、测试及出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检验标准、手段和方法,特制定本检验标准。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质量缺陷,用工程签样样板(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2、范围2.1用于公司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电镀检验及产品出厂检验。
2.2本标准适用于外协采购人员作为外协厂的参考文件。
3、定义A面:指电镀件最直观的正面部分,即在使用使用状态下可以直视的表面;B面:指电镀件四侧边。
通常在使用状态下直视不到的地方,但日光一看到的地方,即需将喷漆/电镀件偏转45〜〜90度才能看到的四周边;C面:零部件或产品装配后不被看到的表而,如零部件或产品的内表而。
软划痕:指没有深度的划痕;(无手感)破划痕:破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批锋:指出于注塑或冲压等原因造成的边缘突起;麻点:由于加T环境不干净而导致有点状或线状物分布于产品表而的缺陷或在电镀和腐蚀中,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凸点:由于有灰尘或加工过程造成表面凸点状缺陷;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或质量不佳的沉积物;沙眼:由于模具压伤后留下的印痕;脱皮:喷漆/电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的现象;起泡:因电镀不当而造成的电镀层表而呈气泡状斑点;色泽不均:因喷涂液/电镀液成分变化或时间控制不当而造成的色泽并界。
4>检验条件光源:两支40W H光灯照射下距物件1.2~〜1.5米;H视距离:350mm ±50mm;1=1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45度角〜〜90度角(被检查面应和光源平行);目视时间:2〜〜8s (应在8s以内;检查半成品、成品之前应核对相关的检验资5、步骤从待检区将批次产品搬至工作台正前方;从批次产品屮拿一盒放置在工作台光源正下方;双手拿起单只产品,按ABC区依次进行检验;检出的不合格品放在右手边客户泡沫盒屮;检出的合格品放置在左手边流转泡沫盒中,搬至合格品暂放区(注意泡沫盒的层数高度不要超过10层);批次产品检验完毕后填写检验单据;清理检验现场;及时反馈检验信息。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增加材料的耐腐蚀性、美观性和机械性能。
为了确保电镀质量符合要求,需要进行电镀检验。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电镀检验作业指导,确保检验过程准确、规范。
二、检验设备和工具1. 电镀检验仪器:包括电镀厚度测量仪、电镀附着力测试仪、电镀质量检测仪等。
2. 检验工具:包括显微镜、放大镜、划痕测试器、划痕硬度计、磨损测试仪等。
三、电镀检验项目1. 电镀厚度检验:使用电镀厚度测量仪测量电镀层的厚度,确保符合要求。
2. 电镀附着力检验:使用电镀附着力测试仪进行检验,确保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良好。
3. 电镀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验、镀层硬度检验、耐腐蚀性检验等。
a. 外观检验: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检查电镀层表面是否平整、无气泡、无杂质等。
b. 镀层硬度检验:使用划痕测试器和划痕硬度计进行检验,确保镀层硬度符合要求。
c. 耐腐蚀性检验:使用盐雾试验箱或其他相关设备进行检验,评估电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四、电镀检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根据检验项目准备相应的仪器和工具。
b. 确保仪器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 准备样品,确保样品表面干净、无污染。
2. 电镀厚度检验操作步骤:a. 将电镀厚度测量仪校准至零点。
b. 将测量仪头部轻轻放置在电镀层上,记录测量结果。
c. 根据要求进行多点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电镀附着力检验操作步骤:a. 将电镀附着力测试仪放置在电镀层上,确保与基材紧密接触。
b. 施加适当的力量,记录测试结果。
c. 根据要求进行多点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电镀质量检验操作步骤:a. 外观检验: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仔细观察电镀层表面,记录任何缺陷或不良现象。
b. 镀层硬度检验:使用划痕测试器在电镀层上进行划痕测试,根据划痕硬度计读数评估镀层硬度。
c. 耐腐蚀性检验:将样品放置在盐雾试验箱中,根据要求进行相应时间的盐雾腐蚀测试,评估电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塑胶电镀件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在对塑胶件电镀进行外观检查时提供客观依据,使全公司的外观判定标准得到统一,同时缩小与物料供应商之间的判定误差。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二次加工电镀件的外观判断。
3.参考资料标准参照GB11319-89、GB/T6739-1966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4.外观面的定义A面:镜片、透明罩等透明半透明物料的透明区B面:处于成品的前面和上面和透明类物料的不透明区;LOGO、按键表面。
C面:处于成品的侧面和背面D面:处于成品的底部5.涉及到的缺陷定义4.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4.2 披锋: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4.3 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这些气体大多为树脂内的湿气,某些树脂易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4.4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4.5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4.6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4.7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4.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4.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2mm,也被认为有漏印。
