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71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题汇总(岳).doc经济学说史期末练习题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填空题。
1、色诺芬是古代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他的主要经济著作是()和()。
2、柏拉图是古代希腊哲学家,政治家,他的()的设计被马克思称为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
3、古代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商品的()发表了天才的见解。
4、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等人的著作中。
5、罗马帝国瓦解时期,基督教的最著名的思想家是(),他提出了()的概念。
6、西欧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学说是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他的经济思想反映在()一书中。
二、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的经济学著作是()A、柯鲁麦拉的《农业论》B、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论》C、加图的《农业论》D、色诺芬的《经济论》2、《萨利克法典》反映的经济观点是()A、保护土地私有制B、保护所有居民的人身自由及其私有财产C、保护了氏族经济思想残余D、肯定所有居民一律平等3、下列中,主张限制人口数量并重视人口质量的希腊学者是()A、色诺芬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奥古斯丁4、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时期是()A、1-5世纪B、5-10世纪C、10-15世纪D、15-17世纪5、亚里士多德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他的()A、《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B、《理想国》和《法律篇》C、《政治论》和《伦理学》D、《农业论》和《论农业》6、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主要论述()A、财产管理与经营问题B、奴隶的管理与训练问题C、农业耕作问题D、财政不足问三、名词解释。
1、经济学说2、经济学说史3、色诺芬讲的经济一词四、简答题。
1、简述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
2、简述色诺芬的财富观点。
3、简述阿奎纳的公平价格学说。
4、简述经院学派的财富观。
5、亚里斯士德对“经济”和“货殖”是怎样区分的?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一、填空题。
1、重商主义认为,()是财富的主要或唯一形式;获取财富的源泉或途径有两个,一是(),二是()。
第2章重商主义学派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新兴商业资本主义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
2.中世纪逐渐兴起的城市变得越来越重要。
3.国内与国际贸易日益繁荣,货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4.金矿的发现促进了贸易量的增长,也激发了贵金属理论的产生。
5.地理大发现拓展了贸易范围。
6.生产规模虽然较小,但商人越来越多的周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7.尽管在“拥有土地的贵族”眼中,商业资本家仍是“可鄙的商人”,但他们在商业世界却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角色。
8.民族国家正在兴起,各个强国家在世界各地占领殖民地、拓展势力范围。
9.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二、代表性经济学家1.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1)生平、著作托马斯·孟1571年6月在伦敦出生,1641年7月逝世。
他的父亲约翰·孟是一个是纺织品商人,约翰·孟曾担任皇家铸币局局长,1562年曾被授予一枚勋章。
托马斯孟·是他的第三个儿子。
托马斯·孟的商业生涯开始于地中海贸易,后来在意大利和近东贸易中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极为富有,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
孟1615年任东印度公司董事,1622年被任命为政府贸易委员会委员。
1624年,他曾有机会出任副总督,但他谢绝了。
直到逝世,他一直是东印度公司的董事。
当时英国正面临白银短缺,而东印度公司为购买香料向国外支付了一大笔金银,为此受到很多批评。
为了为东印度公司辩护,孟在1621年写了一本小册子《论英国东印度贸易》(A Discourse of Trade from England unto the East Indies),指出只要总出口超过总进口,进口商品的多少或支付金银,并不重要。
大约在1630年,孟写就了他的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England’s Treasure by Foreign Trade),这本书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在1644年出版。
第二章重商主义经济学“我们所以能讨论重商主义,是因为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一套学说,这套学说在一段颇长的时期里解释了政治家们的实践,或成为他们实践的基础”。
——埃里克·罗尔①重商主义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经济学流派。
第一节重商主义概述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重商主义产生并盛行于西欧封建社会的晚期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这个时期正是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并向资本主义转型的时期。
一些教科书认为,重商主义时期是从15世纪到17世纪中叶,但如果要考虑到德国的“官房学派”,重商主义时期实际上一直要延续到18世纪下半叶才结束(以约翰·海因里希·戈特拉普·尤斯蒂(Johann Heinrich Gottlob von Justi,1717-1771)逝世为标志?)。
有四个重要的因素导致了重商主义的产生和盛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文艺复兴;民族国家的兴起。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历史回顾: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荷马时代”。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城邦时期。
公元1世纪-476年,罗马帝国时期。
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是“中世纪”。
在13-14世纪,欧洲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和以北海、波罗的海为中心的南北两大贸易区。
在封建社会晚期的西欧各国。
农业:铁制农具广泛应用。
许多手工业发展为专门的行业。
小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资本主义萌芽。
