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49
《经济思想史》各章学习重点、难点就本课程的内容来讲,“注重财富生产和供给的古典经济学”、“关注消费和需求的边际主义”,以及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
尤其是古典经济学部分,由于涉及的人物、经济思想以及主张,内容繁多、抽象,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都有一定难度,所以,相应的教学时间安排要多一些。
当然这不是说其他部分不重要,在整门课程的学习中应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全面掌握的同时应注意有所侧重,妥善把握好全面掌握和有所侧重这两者间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注意,对于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经济思想,不仅要掌握它们的基本观点,也要注意它们和之前、之后的其他经济思想的联系,它们自身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这些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和意义。
对各章的内容,不能把它们看作是截然无关的独立的存在,而要把它们看作是整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领会它们之间融会贯通的关系。
导论本讲在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体系框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西方经济思想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的主线选择问题和西方经济思想发展演变的中心选定;以及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
本部分没有突出的难点。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本章重点古希腊、罗马经济思想的内容、特点西欧中世纪阿奎那的经济思想本章难点本章学习的难点在于学生对于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的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基本背景知识不太熟悉,建议这方面的知识准备不足的学生在学习中适当阅读一些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的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基本知识读物。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本章重点早、晚期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政策主张本章难点难点在于对重商主义的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的理解以及把重商主义界定为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的依据。
第三章英、法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本章重点配第的经济学说及其地位从配第到斯密之间经济学说的发展布阿吉尔贝尔、坎蒂隆的经济思想及其与重农学派的联系本章的难点难点是对英、法早期经济自由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理性主义、利己主义和自然秩序论(自然法)的理解,理清不同的思想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理论观点及其影响。
第二章重商主义经济学“我们所以能讨论重商主义,是因为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一套学说,这套学说在一段颇长的时期里解释了政治家们的实践,或成为他们实践的基础”。
——埃里克·罗尔①重商主义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经济学流派。
第一节重商主义概述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重商主义产生并盛行于西欧封建社会的晚期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这个时期正是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并向资本主义转型的时期。
一些教科书认为,重商主义时期是从15世纪到17世纪中叶,但如果要考虑到德国的“官房学派”,重商主义时期实际上一直要延续到18世纪下半叶才结束(以约翰·海因里希·戈特拉普·尤斯蒂(Johann Heinrich Gottlob von Justi,1717-1771)逝世为标志?)。
有四个重要的因素导致了重商主义的产生和盛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文艺复兴;民族国家的兴起。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历史回顾: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荷马时代”。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城邦时期。
公元1世纪-476年,罗马帝国时期。
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是“中世纪”。
在13-14世纪,欧洲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和以北海、波罗的海为中心的南北两大贸易区。
在封建社会晚期的西欧各国。
农业:铁制农具广泛应用。
许多手工业发展为专门的行业。
小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资本主义萌芽。
城乡关系。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二)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罗斯托87)商业革命是指“随着15世纪末新航路的发现,国际贸易的显著扩张,扩展到了亚洲、西半球和非洲。
…这场革命一直持续到1783年英国开始经济起飞为止。
1783年之后工业革命本身开始左右世界贸易的规模和形式”(罗斯托87)。
商业革命时期实际上就是重商主义时期。
在13-14世纪,欧洲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和以北海、波罗的海为中心的南北两大贸易区。
第一篇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概述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古代希腊。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经济论》中,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一词,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
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著作:《理想国》、《法律论》“理想国”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第二等级是战士(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共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意识到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著作:《政治论》、《伦理学》他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国家是从家庭联合发展起来的,从家庭管理开始阐述其经济思想;生财之道家务管理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物品的用途使用(本身固有的)交换(非固有的)讲到公平这一道德范畴,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天才见解。
第二节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概述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一、贾图著作:《论农业》、《起源》认为农业在一切经济部门中试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二、瓦罗农具能讲话的农具:奴隶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无声的农具:马车三、柯鲁麦拉著作:《论农业》认为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两个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被马克思认为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
(1)基本思想:①社会财富观念:金银也即货币是财富的主要或唯一的形态,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
②财富源泉的观点:财富的源泉有两个,一是金银矿的开采;二是发展对外贸易(更重要,是获取货币或财富的真正源泉)。
③强调国家的作用:重商主义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内而尽量少地流向国外。
(2)两个发展阶段: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阶段。
两个阶段的基本思想一致。
它们都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但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提出了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①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货币差额论时间:14、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观点: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增加,因此应该尽量少买或不买,把多卖少买的原则绝对化,这样才能多积累货币,使国家致富。
代表人物:约翰·海尔斯、博丹、孟克列钦②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贸易平衡论时间: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观点:(1)认识到货币投入流通才能使货币财富增加。
(2)要求国家允许货币输出,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货币输出。
(3)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
(4)国家必须实施保护关税政策。
(5)认为人口是一个国家的真正力量。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安东尼·塞拉2.为什么说托马斯·孟的书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托马斯·孟的《贸易论》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作,他写作该书是为了驳斥英国国内对东印度公司的反对意见,在书中全面反驳了那些反对意见并阐述了晚期重商主义思想。
马克思称这本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认为它代表了重商主义体系对于自己原有体系的自我脱离,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