4.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11同色点: 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4.12流痕: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4.13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4.14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4.15段差:装配后两个面之间高低的相差尺寸4.16磨花: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7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8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4.19色不均:塑料生产中,流动区出现的条状或点状色痕(通常由于加入再生材料引起)4.20不可见:指瑕疵直径<0.03mm为不可见,LENS透明区除外(依每部品材料所订定之检测距离)4.21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4.22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4.23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4.24修边不良: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4.25毛屑:分布在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4.26开裂:由于受到较强的外力致使产品裂开4.28分层:一般是由于原料里面参入的水口料过多引起6.抽样计划6.1 外观抽样依据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随机抽样6.2 AQL : MAJOR: 1.0 MINOR: 1.57.外观检查的环境条件在进行外观判定的时候,要遵守下列观察条件因素。
塑胶件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IQC检验员对塑胶电镀件来料有明确的检验依据及判断基准,而制定本标准。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塑胶件表面电镀处理效果的检验。
3、职责3.1本标准由质量部IQC组制定,经部门主管/经理核准后交文控发行。
3.2所制定之规格及标准如有修改时,须经原制订部门同意后方可修改。
3.3所有电镀件经供应商送于来司,IQC均需按此标准检验。
4、抽样水准4.1所有物料均按照GB/T 2828.1-2003 逐步检验抽样计划进行抽样检验。
4.2判定标准:AQL取值AQL:CR=0 MA=0.4 MI=1.04.3 当一个产品含有两个或以上缺点时,以较严重之缺点为判定。
5、检测条件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1.0---1.2视力和色感。
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眼睛距离产品30--40CM为准。
观察时间:<10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6 、外观检验6.1 产品外观定义A面:正常使用时第一眼可看到的表面。
(如组装在模型机面的正面电镀件)B面:不在直视范围内、指四侧边。
(需将电镀件偏转 45~90 °才能看到的四周边)C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范围。
(如组装在模型机的内部等范围之内)6.2 外观检验标准(本标准如与承认书标准有差异,以本标准为准)7、尺寸检验依据承认书结构图纸,重点尺寸严格控制在公差范围内。
检查各型号产品的设计尺寸应符合。
8、包装检验查看到货包装箱是否有被撞破、潮湿,有无保护好电镀件。
9、可靠性试验塑胶表面所做的喷涂处理和印刷文字均要做如下的验证:9)1附着力试验9)1.1试验工具a.刀片b.胶纸推荐使用3M公司的型号为600的胶纸,或黏性与之相当的其它胶带.c.橡皮擦普通型,无特殊要求。
9)1.2试验方法用刀片将被试验的表面划横、竖间隔为1.5mm的划痕各11条,共计100个方格。
将胶纸贴在方格上面并用橡皮擦把胶纸与被测面完全压紧,10~15秒内 90°角迅速拉起胶带,连续3次。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制造过程中。
为了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电镀检验。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的电镀检验流程,以确保电镀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检验前准备1. 确定检验的电镀产品和相关规格要求。
2. 准备检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包括显微镜、测量仪器、化学试剂等。
3. 准备检验所需的标准样品和参考资料。
三、外观检验1. 检查电镀产品的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明显的凹凸、划痕或气泡。
2. 观察电镀层的颜色、亮度和均匀性,确保符合规定的要求。
3. 检查电镀层是否存在脱落、剥离或起泡等缺陷。
四、厚度测量1. 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如涂层厚度计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2. 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判断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五、附着力测试1. 使用适当的附着力测试方法,如划格法或剥离试验,测试电镀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2. 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判断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六、耐蚀性测试1. 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耐蚀性测试方法,如盐雾试验或湿热试验。
2. 将电镀产品置于相应的测试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电镀层的腐蚀程度。
3. 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判断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七、其他检验项目根据电镀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的检验项目,如硬度测试、粗糙度测量、密封性测试等。
具体的检验项目和方法应根据产品规格要求进行确定。
八、记录和报告1.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缺陷。
2. 检验完成后,整理检验记录和报告,包括产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3. 如发现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或责任人,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和改进。