城乡关系。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二)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罗斯托87)商业革命是指“随着15世纪末新航路的发现,国际贸易的显著扩张,扩展到了亚洲、西半球和非洲。
…这场革命一直持续到1783年英国开始经济起飞为止。
1783年之后工业革命本身开始左右世界贸易的规模和形式”(罗斯托87)。
商业革命时期实际上就是重商主义时期。
在13-14世纪,欧洲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和以北海、波罗的海为中心的南北两大贸易区。
第一篇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economy)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家政管理·《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经济著作。
1、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最好的职业。
2、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
3、考察了社会分工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一)分工思想1、如何进行社会分工取决于天性。
2、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二)主张“共产主义”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学者2、区分小商业与大商业(1)小商业:从物物交换开始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而后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目的是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2)亚里士多德对货殖和高利贷持否定的态度(3)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4、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是商品成为同类的或相等的,使商品具有等一性。
第二节古罗马经济思想一、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克优斯·贾图二、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1、提倡生产劳动,认为劳动就是祈祷。
2、奥古斯丁首先提出“公平价格”的思想:指某时期内部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经院学派)1、主要著作:《神学大全》2、思想特点:调停神学教条和经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
3、“公平价格"理论:把“公平价格”看作是一种主观范畴,取决于人们对物品效用的评价——效用价值论的先河本章阐述了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其思想特点:(1)经济思想从属于哲学、神学和政治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代表了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经济思想(3)以研究奴隶封建制的农业经济为主,商品货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商业被排斥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第二节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晚期重商主义)一、托马斯·孟(英国)《贸易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1)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输出货币的政策,主张货币输出(2)主张发展对外贸易,贸易顺差,货币流入本国(3)提出了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发展本国工厂手工业和转口贸易业二、柯尔培尔(法国)(1)货币金银是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2)对外贸易是法国富裕的唯一途径(坚持贸易顺差原则)(3)工业发展才能保证商品的不断出口(4)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推行殖民主义的扩张政策第二篇17-19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古典政治经济学(必考):1、定义: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20年代。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两个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被马克思认为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
(1)基本思想:①社会财富观念:金银也即货币是财富的主要或唯一的形态,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
②财富源泉的观点:财富的源泉有两个,一是金银矿的开采;二是发展对外贸易(更重要,是获取货币或财富的真正源泉)。
③强调国家的作用:重商主义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内而尽量少地流向国外。
(2)两个发展阶段: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阶段。
两个阶段的基本思想一致。
它们都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但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提出了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①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货币差额论时间:14、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观点: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增加,因此应该尽量少买或不买,把多卖少买的原则绝对化,这样才能多积累货币,使国家致富。
代表人物:约翰·海尔斯、博丹、孟克列钦②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贸易平衡论时间: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观点:(1)认识到货币投入流通才能使货币财富增加。
(2)要求国家允许货币输出,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货币输出。
(3)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
(4)国家必须实施保护关税政策。
(5)认为人口是一个国家的真正力量。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安东尼·塞拉2.为什么说托马斯·孟的书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托马斯·孟的《贸易论》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作,他写作该书是为了驳斥英国国内对东印度公司的反对意见,在书中全面反驳了那些反对意见并阐述了晚期重商主义思想。
马克思称这本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认为它代表了重商主义体系对于自己原有体系的自我脱离,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