九、质量控制1. 建立电镀检验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设备校准等。
2. 定期对检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估,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十、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电镀检验时,应注意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避免接触皮肤或吸入有害气体。
塑料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塑料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子、家电、汽车、医疗等。
在塑料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流程和方法进行塑料件的检验工作。
二、检验准备1.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卡钳、游标卡尺、螺纹规等。
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2. 准备检验记录表格和相关文件,用于记录检验结果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 准备样品和相应的标识,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4. 检查检验台和工作环境,确保干净整洁,并保证光线充足;5. 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手套、眼镜等,确保工作安全。
三、检验流程1. 查看图纸和规范要求,了解塑料件的尺寸、外观、性能等检验指标;2.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验,包括表面是否有裂纹、破损、气泡、凹凸等缺陷;3. 进行尺寸检验,使用卡钳、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塑料件的长度、直径、宽度等参数;4. 进行螺纹检验,使用螺纹规等工具检查螺纹的牙距、牙型、牙高等参数;5. 进行物理性能检验,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等,根据规范要求使用相应的仪器进行测试;6. 检查检验结果,比较测量结果和规范要求,记录下偏差和不合格项,如有问题及时沟通和修正;7. 完成检验记录表格,记录下样品的基本信息、检验结果和操作人员等相关数据;8. 做好样品的分类和处理,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标识和封装;9. 清理工作台和工作环境,保持整洁和有序。
四、注意事项1. 检验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熟悉检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理解图纸和规范要求等;2. 检验设备和工具需要经过定期校验和保养,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3. 样品要具有代表性,且符合质检要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 在整个检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符合要求;5. 发现问题或不合格项时,要及时沟通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不合格品不会流入下一道工序;6. 检验结果要进行准确记录和归档,以备后续跟踪和分析;7. 检验后的样品要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正确标识和封装。
我是在LED灯公司做QE的,我们针对供应商的塑胶件及五金件喷油丝印检测方法就要是用以下几种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1) 拇指测试条件:实验样品5PCS以上实验程序:取样品,用拇指放在印刷的图片上,以3+0.5/-0KGF的力来回檫试15次。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否则为不合格。
(2) 75%酒精测试条件: 1、实验样品5PCS以上2、白棉纱布3、75%的酒精4、1.5+0.5/-0KGF的制具实验程序:将1.5KGF的制具的底部绑上白棉纱布,蘸上75%的确酒精,然后再用白棉纱布在印刷的图案上往返30个来回(约15SEC)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有脱落/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可允许颜。
1.5+0.5/-0KGF的制具,色淡,但印刷图案应清晰不模糊,否则为不合格。
(3) 95%酒精测试条件:1、实验样品5PCS以上2、白棉纱布3、95%的酒精4、1.5+0.5/-0KGF的制具实验程序:将1.5KGF的制具的底部绑上白棉纱布,蘸上95%的确酒精,然后再用白棉纱布在印刷的图案上往返30个来回(约15SEC)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有脱落/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可允许颜。
1.5+0.5/-0KGF的制具,色淡,但印刷图案应清晰不模糊,否则为不合格。
(4) 810胶带测试条件:1、试验样品5PCS以上2、810胶带实验程序:将810胶带完全的黏贴在丝网印刷上,然后以45度角的方向迅速拉起胶带,连续测三次。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缺口/断线。
(5) 3M600胶带测试条件:1、实验样品5PCS以上2、2、250胶带实验程序:将3M600胶带完全的黏贴在丝网印刷,以45度角的方向迅速拉起胶带。
只需测试一次。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缺口/断线。
(6) 250胶带测试条件:1、实验样品5PCS以上2、250胶带实验程序:将250胶带完全的黏贴在丝网印刷,以45度角的方向迅速拉起胶带,连续进行三次。
型号制程工序名称标准工时
标准产能/H 工序编号版本V1.1示意图:
沙点麻点黄斑杂质制表:审核批准1
1百格刀1
5、耐磨测试:施500g力对被测品试擦50次,往返为1次,不能变色及露底材;
6、包装:按公司要求进行包装和标识,不能有包装箱损坏、标识错误、错装
、漏装、混装;
适量3M胶纸
工具医用酒精
95%硬度仪法码 迹擦拭净。
表面出现剥落痕迹,或有1条以上划痕(划破面漆),不接受;
4、附着力测试:用百格刀以35°-45°的角度,在被测品表面划10*10/1mm的
小格,深度以见底材为准,将3M胶纸平帖于产品表面或丝印处(不能有汽
泡),静置90±30s,然后沿45度的方向快速拉起,连续粘贴5次(胶纸不
操作步骤:1、检查镀件表面有无气泡/麻点/刮花/划伤/黄斑/雾状/变形/色差等不良;
2、耐酒精测试:用裹棉布的砝码沾上适量的95%医用酒精,将砝码与镀层面
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以1秒钟往返一次速度,磨擦50次,镀层表面允
许有轻微哑色,不接受掉色、掉漆、溶胶等现象!
3、硬度测试:用2H铅笔装在测试硬度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
1
雾状/发蒙 能复用),95%不露底色不脱漆为合格;
作业指导书电镀通用IQC来料检查电镀检测 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推动铅笔往复滑动10mm行程,划3条线(不同
位置共划三条,单程算一次,同一位置只划一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
东莞璇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电镀检验是一种重要的工艺环节,用于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包括检验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检验前准备1.1 清洁工作区域:确保检验区域干净整洁,避免灰尘和杂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2 准备检验仪器:根据不同的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仪器和设备,如显微镜、测厚仪等。
1.3 校准仪器:在开始检验之前,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二、外观检验2.1 表面平整度检验:使用显微镜检查电镀产品表面的平整度,观察是否有凹凸不平或明显的瑕疵。
2.2 涂层均匀性检验: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电镀产品表面涂层的均匀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色差或斑点。
2.3 检查表面缺陷: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仔细观察电镀产品表面是否有气泡、裂纹、划痕等缺陷。
三、厚度检验3.1 选择合适的测厚仪:根据电镀层的厚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测厚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测量点的选择: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在电镀产品表面选择代表性的测量点,避免测量误差。
3.3 进行测量:将测厚仪放置在选定的测量点上,按照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四、附着力检验4.1 准备粘接试样:根据标准要求,准备粘接试样,将其固定在检验台上。
4.2 进行拉力测试:使用拉力试验机对粘接试样进行拉力测试,记录其破坏力。
4.3 评估附着力:根据标准要求,根据拉力测试的结果评估电镀层的附着力,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五、其他检验5.1 耐腐蚀性检验:将电镀产品暴露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观察其是否出现腐蚀现象,评估其耐腐蚀性能。
5.2 硬度检验:使用硬度计对电镀层进行硬度测试,评估其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5.3 化学成分检验: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电镀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总结: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涵盖了电镀检验的各个方面,包括外观检验、厚度检验、附着力检验和其他检验。
通过遵循这些指导,可以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电镀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将金属物体浸入电解液中,利用电流使金属离子在物体表面沉积形成一层金属薄膜,以提高物体的耐腐蚀性、美观性和机械性能。
为了确保电镀质量,需要进行电镀检验作业。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电镀检验作业的标准格式和详细内容。
二、检验项目1. 外观检验1.1 表面光洁度:使用目视或者显微镜检查电镀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凹陷、气泡、裂纹、杂质等缺陷。
1.2 颜色均匀度:使用色差仪或者比色卡检测电镀件表面颜色的均匀度。
1.3 涂层厚度: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测量电镀件表面涂层的厚度,确保符合要求。
2. 耐腐蚀性检验2.1 盐雾试验:将电镀件放置在盐雾试验箱中,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电镀层是否浮现腐蚀、起泡等现象。
2.2 酸碱试验:将电镀件浸泡在酸碱溶液中,观察电镀层是否发生变色、腐蚀等现象。
3. 附着力检验3.1 划格试验:使用划格仪在电镀件表面划格,通过目视或者显微镜观察划格区域是否有剥离、起泡等现象。
3.2 粘贴试验:将透明胶带贴在电镀件表面,迅速撕下,观察电镀层是否有剥离现象。
4. 化学成份检验4.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电镀件表面的化学成份,确保符合要求。
4.2 化学分析: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电镀件进行成份分析,检测是否存在杂质。
5. 机械性能检验5.1 硬度测试:使用硬度计测量电镀件的硬度,检测电镀层的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5.2 抗拉强度测试:使用拉力试验机对电镀件进行拉伸试验,检测电镀层的抗拉强度。
三、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根据检验项目1中的要求,使用目视或者相应仪器进行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2. 耐腐蚀性检验:根据检验项目2中的要求,将电镀件进行盐雾试验或者酸碱试验,记录检验结果。
3. 附着力检验:根据检验项目3中的要求,使用划格仪或者透明胶带进行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4. 化学成份检验:根据检验项目4中的要求,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或者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改善金属制品的外观和性能。
电镀检验作业是确保电镀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电镀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前准备1. 检验设备准备:确保所有检验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显微镜、测厚仪、硬度计等。
2. 检验标准准备:根据产品要求,准备相关的电镀检验标准,如厚度、硬度、附着力等。
3. 样品准备:从电镀生产线上随机抽取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三、检验步骤1. 外观检验:a. 检查电镀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明显的凸起或者凹陷。
b. 检查电镀表面是否有气泡、裂纹、气孔等缺陷。
c. 检查电镀表面的颜色和光泽是否符合要求。
2. 厚度检测:a. 使用测厚仪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按照标准要求,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b. 检查测厚仪的校准情况,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硬度检测:a. 使用硬度计测量电镀层的硬度。
按照标准要求,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b. 检查硬度计的校准情况,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附着力检测:a. 使用附着力测试仪进行附着力测试。
根据标准要求,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和载荷。
b. 检查附着力测试仪的校准情况,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 化学成份分析:a. 从电镀层中取样,进行化学成份分析。
可以使用光谱仪、质谱仪等设备。
b. 根据标准要求,确定化学成份的检测项目和方法。
四、检验结果记录与报告1. 检验结果记录:将每一个样品的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表中,包括外观、厚度、硬度、附着力等项目的数据。
2. 检验报告编制: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内容。
3. 报告审核与签发:由专业人员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并签发合格的报告。
五、质量控制与改进1. 定期校准检验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定期进行重复性和一致性的检验。
塑料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指导和规范塑料件的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本指导书适用于塑料件的检验工作,涵盖了从检验前的准备到检验方法和标准的选择、实施以及结果的处理等方面。
二、检验前的准备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确定需要进行检验的项目和指标。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好必要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卡尺、显微镜、电子秤等。
3. 检验环境准备:确保检验环境符合相关要求,例如温度、湿度等条件。
4. 检验员培训:对参与检验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检验项目的要求、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检验方法和标准的选择1. 检验方法的选择: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检验方法,例如目测检验、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2. 检验标准的选择: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客户要求,选择适用的检验标准,并确保检验人员熟悉并理解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四、检验执行1. 样品准备:从产品批次中按要求随机抽取样品,并进行标识和记录。
2. 检验方法的执行:按照选择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工作,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操作规范的执行。
3. 数据记录:对检验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数值、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
4. 异常处理: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停止检验工作,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
五、结果处理和报告1. 结果评定:根据检验结果和相关标准,对样品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
2.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样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定,确定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返工、报废等。
3. 报告编制:根据检验结果和客户要求,编制检验报告,并确保其中包含必要的信息,如产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4. 报告审核: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报告存档:对审核通过的检验报告进行存档,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和保留。
塑胶件和五金件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IQC检验员对电镀件来料有明确的检验依据及判断基准,而制定本标准。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塑胶件和五金件表面电镀处理效果的检验。
3、职责
3.1本标准由质量部IQC组制定,经部门主管/经理核准后交文控发行。
3.2所制定之规格及标准如有修改时,须经原制订部门同意后方可修改。
3.3所有电镀件经供应商送于来司,IQC均需按此标准检验。
4、抽样水准
4.1所有物料均按照GB/T 2828.1-2003 逐步检验抽样计划进行抽样检验。
4.2判定标准:AQL取值
AQL:CR=0 MA=0.4 MI=1.0
4.3 当一个产品含有两个或以上缺点时,以较严重之缺点为判定。
5、检测条件
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1.0---1.2视力和色感。
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眼睛距离产品30--40CM为准。
观察时间:<10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6 、外观检验
6.1 产品外观定义
A面:正常使用时第一眼可看到的表面。
(如组装在模型机面的正面电镀件)B面:不在直视范围内、指四侧边。
(需将电镀件偏转 45~90 °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C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范围。
(如组装在模型机的内部等范围之内)
6.2 外观检验标准(本标准如与承认书标准有差异,以本标准为准)
7、尺寸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